念琼瑶 2024.12.05

木子李

<p class="ql-block"> 昨天,也就是2024.12.04日,台湾女作家琼瑶去世,作为年少时期看过一些她的小说并且非常欣赏其文笔的我,看到媒体写着:《琼瑶轻生》的标题时,心里也咯噔一下,她为什么这么傻啊?</p><p class="ql-block"> 但是看完她最后留给这个世界的话语和文字以后,我既难过又释然,这种做法简直太琼瑶了!极致的洒脱和浪漫。</p><p class="ql-block"> “不拖累所爱,也超越病魔。” 这不是轻生,而恰恰相反、是给已经圆满的一生选择了一个体面自由的落幕 …… 同时她也鼓励年轻的生命能够勇敢生活,更加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这种做法有人不理解也是正常的,但我没想到在缅怀逝者的新闻下面还能有冷嘲热讽、幸灾乐祸、甚至谩骂的评论。这些人喜欢站在道德高点落井下石以彰显自己的“正确三观”,每每抓住机会就得意洋洋,却始终看不见自己的嘴脸是多么丑陋。</p><p class="ql-block"> 顾城杀死自己的妻子,人们仍然纪念他寻找光明的黑色眼睛。徐志摩抛妻弃子,人们依然传颂再别康桥。有人报仇,人们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有人报怨,人们说“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偏偏到了琼瑶这里,就嫉恶如仇义愤填膺起来,以至于在老人家去世当天都不结善语。</p><p class="ql-block"> 岂不知人无完人,关于私德,真正有立场谴责她的,也就是林婉珍了,而这份谴责,平鑫涛也应当承担一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关于文学造诣方面,骂她荼毒少女,培养“恋爱脑”,更是无稽之谈。爱情至上,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着那样成长经历的琼瑶所写,在现在看来似乎落后。但我们不能一边惋惜如今社会真情难寻,一边转回头骂那份真诚纯情。</p><p class="ql-block"> 当初看了言情小说就想谈恋爱,如今听完单身主义就决定孤老终生。是不是左右摇摆的我们,太容易丧失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匪夷所思,究竟是什么人才会在看完琼瑶的小说以后、产生恋爱很轻松美好想立刻谈一场恋爱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我刚看琼瑶大概15岁左右,可以说是思想还不成熟的年龄吧 ?我当时只感到在她的书里,相爱的男女都太不容易了!原来爱情里不只是甜蜜的,也有辩驳、猜疑、动摇、痛苦、眼泪、纠结、分离 …… 每看完一部我都只觉得,找寻一份爱情太不容易,哪怕遇到灵魂契合的人,能走到最后也更不容易。她笔下的男主尚且不能给爱情以满分答卷,究竟是什么人会看完她的小说就想找个异性恋爱呢 ?我只觉得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只想更加珍视对感情的抉择。</p><p class="ql-block"> 琼瑶写的不是俗套的爱情故事,而是人间百态,她的书里有爱情更有亲情有友情,有退缩和落寞,有宿命与抗争 …… 她的主角是和读者一起成长的,她们的血与泪,失败或成功的感情,体面或为人诟病的结局,时刻提醒着读者:人们可以怎么做,而你呢?又选择怎么做 ?她让我们不用经历这些就能感受这些,如果看完这些我只体会到想谈恋爱,那这不是琼瑶的罪过,而是作为读者的我的浅薄!</p><p class="ql-block"> 她的作品里,没有所谓正派反派,而是各有各的立场各有各的思想。有些人只看到“正派”三观不正的台词,却没看到“反派”相应的反驳,而她们都是琼瑶笔下的、也是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而已。</p><p class="ql-block"> 琼瑶笔下的女主男主,并不是光鲜亮丽十全十美的人设,而是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她们都有缺点甚至是性格道德的缺陷,琼瑶笔下的她们,和琼瑶一样,做不到也不是为了让所有人喜欢。而是为了让有缘有心的人知道,在这个或某个世界里、有这样那样的人存在,她们有着这样那样的故事。而能在这些故事里读到一些的别处未能读到的东西,有一丝心意相通的感应,有一点来之不易的领悟,都是我们的收获 ……</p><p class="ql-block">—— 2024.12.05 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