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因为机票价格和航班时刻都很美丽,我们今天去往“一个美丽的地方”——云南瑞丽。</p><p class="ql-block"> 从成都到芒市,航班延迟50分钟到达。我们当天去往瑞丽的既定行程,无法继续。不过,被救护车接走的急症小伙子更不幸,希望他平安无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晚入住地点,临时由瑞丽改芒市:</p> <p class="ql-block"> <b>一、畹町</b></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由芒市经畹町去往瑞丽。芒市到畹町80公里、畹町到瑞丽20公里。</p><p class="ql-block"> 快到畹町的最后约10公里,山路崎岖,网约车司机说:我们现在正走行在滇缅公路上,公路下面有条界河我们看不见,村庄是在河对岸,属于缅北。缅北并不穷。</p><p class="ql-block"> 看上去缅北真的不穷:</p> <p class="ql-block"> 滇缅公路,全长1146.1公里,由昆明至缅甸腊戌(可接缅甸中央铁路至仰光港)。其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缅甸段腊戌至中国畹町</span>长186.7公里,国内段(也称昆畹公路)全长959.4公里,其中昆明至下关段约400公里为改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关至畹町段547.8公里为新修。</span></p><p class="ql-block"> 自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31日,滇西民众15万多人、工程师200人,自备工具干粮,风餐露宿,用比国民政府限期一年提前三个月的时间,修通了滇缅公路昆畹段。滇缅公路的总设计师李温平,唐山铁道学院1935年毕业。</p><p class="ql-block"> 畹町是滇缅公路(抗战胜利,蒋介石宣布改名史迪威公路)中国段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明知今天周一,纪念公园开门但纪念馆闭馆,可是变更后的行程,只能今天来。闭馆也得来。</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的外形和入口通道构成很特别,也许有特别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滇缅公路这条国家民族抗战“生命线”,甫一开通就急缺大量司机与汽修人员。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陈嘉庚先生,向全体华侨发出紧急呼吁,招募军车驾驶和修理人员。</p><p class="ql-block"> 1939年2月至9月,15批共3192名南洋华侨青年响应陈嘉庚先生号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简称“南侨机工”,回国奔赴滇缅公路:</p> <p class="ql-block"> 而抗战结束分批返回南洋的机工总数,不足1300人。历时7年,抢运抗战物资50万吨,牺牲、病亡和失踪总数,超过1800人。</p><p class="ql-block"> 功劳巨大,过程惨烈。</p> <p class="ql-block">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战到底、中国必胜,华侨先锋、运输救国,</b><b style="font-size:18px;">勿忘国耻、珍爱和平</b><b>!</b>”</p><p class="ql-block"> 南洋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围墙,顶天立地的白底黑字,仿佛铿锵有力的声声呐喊。我们清晨起早长途乘车徒步登山的所有疲惫,瞬间全无。</p><p class="ql-block"> 要<b>珍爱和平,</b>但<b>勿忘国耻!</b></p> <p class="ql-block"> 之后我们从瑞丽折返芒市时,特地去了德宏州博物馆。博物馆的“历史馆”里,有“滇缅公路“和“赤子功勋 南侨机工”两个专题介绍。</p><p class="ql-block"> 南侨机工,也是抗日战争中的先烈,也是应该被铭记的爱国者、卫国者:</p> <p class="ql-block"> 国门畹町,一河之隔就是缅甸。先后因新冠疫情和缅北战乱,几年来国门一直关闭。</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3日,日寇铁蹄踏过畹町桥,怒江以西二万多平方公里国土沦陷。1945年1月2日,中国远征军将日寇赶出畹町国门,滇西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 1956年12月15日,正在缅甸访问的周恩来总理,陪同应邀前来我国德宏州首府芒市参加中缅两国边疆人民联欢大会的缅甸吴巴瑞总理,从与畹町一水之隔的缅甸九谷镇,步行跨过畹町桥。世界媒体把两国总理一位徒步回国,一位徒步出国的特殊外交方式誉为"世界外交史上的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界河上的滇缅公路畹町桥,就在国门后面。国门和远处蓝色建筑之间的石碑上,“畹町桥”三个字,照片可能模糊,肉眼清晰可见:</span></p> <p class="ql-block"> 畹町,以前叫做畹町市,现在叫做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各个旧址位置分散,但资深口岸城市的沧桑, 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b> 二、瑞丽</b></p><p class="ql-block"> 瑞丽,一座宁静的边陲小城,杭瑞高速的端点,通往保山昆明的铁路尚未修通,人口不多,汽车不多,房价不高,旅游不热:</p> <p class="ql-block"> 这个街区规模之大,让我们奇怪。特地数了一数,所有跨行业的商店如餐馆等,一共只遇见三家,其余全部珠宝玉石黄金。只是都关门闭户十分冷清。</p><p class="ql-block"> 邻居朋友夫妇,是曾在瑞丽支边八年的成都知青,他们当年没有返城的战友,现在定居在瑞丽。说新冠疫情之前,这珠宝一条街及周边街道,总是灯火辉煌摩肩接踵<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市区内,总是面带微笑点头致意的缅甸人依然随处可见。两个黑衣少年,从面容、发型到服饰,也是缅甸人?我感觉很像。</p><p class="ql-block"> 本图添加水印,想说这里08:20相当于成都07:20,且早晚温差很大:</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瑞丽市区边缘的另一个口岸——姐告口岸。姐告口岸相邻对接缅甸木姐口岸,是我国与南亚、东南亚之间最便捷的陆路口岸:</p> <p class="ql-block"> 姐告一带凸入缅甸,北东南三面与缅甸接壤,是320国道的端点(外接缅甸史迪威公路),故有“天涯地角”之称。</p><p class="ql-block"> 这是口岸国门专设的“打卡点”。后面加高一倍的铁栏外面,就是缅甸。铁栏加高一倍,一定事出有因:</p> <p class="ql-block"> 一寨两国景区,位于中缅边境线71、72号界桩之间的银丼村。1956年12月,中缅双方在芒市商定重新划界后,国境线把银丼村一分为二。中方一侧叫银丼,缅方一侧叫芒秀。银丼村里的边境小学,接收过两百多名缅籍学生。</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1路公交车在银丼村站下车,步行80米到达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 景区大门里面正中位置的中缅友谊塔:</p> <p class="ql-block"> 专供游客打卡的中缅国旗后面,铁丝网和绿色铁栏即是国境线:</p> <p class="ql-block"> 缅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处的电杆形状,或者是老式的“中国制造”;输电线,也是从中国侧往缅方延伸。</span></p><p class="ql-block"> 近处是铁丝网外面的国境线71号界桩,界桩旁边,看上去是中缅边民的往来通道:</p> <p class="ql-block"> 国界铁栏旁边的一寨两国水井:</p> <p class="ql-block"> 国界铁栏旁边的佛塔。题字者是曾经的支边知青邓贤:</p> <p class="ql-block"> 如果登上玻璃栈道,或者可以看见国境线外面的风景,所以门票50元:</p> <p class="ql-block"> 绿色国界铁栏外面,有许多小贩在兜售香烟。我问了一句,软云每条50元。铁栏上和广播里有温馨提示——国境线上全程监控,买卖香烟按“普通走私”追究:</p> <p class="ql-block"> “万塔之城蒲甘为缅甸曼德勒省最著名佛教文化遗址。在方圆16英里土地上,共建有4486773座佛塔。此红塔群由缅甸工匠历十余载精心打造而成。是“水上塔倒影”的最佳拍摄地,…仿佛置身缅甸,心静神远”。</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各种景观多是新造,唯有这红塔群,与众不同,新旧难辨:</p> <p class="ql-block"> <b>三、芒市</b></p><p class="ql-block"> 芒市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感觉整个城市规模和发展水平,比瑞丽更高大上。我们入住的民宿,就在这三棵树风情街旁边:</p> <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位于芒市城区海拔1079.6米的雷崖让山顶,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1966年被毁,2004年至2007年重建,并举行隆重的开光加冕仪式。</p><p class="ql-block"> 飞抵芒市当天下午,赶在夕阳西下、观赏大金塔的最佳时间里,我们打车到达大金塔:</p> <p class="ql-block"> “塔高76米,底宽50米,八角四面三层空心,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3757平方米。塔身主体为钟型大塔,第二、三层各建有小塔8座,第四层外平台建有精美的花瓶塔8座。”</p> <p class="ql-block"> 传说金鸡阿鸾黎明之际到达雷崖让山顶,并对着芒市坝子啼鸣,"黎明之城"芒市的傣语"勐焕",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环绕大金塔一周的平台上,均布许多无名雕塑,多数都似与金鸡有关:</p> <p class="ql-block"> 紧邻勐焕大金塔的是银塔。银塔在另一座山顶,我没上顶,这是老伴上顶所拍:</p> <p class="ql-block"> 银塔和勐焕大金塔分属两个景区,似乎银塔景区更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譬如傣族舞蹈中的20种手型,构成了一个园区。手型如此多样,引无数美女竞模仿:</p> <p class="ql-block"> 借口一路行色匆忙,我在山下休息打望:</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总理纪念亭,是勐巴娜西珍奇公园最重点的景观,是我们想要一见的地方。凑巧遇一群支边知青故地重游:</p> <p class="ql-block"> 珍奇公园里,确实有许多珍奇之物。我们没有进入的,还有根雕、树雕、玉雕陈列馆和花卉园等。</p><p class="ql-block"> 环形游览线上,巨大无比的玉石:</p> <p class="ql-block"> 旁若无人信步闲庭的孔雀:</p> <p class="ql-block"> “铓(mang),直径3米,重1.5吨,用铜铸造而成。是德宏州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常用的传统打击乐器,是民间伴奏孔雀舞、嘎光、嘎秧舞、目瑙纵歌不可缺少的乐器”:</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大刀户撒刀,是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户撒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刀长6.06米、重1、55吨,刀的正面雕刻着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五种民族的图腾标志,另一面刻有光芒四射的太阳,有德宏各族人民追求太阳、追求光明之寓意”:</p> <p class="ql-block"> 德宏州博物馆里,分为历史馆、民族馆等几个展厅。历史馆里有“边疆建设 曲折前行“专题,其中关于成都知青的文字图片最多:</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邻居朋友:您们可也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德宏州的社会秩序,应该也很美丽。四天时间里,我们入住过芒市瑞丽两城三家民宿。三家都没有安装大门,整个晚上总台居然无人值守而且习以为常:</p> <p class="ql-block"> 芒市一社区食堂的自助午餐,也很美丽。工作人员按盘中餐估价,我和老伴两人各自为政,我取的菜品,一共8种,最后计价两人合计28元。让我们确实吃出了幸福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 来去匆匆,突然有些不舍。怒江以西的云南省德宏州,我们算是来过了州府芒市和瑞丽市。</p><p class="ql-block"> 老伴说,电影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就是作者在瑞丽盛产贡米的遮放坝子上生活、创作的。</p><p class="ql-block"> 这里确实是一个美丽地方。</p> <p class="ql-block"> 谢谢您受累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