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女士的离世,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她以一种极端而私人的方式,结束了自己86年的生命旅程。这一事件不仅让我们失去了一位言情文学大师,更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关于生命尊严、个人选择与善终方式的广泛讨论。</p><p class="ql-block"> 琼瑶女士,以其笔下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的离去,却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触动了我们对生命终结的深刻思考。在她的遗书中,琼瑶女士表达了对生命终结方式的个人看法,她选择了以自己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这一决定无疑引发了关于个人自主权和生命尊严的激烈辩论。</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多元而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如何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是顺其自然,还是积极选择?是尊重个人的意愿,还是坚守生命的不可侵犯?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它们涉及到伦理、法律、医学乃至文化和宗教的深层次讨论。</p><p class="ql-block"> 琼瑶女士的离去,不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终结,更是一个社会话题的开端。它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我们是否拥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又该如何在尊重个体意愿与维护生命尊严之间找到平衡?</p><p class="ql-block">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复杂而敏感的话题,从琼瑶女士的个人选择出发,引发我们对生命、死亡和尊严的深刻反思。让我们一起探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如何能够做到善终,如何在尊重生命的同时,也尊重每个人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探讨生命如何善终这一深刻话题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不同宗教对于自杀这一行为的态度。以下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和儒家,道家对自杀的基本看法:</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基督教对自杀的态度是明确反对的。</p><p class="ql-block">1. 生命的神圣性:基督教认为生命是上帝赐予的神圣礼物,人类没有权利剥夺自己的生命。这一观点基于“不可杀人”的诫命,意味着生命神圣不可侵犯,包括自己的生命。</p><p class="ql-block">2. 上帝的主权:基督教教义强调生死是上帝主宰的领域,人的身体被视为神的殿,因此自杀被视为拒绝上帝的主权和天意安排。</p><p class="ql-block">3. 自杀与绝望:自杀被视为一种绝望的行为,与基督教对死后生命的希望相矛盾。例如,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等早期教父都谴责自杀,认为它反映了绝望和对上帝仁慈的不信任。</p><p class="ql-block">4. 现代观点的变化:尽管历史上基督教会将自杀视为大罪,但现代天主教教义开始考虑心理因素和精神健康方面的影响,对那些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引入了牧灵关怀,认为这些因素会减轻个人的责任。</p><p class="ql-block">5. 救赎与宽恕:不同的基督教派别对于自杀者的永恒命运有不同的观点。一些教派认为,包括自杀在内的任何罪孽都无法抹去基督徒的救赎,这证明了他们相信上帝的恩典和怜悯。</p><p class="ql-block">6. 对自杀者的同情:基督教反对自杀,但不歧视有自杀倾向的人,相反,应该同情他们的处境,体恤他们的软弱,并设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p><p class="ql-block"> 综上,基督教传统上强烈反对自杀,但现代教义开始更多地考虑心理健康因素,并强调对有自杀倾向者的同情和帮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佛教对自杀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即严格禁止自杀行为。以下是佛教对自杀的几个主要观点:</p><p class="ql-block">1. 自杀是杀生行为:在佛教中,自杀被视为一种杀生行为,与杀害他人同等严重。佛教中的不杀生戒律包括禁止自杀和教唆他人自杀。</p><p class="ql-block">2. 自杀是极致恶业:佛教认为自杀是极致的恶业,其果报惨烈,不仅不是悲剧的终结,反而会导致更大的悲剧。</p><p class="ql-block">3. 人类无权处置生命:佛教强调人类没有生命处置权,不仅没有处置他人生命的资格和权利,同时也无权处置自己的生命。</p><p class="ql-block">4. 自杀与三毒有关:佛教认为自杀涉及到“贪、嗔、痴”三毒。自杀可能源于对离苦乐境的不当贪求,或是因为自暴自弃的嗔恨,以及对生命意义无知的愚痴。</p><p class="ql-block">5. 自杀是障道因缘:佛教认为身体是修道的工具,自杀行为会阻碍修行和道业的成就。</p><p class="ql-block">6. 自杀后果严重:佛教认为,自杀也解决不了任何人生的苦,只会让人更苦。因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每个人投胎转世,都是带着业的。今生所受的顺缘也好、逆缘也罢,都是自己前世所种的因、结的果。如果业报未尽,自杀也是没有用的,反而会造更恶的业。</p><p class="ql-block">自杀的人非但不能跳出六道轮回,还会堕入地狱道受尽苦刑。地狱刑满后,再落入饿鬼道中受饥寒交迫之苦;之后,再入畜生道;最后,再生为人。成为人后,还需要为自己造的业负责,甚至会再次遭遇自杀的报应。所以,自杀非但不会让人解脱,还会让人陷入无边的苦海中,苦苦挣扎、无法脱身。也就是说,自杀的果报是直堕地狱而千万亿劫难求出期,后果非常严重。</p><p class="ql-block">7. 自杀违反自然生命之道:佛教认为每一个生命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人为地终止这个过程是违反自然之道的。</p><p class="ql-block"> 因此,佛教坚决反对自杀,认为自杀不仅违反了佛教的道德戒律,而且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佛教鼓励人们珍惜生命,通过修行和智慧来克服困难和痛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印度教是绝对反对自杀的。</p><p class="ql-block">1. 生命的神圣性:印度教认为生命是神圣的,每个生命都是梵天(Brahman)的表现形式。自杀被视为对这一神圣性的侵犯,因为它打断了生命的自然过程。</p><p class="ql-block">2. 轮回与业力(Karma):印度教信仰轮回(Samsara)和业力(Karma)的概念,即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其未来生活的质量。自杀被认为是一种不良的业力,可能会对个人的灵魂在下一次轮回中产生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3. 非暴力原则:印度教强调非暴力(Ahimsa),即不伤害任何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自杀与这一原则相违背,因为它涉及到对自身生命的伤害。</p><p class="ql-block">4. 面对苦难:印度教鼓励信徒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不是逃避。自杀被视为逃避现实和责任的行为,而不是勇敢面对和克服困难。</p><p class="ql-block">5. 精神成长:印度教认为人生是灵魂成长和实现自我实现(Moksha)的机会。自杀被视为放弃了这一成长和实现更高精神目标的机会。</p><p class="ql-block">6. 社会和家庭责任:印度教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自杀被视为忽视这些责任的行为,因为它给家人和社会带来痛苦和损失。</p><p class="ql-block">7. 寻求解决方案:印度教鼓励信徒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而不是采取极端措施。这包括通过祈祷、冥想和寻求社区支持来克服困难。</p><p class="ql-block"> 综上,印度教普遍反对自杀,认为它违反了生命的神圣性、轮回和业力的原则,以及非暴力和个人责任的教义。印度教鼓励信徒珍惜生命,勇敢面对挑战,并寻求精神成长和社会和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儒家对自杀总体持否定态度。</p><p class="ql-block"> 儒家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体现出一种对生命来源的敬畏。人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珍贵礼物,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才能尽到最基本的孝道。从这个角度看,自杀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违背了孝道。</p><p class="ql-block"> 同时,儒家倡导积极入世,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践行君子之道。生命应该用于践行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遇到困难挫折应该努力克服,而不是选择自杀这种放弃生命的做法。不过在极个别特殊情况下,如为了正义、气节等一些儒家极为看重的价值观,可能出现“舍生取义”的情况,但这也绝非轻易之举,是在两难困境中坚守更高道德原则的无奈选择。</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道家不提倡自杀。</p><p class="ql-block">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像大自然的万物都有其存在的规律和周期一样,生命也应该自然地生灭。道家强调“贵生”思想,《道德经》中有“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体现对生命状态的思考,认为人应避免妄为而走向死亡。</p><p class="ql-block"> 同时,道家追求心灵的超脱和自由,面对困境提倡以豁达的心态应对,而非选择结束生命这种极端方式。不过,道家也尊重生死循环的自然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把生死看成一种自然转化,但这和主动选择自杀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最后时刻自己是否可以选择,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临生命终末期时,往往无法自主选择。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属出于亲情和道德责任,认为倾尽全力救治才是对亲人的负责,哪怕治疗已无意义,也不愿放弃,导致患者可能在痛苦中度过最后时光。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于患者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自主选择权,尚未有全面明确的规定,使得患者意愿难以充分保障。</p><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观念转变,一些新的理念和实践为患者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自主选择提供了可能。缓和医疗又称安宁疗护,其遵循重视生命且承认死亡是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办法的原则,让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有更好的生存质量,有尊严、无遗憾地走过。 生前预嘱也是一种方式,人们可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表明在不可治愈伤病末期或临终时对医疗护理的要求,如要不要手术、生命支持治疗等。并且,深圳已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将生前预嘱写入法律,赋予患者临终选择权。</p><p class="ql-block"> 如今很多老人在遗嘱中都有这种表达:拒绝大手术、拒绝插管及各种急救措施,希望无痛苦地离世,这是老人们对自己生命最后时刻的终极选择。琼瑶的去世更是引发了公众对生命最后时刻自主选择权利的深入思考,让人们意识到提前规划和表达意愿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作家史铁生的死亡观与琼瑶完全不同,他在面对生命困境和疾病时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坚强。</p><p class="ql-block"> 在生命方面,他虽然身体残疾,行动受限,但没有放弃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他常常在轮椅上思考,把地坛当作心灵的寄托之所,在那里感悟生命的复杂与美好。他意识到生命是一个奇迹,即使遭遇巨大挫折,也要珍视生命的过程。这种对生命的坚守让他在文学创作中不断挖掘生命的深度,用文字书写生命的坚韧。</p><p class="ql-block"> 对于疾病,他经历了长时间的折磨,从起初的愤怒、绝望到后来的坦然接受。他没有让疾病定义自己的全部生活,而是以笔为器,把疾病带给他的苦难转化为对人生、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他在作品中展现出对疾病的超脱,认为身体的残疾只是生命形态的一种变化,不能阻碍精神世界的遨游。例如在《病隙碎笔》中,他在与病魔斗争的间隙依然坚持思考和写作,这种精神体现了他对待疾病的无比坚强。</p><p class="ql-block"> 他说,死亡是必然且无需急于求成的。他在《我与地坛》中提到,一个人出生是既定事实,而死亡是这个事实的必然结果,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体现了他对死亡的豁达与坦然,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就无需过度焦虑与恐惧,应珍惜当下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他向死而生,重视生命的过程:既然死亡终会到来,那就更应关注生命的过程和意义。他虽身体残疾,但仍努力生活、思考和写作,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实现了生命的升华 。</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认为,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他在《务虚笔记》中借角色之口表达了对死亡的独特认知,认为生与死的界限模糊,在更高维度空间中,死亡或许是灵魂的解放,是另一种开始,这使他能以更超脱的视角看待死亡,减轻对死亡的恐惧。</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强调爱对生命的支撑作用,认为爱能让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失去爱,死亡便更易到来。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生命,而会在爱中找到活下去的动力,同时,生命中的爱也会在死亡后以某种形式延续。</p><p class="ql-block"> 必须说的是,很多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走入了宗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家史铁生</p> <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终章与宗教的慰藉</p><p class="ql-block">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宗教始终扮演着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角色。它既是精神的寄托,也是道德的指南,更是人类在面对生命终极问题时的一盏明灯。许多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真正走进宗教的怀抱,这种转变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心理和社会动因。而历史上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牛顿——在他们生命的晚年也转向了宗教,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p><p class="ql-block"> 1、生命的最后时刻与宗教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对于那些在生命末期才接触宗教的人来说,他们所期盼的不仅仅是对未知的解答,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安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人们往往会对生死、意义和永恒等根本问题产生更深刻的思考。宗教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视角,帮助人们在面对死亡的恐惧和不确定性时找到平静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宗教的教义和仪式能够为临终者提供一种结构化的思考框架,使他们能够在信仰中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信仰的力量,有时能够超越科学和理性,触及人类情感和精神的最深处。</p><p class="ql-block"> 2、爱因斯坦与牛顿:科学与宗教的交汇</p><p class="ql-block">爱因斯坦和牛顿,作为科学史上的巨人,他们的宗教信仰转变尤其引人关注。爱因斯坦对宗教的态度是复杂而微妙的,他曾说:“我相信斯宾诺莎的上帝,那通过存在事物的有序和谐显示自己的上帝,而不是那个关心人类命运和行为的上帝。”这表明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更多是一种对宇宙秩序和自然法则的敬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人格化神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牛顿的宗教信仰则更为传统,他在晚年深入研究神学和圣经,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宗教教义。牛顿的宗教探索,反映了他对于宇宙起源和终极真理的不懈追求。</p><p class="ql-block"> 3、宗教与科学的对话</p><p class="ql-block">爱因斯坦和牛顿的例子表明,宗教与科学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可以在某些层面上相互补充和对话。宗教提供了对生命、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深刻认知,而科学则探索这些存在背后的规律和机制。两者都在寻求真理,只是路径和方法不同。</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社会,宗教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提供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寄托,帮助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和生命的终结时找到意义和安慰。宗教的智慧和教义,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4、结论</p><p class="ql-block">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人们转向宗教,期盼的是一种超越肉体存在的精神安宁和对未知的深刻理解。爱因斯坦和牛顿的宗教信仰转变,提醒我们即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也需要在宗教中寻找生命的终极答案。宗教的智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开放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体验。</p><p class="ql-block"> 在每个人都被焦虑和不确定性困扰的现代社会,宗教的价值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加凸显。它教导我们谦卑、敬畏和良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面对生命终极问题时的精神支撑。宗教的智慧,随时向每一个人敞开,所需要的只是我们放下过往的成见,去接受和理解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总之,生命最后时刻自己能否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信仰转变、法律法规完善以及社会支持体系建立等。随着各方面不断进步,人们在生命最后时刻有望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让生命以更符合自己意愿的方式画上句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