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八日游(金华双龙洞)6-4

自然而然

<p class="ql-block">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p><p class="ql-block"> 叶圣陶</p><p class="ql-block">今年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两个岩洞,双龙洞和冰壶洞。洞有三个,最高的一个叫朝真洞,洞中泉流跟冰壶、双龙上下相贯通,我因为足力不济,没有到。</p><p class="ql-block">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那里的农业社兼种花,种的是茉莉、白兰、珠兰之类,跟我们苏州虎丘一带相类,但是种花的规模不及虎丘大。又种佛手,那是虎丘所没有的。据说佛手要那里的土培植,要双龙泉水灌溉,才长得好,如果移到别处,结成的佛手就像拳头那么一个,没有长长的指头,不成其为"手"了。</p><p class="ql-block">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工人正在填石培土,为巩固路面加工。山上几乎开满映山红,比较盆栽的杜鹃,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显得特别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我起初以为是梨花,后来认叶子,才知道不是。丛山之中有几脉,山上砂土作粉红色,在他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深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p><p class="ql-block">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地作穹形,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因为那边还有个洞口,洞中光线明亮。</p><p class="ql-block">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友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友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遵照人家的嘱咐,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实在也说不准确),就登陆了,那就到了内洞。要不是工友提着汽油灯,内洞真是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即使有了汽油灯,还只能照见小小的一搭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友以导游者的身份,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是各处岩洞的通例,凡是岩洞都有相类的名目。我不感兴趣,虽然听了,一个也没有记住。</p><p class="ql-block">有岩洞的山大多是石灰岩。石灰岩经地下水长时期的浸蚀,形成岩洞。地下水含有碳酸,石灰岩是碳酸钙,碳酸钙遇着水里的碳酸,就成酸性碳酸钙。酸性碳酸钙是溶解于水的,这是岩洞形成和逐渐扩大的缘故。水渐渐干的时候,其中碳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气跑走,剩下的又是固体的碳酸钙。从洞顶下垂,凝成固体的,就是石钟乳,点滴积累,凝结在洞底的,就是石笋,道理是一样的。惟其如此,凝成的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什么,也就值得观赏。</p><p class="ql-block">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p><p class="ql-block">查《徐霞客游记》,霞客在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十月初十日游三洞。郁达夫也到过,查他的游记,是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二日。达夫游记说内洞石壁上"唐宋人的题名石刻很多,我所见到的,以庆历四年的刻石为最古。……清人题壁,则自乾隆以后绝对没有了,盖因这里洞,自那时候起,为泥沙淤塞了的缘故"。达夫去的时候,北山才经整理,旧洞新辟。到现在又是二十多年了,最近北山再经整理,公路修起来了,休憩茶饭的所在布置起来了,外洞内洞收拾得干干净净。我去的那一天是星期日,游人很不少,工人、农民、干部、学生都有,外洞内洞闹哄哄的,要上小船得排队等候好一会儿。这种景象,莫说徐霞客,假如达夫还在人世,也一定会说二十年前决想不到。</p><p class="ql-block">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在外洞前边休息了一会儿,就往冰壶洞。根据刚才的经验,知道洞里潮湿,穿布鞋非但容易湿透,而且把不稳脚。我就买一双草鞋,套在布鞋上。</p><p class="ql-block">从双龙洞到冰壶洞有石级。平时没有锻炼,爬了三五十级就气呼呼的,两条腿一步重一步了,两旁的树木山石也无心看了。爬爬歇歇直到冰壶洞口,也没有数一共多少级,大概有三四百级吧。洞口不过小县城的城门那么大,进了洞就得往下走。沿着石壁凿成石级,一边架设木栏杆以防跌下去,跌下去可真不是玩儿的。工友提着汽油灯在前边引导,我留心脚下,踩稳一脚再挪动一脚,觉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轻松。</p><p class="ql-block">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没有多少步,声音就非常大,好像整个洞里充满了轰轰的声音,真有逼人的气势。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当时的感受实在难以描述。</p><p class="ql-block">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这个比拟是工友说给我听的,听了他说的,抬头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这个比拟比较把石钟乳比做狮子和象之类,意境高得多了。</p><p class="ql-block">在那个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口射进来的光,所以不须照灯,通体雪亮。所谓残星,其实是白色石钟乳的反光。</p><p class="ql-block">这个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p><p class="ql-block">现在把徐霞客记冰壶洞的文句抄在这里,以供参证。"洞门仰如张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滚滚不见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忽闻水声轰轰,秉炬从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彩。水穴石中,莫稔所去。乃依炬四穷,其深陷逾朝真,而屈曲少逊。"</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11月4日,开始做返程的准备。去杭州坐飞机,路过金华,去看看几十年心心念念的两个岩洞。</p><p class="ql-block">1981年我上初二,中学语文课文有一篇叶圣陶先生写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耳熟能详。其中一段课文,珍藏在脑海里:“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吴邦国同志手书</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书</p> <p class="ql-block">双龙风景名胜区的文字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 宋朝名相王安石赞为“横贯东南一道泉”。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四次游历金华山,对著名的“金华三洞”作了如下概括:“朝真以一隙天光为厅,冰壶以万斛珠玑为异,而双龙则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者矣。”从梁武帝萧衍到明太祖朱元璋,曾有十六位帝王为金华山寺观及高僧、道长、隐士赐匾额、领封诰或避难、驻跸。古往今来,李白、王安石、苏轼、陆游、郁达夫、黄宾虹等名人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朱镕基、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双龙留下足迹。</p> <p class="ql-block">叶圣陶广场</p> <p class="ql-block">《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后改编为《记金华的双龙洞》,看来中学生比小学生水平高。</p> <p class="ql-block">课文</p> <p class="ql-block">双龙洞历史悠久,但是被外界熟悉还是因为叶圣陶先生的散文。</p> <p class="ql-block">双瑶池</p> <p class="ql-block">外洞洞壁有众多摩崖石刻,洞口北壁“双龙洞”三字,传为唐人手迹, 后由民国交通次长临摹刻撰; 南壁“洞天”二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的墨宝;“三十六洞天” 五个大字,则为国民党元老、近代书法家于佑任先生之手笔;最里边石壁上还有“水石奇观”石刻和清代名人探洞游记碑刻;近代合肥游人的“双龙洞”三字石刻,很有趣味,他将“龙”字反刻,寓意双龙洞的两龙头,要站在洞厅内往外反过来看,才能看到它们的真面貌。</p> <p class="ql-block">双龙洞外洞约1200平方米,四壁石质腻洁,纹如肌理,洞口崖壁刻有“洞天”二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所书。外洞高大明亮,高约66米,宽约30米,深约33米。</p> <p class="ql-block">老刘又上镜了</p> <p class="ql-block">双龙洞内外之间有一条12米长的水道,有巨石横其上,必须仰卧轻舟,方能牵引入内,古人有诗说:“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历来誉为“水石奇观”。其中有一黄色钟乳石,高达5米,石纹如飞瀑倾泻,人称“石瀑“ ,但其外轮廓似花轿,故又称“石轿”。东壁形似覆釜,石下有高不过尺,宽近4米,进深约12米的扁平小穴,穴口形似蛤蟆之嘴,故称“蛤蟆嘴”。这就是内外洞的接合部,进出内洞必须由此穴出入。穴下有一股清凉甘冽的泉水,向洞外潺漫流出,其水位常年不变,人无法涉水匍匐而入,惟靠一条仅能容躺两人的小舟牵引出入。人仰卧于小舟内,过穴时,穴顶擦面而过,鼻尖离穴顶不过10厘米,稍有抬头,就有碰破鼻额的危险。</p> <p class="ql-block">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友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友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p> <p class="ql-block">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遵照人家的嘱咐,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实在也说不准确),就登陆了,那就到了内洞。</p> <p class="ql-block">我没有看到真龙🐉</p> <p class="ql-block">双龙洞内洞约2100平方米,满目钟乳,洞底平坦,顶平壁陡,石质腻洁。洞内泉水清澈,常年洞温15度。内设石凳、石桌,可容千余人品茶避暑。徐霞客曾描绘此洞:“双龙外洞,轩旷宏爽,如广厦高穹,阊阖四启,非复曲房夹室之观。”而石筋夭矫,石乳下垂,作种种奇形异状,此双龙之名所由起。内洞洞底崎岖不平,洞顶高低起伏,四周钟乳石、石幔、石笋纵横交错。</p> <p class="ql-block">冰壶洞出双龙洞,拾级而上,即至冰壶洞。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长,进洞如入壶中,故名。洞口石碑上刻一代文豪郭沫若游冰壶洞后赋诗。从洞口至洞底,深达120余米,有石阶260多级。出双龙洞登上铁梯约二三十步,即可听得洞中瀑布轰隆声,如巨雷回荡,就到了冰壶洞下瀑。再走上数十级石阶,则瀑声更大,突然见一瀑布悬空倾泻而下,从洞顶右侧石隙中飞喷而出,高达20多米,其势如万马奔腾。飞瀑落地,有似飞珠溅玉,流星飞舞,俄而渗入洞底,无形无踪,令人惊叹不已。沿石阶曲折而上临近飞瀑,顿觉凉风阵阵,雾气蒙蒙。宋朝学士金履祥有诗云:“洞外烟云肤寸台,洞中冰雪互寻飞。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蒙云自归。”</p> <p class="ql-block">一代文豪郭沫若游冰壶洞后赋诗:</p><p class="ql-block">银河倒泻入冰壶,</p><p class="ql-block">道是龙宫信是诬。</p><p class="ql-block">满壁珠玑飞作雨,</p><p class="ql-block">一天星斗化为无。</p><p class="ql-block">瞬看新月轮轮饱,</p><p class="ql-block">长有惊雷阵阵呼。</p><p class="ql-block">压倒双龙何足异,</p><p class="ql-block">嵌崎此景域中孤。</p> <p class="ql-block">冰壶洞后山</p> <p class="ql-block">从金华到景区的交通时间</p> <p class="ql-block">双龙洞因叶圣陶先生被选入教科书的名篇《记金华的两个岩洞》(现小学课文改为《记金华的双龙洞》)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文以景生,景以文名”,“山水借文章以显,文章凭山水以传”,这是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审美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因为中学时代的一篇课文,我专程前往金华,侧卧双龙洞,寻觅金华山,走进课本里的山水美景,体验课文以外的风土人情,了却了几十年的夙愿,深感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北上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