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博物馆—尹湾汉墓简牍

shenmao 沈韵

<p class="ql-block">尹湾汉墓简牍是我国迄今为止时代最早、内容完整的西汉郡级政府文书档案,它对秦汉史、中国政治制度史、军事史、文学史、档案史、术数史、书法史、简牍史的研究,都提供了全方位的、有着确切的科学性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考古学、档案学、简帛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尹湾汉墓简牍不仅具有重大史料价值,书法艺术价值也极高,其隶书内敛外拓,笔势通畅;草书神采飞扬,飘逸洒脱。《神乌傅》的章草艺术可谓中国汉代草书的最高境界和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墓主人姓师名饶 字君兄 在西汉成帝元延年间曾担任法曹、功曹史等职务。</p><p class="ql-block">负责东海郡吏员的考绩、升迁等事务。虽然是小吏,但是地位非常重要,被视为吏员中的“主吏”。墓主人将这批行政文书作为陪葬品带入地下,不仅反映了汉代的殡葬习俗,而且表明了墓主人希望死后仍然拥有生前的职务与地位。</p> <p class="ql-block">文书檔案</p><p class="ql-block">尹湾汉墓简牍中的郡级文书档案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行政文书档案,主要记载了西汉末年东海郡、县、乡、里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籍、赋役、人口、垦田及武库等方面情况。</p> <p class="ql-block">术数历谱</p><p class="ql-block">在古代社会中,术数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神学工具,和佛、道等宗教一样长期为中国古代国家所认可、尊奉和利用。尹湾汉墓出士的《神龟占》、《六甲占雨》、《博局占》、《刑德行时》、《行道吉凶》五种记载术数的简牍,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发现,对中国古代术数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私人文书</p><p class="ql-block">汉代私人文书与官府文书一样,都是当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公、私事物不可缺少的工具,私人文书更是当时社会生活尤其是民间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反映了民间社会生活的原貌。汉代简牍私人文书可以分为私人信件,私人契约,私人簿籍,丧葬文书,名谒文书,私人志记六大类</p> <p class="ql-block">大约在公元前 3300年,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今伊拉克境内)苏美尔人用两河流域沼泽地盛产的粘土制成泥版,用芦苇杆削成切面呈三角形的笔,在泥版上印刻成文字。由于这种文字呈楔形,后来便被人们称为“楔形文字”。泥版作为最初的文字载体,具有取用方便、造价低廉、坚固耐用、保存持久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沼泽地生长一种植物“纸莎草”。古埃及人用它的纤维杆制成“纸草”作书写材料。英文的paper 和德文、法文的papier,都源于“纸草”(papyrus) 这一名称。在古埃及,纸草的生产由国家垄断。从公元前3000年起,埃及的纸草就出口到全地中海地区。</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世纪,埃及拒绝供应纸草给敌对的帕加马(今土耳其境内),小亚细亚的抄写员只好用羊皮制成羊皮纸用于书写。</p> <p class="ql-block">古代使用石料做文字载体的民族部落比较多,而最具特色的是聚落在印度河流域最早发明印度河铭文的人们,和美洲大陆上最早在石柱上刻写文字的玛雅人。</p> <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能较清晰地看到甲骨、青铜、竹木、帛、纸等文字载体的发展过程及其特色,以及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所作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汉代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起初,汉承秦制,初用纂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并在东汉进入鼎盛时期;</p><p class="ql-block">草书(章草)在汉代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一种字体,石刻和简帛成为汉代书法的主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p><p class="ql-block">汉代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主要的艺术形式,其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等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p><p class="ql-block">东汉碑刻上的隶书已经登峰造极,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