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深的美篇

谷深

<p class="ql-block">  徐阶,字子升,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人。明中期名臣,嘉靖后期隆庆初期任内阁首辅。</p><p class="ql-block"> 徐阶从小就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因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俗语在他身上得到进一步验证。第一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是徐阶周岁那年,家人抱着徐阶在枯井边乘凉,不小心摔了一跤,拍拍屁股上的土站起来后,感觉手里似乎少了点东西,回头一看,徐阶掉井里与井底硬地来了次親密接触。枯井淹不死人,但有可能摔死或摔残。家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半天才把他捞出来,徐阶小朋友却既不哭也不闹一一晕过去了。他这一晕可大了去了,接连三天掐人中灌汤药就是不醒,正当家里开始准备棺材時,徐阶小朋友在第四天醒了。</p><p class="ql-block"> 徐阶小朋友四岁時,随父親外出在经过一座高山時,一不小心出了点意外,小朋友掉下悬崖,这可就惨了。赶快下去收尸吧,父親和几个帮手绕到了悬崖下左找右找,始终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难道飞了?父親抬头一看笑了,儿子挂在了树上正晃荡了。两次大难不死,怎能没有后福!</p><p class="ql-block"> 徐阶小朋友十一岁時,一举考中秀才进入县学成为生员(又一个神童)。十七岁時前往南京参加乡试,结果落榜打道回府准备三年后再考。乡试未中对徐阶小朋友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他遇见并结识了一个彻底改变自己一生的一个人。一位新科进士聂豹成为华亭的知县,他有一个爱好,公务之外会经常跑到县学和一帮秀才探讨经史子集,在县学聂大人第一次和徐秀才交谈時,这个年轻人高超的悟性和机智的言辞让他大吃一惊,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可造之材。他问徐秀才是否願意跟自己学习,徐秀才不傻,毫不犹豫地答应願意。自此以后徐阶拜聂豹为師,向他求学。不久,除秀才便惊奇地发现,聂老師教给他的是一门他以前闻所未闻的学问,是种极其深邃神秘的学识。此后两年徐同学一直刻苦认真地学习钻研,日夜不辍。第三年,二十岁的徐阶参加应天府即将举行的乡试,临行前他向为自己送行的聂老師提出一个最后问题:“你怎么会懂得这么多呢?”,聂老師神秘地笑了:“那是几年前我在江西求学時,另一个人教我的”,停顿一会后聂老師略带遗憾的口气继续讲:“当年我虽未曾拜師,却蒙他倾囊以授。我今教你的一切,都是当年他教授於我的,你今此去前途未卜,望你用心领悟此学,必有大用。”紧接着又讲:“此学即所谓’致良知’之心学,传我此学者,名王守仁。”。恭喜徐阶同志,你捡漏捡大发了,一不留神成了王守仁王圣人的再传弟子啊!徐阶牢牢地记住了王守仁这个名字,拜别恩師,迈上赴南京会试的行程,就此翻开了自己传奇人生的第一页。</p><p class="ql-block"> 南京乡试十分顺利,徐秀才行雲流水般答完考题,提前交卷,很有信心一举中第。万万想不到,徐秀才运气实在不好,批卷考官看完他的卷子嘴里咕哝一句“这写得是什么玩意儿!”顺手丢在地上。万万更想不到,此時主考官恰好进来,捡起卷子仔细看了很久,然后走到那位批卷官面前说:“当为解元。”也就是说应该是第一名!落榜和第一名反差如此之大,竟在一瞬间!看来科举考试确实害人不浅,全凭考官个人主观意见录取。最后批卷官仍坚持自己落榜意见,双方争执不下达成妥协:录取徐阶,不点解元。也还就将,徐同学委屈一下吧,终归获得进一步(参加会试)的资格。</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徐阶同志前往北京,参加会试。京城考官水平确实高,他的文章(考卷)没有再受非难,顺利进入殿试。殿试结束后内阁大臣审阅答卷,看到徐阶的文章都极为惊讶赞叹不已,认为此科状元非他莫属。万万万万没想到,和乡试時如出一辙,時任刑部尚书林俊同志没事遛湾路过顺便走了进来恰巧拿起了徐阶同学的卷子认真看了一会,评语脱口而出:“好文章!当评第一名!”。这回麻烦了,评价虽正确,可不该从他口中说出。这位仁兄爱才,也是一个高级干部,却有一个缺点一一人缘不好。跟内阁大臣费宏等人有矛盾,平時就看林大人不顺眼,現在突然喊了这一句,便判断此文作者与林大人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状元改为探花,冤就冤点吧,但也算凑合吧。金榜题名后依照旧例新科进士要见考官拜码头认師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徐阶见到了朝中第一号人物一一楊廷和,当徐阶站在这位官场老手面前時,楊首辅立即做出判断:此少年将来功名必不在我等之下,公报私仇的费密也挨了领导批评:“你是怎么搞得,为何没把他评为第一呢?”要不说领导水平就是高,楊首辅眼睛就是亮,可谓“慧眼识珠”啊!</p><p class="ql-block"> 探花徐阶前景一片光明,翰林院大门敞开一庶吉士一升官一入阁。徐探花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他的老父親喜悦万分,自己一辈子也只混了个正八品的县办公室主任(县丞),他的老母親更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连话都说不出来。</p><p class="ql-block"> 就在他们喜庆欢乐一片忙碌中,聂老師来到徐探花家,找到徐阶说:“我即将赴新任离开这里,望你多保重。”徐阶一時不知说啥好,脸上的笑颜变成错愕,聂老師继续说:“你日后前程不可限量,我没有什么礼物送你,就为你上最后一课吧。”,“心学之要领你已尽知,但其中精要之处唯’知行合一’四字而已,若能融会贯通,自可修身齐家,安邦定国。”,聂老师停顿一下又说:“你天资聪敏,将来必成大器。但官场险恶,仕途坎坷,望你好自珍重。若到艰难時,牢记四字真言,用心领悟,必可转危为安。即使身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切记!”。</p><p class="ql-block"> 嘉靖三年,徐阶同志拜别聂豹,前往京城赴任。</p><p class="ql-block"> 作为帝国新秀,徐阶入翰林院,成为一名七品编修,半只脚已踏入内阁。但他屁股还没坐热,父親去世,回家丁忧守制。</p><p class="ql-block"> 三年后徐阶返回北京,平淡日子又过三年,麻烦来了。他看到張璁那封奏折(和尚拆庙收拾孔老二)。百官迫於压力集体失声,唯有刚入士途血气方刚的徐阶上书反驳,於是招来内个阁首辅大人的愤怒及打压。張璁先是私下找徐阶,想好言规劝徐阶撤回上书,可徐阶不吃他那一套。一来二去張大人失去理智大喊大叫无理取闹時,却听到对方一句话:“久闻張大人起於礼议,言辞不凡,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看似平常话却十分厉害,“起於礼仪”暗指張大人来路不正学历低没进过翰林,真是击中要害,骂人不带脏字,可谓“言辞犀利”。果然張璁恼羞成怒破口大骂:“你算什么东西,竟敢背叛我!”,却只听见徐阶缓缓说道:“依在下看来,所谓背叛均出自依附,可我并未依附过阁下,背叛何从谈起?”,说完,行礼,走人,一点也没把首辅大人当回事。</p><p class="ql-block"> 徐阶嘴上痛快了,血气方刚了,却付出沉重代价:張璁欲置他於死地,经人解救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小命,被贬福建延平府任推官。这時,徐阶想起聂老師分别時所说“官场险恶,仕途坎坷,身处绝境,亦需坚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p><p class="ql-block"> 在去福建赴任之前,徐阶回了一趟华亭,去辞别母親。当母親听他讲完所有的经过后却笑了,骄傲地笑了,说:“你因勇於直言而被贬官,这是我的荣耀啊!”,真是一位深明大义的英雄母親。徐阶也笑了,欣慰地笑了,去福建去,此去无忧,普天之下,岂有绝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  徐阶到延平府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着手处理积案。延平位於闽北,多是山区,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大案要案频发,案件堆集如山,监牢人满为患。徐阶对下属说从明天开始,加班加点审查案件,下属们看着这个矮小的上海人,纷纷表示一定要协助领导搞好工作。第二天,徐阶发现,这帮人出工不出力,一心一意磨洋工,。看似笑脸相迎,呼前拥后,背地里却搞非暴力不合作,只为一个目的一一把自己赶走。徐推官握紧双拳,不是打下属,决定自己干。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没有助手,没有朋友,唯有决心和信心。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自己最终完成了这件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该判的判了,该放的放了,什么千古奇冤什么罪大恶极统统处理完毕。不久之后,徐阶突然下令逮捕了几个法司衙门的官员一一非暴力不合作行动的领导者,罪名贪汚受贿,下岗的下岗,分流的分流。这件事反映了徐阶的一种性格一一先隐而后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p><p class="ql-block"> 徐阶名声随这件事传遍延平,喜欢、恨他的人都很多,几位被下岗的人还找来黑社会掦言给徐阶放点血,徐阶根本没把他们放眼里,照旧我行我素。</p> <p class="ql-block">  延平府虽然很穷,却有一种天然资源一一银矿。延平又是个民风剽悍的地方,当地人敢闹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吃白不吃,历来如此。於是各地未经安全生产部门批准的小银窑纷纷开張,四处刨坑挖洞,与黑社会勾结称霸一方,鱼肉百姓。整顿非法生产的小银窑这个艰巨光荣任务落在徐阶头上。徐阶并不是个书呆子,也不是一个天真的人,他十分清楚银矿背后隐藏着的利益关系。官匪勾结蛇鼠一窝,没人肯执行他的整顿取缔黑银矿的命令。看起来徐阶这次是无计可施了,文件可以自己看,案件可以自己审,但是手提钢刀深入虎穴去剿匪,这玩笑可就开大了。</p><p class="ql-block"> 即使被張璁恶整、皇帝训斥的時候,徐阶也从未畏惧过。可现在的问题是:雷厉风行刚正不阿,没用;品德教育提高觉悟,瞎扯;冷眼旁观背后使绊,无奈,徐阶想不通,出离愤怒了,这个世界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他突然发现自己二十多年所信奉的圣人之道、行事原则竟然毫无用处,连延平府几个奸吏恶霸都解决不了,治理天下青史留名?真是笑话!然而他没有放弃,想起聂老師分别時的教导一一良知之学,知行合一。在苦苦思索很久后,徐阶终於豁然开朗:“利益,只有利益才是能驱动人们的魔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徐阶终於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谛:无论有多正确伟大的理想,要实现它,必须懂得两个字一一变通。变通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或方法。</p><p class="ql-block"> 不久之后,人们发现那些霸占银矿的地方黑社会突然退隐江湖,整顿银矿顺利展开。幕后原因是徐阶来到银矿所在地,找到另一群人一一当地里長(当然他们也非善类),亮出底牌:铲除那些矿霸,我将给你们更大的利益。於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展开,当地官员个个目瞪口呆,危害当地十余年的祸患就此解除。徐阶成功了,他没有死守绝对道德,用利益打倒了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妥协”,这就是知行合一,这就是变通!经历了艰辛的历练,徐阶终於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也彻底领悟了心学的含义和聂老師留给他的那个秘诀。 </p><p class="ql-block"> 作为世界上最高深的智慧,哲学是无数天才一生思考、生活、实践的结晶,他们吃过许多亏,受过许多苦,才最终将哲学浓缩成书本上的短短数言。所以,学校里是学不到真正的哲学,只能学到一些名词和概念及一些简单原理或公式,这应该是至理名言。</p><p class="ql-block"> 徐阶终於熬出头了,他因政绩优秀,被提升为湖广黄州同知,可运气来了挡不住,还未赴任,再次被提升为浙江学政。三年后提升江西按察副使,成了高级官员,再也不用白天爬山沟深夜翻档案了。一天家人通报有人求见,这位仁兄进来直截了当地向徐阶表示自己积极肯干要求进步,说白了就是想升官。凭什么,你说升官就升官?理由是:“我是夏首辅的親戚”。徐阶拒绝了:“我到此为官是来管束你们的,不是滥用职权的。”,说完将来人赶出家门。事实证明:徐阶始终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两年后,坚持原则的徐阶遇上了坚持原则的夏言,在外历练八年的徐阶,即将踏上回京到东宫任新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徐阶同志在即将离开江西的時候,安排下属要修建一座祠堂以纪念王守仁。</p><p class="ql-block"> 在祠堂建成那天,徐阶親临现场,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中,他整肃衣冠,向这位伟大的先辈跪拜行礼:“我曾随文蔚(聂豹字文蔚)公习阁下之道,磨砺十年方有所悟,虽未能相见,实为再传弟子,師恩无以为报,唯牢记良知之学,报国济民,匡扶正道,誓死不忘!”。</p><p class="ql-block"> 拜别了这位素未谋面的导師,徐阶踏上返京之路。十年磨砺与历练,那个不谙世的青年翰林,已然变成个工於心计,老谋深算的官场老手,去迎接新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珍贵!</p><p class="ql-block"> 重返京城的徐阶开始在新岗位上工作,他的职务是东宫洗马兼翰林院侍读,说白了就是太子党成员兼宰相培训班学员。当他知道自己能够死鱼翻身,竟然是托那位夏首辅之福,心中充满感激。他带上礼物,前去拜会夏首辅大人。可当他看见夏言時,才发现自己打错了算盘,夏前辈对他十分冷淡,不收他的礼,板脸着他丢下一句话:“我对你并无好感,召你回京,只是为国选材而已,你无需谢我,今后也不必再来。”。徐阶收回礼物,脸上却露出笑容,眼前这个做了好事也不认帳的老头,虽然看似古板,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正人君子啊。而夏言也多次查问他的工作情况,并对徐阶赞不绝口,但这一切只是徐阶不知罢了。就这样,六十多岁的夏首辅与三十多岁的徐翰林建立了一种没有利益没有交易的真诚友谊关系。</p><p class="ql-block"> 同時,徐阶在工作中结交了两个朋友,一个叫趙時春,另一个叫唐顺之。趙時春,平凉人,嘉靖五年会试第一名,会员。唐顺之,武进人,嘉靖八年会试第一名,会员。京城真是藏龙卧虎啊!随着深入了解,徐阶吃惊地发现,他和这两个人有着很多共同点,用今天话说就是“三观一致”,很快他们由朋友变成了同志,所谓同志,是指志同道合的人。直到有一天,他听到唐顺之一句话,才解开心中的疑惑:“我是王畿的弟子。”很久以前,聂老師跟他提到过这个名字,他十分清楚地记得王畿是王守仁嫡传弟子。他问:“还有其他人吗?”唐顺之意味深長地答:“是的,还有很多人”。出人意料的是,后进的徐阶很快成了这个团休的的领导者,在那场决战的最后一刻,发起了决定胜负的一击。</p><p class="ql-block"> 四年后,徐阶同志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大致相当於今天的国家行政院院長,是徐阶的第二个人脉资源。两年后改任吏部左侍郎,第三个人脉资源。如果没有这份工作,他极有可能被人干掉,失去站上决斗舞台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当夏言被陷害被关押,然后身首异处家破人亡之時,徐阶只能平静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不发一言,不上一书为自己的恩師说句公道话,所有人都都鄙视徐阶的为人,视他为忘恩负义的小人。徐阶默默地接受所有的嘲讽与鄙视,因为徐阶清楚,严嵩必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夏言有深厚关系的人,自己现在还没有力量去战胜严嵩。他将独自面对所有的敌人,他现在必须忍隐,等待机会。</p> <p class="ql-block">  事物不断变化,机会终於来临。“庚戌之变”時(鞑靼首领俺答率领大军攻破蓟州到达昌平,一路烧杀掠夺),严嵩、仇鸾一伙对内蒙敝嘉靖,对外勾结鞑靼,怯战不战,与蒙古大军私下和谈,出卖国家和百姓利益。而徐阶在事变時却利用外交文书没有蒙文这一漏洞让对方重新修改外交文书,拖延了時间,北直隶地区勤王部隊及時赶到北京,化解了京城危机,因而受到嘉靖皇帝的高度信任。严党所有的罪恶勾当徐阶同志是清楚的。徐阶采取“先扫外围,再破中心”战术,向严党集团发动第一次进攻,先解决仇鸾。</p><p class="ql-block"> 大家对仇鸾不陌生,他就是诬陷夏言与边将曾铣结交的那个小人。为严嵩清除掉夏言后,仇小人不仅出獄,还成为严党集团的有功人员,逐渐被严嵩提拔重用。特别是“庚戌之变”后,被蒙敝的嘉靖皇帝封他为大将军,受到皇帝信任。风光无限的仇小人可谓“小人得志,穷人乍富”,连严嵩也不放在眼里,见到严大人竟敢呼来喝去,悔青了肠子的严大人恨透了他,意欲置仇於死地。这就是典型的小人行径:为利勾结,为利翻脸,一丘之貉啊。</p><p class="ql-block"> 徐阶之所以想除掉仇鸾,一是剪除严党羽翼,二是为夏言报仇,三是不但能进一步赢得皇帝信任,还能增加自己的威信,壮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可谓“一箭三雕”。因此将仇小人在“庚戌之变”中的甘肃失职、大同谈判、北京密谋、冒功请赏全都兜了出来,写成密折交给了嘉靖皇帝。嘉靖愤怒至极,下令仇鸾回京交待问题并了收缴其兵权。同時,严嵩也安排手下将仇小人从小到大干过的坏事全部挖了出来,什么通敌卖国(他自己也有份)、贪汚受贿、调戏妇女什么什么的无所不包,上奏皇帝。嘉靖气极败坏,当即下令:将仇鸾尸首(其時已病死)挖出,砍掉脑袋,巡传九边,以示儆戒!集国贼小人於一身的仇鸾终於受到惩罚。</p><p class="ql-block"> 看着满脸杀气的皇帝,严嵩决定趁热打铁,将徐阶也一块解决掉:“据臣所知,徐阶与仇鸾平日关系紧密,陛下不可不察。”,严贼万万没有想到,听到这话的嘉靖,脸上露出一副阴晴不定的表情,然后拿出那封密疏,笑着交给严嵩:“你自己看吧。”,当严贼看到落款徐阶二字時,不禁打了个寒战,哆哆嗦嗦地交回了奏疏,在嘉靖嘲讽的笑容中离去。</p><p class="ql-block"> 严嵩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儿,叫严世蕃。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聪明,非常地聪明,而且看人极准,还写得一手好青词。严嵩能够得宠,很大程度是依靠他这个儿子,而严世蕃也是严党集团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员。严世蕃在朝中任工部左侍郎兼尚宝司少卿,大致相当於今天建设部副部長兼机要室主任,对朝政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p><p class="ql-block"> 必须在徐阶取代自己前彻底地消灭他,当严贼将这一想法告诉自己的儿子奇才严世蕃時,这位独眼龙儿子告诉他老爹,不要和徐阶公开对抗了。“为什么?”“他已成气候,动不得了。”,严世蕃不负才名,这个论断非常准确。徐阶同志今非昔比,他现在的头衔全称是: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从一品)、内阁次辅徐阶,双方较量暂時进入僵持阶段。</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九年后,,严党重要成员陆炳已死,严嵩老婆死了,严世蕃要守孝服丧离开京城,只剩下七十多岁的严嵩孤立无援的時候,徐阶准备再次动手。此刻,老天爷可能也想帮助徐阶,宫中一场大火烧了西苑的永寿宫一一皇帝大人的寝宫。嘉靖同志无家可归,找来严嵩询问有关重建自己寝宫的事。不知严嵩那天是吃错药了还是老糊涂了,随口说了一句:“三大殿刚修完,余料不足,陛下可暂時移居南宫。”,这就是找死了,你那怕建议皇上住工棚,也比让他去南宫好,当年明英宗被囚禁之地即是南宫,这是尽官皆知的事情。果然皇帝大人发火了,怒目而视严嵩。冷眼旁观的徐阶立刻站出来:“陛下暂居偏殿,阴湿狭小,臣於心不忍,臣估算剩下的余料足够重建永寿宫,三月即可完工。”,皇帝高兴了,连声夸奖徐阶,并将此事交由其全权处置。被拋在一边的严贼颤抖了,而在長达十余年的忍耐后,徐阶终於第一次占据上风。</p><p class="ql-block"> 不久之后的一天,严嵩主动找到徐阶,表示想请徐大人吃顿饭,而徐大人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徐阶如约而至,寒喧两句开吃。然而酒未三巡,饭未一半,严嵩突然叫出自己的全家老小后,带头跪在徐阶面前:“我年纪已老,不久人世,这些不肖子孙就拜托您照顾了。”看着眼前这一幕,徐阶想起严嵩严世蕃父子二人跪在夏言面前求饶、想起三年前王世贞为救老父跪在严嵩面前求情、想起这几年被严嵩杀害的夏言、曾铣、沈鍊、楊继盛等等以及那些在俺答铁蹄下呻吟的百姓……於是他立刻上前拉起严嵩:“首辅大人不用担心,一切都包在我身上。”严嵩,你终於害怕了,但一切都太晚了!</p><p class="ql-block"> 双方最后的较量过程太漫長,中间有波折,直接说结果吧。</p><p class="ql-block"> 嘉靖四十四年,严世蕃被验明正身,斩决。这位才学出众、聪慧过人、却又无恶不作、残忍狠毒的天才就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恶贯至此,终於满盈。</p><p class="ql-block"> 在严世蕃被处决的那一天,京城居民奔走相告,纷纷前往刑场观刑。其中有一位在京城就读的太学生占据了最佳观刑位置,他手中还高举一块布帛,上书七个醒目大字“锦衣卫经历沈鍊”。在親眼目睹严世蕃脑袋被砍下之后,这位太学生痛哭失声,对天大呼:“沈公,你终於可以瞑目了!”,言罢一路号哭而去。十几年前,当沈鍊因弹劾严嵩被贬到保安時,曾不计报酬,免费教当地的贫困学生读书写字,直到被严嵩父子害死为止,这个观刑告慰沈鍊的太学生,正是当年那些穷苦孩子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严嵩被抄家,贪污大量的金银财宝、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仅抄家财物清单都被整理成书公开刊印出版,取名《天水冰山录》,成为清代畅销书。尽管如此,厚颜无耻的严嵩竟然又提出一个要求,家里仆人多,希望能留点钱给自己,做遣散费发放。抄家官员於心不忍,上报给徐阶,徐阶想了想,一字一句说出他的回答:“我记得,楊继盛家里没有仆人。”。严嵩被剝夺全部财产,唯留下一条老命,净身出户,被赶回了老家。没人理会他,受尽白眼唾骂,两年后於荒野中悲惨死去,年八十八,这个老东西还真能活,其实是上天在折磨他,是让他承受自己犯下的一切罪过的一种惩罚!</p><p class="ql-block"> 十几年的潜心修炼,十几年的忍辱负重,徐阶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终於将满朝严党一网打尽,正义终於得以伸張!</p><p class="ql-block"> 夏言同志,可以安心了,正是你当年抛弃个人恩怨,坚守秉正不偏,为国选拔了徐阶,才换来今天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楊继盛,北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明中期著名谏臣。</p><p class="ql-block"> 嘉靖二十六年,楊继盛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他的同年有張居正、李春芳、殷士儋、王世贞等人,前三位自不必说,都是后来的内阁重臣,王世贞是明代“后七子”的领军人物,引领文坛二十余年,曾写一书《金瓶梅》。楊继盛与他们相比,实在不值一提,没有背景,高考成绩一般,不是庶吉士,但他后来遭遇的事情及对后世的影响,知名度要大大高於前者,除張居正一人外。</p><p class="ql-block"> 楊继盛的童年很不幸,不但穷,还很苦,七岁丧母,继母不待见,平常主要工作就是放牛。突然有一天,和家人说:“我想读书”,“你才多大年纪,读什么书?”,“我能放牛,就不能读书吗?”,一个倔强的声音问。父母最终准许他去私塾旁听,前提是必须干好本职工作(放牛)。於是每天放牛之后,继盛小朋友把牛系在学堂门前,然后站在窗外,认真听课,这对他而言,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站了六年后,父母被感动,十三岁的楊继盛正式上了私塾,并不负重望,先后考中秀才和举人。因生活依然窘迫,他进入有国家补贴的国子监,在这里,他遇上了热心和蔼平易近人的校長(祭酒)徐阶。楊继盛只是一个普通监生,自然不会被徐阶牢牢记住,但徐阶没有想到,十年之后,这个寒门学生将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他打开那道胜利之门。</p><p class="ql-block"> 中进士步入仕途后,虽然这个舞台很复杂,官场很狡诈,但楊继盛同志为官之道很简单:报效国家,体恤百姓。“居庙堂之上,处江湖之遠,皆忧其民者,方为好官”。</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庚戌之变”后,仇大将军要开“马市”再次向鞑靼妥协退让時,楊继盛同志当即站了出来,愤然上书,反对马市。仇鸾十分恼火,反告楊继盛黑状,将其关进诏獄,并被贬官发配偏遠地区去扶贫,楊继盛毫不介意毫无畏惧。</p><p class="ql-block"> 不久之后,仇鸾密谋败亡,嘉靖想起楊继盛的忠言,便令他复官,一路高升至南京刑部员外郎,又高升到京城兵部武选司。</p><p class="ql-block"> 在楊继盛的敌人名单上,仇鸾只排第二名,而第一名是严嵩。楊继盛心中十分清楚,朝局黑暗,民生凋敝,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严嵩,严贼贪汚受贿,结党营私,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唯独没有百姓,於是楊继盛决定上书弹劾严嵩,并且采用了一种特别的弹劾方式一一死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严嵩不是他的仇人,但他依然不忿,为夏言不忿,为朝局不忿,为死在蒙古马刀下的万民不忿,为天下不忿!</p><p class="ql-block"> 在上书弹劾前,楊继盛斋戒三天。然后拿起笔,在铺开的纸張上写下了悲愤的心声:臣孤直罪臣楊继盛,请以嵩十大罪为陛下陈之!</p><p class="ql-block"> 就在嘉靖收到这封上疏后不久,严嵩便知道了奏疏内容。面对这个五品小官义正词严的控诉,严贼害怕了,当然楊继盛也被下獄了。紧接着他被拖出牢房,接受了廷杖一百的处罚。一位同僚托人送楊一副蛇胆,告诉楊用此物可以止痛,而楊则说:“我自己有胆,用不着这个!”,有种,实在太有种了。廷杖后楊继盛只剩半条命,在潮湿散发恶臭的诏獄牢房里,楊继盛干出了一件耸人听闻,挑战人类极限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他的伤口开始恶化感染,深夜,他借着微光,叫来一个看守说“这里太暗,请帮我点一盏灯借光。”,看守答应了,给楊继盛点亮一盏灯后,却看见一幕让他魂飞魄散,永生难忘的可怕景象,楊继盛低着头,手中拿一个碗片,聚精会神地刮着腿上的腐肉。没有麻药,没有塞嘴的毛巾,没有喊出一点声响!腐肉刮得差不多了,骨头露了出来,楊继盛开始截去附在骨头上的筋膜。在这个平静的深夜,看守提着灯,面对这个镇定的人,真正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恐惧和震撼,“不要动,我看不清了。”耳边传来楊继盛沉闷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楊继盛就这样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他的案子拖了三年。因为嘉靖知道严嵩想借他手杀掉楊继盛,他却不想被人当枪使。楊继盛仍在牢里关着,外面的同僚们却忍耐不住,一時间群臣上书,要求释放楊继盛,声势浩大,甚嚣尘上。严嵩耍了一个小手段,在一份论罪奏疏上悄悄加上了楊继盛的名字,他知道名列奏疏上的人,必死无疑,而皇帝在盛怒之下是不会注意到这个小小的笔误的。就这样,历時三年,严嵩用尽各种手段,终於把楊继盛送上了黄泉之路。严嵩万万不会想到,他写下楊继盛名字的那一刻,他已犯下一个致命错误,自己的覆亡之门就此打开。楊继盛就是奔死来的,用死来唤醒人们。他的死是一个圈套,严嵩义无反顾地跳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初一,楊继盛英勇就义,临刑前他赋诗一首: </p><p class="ql-block">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p><p class="ql-block"> 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p><p class="ql-block"> 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p><p class="ql-block"> 楊继盛不愧是明代第一硬汉,不畏权贵,心系天下,一腔热血,浩气長存。昔日风雲人物一个个将逐渐被湮没在历史長河中,即使再过五百年,楊继盛这个名字仍将光耀史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沈鍊,浙江绍兴府会稽(今绍兴市越城区)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明朝中期名臣,锦衣卫经历,只是一个基层小官。</p><p class="ql-block"> 沈鍊为人刚正,疾恶如仇,明明是个特务,却比言官还积极,经常上书议论時政。</p><p class="ql-block"> 在“庚戌之变”中,他第一次崭露头角。当俺答围城,要求入贡,措词蛮横,极端无礼。皇上传旨要大臣讨论如何应对時,只有司业趙贞吉(王门弟子)一人挺身而出表示反对,其余大臣一言不发。沉默中沈鍊站出来支持趙贞吉的意见,。吏部尚书夏邦谟用讥讽的口气问:“阁下现任何官?”,意思是说你算个什么屁官,哪有你说话的份儿。沈镇定自若大声说:“我是从七品锦衣卫经历沈鍊,诸位大人不言,小吏自当言之!”,浩然正气,声震寰宇。</p><p class="ql-block"> 在親眼目睹“庚戌之变”的耻辱,百姓家破人亡的惨剧后,沈鍊终於忍无可忍,愤然写下那封著名的上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状,喷射出心底的怒火:“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盲,愚鄙之心顽於铁石!”。</p><p class="ql-block"> 上书刚送上去,谕令就下来了,锦衣卫沈鍊,处以杖刑,发配居庸关外。六年后,在严世蕃的指使下,沈鍊被杀害於宣府,他的两个儿子也被关进监獄活活打死。然而这看似徒劳无益的努力,却是一个普通一个小人物无畏的证明,而沈鍊这个平凡的名字就此镌刻於史册之上,永不磨灭!</p><p class="ql-block"> 锦衣卫中,也有正直的好人,勇敢的好人。</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提到上面两位英雄,只是想告诉大家,严祸横行天下十几年,祸国殃民,残害百官百姓,并非无人抵抗。朝中正直之士始终是前赴后继地在与严贼作斗争,这才一步一步地将严贼势力削弱,才有徐阶最后一击的胜利。所以前行者也是英雄,也应被后人记住。</p> <p class="ql-block">  未完,请着下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