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万里黄河第一坝

老好人 蒿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1月24日至28日,在三门峡湿地公园拍摄白天鹅期间,与阔别多年的老战友邵向业同志和夫人李焕云女士相见,并与11月29日上午陪同我参观游览了万里黄河第一坝,受到了他们二位最热情的欢迎和最亲切的款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三门峡大坝之上,内心满是对往昔岁月与伟大工程的双重敬畏。身旁的老战友,熟悉的身影仿佛将时光拉回曾经并肩作战的日子,而眼前这座大坝,宛如一座沉默的巨人,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又曾是一条水害严重的河流,以"善淤、善决、善徙"、含沙量高、治理难度大而闻名于世。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49年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溢了1590余次,改道26次,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称。决溢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洪水过后,"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黄河宁,天下平"一直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的期盼和梦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黄河水利工程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的大型水利工程,连接河南和山西两省,控制流域面积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1.5%,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工程于1957年4月动工,1961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主要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斜丁坝、表孔、底空、泄洪排沙钢管和电站厂房等。主坝长713.2米,最大坝高106米,坝顶高程353米,水库总库容为162亿立方米。三门峡水电站现有装机40万千瓦,年发电能力可达14亿千瓦时。自1973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235.2亿千瓦时,创产值约20亿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门峡水利枢纽在防洪、防凌、灌溉、发电和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着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工程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还被誉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的“万里黄河第一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门峡水利枢纽景区内还有黄河展览馆、大禹公园、中流砥柱等景观,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那奔涌的黄河水,被大坝驯服,化汹涌为力量,这是人类智慧与自然伟力的精彩博弈。它不仅仅是一座混凝土建筑,更是一代人战天斗地的豪情象征,是无数人血汗与梦想的结晶。当年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画面似乎在眼前浮现,他们用坚韧铸就了这守护一方的壁垒。如今,大坝依然坚守,见证着时代变迁,而我们这些老兵,亦在岁月流转中不忘初心。此次参观,是对过去奋斗精神的缅怀,更是对未来使命在肩的激励,愿这大坝精神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永传后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