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普宁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普宁寺是清朝乾隆皇帝为了纪念平定准噶尔叛乱而建造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寺庙的建立与清朝的稳定息息相关,反映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对藏传佛教的推崇。普宁寺的名字“普宁”寓意“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象征着边疆人民的安宁与和谐。</p><p class="ql-block"> 普宁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藏文化,前半部为汉式建筑,后半部为藏式建筑,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其成为中国宗教建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寺庙内的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宗教功能,还展示了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精湛的雕刻技术。</p> <p class="ql-block">普宁寺即希望全国各民族“安其居,乐其业,永远普宁”。乾隆亲自撰写碑文《普宁寺碑》、《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三块碑都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三块巨大的石碑矗立在普宁寺的碑亭之中。由于清王朝政府尊重各少数民族的信仰,把各民族的团结放在首位。</p><p class="ql-block">普宁寺</p><p class="ql-block">乾隆承袭“修建一座庙,胜养十万兵”的祖训,实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普宁寺也就成了西藏、蒙古诸部与清王朝政府在宗教与政治方面直接联络的主要场所。六世班禅东行朝拜皇帝时下榻在普宁寺。蒙古族喇嘛教最高领袖哲不尊丹巴图克图以及诸部王公、台吉也都定期来普宁寺朝拜。普通僧侣信众,也长途跋涉到普宁寺礼佛进香。普宁寺成为民族团结的产物,清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的纽带。</p><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普宁寺院正中坐落碑亭,亭内置御制石碑三通(分别为:《普宁寺碑文》、《平定准葛尔勒铭伊梨之碑》、《平定准葛尔后勒铭伊梨之碑》)。这三通碑文分别记述了兴建普宁寺的渊源、清政府平定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的始末,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充分展示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国家。</p><p class="ql-block">普宁寺碑文</p><p class="ql-block">寺庙保护</p><p class="ql-block">1961年,承德普宁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03年7月18日,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管理条例》,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普宁寺等建筑。</p><p class="ql-block">2014年8月15日,普宁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完工。文物修缮按照清代工序工艺“修旧如旧”,再现了200多年前古建的风采。此次普宁寺古建筑保护修缮包括普宁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大乘之阁、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等所有古建筑。工程于2012年年底正式动工修缮,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三次对普宁寺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性维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