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镇古村落是传统中国的基石,被人们称之为“最后的精神家园”。相对地说,特色比较鲜明、保留比较完好、历史的记忆比较深厚、民俗和比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仍在古镇古村落。它是我们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和精神情感之根。如今,在城镇化、商业化大潮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田园风光不难找到,但“留得住乡愁”却十分不易。绿水青山是传统村落的自然生态,乡愁是它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如何保住古镇古村落的“形”又能留住它的“神”,让更多的古村镇 “活”起来、“火”起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难任务。</p> <p class="ql-block">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志愿者,我耗时十余年,用双脚丈量全国400个古镇古村落,运用社会学的方式进行田野调查,拍摄了数万张图片,撰写了60多万字的调查报告。坦率地说,中国古镇古村落保护现状喜忧参半。中国作为一个以农耕文明为母体的国度,在积极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然会对古村镇保护产生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古村镇普遍存在人口大量外流的情况,进而导致由于缺少劳动力,缺少人气,出现了大量的年旧失修、破旧不堪的现象,古村落大规模地消失。数据显示,2000年至今,我国自然减少了90多万个自然村,其中不少实际上是古村落。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进度,远赶不上古村落逐渐消失的速度。当下,古村镇保护公认有“四难”:一是整体保护难,二是严格按照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的修缮难,三是与古村落共生共存的环境保护难,四是留住原住民难。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委员冯骥才在多种场合呼吁:“如果这些古村落都没有了,都消失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乡愁’?”</p> <p class="ql-block">自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公布了31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48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达到8155个。回首这10余年,我欣喜地看到全国各地为了古镇古村落“活”起来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浙江西塘古镇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根,被人们称之为“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很小,方圆才两平方公里。早在唐宋时这里就有大姓人家建宅居住,聚成村庄,至元明已是颇具规模的市镇。明清开始,西塘的街渠就依河而建,民居也临水而筑,到如今便也自成特色:“桥多弄多廊棚多”。在西塘,104座桥,古厚淳朴,倾听着千年流水低吟、浆橹浅唱;122条弄,深幽奇妙,记载了两边屋舍变迁、旧事新人;而那千百年静静矗立的廊棚,也不知为多少个朝代的人遮挡过烈日与风雨;还有西塘的河埠、梁柱、门窗、脊饰以及瓦当都在诉说着它千年故事。长期以来,西塘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都围绕“秉承一个理念、继承一种特质、传承一种特性以及承担一份责任”展开的。“秉承一个理念”即“活态化保护”理念,通过还原、展示等方式,重点做好“生活”的文章,让当地居民、游客共同参与到保护中去,使整个保护“活起来”,最终构建一套“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根”保护体系,用“生活”这一世代相传的载体,保护与传承古镇的文化DNA。“继承一种特质”即江南水乡和居民的包容性,在西塘旅游发展过程中,在传承与发扬当地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兼收并蓄,吸纳各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汉服文化、民宿文化、酒吧文化等等,最终形成了独特的西塘文化,丰富了西塘的游览体验以及层次感。“传承一种特性”即所有的旅游景区商户以景区为家,以“共建共享”为理念,形成了完备的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商业业态,目前景区内共有商户近1600家,可提供就业岗位超过一万个。“承担一份责任”即所有的西旅人,包括景区的原住民在内,都牢牢树立起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中来,既是参与者与推进者,又是见证者与监督者。</p> <p class="ql-block">昆山周庄古镇保护和发展并举,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制定出台了古镇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开辟旅游,发展经济”的十六字方针。同时,在八十年代中期起成立古镇保护委员会,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周庄古镇保护暂行条例》一直沿用至今。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古镇成立了江苏首家旅游服务公司,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的先河。30多年来,周庄在古镇保护方面累计投入50亿元,主要用于动迁居民,改造危房,修建名宅,修建寺院,恢复景点,修桥铺路,疏通河道,实施“三线地埋”和污水处理等工作,完好地保存了周庄古镇核心保护区60%的明清建筑和十多座古桥,为周庄古镇游打好了基础,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古镇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特色之路。周庄古镇连续十多年每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2019年全镇旅游收入更是突破了30亿元。</p> <p class="ql-block">长期以来,我国古镇保护与发展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专家学者对古镇保护与发展的争论始终不断。如何做到保护与发展充分和谐?一直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2005年4月18日,中国第一家“古镇保护公司”在苏州吴江同里古镇正式挂牌。这家由政府、技术专家以及专业化公司“三方联手”成立的新公司,成为同里古镇保护和发展新的“代言人”,古镇保护由政府“包揽”的局面率先在同里被打破,同里由此迈出了中国古镇保护多元化合作、探索市场化新路的第一步。著名学者阮仪三教授为此感到欣慰:“同里跑在了所有人前面,从整个古镇到每一个角落,同里的保护都是健康的、有序的、超前的。正因为保护得好,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跑过来。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看到一个历史上的古镇是什么样子。目前,中国很多古镇国家与地方财政的投入极少,多数办法是让一些企业带资金进来共同进行市场化运作。”</p> <p class="ql-block">安徽黟县西递村,为了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古村落,让每个村民参与到世界遗产保护行动中来,2002年6月21日,西递村老年协会179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向村民发出倡议:“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共创人类美好未来,让青山常在、碧水常流,文明村落、遗产永存”,并举行了隆重的千人签名仪式。为维护和修复古村文化遗产,这些年,西递投入了大量资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三分之一为村民无偿提供,保护古村文化遗产被写进《村规民约》,遗产保护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多年来,西递村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原则,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西递行馆、猪栏酒吧、三号小镇等旅游新业态,拥有桃源里人家和香溪谷度假村两个设施齐全的四星级酒店;新建的商贸区成了兴业富民的新乐土;政务中心率先从古村落迁出;对全村空调、水塔等现代设施进行徽元素仿古改造,坚决拆除违规建筑,恢复古戏楼,兴建文化广场和健身场所、老年人活动场所,完善了社会公益服务和经营性服务衔接的公共服务体系,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西递村民像城里人一样享受着安全、舒适、惬意的现代文明生活。</p> <p class="ql-block">福建邵武和平镇为了留住烟火味,古镇将保护开发和环境提升两手抓,特别强调留住原居民,留住原生态,既留住小镇的形,又留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平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剧舞蹈遗存相当丰富,仅舞蹈种类就达70余种,主要有烛桥、花鼓灯、七巧灯、踩高跷、刀花舞等。在老街上,我与载歌载舞的傩舞巡游不期而遇,这是和平保留下始于奴隶社会的舞蹈,可谓是古文化的活化石。走进幽邃的古镇,悠悠古韵扑面而来,令人浮想联翩。和平游浆豆腐的制作工艺堪称中国一绝,它是用老的豆浆作为酵母发酵而成,不添加任何的石膏与卤水,名闻遐迩,享誉久远。岁月不紧不慢地流淌着,和平古镇静静地迎送着每个日出日落,聆听着熟悉又陌生的足音,南来北往的人在这里欣赏如歌如画的古镇,农家水酒、和平鲤鱼、和平米粉、观音茶等,则让人们体味千年古镇的闲适与温情。</p> <p class="ql-block">古村镇保护的主体应是原住民,原住民与古村镇的关系,就像传承人与非遗的关系一样,没有传承人的非遗即刻消失,没有原住民的古村镇徒具空壳。所以我非常赞同西塘人当年提出的“活着的千年古镇”的保护理念,这是古村镇保护的远见卓识。</p> <p class="ql-block">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在大文化战略上,开始了两项史无前例的工作:一是非遗的抢救与保护,一是古村落的普查与认定。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古村镇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和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正面对如何管理好、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关键时刻。高度尊重历史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历史赋予我们要探索和认真走出一条科学保护与发展古镇古村落的文明之路。新时代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科学保护,让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在古镇古村落中相互融合、交相辉映。只有建立科学的保护体系并行之有效,才能真正保证古镇古村落“活” 起来、“火”起来,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