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子雄关前朝事 清军三破定中原<br> 墙子岭是密云的东大门,战略位置堪比古北口。 <br> 墙子岭南关城北门上的匾额“墙子雄关”,名不虚传。依据河道及两岸的山势,设关墙两道,头道关墙上架火炮,为战墙;二道关墙跨河连长城主线,设水门两个,关门一个;后方河道两岸分设南关城、北关城(北沟村);北砬子向东延伸一条支墙,与关口形成火力交叉。关外河湾南岸设安营寨,为前哨城;边外方圆十千米内有若干烽台预警(图一)。 图一:墙子岭关示意图,粗蓝色为长城及隘口墙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至万历年长城最完善的时候,明朝却走了下坡路。至崇祯年,国穷民穷,边军缺衣少食,枪弹不济。1638、1642清军两次破关,不仅掳走了种子、工匠及文武人才,增强了国力,还试探了明军的实力。1644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时,墙子岭守军已是降李自成的唐通兵,清军一到,城破人降,多尔衮大军直入北京。<div> 昔日的墙子岭雄关,崇祯年已形同虚设。<br> 墙子岭关初为洪武年设,扼守清水河道(图二),控制密云至兴隆的官道。清光绪年大水冲毁水门、关门及北关城。现仅存隘口墙的南小段、南关城(图三、四)。</div> 图二:清水河河床 图三:墙子岭关残存的隘口墙 图四:南关城北门原眉匾“墙子雄关” <div> 墙子岭关两侧长城险要,楼墩密集,均为一等边墙。<br></div> 磨刀谷寨,应为北沟村,边口称小关门,它与墙子岭关一山之隔,属于附关,流季节河,通骑兵。边外丘陵,有几座烽台预警。磨刀谷口与墙子岭关唇齿相依。<div> 向北还有两座小口,泉水河口(图五)和石灰峪口(图六)。前者由泉水河村驻兵防守。后者由干峪沟驻兵防守。</div> 图五:泉水河口通墙子岭关至兴隆 图六:石灰峪口 这两个小口在《四镇三关志》中没有记载,可能是被遗漏或成书之后所设。<br> 小黄崖关,亦称小黄岩关(图七)。永乐年建,是小山口,河流属清水河支流(小黄岩河)。关道平缓,通单骑,西山险要,东山平缓,墩台附近有步道。边内1千米营房村南设兵堡,后方驻扎着换防部队河南营。 图七:边外看小黄岩关。 大黄崖关,亦称大黄岩关(图十),永乐年建,是山口,河流属清水河支流(大黄岩河)。关口双峰并列,关居其中,通单骑,存拦马墙、关城遗迹。长城地段险要,墩台数座,山间有步道。 图八:大黄岩关,水坝处即原关墙。 大小黄岩关是兴隆到密云的山间通道,所以除了关城,在其后方设杨家堡,派驻千总指挥,以加强防御。<br> 小台儿寨,洪武年设,这里向北属曹家路管辖。无口,其防守的长城段落险峻,山脊上敌楼附近有樵夫道(图九),内通寨子沟、外达南花峪。 图九:小台儿寨段垭口的五眼楼 这段防线历史上硝烟不断,杨家将曾在这里阻挡辽军。嘉靖年明军与鞑靼激战,崇祯年清军三次破边,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在此壮烈。<div> 沿线的看点是泉水河段的大V长城(图十)、长城支线、文字砖以及砖窑遗迹。</div> 图十:泉水河口东段的V长城 仅墙子岭关到泉水河的长城支线就有两长四短。文字砖有“河间营”(图十一)、“万历十年沈阳营秋防中部造”等等。据说司马台、金山岭长城发现了“墙子路造”的文字砖,说明墙子路长城防御等级高、产砖量大、辽东边军也到蓟镇春秋换防。 图十一:河间营烧制的每一批长城砖中有几块带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