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旅(四)天上阿里 壮阔札达(日土宗遗址 班公湖 札达土林 )

<p class="ql-block">  日土县地处西藏西部边陲,阿里的最北部,日土宗遗址是阿里地区著名的一个遗址,虽然这里早已是断壁残垣,但是它依旧壮观,宗山山势雄伟,整个建筑依山而建,蔚为壮观,与布达拉宫颇为相似,故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山顶上是伦珠曲典寺,寺庙创建于16世纪,由竹巴噶举的高僧竹巴贡列和格鲁派大师云丹嘉措共同创建。</p> <p class="ql-block">  宗堡之下,水草丰美,一片美丽的高原风光景象。</p> <p class="ql-block">  日土岩画,岩画是阿里高原古代文化遗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远古的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再现。壁画是用坚硬的石头或其它硬物在岩面或岩石上刻凿而成,线条笔划有深有浅。岩画内容十分广泛,有狩猎、宗教祭礼、骑乘、放牧、农耕、日、月、山、牛、马、羊、驴、羚羊、房屋、人物等。</p><p class="ql-block"> 这些岩画的创作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古代先民们在岩石上留下的生活印记、宗教仪式和动物形象。岩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描绘了狩猎、放牧、祭祀等生活场景,有的刻画了牦牛、羊、马、鹿等动物形象,还有的表现了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每一幅画都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信仰。</p> <p class="ql-block">  班公湖是一个跨国界的国际湖泊,我国占2/3,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400米,属东淡西咸,狭长的湖体穿越边境线,东淡西咸,我国境内的湖泊是淡水湖,而印方是咸水湖。作为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狭长的水岸线造就了独特的景观效果,群山环绕,雪山点点,这一方净土也成为了候鸟的天堂,每年的5-9月,成千上万只鸟类来到这里繁衍生息,从而也诞生了世界最高海拔的鸟岛,在这个世界海拔最高的鸟的世界里,上有蓝天白云,下有雪山、湖水。没有天敌,没有干扰,只有祥和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  札达土林位于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象泉河谷,分布在海拔3750到海拔4500米之间,总面积约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于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这些奇特的“土质山林”地貌,是远古时期该地所处的湖盆沉积层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随着水位下降、湖盆抬高,经过亿万年漫长时间的风化剥蚀形成的。神奇壮美的札达土林,被誉为“时光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当驾车穿梭其间,一座座高大的土山接踵而至,形态各异,绵延不绝。这里不见绿色,没有生命的迹象,唯有无尽的黄土与风沙,所感受到的尽是极致的荒凉。</p> <p class="ql-block">  霞义沟五彩土林曾入选《中国国家地理》西藏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榜单,其土林色彩丰富,形态各异,是西藏特殊地貌的代表。霞义沟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香孜乡境内,总长约5公里,左右分布数十个小沟。由于长久以来的风化,使这里的土林地貌呈现上宽下窄的“蘑菇”奇观,据称,这里的土林底部主要为沙砾和黄土,顶部为含铁量较高的矿层,当光线较好时,色彩更加丰富,因此也被誉为“五彩土林”,是札达土林的精华部分。在高原纯净湛蓝的天穹衬托下,宛若神话世界,这片历经岁月洗礼的荒漠,尽现大自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走进土林,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神秘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气势磅礴,随着所处的位置,角度,方向的不同,所看到的色彩,形象以及感受都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