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黄中我的家 <p class="ql-block"> 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连廊;高高的,层层叠叠的楼梯。夹着书本的我,忽而穿行其间,忽而向上攀登,终于找到了教室,看到了黑板,看到了讲台,看到了几十双写满求知欲的眼睛……近来,总是做这样的梦,形形式式,林林总总。</p><p class="ql-block"> 昨晚,一束包装漂亮的红玫瑰忽然出现在我的书桌上,魅惑又招摇,顿时斗室生香,我欣喜地将脸颊贴过去,鲜花却幻化成一米阳光,洒落床头……原来还是一个梦,真正的美梦!猛然间醒悟:所有梦都是来自母校的呼唤,我的黄中我的家,我想你啦,2024年12月22日,百年华诞,游子必归!</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百年黄中是一棵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的话,而我就是树上那枝最不起眼的枝条,1980年春天到2006年夏,二十六个年头,始终不忘初心,孜孜不倦,教书育人。母校不断提升步步辉煌,我也渐渐成长与超越,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难忘初中八年,没有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恣意与豪情,只有陆游的“绝知此事须躬行”的自觉与苦干。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中师生的我,颇有些自傲,但一跨进黄中的大门,压力便铺天而降。开始没有岗位,只能帮老先生们批改作文,或者临时调去监考做杂事。我每天搬着小凳子去蹭那些满腹经纶的老教师们的课,课后再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厚积才能薄发,这给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学期,终于给我排课了,却是一个班语文,四个班地理,而且被压在初一整整三年。就我这样一个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坐了三年冷板凳的年轻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却越教越顺,得心应手,不论大考小考,逢考必胜。往事并不如烟,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初中生们有的与我还有联系,甚至还成为了忘年交,他们还记得当年的一些教学细节,令我动容而欣慰。</p><p class="ql-block">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虽然教学成绩不俗,但低学历是我的硬伤,总是感觉底气不足,与黄中的名气不符。1984年到1987年,女儿刚上幼儿园,我考取了扬州教育学院大专函授,寒来暑往,朝出晚归,没有节假日,不看影视剧,放弃所有的娱乐活动,除了教学,就是学习,那张沉甸甸的大专文凭写满了汗水和泪水。稍微喘了一口气,我继续复习,准备报考脱产本科。女儿太小,家人反对;校长认为我文凭已经合格,不让报考,而两个班的教学工作已令我满负荷运转,基本没有时间复习。顶着各种压力,克服种种困难,1989年,我考取了江苏省教育学院中文系,脱产进修本科。两年后,再回学校,感觉自己境界打开,元气满满,从此升入高中部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开启了我人生最重要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命运让你坐着,但你可以仰望;高度并不可怕,你只管一路奔跑——而后又是三年函授苦读,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课程班的毕业证书,此为后话。</p><p class="ql-block"> 难忘高中十六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前期有多少荆棘,后期就有多少鲜花,前期有多少耕种,后期就有多少回报。就语文教学而言,因为初中八年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和口碑,很快就顺利上了路,大考小考直至高考,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那时的我不仅埋头苦干实干,开始懂得抬头看路,把教科研引进教学,开始懂得去研究高考,从而少走弯路,提高效率。那时,高中部的学科中,语文成绩是最不理想的,高考成绩在省均分左右徘徊,拉低了高考的总分,其死结主要在阅读和写作上。阅读无方法,解题无思路,跟着感觉走。作文问题更严重,一学期做了几篇作文,针对性评讲不到位,学生没时间阅读,少有写作兴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向省内特级教师喻旭初和孙芳铭老师请教,他们是专家,有非常实惠的提升办法,效果果然很好。后来我多次请他们来黄中讲学,全校语文成绩开始攀升。我还自找苦吃,加大自己的工作量:坚持周周写作文,周周有优秀作文张贴展示,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让学生从不惧怕写作到愿意写作到研究写作。有时,我还会自己写同题范文给学生们评论。后来,我加入了江苏省青少年写作协会,有机会推荐学生佳作投稿发表,学生们写作水平整体拔高了。努力付出必有丰厚回报,当我站在泰兴市泰州大市高考研讨会的讲台上侃侃而谈时,当我多次被泰州市教育局抽调去出高三摸考试卷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再后来,我到南京一中实验学校连续教九年高三语文,某领导评价说:陆老师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一位学生是南京某银行行长,在饭桌上偶遇实验中学校长,不知怎么说到我,他激动地告知大家:陆老师是我的恩师哎,教学绝对啊,我们黄中可牛啦,名校,省重点,国家示范高中呢!<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每谈及黄桥中学,实验学校的老师们都觉得是神一样的存在,而我则为我的黄中,为我黄中老师的身份而倍感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 在黄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高中部班主任全是清一色男性,我是唯一的女生。直到06年止。这是一个权力最小杂事最多,荆棘丛生,充满挑战的角色。如果你没有做过班主任,特别是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你就不能真正懂得黄中精神。吃苦是常态,奉献为必须。德为先,智用足,既要全知全能,更要多才多艺。91年秋学期,我走马上任,一年实践,基本胜任。92年再接新班,跟班送到95届毕业,如今在黄中任教的马荣辉副校长,宋红芳老师,叶大兵老师正是这个班学生。记得第一天报名,成绩最好的学生王磊没来报道,有消息灵通人士告诉我,家长是镇上的干部,不放心把孩子送到一个没有经验没有名气的女班主任手里,想调班呢!家长的做法无可非议,我暗自发誓,三年后,我一定会令他人刮目,让舆论变调。还好,这个很有自信心的孩子自己来报道了,但是我觉得挺对不起他和他的家长。由于多种原因,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恨不得24小时都与学生黏在一起,无奈高一总分垫底,高二总分还是垫底,真是“亚历山大”。为此,我这个女班主任在一片质疑声中差点被撤了。94年秋,刘龙寿校长主抓高三,他力排众议,肯定了我的带班能力和上进心,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刘国正老师教数学,他自己教英语。两位优秀教师一加盟,学生学习情绪立刻饱满高涨,气象更新。而我不仅从严、从细、从实管理班级,更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很好地了解学生需求和学习障碍,进行疏通和指导,终于,我们班一步一步地追了上来,高考成绩优异,本科进线人数最多,而王磊同学也如愿以偿考入东南大学。戏剧性的一幕是,2000年,我又接了一届新班,晚上点名时,发现多了一名何姓学生,其父也是镇上的干部,他动用各种关系成功调班,并亲自把桌子搬到我的班里。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口碑是自己树立的,舆论则是跟风的。95届之后,我连续做班主任很多年,呕心沥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一心为了学生跨进更高学府。尝遍酸甜苦辣,流过汗水泪水,有太多的故事,篇幅有限,不能赘叙。我以最严的要求管理学生,他们怕我;我以最慈的善心爱着学生,他们敬我。我为生病的学生求过医,熬过药,送过饭;我为逆境中的学生排过忧,解过惑,给过经济援助。多年后,他们还记着我,关心着我,奉献最大的热情。或许这也是做班主任的红利。伴着学生的成长我也在成熟腾飞,在泰兴市教育局高三研讨会上介绍过经验,在江苏省教育心理学会学刊上发过论文,并当选为理事。</p><p class="ql-block"> 前边曾说过,黄中的班主任,既要全知全能,还要多才多艺,每年一次文艺演出,是最能体现集体荣誉感和精神风貌的活动,也是展现班主任才艺水平的一个平台。我亲自构思小品,亲自排练舞蹈,甚至亲自上场与学生同台演出。有人揶揄:陆老师出马,必拿大奖!是的,小品“宿舍变奏曲”,舞蹈《红梅赞》《我爱你塞北的雪》《摇太阳》《山路十八湾》《大地飞歌》等,都拿了最高奖。多年后,学生们提起还是那么兴奋那么荣光。</p><p class="ql-block"> 最最难忘应该是在黄中争创省重点和国家示范高中时的种种经历:</p><p class="ql-block"> 1996年夏天,整个暑假几乎没有休息,不是在校内整理材料就是在去外校学习交流的路上,难得国庆假期,我一个人在办公室悄悄加班,帮两个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小组整理并补写材料。无偿奉献,完全出于对学校的挚爱深情。</p><p class="ql-block"> 2000年,为舆论宣传,我奉领导旨意,赶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这里是一片沃土”,发表于江苏教育报,后被中国教育报转载。产生了良好的效应,一时间,学校名声大扬,好多外地的学校组团慕名来访,甚至还有广州,云南等地的远方之客。而后,我再奉领导旨意,主创主题片制作。利用节假日我去上海,到南京,走访著名校友,陪同摄影师在学校拍摄种种视频,晚上伏案写作,力求构思新颖独特,文字优美深情,最后,在南京新街口东宇大厦,配合南京电视台精心录制视频,期间不断修改文稿,最终完成任务,专题片获得市局领导一致高评。大功告成,没有一分钱报酬,却从此多了个才女称号。可是这才女也不好当,之后,各种写作任务接踵而至,我为某镇领导写过七一演讲稿《敢问路在何方》,此文后被推荐到中央党校;我为学校领导写过发言稿,演讲稿,研讨稿;曾为学校八十大庆时写过诗朗诵并组织排练等等,不胜枚举。那时,我当着班主任,教两个班语文,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真正是争分夺秒,夜以继日。那些艰难而辉煌的日子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幸福。因为,我曾为母校的发展和荣耀发过光发过热,曾为这个大家族奉献过美好的芳华。其实,正是一代又一代如我一样的普通老师的含辛茹苦,不懈努力,乐于奉献,才成就了黄中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书到用时方恨少,情到浓处皆诗篇。说不尽的黄中,梦不完的母校。魂牵梦绕的那条弯曲的长廊,它连接着历史,现实和未来;那高高的楼梯,它象征着攀登,向上与进步;那束鲜红的玫瑰,是某一年元旦一早出现在我办公桌上的,上有祝福语,但没有署名。后来我去花店查问过,得知是三个女孩合资购买的,献给爱花爱美的老师。我感动得流泪,幸福得爆棚。这束花,至今犹记,永不褪色。我爱母校,她是我的精神家园;我爱我的学生,他们是我的宝贵财富!我衷心祝福我的母校——江苏省黄桥中学春花满园,秋实累枝,阳光铺道,前程辉煌!</p><p class="ql-block"> 附小诗一首贺母校百年华诞</p><p class="ql-block">七律·忆黄中</p><p class="ql-block">离别母校数十年,</p><p class="ql-block">梦绕黉门故里前。</p><p class="ql-block">洗马池边桃李绽,</p><p class="ql-block">廷楣馆里画诗妍。</p><p class="ql-block">书声朗朗朝霞映,</p><p class="ql-block">笔迹纷纷晚月迁。</p><p class="ql-block">今日相聚同祝愿:</p><p class="ql-block">期颐更育菁莪添。</p><p class="ql-block"> 2024.1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