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纪念我的姥爷闫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记忆的长河中,姥爷闫四的身影永远是那样的高大而坚毅。姥爷出生于 1909 年 4 月 4 日,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在他的生命里刻下了深深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姥爷原本身处富甲一方的家庭,在当地可谓是名门望族。然而,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家族中因两人沾染抽大麻的恶习,致使家产在 1947 年被变卖殆尽。兄弟七人分家产时,姥爷心怀善良与豁达,仅要了一座破旧的房子。他始终坚信,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与不懈的努力,定能重新挣得属于自己的家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姥姥也是个要强之人,面对这样的结果,满心的不甘与委屈。可那时,命运并未停止对这个家庭的考验。妈妈年仅 11 岁时,姥姥便因病离世,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无情地夺走了她的生命。从此,姥爷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带着 11 岁的妈妈、9 岁的二女儿和 7 岁的三女儿,在生活的风雨中艰难前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姥爷在那个山村里拥有几十亩土地,虽土地产量极低,但他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日复一日地精心耕耘。而姥爷最为拿手的,当属建房技艺。在那个石头众多的山坳之地,姥爷是声名远扬的建房高手。他承接的工程皆是包工包料,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将优质的石头挑选整理,搬运回自家的大院妥善存放。为了给房屋挡风遮雨,姥爷还在土地周边亲手种下许多树木,他所使用的建房材料,无论是树木还是石头,皆凝聚着他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因此在周边地区威望极高,谁家若要建房,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姥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姥爷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善良的一生,更是坚韧不拔的一生。尽管生活给予了他无数的磨难与挫折,但他从未弯腰屈服。他用自己的行动,为子女们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品质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家族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缅怀他的同时,更从心底涌起无尽的敬仰与思念。</p> <p class="ql-block">上帝总是非常的公平。由于 47 年我姥爷他们的家产散尽,姥爷重新开始。49 年解放的时候,我的姥爷被评为中农。中农的身份在当时的农村社会结构中处于特定的阶层位置,也意味着姥爷在新的社会秩序中有了新的定位与发展起点。</p> <p class="ql-block">尽管被评为中农,但姥爷丝毫没有放松对生活的努力。他依旧每天早出晚...姥爷望着三个女儿,目光中满是期许与坚定,他缓缓开口说道:“孩子们啊,这世事难料,读书的机会你们是没赶上。可咱不能就这么被困在这山沟沟里一辈子。你们一定要努力嫁到城里去,那里才有更多的机会,能过上不一样的日子。” 姥爷的话,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了三个女儿的心中。妈妈和两个姨妈虽年纪尚小,但已能感受到姥爷话语背后的深切期望与对她们未来的精心谋划。从那以后,姥爷更加辛勤地劳作,不仅努力改善家中的生活条件,还注重培养女儿们的仪态与见识,盼望着有朝一日,她们能凭借自己的魅力与品德,踏入城市开启新的人生篇章,而他的这份爱与远见,也成为了女儿们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奋进的强大动力。</p> <p class="ql-block">姥爷满心欢喜地为妈妈挑选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在呼和浩特上大学且与家族有往来的远方亲戚。在那个年代,订婚是一件极为郑重的事情。姥爷怀揣着对妈妈未来幸福的憧憬,精心筹备了订婚仪式。他或许想着,通过这样的联姻,能让妈妈真正走出这偏远的山沟沟,去感受外面广阔世界的精彩与美好。妈妈虽羞涩懵懂,但也在姥爷的安排下,懵懂地接受了这份婚约,从此心中便种下了对未来新生活的期待与忐忑,而姥爷则在一旁默默守护,继续为了实现女儿们进城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哪怕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更深的皱纹,在他手上磨出更厚的老茧,他的脚步也未曾停歇。</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出现。在那看似偶然的命运交汇点,1948 年的那个漆黑夜晚,爷爷带着爸爸的叩门声,叩开了姥爷家的红漆大门,也叩开了一段新的缘分序幕。姥爷的热情好客,让迷失路途的他们有了栖息之所,而爷爷与爸爸留下帮忙干活时展现出的憨厚勤劳,被姥爷看在眼里,记在心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妈妈心生犹豫,对之前的婚约有了动摇并向姥爷坦诚相问时,姥爷果断地带着妈妈前往呼和浩特城,解除了那原本既定的婚约。面对妈妈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姥爷用他的睿智与通透给出了答案,指明了方向。他告诉妈妈,女人的归宿是找到一个好人相伴一生,而此刻,这个憨厚老实的好人已走进了他们的家门。姥爷的决定,如同在岁月长河中掷下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从此改写了妈妈的命运轨迹,也编织起了一个新的家庭故事,在那个质朴的小山村里,慢慢生根发芽,演绎出属于他们的悲欢离合与岁月温情。</p> <p class="ql-block">姥爷心中那坚定的信念从未动摇,即便妈妈已在身边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他依旧执着于让二女儿和三女儿走出大山,迈向呼和浩特的繁华天地。姥爷不辞辛劳,凭借着自己的人脉与真诚,四处托人,走亲访友,如同一位精心的工匠,用心地为二姨和三姨雕琢着未来的幸福蓝图。在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中穿梭寻觅,终于为她们各自找到了心仪的对象。每一次的牵线搭桥,每一回的考量斟酌,都饱含着姥爷对女儿们深沉的爱与殷切的期望。他希望她们能摆脱山村的局限,去领略都市的风光,去拥抱不一样的人生机遇,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而他这份为女儿们谋划未来的执着与深情,也成为了家族中一段令人动容的佳话,永远铭刻在家族的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在我五六岁的稚嫩时光里,记忆中满是姥爷那宽厚的背影。那时,姥爷总会带着我踏上前往呼和浩特的路途,去探望二姨和三姨。每到一处,姥爷就如同不知疲倦的老工匠,立刻投身到帮人家建房子的活儿中。而我,就像个小尾巴,屁颠颠地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熟练地摆弄着工具,搬运着石料。他偶尔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回头看看我,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有着无尽的温暖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时光无情,在我 17 岁那年,姥爷被一场大病无情地夺去了生命。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崩塌了,我哭得死去活来。望着姥爷渐渐远去的方向,我在心中默默发誓:“姥爷,你放心,我一定会完成你的期望,走进大城市,不仅仅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还要走向世界上最好的城市。”姥爷虽已离去,但他在我心中种下的梦想种子,却在悲痛与思念的浇灌下,生根发芽,成为我此后人生路上不断拼搏的动力源泉,激励着我勇敢地迈向未知的远方,去追寻那些曾经与他一起憧憬过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命运的奇妙安排下,18 岁的我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当得知自己被推荐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即将踏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那一刻,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与兴奋,又有对姥爷深深的怀念与感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临离家的前一天,我怀着崇敬与思念来到姥爷的坟前。微风轻拂,周围的草丛沙沙作响,仿佛姥爷在侧耳倾听。我静静地伫立在坟前,眼眶渐渐湿润,轻声说道:“姥爷,您看到了吗?您对我的期望,我正在一步步实现。我即将奔赴北京,那个您曾希望我们能踏入的大城市。我会带着您的爱与教诲,在那里努力拼搏,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您放心吧,您的精神会永远陪伴着我,让我无畏前行。”</p> <p class="ql-block">踏入北京外国语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葱郁的景象。校园里绿树成荫,高大的乔木与精致的灌木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各异的色彩与风情。春日里,繁花盛开,花瓣随风飘落,为校园小径铺上斑斓的花毯;夏日时,绿树成冠,投下一片片清凉的绿荫,学子们或坐或行其间,诵读外语篇章,那富有韵律的声音仿佛与自然的静谧达成了和谐的交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校园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庄重的教学楼承载着知识传承的使命,楼内教室宽敞明亮,先进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图书馆则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外观典雅大气,内部藏书丰富,浩如烟海的书籍整齐排列在书架上,静谧的阅读空间里,常常能看到学生们埋头苦读、潜心钻研的身影,只偶尔传来轻微的翻书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校园中还点缀着几处风格各异的花园和小广场。花园里有造型别致的喷泉,清澈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烁跳跃,为校园增添了灵动的气息。小广场则是学生们课余交流互动的好去处,时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外语角交流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们汇聚于此,热烈地讨论着、分享着,充满着浓郁的国际文化交流氛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漫步在校园的小道上,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气息与青春活力交织。清晨,学生们迎着朝阳,行色匆匆地赶往教室,口中念念有词地背诵着单词和课文;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校园的湖面上,波光粼粼,湖边有学生在轻声交谈,或是在练习外语口语表达,那认真的神情和流利的外语,彰显出北外学子对知识的热忱与追求。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碰撞,东方与西方交融,为每一位学子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多元的成长与发展空间。</p> <p class="ql-block">老爷一生就病这么一次。当时叫“羊毛钉”。那天早晨老爷紧紧握着我的手,贴着我的耳朵对我说:“你快去呼市找你的二姨和三姨,让他们尽快回来。”我安慰爷爷说:“放心吧,我会请到好医生来给你看病的。”那时,亲戚邻居们都在为爷爷找医生。我匆忙地爬上火车,急忙地叫回了二姨和三姨。当我们回到家时,爷爷已经奄奄一息。医生在他的背上用针挑出了许多羊毛,背部满是羊毛。我们都痛苦地哭泣,看着爷爷满背的羊毛使我终身难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