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和孩子们一起晨诵。我们曾穿越了整整一年的“农历天空下”,也曾汲取了李白、苏轼的诗歌。这学期,我们要进入一个生命的“严肃时刻”,进入“儒家课程”。这不仅在“为往圣继绝学”,把东方传统延续下去,更是为我们这一方天地安置“心灵”!</p><p class="ql-block"> 一个半月时间(中间由于半级考、运动会停断了三周),我们穿越了儒家课程之《论语)。上周五,我们做了课程小结。</p> <p class="ql-block">师:同学们,不知不觉“儒家行思录”之《论语》之旅,即将结束,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此行收获吧!</p><p class="ql-block">师:孔子,中国第一个非官方教师,他对一切人开放教育,把珍贵的知识传授给一切愿意学习的人。正是因为他,教育不再是贵族的权利,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我们一起先来回顾孔子的生平经历吧。</p><p class="ql-block">生(齐):孔子自述(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师: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粗线条的勾勒。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最伟大的人物,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一切源自少年时的有志于学。</p><p class="ql-block">师:孔子并非只是少年有志于学!可以说他是终身有志于学,一起来读孔子自述(二)。</p><p class="ql-block">生(齐):孔子自述(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师:孔子终生在学,终生在追求君子之道,也就是仁道。到那什么是仁道呢?一起来读孔子自述(三)</p><p class="ql-block">生(齐诵):孔子自述(三)</p> <p class="ql-block">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仁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是仁道。</p><p class="ql-block">师:若将君子与小人作比较,你将对君子之道、仁道有更深刻的理解。齐读《君子》</p><p class="ql-block">生(齐诵):君子</p> <p class="ql-block">师:追求君子之道、仁道给人长久的平安喜乐!那儒家如何看待“乐”呢?齐读《乐》</p><p class="ql-block">生(齐诵):乐</p> <p class="ql-block">师:音乐、鲜花、美味、胜景这些美好的事物,让君子感到乐。处于和真理共鸣,与道德浑然一体中,那更是君子之乐。</p> <p class="ql-block">师:君子追求仁道,如何追求仁道呢?那就是要不断的学习。齐读《学》</p><p class="ql-block">生(齐诵):学</p> <p class="ql-block">师:平衡好学与思的关系,才能获得真知。儒家又是如何看待“志气.公正.自省”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篇。</p><p class="ql-block">生(齐诵):志气.公正.自省</p> <p class="ql-block">师:孔子和《论语》是整个儒家课程的起点,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源头。此趟旅行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同学们拿起笔来写一写吧!可以是对整个旅行做一个梳理,也可以重点梳理印象特别深的一两站。</p> <p class="ql-block"> 当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收获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没想到这短暂的旅程,却让每位同学满载而归。</p><p class="ql-block"> 尽管有些同学没有直接写下他们的收获,但在共读共思《论语》的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我们班级的风气正在悄悄发生改变。</p><p class="ql-block"> 周一升旗时,还特意与数学老师交流了心得:平时想要引导那些特别调皮的男生时,总是感到力不从心。然而,当我尝试用《论语》中的智慧去与他们沟通时,竟然发现事情变得轻松了许多。在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经典的力量!每日的晨诵,如同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我们的心田,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