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中所有图片均原创。</p><p class="ql-block"> 丽水这棵草在某人心中早已生根发芽,一直到今年的10月28日在犹豫不决之后,勉强开拔。因为等不起晴天,所以效果有些牵强了。</p><p class="ql-block"> 早上开车前行,一路顺利,直驱首个目标—— 仙都。</p><p class="ql-block"> 仙都因唐玄宗李隆基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乘兴御书“仙都”两字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来到景区停车场,有人候着打招呼,想私下“带”进去,按照规范,买票进场。</p><p class="ql-block"> 缙云仙都是5A级景区,景区门票(小赤壁、仙都观、倪翁洞、鼎湖峰、朱潭山)90元,凭30年教龄证、国家荣誉证书可免票。可乘坐景区大巴前往各景点,每人交通费20元。之前遇上浙江好多景区凭教师证(证上的教龄不作数)可半票,谁知这次又要凭三十年的荣誉证了,唉,学费有点大,当然又长见识了。</p><p class="ql-block"> 乘景交车首先去鼎峰湖,刚入景区不久,就见到第一座仙都石梁桥,仙都景区石梁桥共三座即板堰石梁桥、鼎湖峰石梁桥、练溪石梁桥,均横跨好溪,相距约3公里。</p> 见到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倒影成双。 景区不远,有一牌坊,上书“鼎湖峰”,两旁对联:“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为王十朋诗句。 另一面“擎天一柱”,两旁对联:最爱鼎湖多胜迹,乍惊人世有仙都。 鼎湖峰前,有片开阔的飞天广场,2011年,缙云黄帝祭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个天下奇观。</div><div> 据说轩辕黄帝在峰顶用鼎炼丹,鼎重达千斤,把峰压成了凹形,下雨积水成了一片湖——鼎湖。轩辕黄帝升天后,这个地方就被人们称为——鼎湖峰。</div> 一路绿道通行,仙都不负盛名。 鼎湖峰终于露出真容。拉近仔细看,鼎湖峰下,有“鼎湖胜迹”四个大字,它是1591年折江巡抚常居敬和同年(榜)友浙江藩司(承宣布政使司)曾士彦、良司(提刑按察使司)廖恒吉一起游览仙都时题写的。 虽山青水秀,但天空阴沉,出不了美片。 观山看水,着实有些失望。 独树一帜的鼎湖峰,又称“天柱峰”,它东靠步虚山,西临练溪水,状如春笋拔地而起,高约160余米,人们尝谓“天下第一峰”。 鼎湖峰旁依偎着一小石峰,俗称“小石笋”,酷似慈母抚娇儿,又名“童子峰”,意境绝妙。有诗云“大石气盖世,小石乐天真。天真不可复,大石误千春。“ 为它添一抹绿吧。 经典上场,一座贴着湖面的丁字石梁桥横跨两岸。据说,鼎湖峰石梁桥初建于明,修葺历史不详,此种石梁桥是一种古老的桥梁形式,古谓“过水明梁”。<div> 长长的多孔丁字桥,上边走动的游人,浑然一体的怪石亭阁,构成一幅极富乡土气息的美丽画卷。</div><div> 可是,发现现实与网图缺失了什么?</div><div> 名场景是这样的:晨起,烟煴雾霭氤氲于溪水,老汉荷担牵牛于古桥上缓步走过,山水飘逸、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又似一幅水墨晕染的丹青。</div><div> 可是,老汉与牛呢?</div><div> 恰逢一团队,导游释疑:老汉与牛双休上班,上下午各二小时。</div><div> 打工人顿时感叹:人不如牛。</div> 过桥去河滩,几船在待,撒网放舟皆可,银子备足。 湖水清澈见底,有石无鱼。 <p class="ql-block"> 鼎湖其实不是湖。诗人谢灵运《名山志》中,称“缙云山旁,孤石屹然,顶有湖,生莲花。高峰入云,清流见底”。</p><p class="ql-block"> 徐凝道:“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p><p class="ql-block"> 衰枚对鼎湖峰所作的“风吹山似来,云动山如往”的吟咏更是绝妙无比,传神之极。</p> 湖峰相映,松青水秀。 湖周苍松翠柏掩映。 回走准备上山。 <h5> 回到仰止亭,出自于《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即站在鼎湖峰下,面对直刺云天的鼎湖峰,人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何谓仰止。</h5><h5> 据清六峰樵客《仙都小憩图》载:在童子峰外练金溪畔,约建于明代,后废。台胞李延品、舒寿福两先生捐款重建。</h5> 回望湖面,碧波如镜。 步虚山是鼎湖峰的后山,听到导游说她需要半小时登上山顶。<div> 一路上行,难得碰上零星游客下山。</div><div> 这里是半山腰的片云亭。</div> <p class="ql-block"> 步虚山叠嶂倚空、奇峰嶙峋,与鼎湖峰原为一体,后经流水冲刷和寒暑风化,才慢慢崩塌分离。</p> 溪水流淌到此,被山势阻隔,形成U形拐弯。 山下的桥越来越小。 居高临下,不一样的视角。 <p class="ql-block"> 因鼎湖峰是最大的石峰,故步虚山西端俗称石笋漏与石侧漏。</p> <p class="ql-block"> 沿石级盘旋而上,山虽不高,但崎岖陡峭,一路气喘吁吁。直呼果然叫步虚山,我每一步都是虚了。</p> <p class="ql-block"> 还是那句最应景,无限风光在险峰。</p><p class="ql-block"> 元《仙都志》云“步虚山,在仙都山前,正与玉虚宫相对,叠嶂倚空,群峰掩映,……古老云黄帝尝炼丹之所。<舆地志>云‘缙云堂,即三天子都’。山巅平敞,有若坛,是其地也。”</p><p class="ql-block"> 北宋铁面御史衢州赵忭有诗云“妙峰高处即仙居,多为朝真作步虚。却是清风明月夜,一声倾听属樵夫。”</p><p class="ql-block"> 站在步虚山顶俯瞰练溪两岸,山清水秀,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山上有步虚亭,立于山巅的昆台之上,1979年建。匾为沙盂海所题。</p> <p class="ql-block"> 那鼎湖峰,从地底深处森然隆起,状如方柱,气势磅礴,正如谢灵运在《山居赋注》中所云“方石万丈,下有长溪,亦是缙云之流云”。</p><p class="ql-block"> 那九曲练溪,如丝如带,环绕而至,更添风情十分。</p><p class="ql-block"> 当然,某人还是觉得遗憾,要是晴好,山上风景更是独好。</p> <p class="ql-block"> 在步虚亭上向外眺望,远处迷迷糊糊,一如仙境,而鼎湖峰却在咫尺,却跨步难及,鼎湖羞羞答答,难见其庐山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一石,见张纪中先生题诗石碑“鼎湖望河山,气象万万千,君欲脱凡尘,抬脚可登天”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下山看路标想去芙蓉峡,结果似乎走不通,就从索道那边下山。</p><p class="ql-block"> 竟然被二个乘索道上山的游客“认”了出来,原来是山下曾经遇见过:你们好快啊!</p><p class="ql-block"> 跟上某人速度确实不容易,一看照片上的时间,上山只化了二十四分钟,比导游还快了六分钟。</p> 快到山底,有瀑而下。 下山,山谷中依势建有一庙宇,飞檐斗角,气势磅礴。<div> 此为黄帝祠宇,据说始建于东晋,历经沧桑,此为1994年重建。</div><div> 黄帝祠宇为古今南方祭祀黄帝的场所,与陕西的黄帝陵并称“北陵南祠”。祠檐下挂有“黄帝祠宇”的蓝底金字篆书牌匾,那是李阳冰任缙云县令期间,数次祭祀黄帝,并篆“黄帝祠宇”四个大字刻于石碑之上。据元《仙都志》记载,“黄帝祠宇”碑原在仙都玉虚宫中,后被迁移至缙云县孔庙,1966年,这一千年珍宝被一工友一锤两段。现立于仙都黄帝祠宇门楼前的新碑,是根据旧拓片所制。</div><div> 左右两侧有赞颂黄帝丰功伟绩的两幅抱柱对联。</div> 祠前有石板铺地的小广场,广场前池绿水秀,锦鲤欢游,有一座“驭龙亭”。相传轩辕黄帝架鼎炼丹成功,就是在这里驾龙升天的。<div><br></div> 往外出去,天略放晴。 光线相对清晰,某人再取几片。 天下奇观鼎湖峰,引得影视剧纷至沓来取景,更成为古装仙侠剧不可或缺的外景拍摄地。<div> 除了《阿诗玛》,还有《仙剑奇侠传》、《天龙八部》、《绝代双骄》、《神雕侠侣》、《汉武大帝》、《轩辕剑》、《古剑奇谭》、《千古玦尘》、《花千骨》……</div> 让我再看你一眼。<div> 总之,鼎湖胜迹第一峰,峰岩奇绝,山水飘逸,九曲练溪,十里画廊,不愧被冠之以“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