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情,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等,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闲来无事,整理照片,写个游记,记录照片的出处,回头再读,每张照片,犹如重游,其乐无穷。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2024年12月1日,星期日,天气:晴。现在已进入初冬季节,但秋天的景色依然还没有褪去。前几天风大气温较低,今天风力减弱,阳光先感觉很舒服,闲来无事前往重新修建后的崂山华严寺一观。清晨早起,早餐后乘车到达崂山仰口,换成618路公交车前往华严寺。 下了公交车沿公路回行100米到达景交车停车场,通往华严寺的道路旁重新装修了石栏和阶梯。 华严寺有名的“砥柱石”周边变成了停车场,“砥柱石”上刻的“山海奇观”四个大字被重新涂上了红色油漆,远远可见十分醒目,这也是华严寺的一大景观之一。 砥柱石题刻:“山海奇观” 循崂山东部滨海公路至返岭后村,路西有一圆丘形巨石,名砥柱石。因此石是返岭后村与华严寺庙产分界的标志,故又名志石,附近还有一个20余户的志石村。 砥柱石高近10米,正面镌“山海奇观”四个大字,每个字2米见方,在古代崂山的诸多刻石中,为字体最大者。题刻苍劲有力,一看便知是书法中的上品。书写者是清朝乾隆年间的重臣,曾三度任山东巡抚的蒙古族官员惠龄。于清代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任山东巡抚的所题写。 砥柱石上,惠龄到崂山游览砥柱石的题记,全文为:“余夙闻崂山之胜,兹阅兵海上,裹粮往登,将至华严庵,见路旁一巨石,延袤七丈余,高亦五丈,询之土人称为砥柱石,余徘徊其下,仰视层峦之岝崇,俯瞰大海之浩翰,烟云变灭,倏忽万状,真平生之奇观也。因题此镌诸石,兼志其繇,俾后之登是山者知余屐齿所到焉。乾隆五十六年岁在辛亥春三月,惠龄书并跋。”这大概也是“砥柱石”名字最早的文字记录了。其中“繇”,音、意同“由”。"岝",意为高高的大山。<br> 惠龄是清代蒙古正白旗人,乾隆时历任工部和户部侍郎、湖北和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还曾会同福康安远征廓尔喀及西藏,因有功作为十五功臣之一绘像于紫光阁。相当于如今的省部级干部,政治局委员,享受副总理待遇哦。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惠龄因阅兵海上而游览崂山,曾在返岭村的那罗延山下路旁的巨石上题刻“山海奇观”四个大字,这是古代崂山最大的刻石。<br> 根据指示牌沿路上行至华严寺。清末翰林、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傅增湘《劳山游记》载有:“出寺里许,折而北,石壁多摩崖,大书有山海奇观四字,字大逾丈,最为雄伟,乾隆巡抚惠龄所书,僧言,竟以此被劾去职,可谓风流罪过也。” 这块石刻没找到出处。华严寺重修后,游客中心大厅和文化广场,法显大师也被从高处搬到了地面。 华严寺重修后,游客中心大厅和文化广场。为纪念法显大师东渡取经在青岛登陆的雕塑铜像,不知为何被从高处搬到了地面,可能有一定的含义吧,星空不懂这些玄妙的文化。 很遗憾,青岛人只讲那个小渔村的发展历史和道教历史,导致人们只知道,崂山道教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不知道佛教在青岛也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实,在青岛完全可以规划一条佛道文化探索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人来青岛旅游。 【道教历史】自春秋战国至秦代,一些具有道家思想的人士,进山敬仙,炼丹采药开始了道教发展。据《太清宫志》记载:早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曾做过上大夫的张廉夫就弃职在这里建了一座三官庙,供奉三官神位,现在太清宫的名树“汉柏凌霄”,相传便是其亲手栽植的。 太清宫,是崂山最早的道家活动场所。东汉后,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崂山道教一直在蓬勃发展。唐朝的建立,曾一度把道教定为国教,各地道人、方士来崂山出家避世隐居修道,先后修炼出李哲玄和刘若拙等知名度较高的道长,确立了崂山道教在中国北方道教中的领先地位。 南宋末至元初,以邱处机为首的王重阳的七弟子,亦称“北七真”,在崂山传教,建立了七派(即龙门派、随山派、南无派、遇仙派、华山派、箭山派、清净派),使崂山成为中国北方的全真派中心。道教全真天下十方丛林中,崂山太清宫列为第二。 北七真各派传人不断修建宫观庙庵,规模不断扩大。这个时期道观在崂山星罗棋布,初步形成了“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的格局,崂山道教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 2000年多年的中国传统道教及新兴全真道派跌宕起伏的历史,证明了崂山在中国古代道教名山中的吸引力及重要地位,是我国山川海岳与传统宗教、哲学、艺术保持着紧密精神联系的杰出代表。 【佛教历史】佛教传入崂山地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崂山之佛教始于魏晋,盛于隋唐,明代又迭起高潮,清代后期渐衰。崂山的崇佛寺(俗称荆沟院)建于魏元帝景元五年(公元264年),这是崂山最古老的寺院,应视为佛教在崂山的发端。 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到印度等地求经的僧人法显泛海返国,遇飓风漂泊到不其县崂山南岸栲栳岛一带登陆,当时不其县为长广郡的郡治,笃信佛教的太守李嶷听说法显是到西方取经的名僧,便将法显接到不其城内,讲经说法,并在其登岸之处创建了石佛寺(即潮海院)。 此后,佛教在崂山声名大振,广为传播。嗣后,崂山相继建起了石竹庵(后改名慧炬院)和狮莲院(俗称城阳寺),北魏时法海寺的创建,标志着崂山佛教已初具规模。崂山佛教寺院自古至今有名可循的有32处,建于隋代之前有6座,建于唐代的有4座,建于宋代的有1座,建于明代的有16座,建于清代的有5座。 【法显】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佛教革新人物,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399年,法显从长安(今 汉长安城遗址)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 法显、玄奘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据1959年统计,崂山有法海寺、潮海院(即石佛寺)、清凉寺、菩萨庙(即文殊普贤庙)、峡口庙、华严寺、毗卢庵、观音寺和灵圣寺9座寺院。其中完好和比较完好的有华严寺、法海寺、观音寺、清凉院,破旧的有潮海院(即石佛寺)、毗卢庵、灵圣寺、菩萨庙,已倾圮的有峡口庙。 汉白玉莲花雕刻。 中国佛教史上有4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发动者为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史称“三武一宗”。崂山佛教当然也逃不出这几场“法难”,使佛教在青岛开始没落,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在法海寺附近出土的一大批石佛造像。 明代万历年间,崂山发生了一起直达朝廷的“僧道之争”。德清(即憨山和尚),以“私创寺院”的罪名被充戍雷州。宏伟雅整的海印寺,因皇帝御批“毁寺复宫”而夷为平地,香火几绝的太清宫,得官资重修而气势隆重。这场“僧道之争”官司,在崂山地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导致崂山佛教没落的原因之一。 对崂山的这场“僧道之争”,历代人士各有评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归根结底是事出有因,其背景就是明万历年间宫廷内的“帝后之争”,僧、道两家只不过是他们相互倾轧的工具和牺牲品而已。清同治年间即墨县令林溥《劳山纪游》七律诗中,有一公允之评论:“华藏元宗无二义,可怜缁羽枉相侵。” 法显在青岛登陆后,修建了石佛寺,也就是现在的潮海院,并在此著述立传“佛国记”,也许这是中国的第一本游记。 【潮海院】又名石佛寺、石佛庵,位于登瀛湾的西侧,沙子口栲栳岛村东。相传该寺创建于南北朝初期(有的古籍记为唐代或宋代修建),明万历年间曾重修,内中供奉释迦牟尼佛,香火颇盛,至清代末年,该寺与华严寺、法海寺并称为崂山的三大寺院。 潮海院规模宏伟,环山傍海,松竹蔚盛,是一处幽静的胜地。周至元有诗为证:古刹何年筑,门临万里潮。曲溪藏紫竹,琳宇逼青霄。说法鱼听偈,谈经魅伏魈。 无生如许学,愿此绝尘嚣。 据史书记载,东晋高僧法显(公元337年—公元422年)俗姓龚,今山西襄垣人。他幼年出家为僧,潜心研究佛经,久之,感觉本土佛经错误不少,就矢志到天竺(今印度)去搜求佛经。 在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六十二岁的法显伙同慧景、道整、慧嵬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过沙漠,经西域诸国,逾葱岭,历经艰险,抵达北、中天竺学习梵文,搜求佛经。在取经的过程中,其同伴相继死去,他独自历经千辛万苦乘船来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继续搜求佛经。 法显到天竺取经的时间比唐朝的玄奘到天竺取经(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整整早了230多年。唐僧取经的事迹因小说、戏曲、影视被家喻户晓,而知道法显事迹的人很少。 其实,法显取经回国后写了一本书叫《佛国记》,后又称《法显传》,这本书流传了下来,被称为世界三大游记之一。因而法显在中国古代不仅是著名的僧人,还是翻译家和旅行家。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法显取道海路回国,在大海中遇风暴,漂流到“耶波提国”(今爪哇),停留了五个多月。后又乘船航行了两个多月,在青州府长广郡牢山(今崂山)南岸的栲栳岛登陆。 长广郡太守李嶷闻高僧到来,迎至沙子口东,盛情接待。在太守的支持下,老百姓集资修了一座寺院叫“石佛寺”,后更名“潮海院”。 法显在此居住了半年多,翻译带回来的六部共计六十三卷经书。后被迎至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潜心译经讲法,后卒于荆州辛寺,享年八十六岁。 唐代一度禁佛,青岛一带的法海寺、石佛寺均被毁。宋代重建石佛寺,改称潮海院。明万历年间重修,又先后建有崇德庵和大寺庵为潮海院的下院。 潮海院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拆了建,建了拆。 据记载,在1939年时,房屋完好,有僧人20余人,主持为海静和尚。由于战争和兵火的破坏,至解放初期,只剩下主持海静和徒弟醒三(音)二人住在寺中。 1952年时徒弟已还俗,和老婆孩子在西廊房居住,海静住在东廊房,中间大殿供奉释迦牟尼佛。此时潮海院中有庙宇9间,住房26间(大部分毁坏),土地108亩,金刚经1部,焰口径1部,属临济派。 1955年前后的期间内,徒弟和师傅相继圆寂,土地和房屋归栲栳岛村所有。50年代曾经在寺院中办过小学和农技学校。后因国防需要,划归栲栳岛驻军,属军事管理禁区。 1955年前后的期间内,徒弟和师傅相继圆寂,土地和房屋归栲栳岛村所有。50年代曾经在寺院中办过小学和农技学校。后因国防需要,划归栲栳岛驻军,属军事管理禁区。 由于国防建设,殿堂颓垣拆除,但仍有几株银杏树供人凭吊。近年来,栲栳岛驻军在原址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作为部队招待所之用。 在的潮海院按照古建筑式样重建,新建了山门,由湛山寺主持明哲题写“潮海院”匾额,内有两进仿古建筑,结构精巧,古朴清雅。 院内种着耐冬、桂花、牡丹等贵重花木,几株银杏树中,有4株经专家鉴定树龄在1000多年,青岛市古树调查时因属军事禁区并没有统计在内,是弥足珍贵的。 潮海院对面有一荷花池,东西长20余米,宽10余米,每临盛夏,荷香满塘,蛙声阵阵。荷花池附近有一片桃园,树立着高小岩题写的桃花源碑,姹紫嫣红,春光一片,远处绿木丛林,围山转海,松竹交融,赏花闻鸟,使人有进入世外桃源之感。 一些法显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人士,经过20多年的探寻,不仅挖掘出了大量法显的历史故事,一些书法家还用小楷抄录了《佛国记》这部旷世名著,加深了青岛人对法显大师的形象记忆。 在城阳区法海寺内,也存放着一本东晋高僧法显著作的 《佛国记》手抄本影印版。 根据史料推测,法显海归漂泊在青岛登陆后就开始着手编译经文,不分昼夜,在他临终前的七年多时间里,总是紧张艰苦地进行翻译经典的工作,共译出了6部63卷,共计一百万多字。 据专家研究,法显、玄奘和义净三位大师西行取经,法显陆路去,海路还;玄奘陆去陆还;义净则是海去海还。只有法显的足迹早早地在地球上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圆圈”。按其历史影响,可称为“法显文化圈”,法显事迹选入印度中小学课本已有多年。 打开地图,沿着法显行进的足迹看,更能说明1600多年前的 “法显之旅”,恰好沿着“一带一路”贯穿中亚、南亚、东南亚,逆时针划了一个“C”字形的圈,起点和终点,正是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的起点西安与青岛。 青岛因此也成了法显求经途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法显是在回国后因《佛国记》成名,所以“法显文化”应该起源于青岛。 法显一生唯一的杰作是 《佛国记》,该书又名《法显传》或《历游天竺记传》,作为世界经典佛学名著,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版本,为各国学者关注和研究,为推动中亚、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与唐代的玄奘和义净并称为“三大求法高僧”。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麓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半腰,是崂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华严寺原名华严庵,为即墨城准提庵的下院。准提庵是明代万历年间即墨黄氏将花园改建为庙宇的,因古代“寺”、“观”不允许私建,故取“庵”为名。 华严庵是明代监察御史、即墨人黄宗昌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创建的,未成而毁于兵燹。清初,其子黄坦继父志施捐出资,准提庵和尚慈沾鸠工施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落成,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又增建了藏书楼,前后共历30余年,方全部竣工。始名华严庵,又名华严禅院,1931年改称华严寺。 华严寺宏伟典雅,集中体现了明代的建筑艺术风格,为崂山古建筑艺术之最。华严寺共有四进阶梯式院落,依山而筑,每进益高,布局严谨。 第一进原有僧舍12间。第二进为藏经阁,建置在4米高的寺门上,呈方形,面阔13.8米,深8米,阁高8.2米,阁中央大厅立四棱形石柱,木结构架为舌梁式屋顶,是重檐雕甍歇山式建筑。四周游廊贯通,环以雕栏,外檐有20根木柱撑顶,檐角饰“嘲风”,两端饰“螭吻”。 前为幕式墙,门窗结合在一起,穿堂门,无后窗,顶披黄绿琉璃瓦,雕甍高约40厘米,镂空云龙。整个建筑古朴典雅,登阁凭眺,山海胜境一览无余。阁中原藏有清雍正十三年刊本的《大藏经》一部、元人手抄本和明代刊本《册府元龟》各一部。 第三进院落为正殿,即大雄宝殿。殿建于清顺治九年,高7米,重梁起架,斗拱飞檐,为砖木结构之斗拱单檐雕甍歇山式建筑。檐角饰“嘲风”,檐下悬警钟,顶披黄绿色琉璃瓦,琉璃砖雕甍高50厘米,饰有龙、凤、虎、狮等造型之蹲兽。 檐下朱漆木柱挺立,基座为鼓形花岗岩,殿堂内四楹竖立,梁、棼、鐳均低浮雕云龙图,金银粉饰龙,朱蓝漆绘云,富丽堂煌,极为壮观。正殿内供高3米之释迦牟尼塑像,正殿两厢为禅堂,是寺僧做功课的地方。第四进院落为后殿,即大悲殿。殿原建于清顺治九年,内供高3米之观音塑像,故又名观音殿。 殿西侧为祖师堂,内供高3米之慈沾法师塑像,其余皆为客房。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观音殿、祖师堂及客房遭火灾焚毁殆尽,和尚洽源乃赴江南各处募化重修,重建后的观音殿和祖师堂皆为无斗拱单檐歇山式建筑,较原建筑更为壮观,故崂山当地有“人工华严寺,神工白云洞”之说。 后院东北角曾有西洋式小楼房5间,系1932年长春窦氏出资所建,抗日战争时,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就设在这里。华严寺依山而筑,如拟增加新建筑时必须开山夷地,故历年只有修葺,未能扩建。 华严寺山门外通向海滨有一条石条砌成的盘道,名华严路,为寺僧仁栋于1930年所修筑。路西有一塔院,四周环筑围墙,是寺中历代住持的藏骨处,院内砖塔内埋葬着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与砖塔相对为一石塔,为善和和尚的藏骨处。 华严寺属佛教临济派,不挂单,不坐禅,不收外地僧侣,寺僧唱“梵呗”,四声铿锵,乐器伴奏,悠然悦耳。第一代住持慈沾是临济派的第四代传人,到1949年时共传20代。20年代是华严寺鼎盛时期,共有殿宇、僧寮、客房130余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整个寺院共占地4000余平方米,当时之寺僧达80余人,庙田有2000多亩。 华严寺内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如万历年间之描金三大佛像,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和尚手写之中堂字幅,清代胶东农民起义英雄于七的画像,明清两代铜铸的33尊铜罗汉,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等。1939年时,华严寺仍有寺僧40人。 1949年青岛解放后,华严寺仍十分完好,由知客僧人圣鏟当家,1951年该僧因反革命罪被捕判刑,遂由仁义和尚当家。在此期间,青岛市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华严寺进行维修。1958年,华严寺改由仁祯和尚当家。 至1959年时,该寺仍完好,有寺僧6人。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拨款对华严寺进行全面修复,完成了塔院、藏经楼、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共计1380平方米,新修复的华严寺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古朴典雅风貌,1989年10月26日该寺正式对外开放。 前行,很快到达华岩寺的山门-华藏世界门。据说,穿过此门就进入到了佛家的大千世界,穿出此门就从佛家的大千世界返回到了凡间。 这座气度不凡的山门上雕刻着佛、菩萨、飞天和金刚力士等雕像,神圣壮观。山门的顶部是锻铜铸就的巨大莲花,花瓣展向八方,而且每个花瓣上都有一尊不同手势的佛像,生动地体现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思想。 山门中部为十大菩萨,因为华严宗非常崇尚“十”这个数字,用“十”表示“圆满”的意思。山门下方居中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左、右分别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 拱首分别有楹联和碑文,上联是“七处九会一微尘中现华藏世界,自体常如何须神力”。七处九会”是指佛祖在七个地方讲过九次法;华严世界门即菩提场,为九会中的初会。 下联是“五教十宗六法相里融森罗海印,菩提菩证遍照圆明”。 华藏世界是莲华藏世界的简称。佛经说,在风轮之上的香水海中有大莲华,此莲华中含藏着微尘数的世界,所以叫做莲华藏世界。 虚空有多大,包括娑婆世界、极乐世界、袈裟幢世界、胜莲花世界等,从相上讲是华藏世界(一切),从性上讲是一真法界(一)。 最中央香水海:无边妙华光香水海的大莲华之上,有世界,此世界总共有二十层,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就在该世界的第十三层。娑婆世界的教主即为毗卢遮那佛。地球是娑婆世界无数星球中的1个,毗卢遮那佛的化身释迦牟尼佛2500多年前在地球上示现。 穿过华藏世界门,沿莲花路前行,莲花路共有这种岩石浮雕的莲花108块,如果都能踩到,便能吉祥如意。 莲花路上踏在脚底的莲花图案。 莲花路边有很多题刻:听涛。 题刻:一念莲花开。 华严寺的迎客松。 小和尚很可爱,头顶部为都被人们摸出包浆来了,很亮,很光滑。 形态各异的七个小和尚。 普贤骑象的石头雕塑。普贤的形象一般着菩萨装,骑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菩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菩萨的化身。 《崂山华严寺重修碑记》华严寺初名华严庵,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一六零五年,即墨黄宗昌御史去官归里,同准提庵慈沾和尚,在崂山那罗延窟东北创建未成,即毁于兵火。其子黄坦复与慈沾选窟东滨海处修建。 布局依山傍海,成四进阶梯式由低而高,依次为僧舍,天王阁,正殿,后大殿,占地四千平方米。慈沾八十四岁圆寂。第二代住持法号善和,原名于七,享年一百一十三岁,生前创立螳螂拳,为弘扬中华武术作出重要贡献。一九一二年,即墨东关帝庙和尚能义任住持,期间募资修建通海盘山石道。 一九二三年,高山族后裔林玉瑞师从任栋法师,号群衡,于其住持期间,融合南北两派经韵,创立了崂山梵呗赞偈,并于公元一九三一年,将华严庵更名华严寺。一九四二年,其弟子果澄成为文革前,华严寺最后一任住持。 华严寺于四百年间,屡经破坏修复。清乾隆年间曾遭大火,后殿及祖堂焚毁殆尽,经由源洽和尚募资修复,而其所受最大破坏乃文 革间。寺中文物荡漾无存,所幸其中元明抄本《册府元龟》已由青岛市博物馆先行保存。 改革开放以来,华严寺不断得到修复。一九九九年,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投巨资,以华严经为依据,对华严寺进行总体设计,营建其雕梁画栋和莲花图案,无不体现华藏世界之特征,尤以新增之华藏世界门及通达那罗延窟之盘山石道、法显浮雕、东海观音、增众塑像壁画,更呈异彩。 二零零八年,崂山风景区管理局又先后投资,对华严寺周边环境优化整理。至此,古华严寺又复焕发青春,大开其华藏世界之门,迎接天下佛门弟子及八方游客,再度成为崂山一大景观名胜。公元二零一零年春 修国华撰文 应该能看到大海,今天有雾。 木鱼阵。 题刻“观澜”。雍正壬子年刻,字径l米,书者不详。雍正壬子是雍正十年(1732年)。据传说,当年清雍正皇帝闻螳螂拳名鼎姿雅,追溯到东海崂山华严寺。当他看到华严新庙如天,又闻王郎就是于七时,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在于七的墓塔前,久观不离,遂命笔墨,挥毫写下了“观澜”两个大字(二字刻在华严寺塔院门正对的大顽石上),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题刻“南无阿弥陀佛”,王震书。在华严寺路东,与“观澜”同石。王震(1867年--1938年)字一亭,浙江吴兴人,号“海云楼主”、“白龙山人”。晚年信佛,法名“觉器”。 王震是海上画派一位独具特色的书画家。对于海上画派的接续和传承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他与吴昌硕一起,引领了海派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华严寺前路西有一塔院,为历代主持的藏骨处,其中七级砖塔为第一代主持慈沾墓塔,旁边两座石塔为主持善观、善和的藏骨处。相传善和即农民抗清首领于七。寺院周围岩壁上镌有“烟岚高旷”、“观澜”、“壮游”、“华峰福地”等多处摩崖石刻。<br> 慈沾老和尚灵骨塔,共七级八面,在第四级塔身八面砖雕有梵文咒语,经确认为梵文六字大明咒。塔身第六级有四个佛龛,佛龛中原来可能供有佛像。 左边石塔为第二任主持“善和”的墓塔。传说中,善和就是抗清起义失败后,隐至华严寺的于七。 位于慈沾塔右边的石塔,为第五任主持为“善观”的墓塔。近两年有人考证,“善和”不是于七,“善观”才是真正的于七,这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景区的牌子上,提到了“大同塔遗址”。其实风管委的标牌有误,不应该是“大同塔”,这塔应称为:“普同塔”。“大同”为西教用语,非佛门用词,中原佛教置放僧众灵骨之塔,均称“普同塔”。 《青岛佛教研究》载:“华严寺塔院西邻墓地有普同塔即合葬塔,共七级,藏骨部分为地下八角形窟穴,窟壁筑有安放骨灰的龛洞五十七个…” 现在原塔早已毁坏,只剩塔基。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原“山东海洋学院”红卫兵造反派,在普同塔塔身挖洞,填埋炸药将其炸毁。 同时在慈沾塔西南角也挖洞装填炸药,引爆后,塔身纹丝不动,村民皆尊此塔为护佑乡里、镇山宝塔,遂怒而驱逐之,故慈沾的墓塔方得保全。 普同塔塔门 地宫。 于七, 汉族。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为了恢复明王朝,挥师抗清,激发了北方各地农民的起义。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秋,于七第二次领导农民在锯齿牙山起义抗清,登莱二府人民纷起响应,反清烈火燃遍胶东。 于七,70岁时被举为方丈,他享高寿,老死在华严庵。现华严寺(华严庵)善和的墓塔已修复,寺外立了于七石雕像。 于七生于栖霞市唐家泊镇,上过几年学,14岁拜师习武。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考取武秀才,次年又中武举。于七为人正义和气,时常为乡亲排解纠纷,因而他在地方上有很高的威望,得到人们的爱戴。 于七乐于交往,经常结交各路志士豪杰。久而久之,以于七为中心,栖霞及附近县中的志同道合者聚拢了一个社会圈子,他们常聚集在北大天、于沟、塔儿坡等地议论政局,演练武功,形成了一股势力。 清兵入关后,迅速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但遇到李自成旧部和其他反清力量的反抗。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于七在董樵等有识之士协助下,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清起义,他们以淘金工人为骨干,广泛发动农民,联络海岛渔民,在胶东锯齿牙山建据点,坚义旗,反清抗暴。 于七部与昆嵛山区的农民起义军相配合,攻克宁海州,向文登县城、栖霞分城进攻,令统治者大惊。清廷获悉,十分关切,剿抚并济,使起义军遭沉重打击,于七在动摇中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 于七降清后,难以得到统治者信任和地方官吏的善待,受到亲朋好友的谴责。经旧友的规劝,于七终于悔悟,改善了同旧友乡亲的关系。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为了恢复明王朝,挥师抗清,激发了北方各地农民的起义。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秋,于七第二次领导农民在锯齿牙山起义抗清,登莱二府人民纷起响应,反清烈火燃遍胶东。清廷深恐斗争蔓延,派万余名满蒙“八旗兵”和九省两万多名“绿旗兵”围攻锯齿牙山。<br> 于七率众英勇抵抗,但寡不敌众,于七等极少人突出,大批起义官兵及家属被杀害。昆嵛山、招虎山方面也遭挫。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秋,于七第二次领导农民在锯齿牙山起义抗清,登莱二府人民纷起响应,反清烈火燃遍胶东。<br> 清廷深恐斗争蔓延,派万余名满蒙“八旗兵”和九省两万多名“绿旗兵”围攻锯齿牙山。于七率众英勇抵抗,但寡不敌众,于七等极少人突出,大批起义官兵及家属被杀害。昆嵛山、招虎山方面也遭挫。<br> 塔院墙外是塔林和墓地,历代祖师舍利塔、高僧墓碑有很多,但保护的不好。<br> 题刻“华峰福地,雍正壬子孟冬”,紧挨在塔院北面。 凤尾竹,南方随处可见,在青岛难得一见。 敏慧亭 石刻“缘”,在塔院北面,与“烟岚高旷”相对,著名金石书法家、齐白石弟子李立题写的。 题刻“烟岚高旷”。刻于华严寺门前巨石上,在盘山路东,书者为举人王澄江。 刻“光绪巴图鲁题记”。与“烟岚高旷”刻石相连〔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巴图鲁(满语:baturu),与蒙古语的“巴特尔”(баатар)同源,亦音译作拔都。意为“英雄”、“勇士”,为满洲传统封号之一。明朝时女真人即开始使用此称号,后来成为清朝时期赏赐有战功之人的封号。因其用来表彰获封之人的武功,故而又有“勇号”之称。 藏文内容是梵语,是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音为:嗡(weng)嘛(ma)呢(ni)叭(bai)咪(mi)吽(hong)(由于是音译,可以由不同的汉字替代)。佛经对观音六字大明咒有多种解释,现举其中之一:嗡,代表皈依三宝;嘛呢,代表如意宝球;叭咪,代表莲花开放;吽,代表圆满成就。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是信奉佛教的人每天做功课所诵咏的咒语。 题刻: "南无观世音菩萨 亥酉仲夏王震书” 题记“杨士骧题记”。题记镌于华严寺门内墙上,文为:“大清光绪龙飞三十三年三月廿四日山东巡抚杨士骧巡视青胶,道经即墨,登勞山宿华严寺,题名。同来者潘延祖、箫应椿、余则达、祁頌威、李德顺、刘传枢、张镒、陈庆龢、李先荣、胡宝善、于焌驹、刘晋、黎树贵、洪乐笙、沈保儒凡十五人。”(光绪三十三年为1907年。) 石刻“禅”。北京著名武术家、大成拳第二代宗师王选杰题写的。该石头右面曲线很像参禅老人的头像。 1931年,沈鸿烈为华严庵赠匾,将其改名为“华严寺”,并沿用至今。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占青岛,流亡的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就设在这里。 文化大革命初期,寺内之神像、供器、经卷、文物、碑碣等全被捣毁焚烧。华严寺受到严重破坏,现在的华严寺是1999年重新修葺的,为重檐斗拱歇山式的木制建筑。整个大殿华丽高贵,体现了佛教的风格,也体现了“莲花藏世界”的特征。 青岛华严寺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房舍共计120余间,依山势而建,为“阶梯式”院落,分为四进,主要由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韦陀阁、藏经阁、客堂等建筑组成。书法家武中奇题匾。 青岛华严寺,一进为僧舍;二进为藏经阁院落;三进为大殿及辅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塑像、木雕那罗延佛像,檐下有一井,名甘露井;四进为后大殿,称大悲殿,供奉观音菩萨,侧为华严寺祖堂,供奉临济宗的第四代传人、第一任方丈慈沾法师;寺前西侧有一塔院,四周环筑围墙,是寺中历代住持的藏骨处。 华严寺,一层高过一层,寺门有三个金色大字“华严寺”,当代书法家武中奇先生的题字力透石壁,古刹更增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与之相映成趣的是照壁上大肚弥勒浮雕,憨态可掬的弥勒佛会心一笑,人的心情舒畅许多。 绕过照壁,拾阶而上,迎面是“三圣殿”,此殿很是巧妙。建筑是花塔式,极具有清代早期风格,壁上彩画栩栩如生,重重花瓣佛光四射,直如走进“莲花藏世界”。 主殿是“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佛像闻风而动坐在精雕细刻的莲花座上,每座都高达十几米,十分壮观。殿内一阵阵清香,原来这佛像和莲花座都是用橡樟木制成。 四周壁画是普贤十大行愿,仔细看看挺有趣,这幅“随喜功德”,讲的是人要以喜悦心做善事,想想我们在世上匆匆做事,心身何等疲惫,若常常怀有一颗喜悦心,那生活就会多一些欢乐和微笑。 华严寺的塔院静静站在茂密的银杏树下,华严寺的两代住持慈沾、善和都安葬在此。塔院中有一处平地,常有僧人在此习武,墓地本是肃穆之地,何以练拳,且这拳术与众不同?原来,那是华严寺第二代主持善和独创的“螳螂拳”。善和 大雄宝殿为华严寺主殿,通高7米,重梁起架,斗拱飞檐,檐角饰“嘲风”,檐下悬警钟,黄绿色琉璃砖雕甍高50厘米,饰有龙、凤、虎、狮等造型;两端装饰“螭吻”,顶披黄绿色琉璃瓦,系“歇山式”建筑;檐下朱漆木柱挺立,基座为花岗岩,鼓形;殿堂内四楹挺立,供奉有释迦牟尼金身塑像,壁上绘有梁棼税均低浮雕云龙图,金银粉饰龙,朱蓝漆彩绘云楹等,庄严典雅。 藏经阁建在华严寺洞形山门之上,阁呈方形,面阔13.8米,深8米,阁高8.2米;阁中央大厅立四棱形石柱,木构架为抬梁式屋顶,重檐歇山顶式;四周游廊贯通,环以雕栏,外檐木柱20撑顶,檐角饰“嘲风”,两端饰“螭吻”;前为幕式墙,门窗结合,穿堂门,无后窗,顶披黄绿琉璃瓦,雕甍高约40厘米,镂空云龙,呈明代建筑风格。阁内藏有清顺治九年刊《大藏经》1部、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1部,142册,计1000卷;另有憨山法师手书条幅、于七画象等。 前往那罗延窟,虽然已进入初冬季节,但沿途秋色正浓。 那罗延窟,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山脉的那罗延山北坡,是一处天然的花岗岩石洞。 传说,1590年前深秋,崂山所有的莲花一夜之间全部绽放,一时间,莲的清香飘出千里万里。深秋,本不是莲花盛开的时节,何以莲花如此绚丽?长郡太守大惊,莲花盛开必有大德高僧光临崂山?太守急披衣,赶到海边。果然,五彩霞光中乘风破浪驶来一船,一位身披袈裟、手持禅杖,足踏芒鞋的大师立在船头,他就是中国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大师。 【鱼鼓石】从华严寺涧底西上,夹涧峦峰苍翠,袭人眉宇,泉韵松声,不绝入耳。约半公里处,路旁有一巨石,上面有一小洞,直径20厘米,深80厘米,用手拍击洞口,琅琅作响,酷似道士所用的敲击乐器渔鼓之声,但因此石斜卧如鱼形,故取其形与音二者之特征,名之为鱼鼓石。清平度举人王菘翰题刻“云穴”二字于其上。<br><br> 华严寺的莲花路一直沿着一条峡谷上行,沿途可看到各种形状的巨大岩石,这些岩石都是冰川遗迹。专家认为,崂山是一座巨大的冰川遗迹博物馆。 崂山是天然的古冰川博物馆,是我国东部海拔最低、冰碛地貌最为完整、冰消期景观最为秀丽的古冰川遗址,最久的遗迹,距今约200万~230万年。 近些年来,地质学家研究发现,崂山冰川侵蚀地貌包括U形谷、古冰斗、角峰、刃脊、垭口、崮、冰臼、擦痕等地貌类型;崂山冰川堆积地貌包括漂砾、石河、侧碛堤、中碛堤、终碛堤、冰碛丘陵、冰碛扇等地貌类型;此外崂山还发育有冰碛海岸、冰碛群岛、季候泥等独特的地貌类型。 更新世期间,崂山地区至少发生过四次古冰川活动,由老到新分别命名为:鲍鱼岛冰期、前凤庵冰期、流清河冰期和束住岭冰期。初步勘测,崂山及其周围共发育了六十余条古冰舌,东部的冰舌一直伸入到黄海之中,经对崂山冰碛物进行分析,为典型的冰川成因堆积物特征。 冰期时期,寒潮源地迁移和古华北湖的形成,对崂山地区乃至中国东部古冰川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崂山从水下到山巅都留下古冰川活动的印记。崂山低海拔古冰川遗迹的发现,对研究崂山地貌演化和第四纪黄渤海陆架环境变迁大有裨益。崂山的东南部山势陡峻,群峰耸拔,上刺青天,下插大海。其水潺潺,由高山峡谷中溢出,几经跌宕,奔流入海。 重新修建的那罗延窟。过去没有台阶,现在不仅修建了台阶,还用汉白玉修建了护栏。 据说,这个洞原来没有孔,那罗延佛在成 佛前带着徒弟在此洞修炼,当 他修炼成佛后,凭着巨大的法力将洞顶冲开一个圆孔升天而去 ,才留下这幺个通天的圆洞。 在梵语中,“那罗延”是“金刚坚牢”的意思。此窟由花岗 构成,与梵文的那罗延名实相符,僧侣们称此窟为“世界第二大窟”。 据《憨山大师年谱疏》记载,明代高僧憨山在五台山修行时,从《华严经》上看到有关那罗延窟的记载,遂不远千里来到崂山,在那罗延窟坐禅修行两年余,原来想在窟旁建寺,后因地域限制,不宜扩展,更觉得建筑材料运输、施工等多方面都有困难,才易地太清宫处建海印寺,引起一场长达16年的僧道之争官司。 因为此窟的结构独特,并载入宗教典籍, 所以被誉为“崂山著名十二景”之一——“那罗延窟”。 那罗延窟四面石壁光滑如削,地面平整如刮。石壁上方凸出一方薄石,形状极似佛龛。洞顶部有一浑圆而光滑的洞孔直通天空, 白天阳光透入洞内,使洞中显得十分明亮。 法显法师,东晋高僧。东晋年间,战乱频繁,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土佛教传播了400多年,但三藏经典残缺,更无一部完备的戒律。为求真经,公元399年,66岁的法显大师,踏上了九死一生西行求法路。 法显一行人马西出长安,经河西走廊,穿越敦煌,横渡“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的戈壁大漠,爬过“终年白雪皑皑”的葱岭,走过今巴基斯坦、阿富汗进入天竺国(今印度)。而后,法显大师又独自一人南渡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这一天,法显大师在斯里兰卡参拜无畏山寺的青玉佛像,忽见佛像边供奉着一块来自中国出产的白绢扇。法显大师不觉凄然,泪下满目。高风清俊的大师,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情。 15年间,法显大师寻求佛典,参拜圣地,苦学梵语,遍记经典。此时,与其说法显大师在求取经文,倒不如说是在吸纳、会通、融和异国他乡的文化。是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植根于中国,也是吸收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而更有丰采,更为丰厚。 公元413年,79岁高龄的法显大师乘船回国,风有情,浪有情,千波万浪将法显大师送到长广郡牢山,也就是今天的崂山。 崂山,宛若一朵山海造化的莲花,绵绵山峰化做重重花瓣,一层一层,一叠一叠,拥抱着天涯归客,拥抱着西行求法“第一人”。法显大师笑在花蕊中…… 莲花,很美。婷婷玉立在水中的很美,俏然开在九天云的,会不会更美呢?那罗延窟,一朵开在九天云外的莲花。“那罗延窟”在《华严经》里这样描绘:“东海有处,名那罗延窟,是菩萨聚居处。” 菩萨聚居处,自然是另外一番洞天。窟内四壁如削,清晰的石纹中静静涌动着花的浆汁。峭壁处一方薄石,颇似一尊佛,又颇似一朵莲,一缕阳光如拂尘,柔柔地拂来又拂去,拂来似佛,拂去似莲,这般幻境只能梦中寻。 佛总劝人们放下,又有几人能够放下,他们自己是否已经放下。 “那罗延”,梵语意思是“坚硬牢固”。相传,英俊潇洒的“那罗延王”力大无比,他就是在这座石窟中打坐修炼,而后凭藉神功拔地而起,冲开坚硬的花岗岩石层,成佛升天。僧侣们对此膜顶崇拜。视此窟为圣地,称之“神窟仙宅”、“世界第二大窟”。 明万历11年(1583年),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就曾慕名而来,他在那罗延窟禅定修行,传说他这一坐就是800天。800天的禅定使窟中石头变成12朵金光闪闪的莲花,800天的面壁,化为峭壁处的那尊佛。 小径上朵朵莲花把我们带到华严寺。华严寺建于清初顺治九年(1652),350年历经风霜雨雪,也曾遭受火灾动乱,但此寺屡毁屡建,愈建规模愈大,犹有一颗慧心,所以有“神工白云洞,人工华严寺”之说。 返回。 到达迎客松。 返回华藏世界门,出景区,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