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已过海波平 小城世外共潮生:巴拿马纪行二(圣洛伦索堡/波托韦洛古城)

王延星

<p class="ql-block">巴拿马共和国的加勒比海海边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它是由两个主要的遗产区域构成的(见下图),其中之一是加通河河口处的圣洛伦索堡,另一个是在一处海湾里的商贸故地,波托韦洛城。首先来到了圣洛伦索堡……当年为了防止海盗的袭扰,西班牙人在沿海一带驻有重兵,这些守备队的指挥部之一,就设在了圣洛伦索堡。而且为了与该堡构成互为支撑,在该堡周边还建了多处屯兵的工事……这种布防,有点象中国的长城,即在一个重要关隘驻扎大部队,与之每隔十里八里的,另建有一连串的敌楼和屯兵点,以构成一条整体的防线……</p> <p class="ql-block">这一防御体系是伴随着西班牙的殖民活动而出现的……西班牙当年的海外拓展,起步是在荷兰人、葡萄牙人之后的……一般的先行者都是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而追赶者则多是心急火燎地想弯道超车……西班牙当时就是很着急,所以它也就听信了一个意大利水手哥伦布的大话,他说能找到从水路到亚洲(中国、印度一带)的捷径……哥伦布当时只是个基础船员,仅在地中海上飘荡过几年,他除了看过《马可波罗游记》外,也就没有多少其他知识了……由于他连传说中的、到东亚的海上距离都算不清楚(少算了一半),所以尽管他入赘到了一个葡萄牙乡下小贵族的家里,可葡萄牙王室根本不给他机会……但是上帝给的国运,轮到该西班牙了,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给了这位颇有英气的青年男子一个机会,他也不负所望,误打误撞地来到(发现)了美洲 👍……</p> <p class="ql-block">……哥伦布打开了航路之后,西班牙人先是在墨西哥一带把土财主阿兹台克帝国给办了,狠狠地发了一票大的,一跃而成为了世界首富……接着西班牙人又横穿巴拿马地峡、沿着太平洋东岸往南,找到了印加帝国……虽然印加帝国的黄金不多,但地下有储量丰富的银矿……西班牙人把捞到手的金银,沿太平洋先运到巴拿马地峡的西侧,卸船装车后再经过一段陆路,运到加勒比海这边再装船,再由军舰护送运回欧洲……</p> <p class="ql-block">……比西班牙更晚才来到美洲的英国人,对此十分眼红……但当时的南美洲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而北美洲又没有金银……那些想发财的英国人,作为海盗的后人,便开始重操旧业,组织起了官办的海盗集团……他们一边打劫,捞点干货,一边从中寻找机会,准备适时与西班牙一决雌雄,夺取后者的殖民地……</p> <p class="ql-block">以圣洛伦索堡为代表的这些沿海防御工事,就是西班牙殖民者在上述国际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这座城堡一共先后改建、增建过四次,第一次建立时,还只是个常规的堡垒,后来有了作战需求,就又修了二期,但它还是被大海盗亨利·摩根等攻破并给毁掉了……第三次重建后的城堡就更加实战化了,规格也高了不少,但依然被英国的正规军攻破了……之后西班牙人又继续加大投入,第四次重建。但建好后,英国已经崛起了,它派大部队将这里又一次摧毁……之后这里的工事就被人们放弃了……现在的遗址,已属于是第五次修补后的样子了。这也是因为此地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必须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虽然复建的部分不多(世界遗产也不允许大规模重建),但修修补补的加固工作,也还是做了不少的 👍……</p> <p class="ql-block">……城堡有前后两个区域(见下图红圈里的示意图),之间通过一座吊桥连接……</p> <p class="ql-block">……整个城堡建在一座小的半岛之上,三面临水,陆地的一侧由壕沟阻隔,易守难攻……因为当时建造的目的就是防海盗,而海盗除了偷袭,也就只能试探性地进攻 一下(因为没有正规军那么多的工程机械和重武器),所以这个深度的壕沟也就够用了……上图是现场的一张示意图,最下方的图画显示,那时的彼此也就是隔着壕沟对射一下,海盗要想攻入城堡,理论上是很难的……</p> <p class="ql-block">……本图为城堡两个区域间的吊桥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堡扼守在通往巴拿马内地的查格雷斯河(本图)与加勒比海海湾的汇合处。下图为广角视野下的河海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堡从1596年开始建,它的出现对西班牙从南美运送重要物资回欧洲去,起到过关键的保护性作用,其地位大约相当于是一个前方兵站兼军事枢纽吧……</p> <p class="ql-block">……在堡内的巷道里,还布置了一些简单的展览。展览的内容,基本上是站在西班牙人的角度,介绍了这座城堡的历史意义、城堡本身的军事工程学价值,以及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的一些往事……</p> <p class="ql-block">……本图为一位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用手动方式变换着展板,用以展示相关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西方人对建筑物的命名有一个特点,就是起的名字往往与宗教历史有关……旅游者如果有刨根问底、事事都尽量搞清楚的习惯,在参观古建的同时,也是能延伸了解不少宗教历史知识的……如这座城堡的名字“圣·洛伦索”,就是指著名的佛罗伦萨公国美第奇的孙子洛伦索,他不但推进了文艺复兴的深入,而且还大力支持各种海外传教活动……虽然在哥伦布到达美洲这前六个月洛伦索就死了,但这也算是他广泛支持下的一个重要成果吧……洛伦索的两个儿子后来都当过罗马教皇,所以他也就被封了“圣”……这一带的多个工事,都是用有名头的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圣费尔南多防御工事、圣赫罗米诺要塞、圣地亚哥城堡等……只是这一连串的海防工事,现在大都已处了在一种濒危的状态,基本上也就是只剩下个小瞭望台、或者是十几米长的残破地基了……</p> <p class="ql-block">这座圣·洛伦索堡本来也属于濒危世遗,只是由于近年来保护得还好,且有所恢复,所以已被移出了濒危的名录👍……</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堡顶平台,非常便于火炮的移动和弹药的堆放(也正是由于这种露天堆放,导致火药受潮严重,逢战事时,基本上也就打不响几炮了。这也是前面说过的,它理论上很难被攻破,但实际上经常被攻破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虽然这座堡垒看上去伟岸,但它主要是监视从加勒比海过来的敌方船只,以起到对己方商船在心理上的保护作用……而在现实中,它在应对海盗的真实作战中,作用是很尴尬的……首先这里没有金库和其他财富,而海盗只是图财、并没有占地为王的想法,所以海盗是没有必要来攻打这里的……而当拥有金库等财富的城市在受到海盗的攻击时,这里的士兵又难以走出堡垒去支援(不仅大炮搬不动,而且人数也不够多)……所以在历史上,它往往是看着近在咫尺的商贸重镇波多韦洛被攻陷,也是没有什么能力去搭救一下的……</p> <p class="ql-block">……只有当真正的国家间开打,军事目的改为是占领领土时,这里才会成为一处争夺的要地……但那时,进攻的一方必定是早有准备的,善者不来,来者则必然会一举拿下这里的😎……</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每当英国在与西班牙正式开战、攻到这里时,往往都是来者拥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而这里的守军,也是每次都坚持不了几天的……</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做过战的著名英国军人有好几位……如享利·摩根(早期以海盗方式为英国服务,后来出任将军、牙买加总督)、在他之前还有德雷士(后为海军中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是被他灭的,著名的德雷士海峡,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后来的还有弗农上将(在“耳朵”战争中将西班牙打得满地找牙、彻底退出了加勒比海地区)……这些人的军功与上位,部分就是通过对这座堡垒的蹂躏而实现的🤭……</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堡顶上的一间值班室的内部……</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仅从战役战术上的作用来看这座城堡,应该说西班牙的这些海防工事,在其殖民地的开拓中,还是起到过很大的支撑作用的……而当这座城堡的作用,随着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而出现变化时,也代表着彼时的国际贸易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原来是大的商船队在波多韦洛集结后、由军舰护航往返于欧洲的,后来就变成了由多港出发、多路线往返(从而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线路);而当大洲之间运用的货品,由单纯的高价值金银,变成了多种实用物资后,真正的世界贸易也就开始了……这种变化过程中的主角,就是距离圣洛伦索堡几十公里的波托韦洛……</p> <p class="ql-block">波托韦洛在加勒比海的贸易史和战争史中非常著名,它所处的这个港湾,与这座城市同名,是哥伦布在第四次来加勒比海时起的,意思是“良港”。这是一个马蹄型的海湾,上图是在湾内看到的加勒比海海面方向……湾内是一个天然的深水港,大型的三帆船能停泊三百多艘……这里有点像中国旅顺港,船只可以在这里避开海上风浪,得到保护;但到了战时,舰船若没有及时开出去,也将会非常被动,对方只要有几艘战舰把海湾的口堵住,不论里边有多少军舰,也是无用武之地的(日俄战争时期沙俄舰队在旅顺口的命运,就是这样)……本图是海湾入口处的圣菲利普堡堡门在上个世纪的一张老照片,下图是现场的实景。</p> <p class="ql-block">在殖民时期,西班牙人在南美获得的财富,无论是大西洋一侧的、 还是太平洋那边的,都要集中到这里,等待从欧洲来的船到达卸载后,再上货返航……这种商贸活动的需求,使这座港口小城集中了金库、海关、服务等多种行业设施,现金流十分丰富……英国海盗对此当然是心知肚明的了,所以除了在海上零打碎敲地劫掠船只外,每隔上十年八年的,就会找机会上门来试一下手气,争取一次性地发一笔大财……</p> <p class="ql-block">……面对海盗,西班牙人对此地的防守也是越来越重视,大大小小的堡垒工事等,打造了七、八座……上图是在最大的圣菲利普堡上看到的内港一角,本图中远处的那座房子是当年的海关大楼……</p> <p class="ql-block">……与圣菲利普堡(本图)成犄角之势的是对面的圣赫罗尼莫堡(上图中远方)。后者相对小一点,驻守着约一个排的兵力,有五六门大炮,而这座圣菲利普堡上则安置了十多门大炮,驻扎了约一个连的兵力……下图中炮口的方向就是这处海湾的进口处。</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这种古炮,都是放在牢固的炮车上的,也是可以移动的……但现在找回来的这些文物性质的古炮,已经没有了炮车(炮车是木质的,几百年过去了,也是该散架了)……</p> <p class="ql-block">……堡墙修得非常之厚,有两三米,当时军舰上的炮都是平射炮,对付这么厚的工事是根本无效的,顶多也就是撞击出来一个小凹坑……这是因为当时的炮弹就是一个铁疙瘩,没有爆炸部分,平射炮只能靠撞击力来损毁目标,而相对有点抛物线的臼炮,也是指望“铁疙瘩“从天而降,砸坏建筑物或砸中对方的人……下图就是位于海关楼的博物馆中的炮弹,它们是名副其实的“弹丸”……</p> <p class="ql-block">在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的历史记载中,这座港口城市被攻破的记录都很有故事性……只是英国人的记录,对自己的作战能力和取胜过程有所吹嘘、而在西班牙人的描述中则对对方行为的残暴有所放大罢了……1602年,一位名叫帕克的英国海盗(当时他已经因成功劫掠了一艘珍宝船而获得了晋升,担任了英国普利茅斯市的市长),带领300多人乘夜色划小船来到了这里……他们都不会讲西班牙语,特意带上了两位西班牙人俘虏,让他们喊话自称是商船,从而靠了岸……然后这帮人直奔金库,并一路放火呐喊,声势搞得很大……堡垒中的守军不知深浅,也不敢出击,而守金库的人又不多,结果帕克轻松得手,劫得了上万金币……这位帕克,因此次得手而再次获得晋升,被授与了英国海军中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在此大肆掠夺过的海盗,就是屡次提到的享利·摩根了。他在帕克得手的半个多世纪后,看着波托韦洛的元气恢复得差不多了,人员防备也有点松弛了,于是又按上次帕克的路数, 趁夜色登陆,由几名在这里服过刑的海盗带路,仅付出了阵亡十几个人的代价,就攻占了多座堡垒、拿下了金库、仓库等……他还将能抓到的居民都关了起来,让这些人交钱赎命。对于那些不想痛痛快快地交钱的人,他也不下很手,只是用火烧烤这些人的脚心,直到其就范😰……摩根干的这一票,获得的各类财物,价值约为三十万金币,是海盗史上获利最大的一单……他本人也因自己一系列“辉煌”的海盗战绩,成为了人类海盗史上领衔的传奇人物,日后还经常出现在各类文艺作品中……</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城堡与城墙之间的通道,城墙的外侧还有射击孔(本图)……只是由于几百年的泥土堆积,现在看到的城堡和城墙显得都比较矮了,而当时是要比现在高上好几米的……</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次来到这里的是英国的海军上将弗农,他仅用六艘军舰就拿下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除了这两座靠近波托韦洛城的炮台外,在前出海湾处还有一座更大一点的圣地亚哥堡。这处炮台在当年满编的情况下,有约两个连的兵力驻守,大炮有30多门……</p> <p class="ql-block">……没有得到保护的时候,这里的古炮被人盗走了很多,最惨的时候就剩下一门炮了。后来才开始陆续追缴,有一次还在一艘韩国的货船上截获过两门……</p> <p class="ql-block">波托韦洛湾的海上风光也是很美的,可以乘快艇巡游一下……</p> <p class="ql-block">……海湾入口的内侧风浪不大,一些上档次的临海别墅往往会选择建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沿着海湾内侧一圈,当年的海防工事遗址很多……</p> <p class="ql-block">这座当年的海关大楼(上图为外侧,本图为内侧),现在已辟为了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如果波托韦洛仅仅是作为一个货港,它也不会这么有名……它的声望是作为加勒比海地区最重要的一座商品交易集散地,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这个“大集”,每年开市四十五天,届时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批发、上货的商人多达数千,再加上各级官员、安保人员及各种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人员,小城里一时能聚集到几万人……当时这里的热闹程度和规模,可以想象为今天的广交会(供展示)、加上义乌(可拿货)、再加上一个大港口(成交后运走)……</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波托韦洛,也算是一个较繁华的商埠了,富人区、平民区、贫民区等城市分区也都出现了……但是有潮起就有潮落,在海盗的袭扰和国际政治(贸易)方式变化后,这座商贸城就逐渐被后来的国家管理者和市场本身给放弃了……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它已经是一个不大为普通人所知的小城镇了……</p> <p class="ql-block">……海关大楼的一层内外……</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波托韦洛,还有一个重要的看点,那就是圣费利佩教堂(意思是“黑基督教堂”)。教堂里有一尊由黑色硬木雕刻的耶稣像,其神奇之处是比重大于水,放在水上是会沉入水底的……</p> <p class="ql-block">黑基督与黑圣母是天主教在南美传播中出现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天主教早期传入时,墨西哥一带的印第安人对白色人种的圣母玛利亚,在心理上接受度不高……于是就出现了种种神话,说是在当地发现了有着棕黄肤色的圣母(见下图),而且她还经常显灵、有求必应……天主教从而在中美洲得以迅速传播……后来,大量的非洲黑奴被贩卖到美洲,这处波托韦洛港是到达美洲的第一站,自然也就留下了一些干粗活的,这些人对天主教的信仰也存在着人种上的隔膜。在黑圣母文化的影响下,后来在加勒比地区又演变出来了一种黑基督崇拜……肤色的一致,使得黑人的后代,对天主教的接受,心里就舒服多了……这种让基督在人种、肤色外貌上与所在地的信徒趋同的现象,在亚洲早期的天主教传播中也是能看到的……</p> <p class="ql-block">如在中国,这幅清代画家笔下的天父、圣母与圣子耶稣,就俨然是一副中国乡绅和民间观音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现在生活在波多韦洛的居民,大多是黑人或者是有黑人血统的人。所以黑基督崇拜这种文化,也能一直得到传承……在这座教堂中,黑基督与圣母分别并列在祭台的左右(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位于主祭台正后方的圣壁上的形象,到还是较常见的天主教教堂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访客到此,留下随身携带的小物件,也算是礼数到了🙏……</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于1814年的教堂由于地处热带乡村,教堂又没有安装空调,所以教堂的正门(上图)和侧门(本图)全天都是开着门,保持通风……内部也基本上都是用的木质材料,没有用布幔、地毯等那些容易返潮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除了主要的那一尊黑基督造象,也还有一两幅其他形象的黑基督绘画……</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墙壁上还有一些当地历史人物的碑铭……</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教堂旁边还有一座古老的圣女和谐女修道院,但现在已经不用了……</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曾经的集贸市场(图中远方),现在也已经被民房等建筑物蚕食得面积很小了……</p> <p class="ql-block">小城居民们的生活都比较朴素……特意找到了一家当地人的小食肆(下图),来感受一下当地人的生活氛围。这座乡村小餐馆兼有酒吧、咖啡馆、面包房等功能,同当地人坐在一起,喝喝椰子水和啤酒,聊聊天……是无论肤色与国度,人们的心理都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家烤制的法棍(图中盖着白色餐布那一篮子都是),味道还真是纯正,不觉间就干掉了两根😁🥖……</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这里的黑人后代,至今还保留有非洲的一些传统。在音乐方面,据说在每年有着狂欢节元素的宗教活动中,大家都会跳一种“刚果舞”(上图中的小镇墙画)……在小镇民居的墙上,对蚂蚁神(本图)的崇敬,也是常常能看到的……人类的社会,起源于生存的需要、发展于对财富的追索、丰富于文化的交融🙏……下图是为我开冲锋舟的驾驶员,一位面带标志性笑意的安德列斯黑人小伙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