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杭州北山街之七:王庄

双鱼

<p class="ql-block">  王庄位于杭州西湖北山街43号,依山临水而建,位置极佳,除中西合璧、宅院合一的特点外,它的建筑细部的艺术特征也颇有特色。屋顶为典型的英国都铎风格,橙红色琉璃瓦。带有各种雕饰和艺术加工的栏杆、瓶状或石柱形的欧式栏杆成为此屋的重要标志。该建筑设有宽大的阳台、走廊、台阶、屋顶平台等开放与半开放的建筑空间,它们既是居者的活动空间,也是观赏景色的佳处。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爱奥尼克柱式,花园庭院中央伫立着一座圆形喷泉,锦鲤悠然嬉戏。被称“最美老洋房”,它是北山地区较为典型的近代优秀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王庄建于1926年,有房29间,另有中式平房4间。它最早的业主是北京人李国筠(李鸿章的侄孙),后避祸转让给上海金融界知名人士王晓策,更名为王庄。1929年曾是西湖博览会工业馆的第二分馆为世人所瞩目。现为“纬翰酒店”。</p> <p class="ql-block">王庄大门</p> <p class="ql-block">王庄</p> <p class="ql-block">王庄简介</p> <p class="ql-block">隐藏在树丛后的王庄</p> <p class="ql-block">花园中的喷水鱼池</p> <p class="ql-block">水池中可爱的锦鲤</p> 浙大西迁后代在王庄 <p class="ql-block">王庄旧照</p> <p class="ql-block">王庄正面</p> <p class="ql-block">台阶上走廊</p> <p class="ql-block">廊外景色</p> <p class="ql-block">侧面</p> <p class="ql-block">仰视王庄</p> <p class="ql-block">傍晚景色</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30年代中期,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寓居于此(1933年)。1936年国民政府任命竺可桢为浙江大学校长,校长交接仪式便在这里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任远(1898—1970),广东汕头市人,著名心理学家。早年入上海复旦大学,1918年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得到著名心理学教授托尔曼的赏识。他独创全新的方法研究胚胎行为,完成了他平生同时也是世界生物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鸡胚发育的研究结论:即使是动物一出生即会的行为,也不能说是"本能",因为那个行为在胚胎期就已开始发展了。1933年蒋介石任命他为浙江大学校长。</p> <p class="ql-block">王庄客厅大门</p> <p class="ql-block">客厅陈设</p> <p class="ql-block">王庄全景</p> <p class="ql-block">  郭上任伊始,就在浙大推行党化教育,排挤为人正直的农学院院长许璇,任意开除教师和学生,许璇愤而辞职,郭任远转而委派林学家梁希继任院长,偏偏梁希与许璇是至交,观点一致,梁希也拒不接受任命,从而引起公愤,同院教授金善宝、蔡邦华等58人,群起支援,一并离开浙大。这在当年曾成为农学界的一件大事。</p><p class="ql-block"> 1935年,郭任远又擅自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拨给物理系购置仪器设备的外汇专款挪作他用,以至束星北代表物理系全系教师去找郭任远,将请客的桌子掀翻,并在春假时通知校长,一批老师从暑期起拒绝受聘,以示抗议,物理系多数学生也愤然离校到到其他大学就读。郭任远的作为早已让浙大民怨鼎沸,但因为郭为党国忠心可鉴,与浙省当权者相交甚好,他竟一直稳坐校长一位。</p> <p class="ql-block">浙大农学院58位教师为抗议郭任远校长的暴政,决定集体离开浙大,这是在离校前在孤山林社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时物理系离开浙大的张绍忠、束星北、王守竞、杨有棥等教师在竺可桢上任后被重新请回浙大,他们和原物理系教师在石屋洞合影留念。后排右起为王淦昌、王守竞。前排右起为何增禄、朱福炘、张绍忠、束星北、杨有楸。</p> <p class="ql-block">浙大西迁后代在王庄听有关浙大元素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竺可桢校长</p> <p class="ql-block">  1933年下半年,中共地下党员施尔宜,让胡乔木办壁报,宣传抗日救国,并取名《沙泉》,意思是“沙漠里的一股清泉”,是指在浙大这片“沙漠”之中,还有可以涌出“清泉”的一方之地。有一次,胡乔木从英文报纸《中国论坛报》上剪下一幅插图,上面画的是一位苏联农民肩扛锄头,胡乔木把它作为《沙泉》的刊头画贴了出来,结果被校长郭任远看到了,郭任远迅即下令追查《沙泉》是谁主编的。结果一查,撰稿、编辑、抄写,全是外语系学生胡乔木一个人。于是,郭任远找胡乔木“训话”,他单刀直入地指出:这幅画是从《中国论坛报》上剪下的,这报是共产党办的,并强令胡乔木交代是从哪里弄到这张报纸的。胡乔木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忙说:“我是从大街上拾到的。看这画画得不错,就剪下张贴了,我不知道它是共产党办的呀。”其实,这报是陈延庆从上海寄给胡乔木的。郭任远被胡乔木的说词说得无话可说,郭任远只好交代胡乔木壁报不准再办了而不了了之。</p> <p class="ql-block">胡乔木</p> <p class="ql-block">浙大进步刊物</p> <p class="ql-block">  浙大学生为了响应 "一二九"运动,12月11日就联合全杭州学生冒雪上街示威,并准备于21日赴南京请愿。而时任浙大校长的郭任远得知消息之后,便勾结军警于12月20日深夜入校逮捕了12个学生自治会代表,此举引起了学生公愤。12月21日,学生赴城站预备乘火车北上,被站方拒绝之后,愤而站立铁轨,以至省府秘书长黄华表出面谈判。学生整队回校后,迅即成立自治会,部分学生冲进校长公舍,郭从屋后逃出奔往南京。教育部随后宣布开除两名此次运动的学生领袖,这无疑于火上浇油,学生于是继续罢课,并坚决拒绝郭返任校长,掀起驱郭风潮。学生领袖是学生会主席施平(31—35年),曾两次面见蒋介石,要求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其夫人杨琳是当时杭州进步学生革命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但不幸的是,杨琳被国民党政府抓捕入狱,此时已经怀有身孕。1935年1月23日,孩子出生18天后,杨琳在狱中牺牲。施平为了纪念妻子,给孩子取名施怀琳(即施一公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青年施平</p> <p class="ql-block">学生上访南京</p> <p class="ql-block">杨琳是学生运动重要的组织者</p> <p class="ql-block">施平参加革命</p> <p class="ql-block">1954年施平在莫斯科</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1日浙江大学老教授协会组织到西湖大学考察学习,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专门腾出时间接见了参访团一行,并合影留念。在座谈交流环节,会长王玉芝(原浙大党委副书记)专门提及施一公院士的爷爷施平(原名施尔宜)先生是浙江大学的杰出校友。作为著名的浙大老学长、老前辈,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跌宕起伏的一生和充满传奇的一生。他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浙大师生中代代相传。王会长还提到了施一公先生的奶奶杨琳老学长,她来自上海并与施老在1931年秋同时进入浙江大学求学,他俩在浙大相识、相知、相爱并结婚。杨琳老学长当时是进步学生革命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后被捕入狱。她在1935年1月5日施一公父亲在杭州出生十八天后就牺牲了。为了缅怀和纪念两位老学长,特意从封存80多年的浙大档案中收集了两位老学长在浙大求学时的学籍档案等资料及他们求学时相关的照片资料,制成纪念册,敬送施一公校长。施一公校长接过爷爷奶奶的纪念册,心情非常激动。他不禁回忆起自己的这段家史。</p> <p class="ql-block">王玉芝书记代表浙大老教授协会向施一公校长赠送他爷爷(施平)和奶奶(杨琳)在浙大的学籍记录及竺校长给施平签发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讲述革命烈士杨琳(施一公奶奶)的英雄事绩</p> <p class="ql-block">施一公校长对这段家事的深情回顾</p> <p class="ql-block">施一公和爷爷施平</p> <p class="ql-block">施一公夫妇在美国接待爷爷(施平)和奶奶</p> <p class="ql-block">竺校长簽发的施平在浙大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竺校长上任后签发的第一份学生毕业证书就是施平(施尔宜)的,竺校长又从山东大学请回了因不满郭任远而离去的张绍忠、束星北一行物理系教授。十三年的辛勤付出让浙大再次辉煌。让我们永记浙大的这一段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