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人鸟:三幕剧·余辉和特雷门琴

胡均浩

<p class="ql-block">展期:2024年11月4日-2025年2月16</p><p class="ql-block">艺术家:沈少民</p><p class="ql-block">策展人:大卫·斯图亚特·艾略特</p><p class="ql-block">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二楼 </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p> <p class="ql-block">展览以“三幕剧”的形式呈现沈少民在近年的三件大型装置作品——《中国鲤鱼》《被控制的自然》和新作《被树困扰的鸟》,传达艺术家对生存环境和人类对自然影响的观察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中国鲤鱼》</p> <p class="ql-block">鱼体内安装了小电机,鱼尾会甩动。</p> <p class="ql-block">《被控制的自然》</p> <p class="ql-block">《被树困扰的鸟》</p> <p class="ql-block">展期:2024年11月4日-2025年2月16日</p><p class="ql-block">艺术家:曹澍策展人:郑果</p><p class="ql-block">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三楼,展厅一 </p><p class="ql-block">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来自137亿年前宇宙诞生时所产生的光线,是宇宙大爆炸的余辉,至今仍分布在我们周围。”</p><p class="ql-block">马库斯·尚恩:《创世余辉:破译来自时间起点的信息》,2010</p> <p class="ql-block">余辉 </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站在通往过去的记忆之门,将会发现那里不是一条由线性时间搭建的阶梯,而是一片忽明忽暗的星河。闪烁的星体是没有线索的指引,越深入越失去对过往彼岸的实感。艺术家曹澍为观者按下了记忆之门的旋钮,基于历史事件、个体记忆、文学虚构,深度探讨了记忆、计算机图形技术及数字化社会之间交织的复杂关系。</p> <p class="ql-block">起点,可能是一座被废弃的糖厂(“妖糖”,2023) 。一架巡逻了千百亿次的人工智能无人机,如同拉普拉斯妖[1]般,在糖厂上空徒劳地控制着农作物的生长节律。糖厂的百年历史,如同沿着糖轨无意识前行的蚁群般缓缓展开,并在数字模拟动画和实景交错的闪回中,抚平了虚构和现实的裂缝。</p> <p class="ql-block">特雷门琴</p><p class="ql-block">穿过记忆之门,来到梦境的分岔路口。一边是一片深蓝,一边是无尽的长廊。错误的记忆(memory bug)是蓝色的。它如同宇宙深处的黑洞,将一串由失败代码生成的数字生命围困在无法触碰,且随时可以被切断信号的蓝屏中(“窗外的鬼怪”,2019)。于此同时,永生不死的摄影师K被困在长崎核爆前的一瞬间,无数肢体倒错的人类诞生于AI扩散模型的潜意识,和K一同徘徊在无尽的长廊中(“扩散”,2024)。被技术制造、控制的生命挣扎着脱离了原本生存的界面,成为与技术缠绕的幽魂。</p> <p class="ql-block">物理学家雷奥·特雷门在1919年发明了特雷门琴。因其诡异迷幻的声音与隔空演奏的方式,特雷门琴也被称为幽灵乐器。基于某种逻辑,人们往往会将新媒介与幽灵之间挂钩。正如和降乩摄影相关的历史事件中,人们试图通过底片召唤灵魂;或是AI扩散模型生成大量怪异图像之后,流传着算法背后寄宿着某种生命意识的都市传说一样。</p> <p class="ql-block">《妖糖》(视频截帧),2023,3D渲染活动影像装置,3通道,4K,15'10''</p> <p class="ql-block">《散步模拟》,2021,电子游戏和影像装置现场,4K 屏,树莓派,电容屏,金属支架,手柄,计算机</p> <p class="ql-block">《窗外的鬼怪》 (视频截帧),2019,文本,装置,3通道3D数字,模拟动画,6m×5m×3.2m</p> <p class="ql-block">双鱼</p> <p class="ql-block">散步模拟</p> <p class="ql-block">扩散</p> <p class="ql-block">二楼楼梯墙上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三楼楼梯墙上的壁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