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city walk

<p class="ql-block">2024.12.3</p><p class="ql-block">清晨9:53,我们从天津西站出发,乘坐G2116 次列车,10:29到达北京南站。再乘地铁4号线到宣武门转2号线,阜成门站B口下,右转。</p><p class="ql-block">开启我们一天的city walk旅程👉</p><p class="ql-block">第一站:鲁迅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city walk上选了一条路线,今天我们准备步行穿行北京胡同,去转转这几个小众景点。</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最醒目的地方,有鲁迅先生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塑像的西侧就是藤野先生的塑像了。做了一辈子的语文老师,看到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很是亲切😊</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鲁迅先生的故居,1924年鲁迅先生买下了这个四合院,它距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妙应寺白塔</p> <p class="ql-block">妙应寺白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元朝国师亦怜真与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分别负责装藏和建造事宜,塔内藏有释迦佛舍利。</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红墙黄瓦的宫殿之间,心情就像这天气一样晴朗😆</p> <p class="ql-block">妙应寺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是北京最早的藏传佛教佛塔,也是北京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欢快地敲击着白塔寺功德钟</p> <p class="ql-block">妙应寺白塔形制依据古印度窣堵坡式佛塔式样,采用尼泊尔特有的覆钵式喇嘛塔造型。塔高50.9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通体雪白,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葫芦。塔身为复钵体,上安7条铁箍,顶端为华盖,华盖四周悬挂着36副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塔刹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p> <p class="ql-block">妙应寺香炉做工精美,即使周身都是岁月的沧桑,也不能掩去它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在大屏幕前徜徉也是一种享受,看着屏幕,感受着妙应寺几百年间春夏秋冬的沿革。</p> <p class="ql-block">你看今年的暖冬效应,宫墙旁有一株玉兰竟然长满了花苞😆估计它错以为春天到了吧🤭</p> <p class="ql-block">走出妙应寺,走街串巷,奔下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历代帝王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庄严华丽,它是明清时期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正殿祭祀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的188位帝王,东、西两个配殿从祀79位功臣名将。其独有的统一多民族帝王祭祀体系,彰显了中华民族政权更迭、主权延续的历史特点,见证了中华统绪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p> <p class="ql-block">报功观德</p> <p class="ql-block">蔚蓝的天空,华丽的殿宇,明媚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碑亭</p> <p class="ql-block">绝版帝庙,百年新途。</p><p class="ql-block">近百年以来,这里也曾是北京159中和女三中的校址😁</p> <p class="ql-block">大鳌驮着石碑</p> <p class="ql-block">偶遇这位159中学的老师,他给我们讲述了这里的四座碑亭的神奇之处,经他一讲,再仔细观看,呀!这雕工真是一绝啊!那大鳌周身的纹理雕刻得如此精细华美👍👍还听说这里曾经是他们学校老师的办公室呢🤭</p> <p class="ql-block">东西碑亭的大鳌雕工迥异,一个精美,一个简陋,古代等级尊卑的体现,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主殿房顶都是黄色的琉璃瓦,侧殿都是绿色的。</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广济寺</p> <p class="ql-block">广济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寺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广济寺不仅是一个宗教活动场所,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和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和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请了三炷香,虔诚地拜一拜,祈福家人平安康泰。</p> <p class="ql-block">正赶上大殿里做法事</p> <p class="ql-block">广济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辽宋时期的特点,如天王门、三大士殿、钟楼鼓楼等,以及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如宝祥阁等。</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光彩让这里的建筑更静美了</p> <p class="ql-block">笫五站:正阳书局</p> <p class="ql-block">正阳书局位于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3号,由国家级文保单位“万松老人塔”打造而成,坐落在砖塔胡同,故又名“砖读空间”是一家极具老北京韵味的书店。</p> <p class="ql-block">这座塔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是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早期建筑之一,也是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时加高至九级。现塔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塔高16米,八角九级密檐式,清塔中包着元塔,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院里文化气息浓郁,处处可见古时人家典雅的门楣。</p> <p class="ql-block">古地图</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西什库教堂</p><p class="ql-block">走出书局,继续走街串巷寻找西什库教堂,可惜我们去晚了,只能在大门口照张相片留念了。</p> <p class="ql-block">西什库教堂,原称救世主堂,建成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因地处蚕池口,故俗称蚕池口教堂。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迁至西什库,1985年恢复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较大、较古老的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  本来我们的第七站是去景山公园的,但天色已晚,看来去不成了,看着天上的火烧云,畅想一下临山望夕阳的美妙🤭 </p><p class="ql-block"> 打的时,途经故宫。故宫的角楼在夕阳的光晕中更显妩媚了。</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红星胡同</p><p class="ql-block"> 这是今年北京的网红胡同,胡同很短,但街景挺有创意的。这里的大树穿着漂亮的毛衣,街对面的墙上挂着许多五星,还配着各种灯光秀,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北京city walk之旅,大概用了8个小时。晚上坐高铁准备回津啦!今天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