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日上午九点从连霍高速梯子泉服务区启程,继续沿着连霍高速一路向东,目的地是嘉峪关,700多公里的路程本来想的是能赶在日落前站在嘉峪关城楼上眺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景象,结果六点半到达嘉峪关景区,天气也挺好,晚霞映长空。而景区却是下午六点停止售票,此刻脑补的画面、美好的心情全部泡汤,被迫无奈在嘉峪关游客中心安营扎寨驻车休息。 星星峡是河西走廊进入东疆的必经之处。素有新疆东大门之称。它不仅是新疆和甘肃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两种不同文化风格的分水岭。星星峡是雄踞于丝绸古道上的险关要隘,四面峰峦叠嶂,一条S形的山路蜿蜒其间,两旁危岩峭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柳园属于甘肃省瓜州县,东迎嘉峪雄关,西通新疆哈密,南与敦煌相邻,是连接甘、青、新、藏四省区的陆路交通枢纽。 10月4日上午九点进入嘉峪关景区游览,这里遗迹比较多、文化更加深,懵懵懂懂到十二点才走出景区。十年前(2014年)曾经到过嘉峪关,当时因为对文史不太感兴趣,便没有进入嘉峪关游览,这次也是对上次遗憾的弥补。<br> 嘉峪关景区还包括悬壁长城与长城第一墩,中午一点又登上了悬壁长城,象守边将军一样巡视祖国西北的大漠戈壁,深感古人选址嘉峪关地理位置之精妙,以及嘉峪关防御功能之重要。<br> 下午两点半离开嘉峪关,四点到达金塔胡杨林景区。此时又是拍照的黄金时间,因此只得迅速的进入胡杨林景区游览,直到太阳落山才停止拍照告别景区。<br> 床车旅行的优点就是每天不需要东找饭店、西寻宾馆,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就近上高速驻车服务区。可是今天有点意外,由于正值国庆长假,连霍高速公路上车流量骤增,一连几个服务区都车满为患,大货车、小轿车都排队在服务区的引道上进不去,只得一直前行,其间又遭遇堵车,直到晚上十一点才进入连霍高速高台服务区驻车休息。 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镇守嘉峪关。 <div>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关城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边陲锁钥之称。 <br></div><div> 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div>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并勒石为碑。 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还早九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嘉峪关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宋元以前,嘉峪地区有关无城,只起稽查来往行人的作用。<br>明代,为加强西北边防,宋国公冯胜决定在此修建关城,不久,九眼泉地区平地而起一座黄土夯城,周长220丈,高两丈,宽一丈,便是嘉峪雄关的最早雏形 。<br> 此后,明孝宗时修建关楼。正德年间修建东西二楼,即光化楼和柔远楼。嘉靖时加固已有建筑并修筑关城两翼长城,每五里设墩台一座。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初驻土城,到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尚书翟峦加固关城,修筑两翼长城,嘉峪关断断续续修筑168年,成为较完备的防御城堡。<br> 清嘉庆年间,新疆各地相继建立朝贡贸易点,嘉峪关失去了以往统筹控制朝贡贸易的作用,转而向日益增多的往来商旅征收关税,逐渐成为控制贸易的主要关卡。<br> 如今的嘉峪关已是凭吊古迹、回望历史的见证,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明象征。<br> 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嘉峪关外城墙 石关峡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市西北14千米处,距嘉峪关关城8.4千米。<br> 石关峡又名水关峡,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高耸入云的黑山。悬壁长城为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扼守着黑山峡口。 悬壁长城就建在黑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