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集结令

海市蜃楼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支千锤百炼活力四射的老年团,年龄加起来超过一千岁了,10月在海南执行任务的团长发出指令:11月下旬闽南集结。</p> <p class="ql-block">11月19日,侦查小组2人先期从北京抵达厦门。负责接应的厦门朋友为两人安排在厦门悦华酒店住宿并接风。</p> <p class="ql-block">二人在侦查地形时,发现酒店后花园是个闹中取静之地,仿若置身于尘世桃源。一泓湖水碧波荡漾,白鹭翩跹,野鸭嬉戏其间,黑天鹅悠然游弋,动静相宜,满是生机。</p> <p class="ql-block">时有飞机从空中掠过,轰鸣声短暂打破寂静,却更衬出此地的静谧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20日,从北京又空降5名特战队员到厦门(搓麻特别能战斗),因酒店不具备战斗环境,我们便移师至公寓民宿,战斗间歇凭窗观澜海沧湾风景。</p> <p class="ql-block">21日,第一梯队视察鼓浪屿前线。</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岛上存有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建造的各式建筑共1000余座,建筑形式多样,有中国传统建筑、闽南风格建筑、西洋风格建筑等,被誉为“万国建筑的汇集地” 。</p> <p class="ql-block">在鼓浪屿短暂的时光里,仿若被岁月温柔以待。那天多云,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斑驳光影,恰似碎金铺地。我们悠然漫步其间,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建筑映入眼帘,教堂的庄重神圣,西洋建筑的典雅浪漫,它们静静矗立,默默记录着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海风轻拂脸颊,带着丝丝咸意,我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轻声交流,沉浸在这建筑与自然交织的画卷里,内心满是宁静与惬意,尘世纷扰皆被抛诸脑后,只余此刻的美好在心中缓缓流淌、晕染开来。</p> <p class="ql-block">当晚奔袭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大担岛、大小金门隔海相望的</span>曾厝垵做个前线夜察。</p> <p class="ql-block">曾厝垵被誉为“中国最文艺渔村”,是集文化创意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闽台文化创意休闲渔村” 。这里有众多独具个性的小店,还有传统庭院、巴洛克风格的独栋别墅、古朴别致的渔村古厝等特色民宿 。</p> <p class="ql-block">五街十八巷遍布各种丰富多样的美食、小吃和水果 。队员们散落其中各自被不同的美食俘虏了。</p> <p class="ql-block">22日向泉州移动,为了不暴露特战小队的动态,我们特意选择了免费的公交车(厦门公交老年免费)去厦门北站。</p> <p class="ql-block">下午,团长带俩参谋从海口飞厦门,并到厦门北站和特战小队汇合,亲临前线指挥带队。</p><p class="ql-block">乘动车到达泉州入住清源山脚下温馨的小民宿。</p><p class="ql-block">当晚夜间,又一北京队友自驾海南,并从海南赶到泉州归队。</p> <p class="ql-block">23日,一天打卡了开元寺、天后宫、清净寺和关帝庙。</p><p class="ql-block">“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吸引着海内外众僧信徒和游客前来上香礼佛、旅游观光。</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东塔</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泉州天后宫有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且在妈祖信仰传承等方面,有着颇具影响力的古老宫庙。</p> <p class="ql-block">泉州清净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清真寺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扬州仙鹤寺、广州怀圣寺、杭州凤凰寺并称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 。(图/网)</p> <p class="ql-block">泉州关帝庙香烟如浓雾般缭绕升腾,殿前烛火摇曳成海,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祈愿之声此起彼伏,仿若神仙降临凡间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24日,游览福建梧林古村落,参拜洛伽寺。</p> <p class="ql-block">梧林古村落保留着闽南传统的建筑风格;村落中大量存在闽南官式大厝,红砖红瓦,白色石基,中间凹陷两端微翘的燕尾脊,精美的石雕木雕装饰,华丽古典,规模宏大,像极了皇宫和庙宇 。</p> <p class="ql-block">同时兼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清末民初,旅居海外的华侨回乡出资建造了大量洋楼,有哥特式建筑、古罗马式建筑等,如侨批馆是三层的哥特式建筑,有彩色玻璃窗;还有英国设计师设计的村内最高洋楼五层盾等 。</p> <p class="ql-block">泉州石狮市的洛伽寺建于唐朝末年,海水涨潮时便置于孤岛上,是一座有着独特闽南建筑风格、融合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被称为“海天佛国”的千年古刹 。</p><p class="ql-block">(图/网)</p> <p class="ql-block">洛伽寺观海</p> <p class="ql-block">25日向漳州古城转移,途中打卡土楼(俗称四菜一汤)和云水谣景区。</p> <p class="ql-block">土楼是中国福建省传统民居建筑,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两省 。俗称“四菜一汤”的是南靖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土楼群 。 </p><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楼群位于海拔787.8米的湖岽山半坡上,由三座圆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一座方楼(步云楼)和一座椭圆楼(文昌楼)组成。其中步云楼位于中部,其余4座土楼分布于四周,从高处俯瞰,形似一桌丰盛的“四菜一汤” 。</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璞山村,原名长教,是国家5A级风景区 。 </p><p class="ql-block">2005年底,电影《云水谣》在此拍摄取景,小镇因此声名远播并更名 。</p> <p class="ql-block">这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与灵山碧水相互映衬 。其中,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有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达1933平方米 。</p> <p class="ql-block">25日晚入住漳州古城内民宿,同时和北京的5人摩托化小分队会师古城,另外,从广州、深圳分别驰援过来两名退役女将。至此,各兵种齐聚漳州古城共计18人。</p> <p class="ql-block">26~27日在古城修整,自由活动,有逛古城的,有品美食的,特战小队当然自有安排。</p> <p class="ql-block">28日入住毗邻三平寺朋友的民宿,受到林老板的热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下午朝拜三平寺。</p><p class="ql-block">三平寺是闽南千年古刹,供奉三平祖师 ,有求必应声名远扬 。寺内建筑古朴典雅 ,香火鼎盛,香客云集 。这里不仅可感受浓厚宗教文化,还可借发财钱等,据说十分灵验 。</p> <p class="ql-block">29日,作为闽南集结的初衷,我们全体队员参观了闽南特地委交通站旧址。</p> <p class="ql-block">老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24日,平和白楼沄下新厝后人、张寿山之孙张龙杉在修缮老宅时,发现了一枚布满尘垢的步枪子弹。新闻记者前往采访,“刚发现这枚子弹的时候,我十分吃惊,我猜想,这枚子弹可能与70多年前发生在我家的一段红色故事有关。”张龙杉说。</p><p class="ql-block">子弹长约8厘米,底座直径约1.2厘米,弹身表面斑驳,布满尘垢,略带锈迹,看上去有些年代。根据分析,这颗子弹应是解放战争时期留下来的。</p><p class="ql-block">沄下新厝建筑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属于土楼与大厝(府第式、前厝后楼)相融合的传统民居。前落、中庭、大厅,左右厢房,具有闽粤边区“五凤楼”和“驷马拖车”风格。这栋楼是张寿山的祖父从南洋回来时建造的,已有160多年历史,因为一直有人居住,古宅保存得较为完好。</p><p class="ql-block">沄下新厝第三代主人张寿山1931年大学毕业后便在漳州从事文教工作。在漳期间,张寿山接触到由地下党员、进步工人、农民、店员、学生、教师自发组织的“芗潮剧社”,这让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一位革命支持者成为革命参与者,在当年便加入地下党组织。</p><p class="ql-block">《平和人民革命史》记载:在靖和边,省保二团(即国民党福建保安二团)在叛徒的带领下,到十几个乡村,把整村群众逮捕吊打,当场指认帮助游击队的革命群众,捕去30多人,杀害6人,并悬赏1600万元捉拿陈天才和卢炎等人。</p><p class="ql-block">据张氏乡亲介绍,处境危险的紧要关头,参加地下党组织、沄下新厝第三代主人张寿山悄悄地将闽粤赣纵队第八支队副政委卢炎、闽南地委执委黎炳光等同志接到家中,隐藏于家中密室六天六夜,等风波过后,再护送卢炎前往树海革命根据地。为确保安全,便衣警卫员则在新厝外的台地放哨,一旦发现敌情立即通知屋内人员隐藏起来,卢炎等同志则躲进二楼隔层的密室里,由于保安团埋伏、搜家,他们最长躲了六天六夜。遇到搜查时,便衣警卫员便将枪支藏在屋檐底下的涵洞里,子弹则藏在屋檐的隐蔽角落,当敌人走后才将枪支、子弹取出来。这枚子弹很可能是因为藏在屋檐最深处,警卫员取子弹时太匆忙不小心落下的。</p><p class="ql-block">由于沄下新厝地理位置特殊,西连黄土岭、大岭树海,东接文峰、程溪,周边地区山深林茂,地下党组织、红军、游击队员、地下党员常在此活动,那时张家常煮大锅饭招待红军、游击队和地下党员。沄下新厝主人张寿山(又名张仁、化名张长弓)因1937年“漳浦事件”后被派驻香港继续从事地下交通工作,1942年回到家乡在靖和浦苏区一带活动。1942年至1949年奔走于乌山、梁山、军刀洋,为闽南地委转移到靖和边开路。在这段时间里,卢炎、黎炳光等同志在张寿山及家人配合下秘密开展征兵备粮工作,他们与张家建立深厚的革命情谊。</p><p class="ql-block">过去七十多年了,这段红色革命史仍深深印在张氏老人的脑海里,希望有朝一日能将这段往事传达给子孙后代,让更多人了解沄下新厝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华侨府第。</p><p class="ql-block">摘自《峥嵘岁月》——平和人民革命斗争故事集第三集</p> <p class="ql-block">近年,政府将老宅保护起来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展室保留了革命战争时期完整的密室、会议室、红军井,以及先辈用过的书桌、床、灶台、大锅、油灯等物品 。</p><p class="ql-block">红军井</p> <p class="ql-block">踏入闽南特地委交通站旧址,那融合土楼与大厝特色的建筑像是在静静诉说往昔的故事。160 多年的岁月流转,它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p><p class="ql-block">革命战争时期,这里作为红军、游击队和地下党员的重要中转站,承载着无数的惊险与希望。房主张寿山及其家族为革命默默奉献,为地下党组织传递信息,掩护革命同志躲避追捕。那屋檐下涵洞藏枪、隐蔽角落藏子弹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先辈们的机智与勇敢令人钦佩。</p><p class="ql-block">展室内,密室、会议室、红军井以及那些先辈用过的物品,无不展现着当年的艰辛与坚韧。团队中有几人的父辈都是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过来人,此次参观,让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敬意油然而生。他们在动荡年代的无畏付出,为我们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安宁。</p><p class="ql-block">陈列室中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提醒着我们不能忘却过去,更要传承和弘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坚定信念,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沄下新厝第五代主人张龙杉同志向卢炎敬献花篮,缅怀先烈。</p> <p class="ql-block">11月30日散团,摩托分队继续云贵方向,特战队员返京,其他队员潮汕方向,队员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时刻准备着听从团长的下一道集结令。</p> <p class="ql-block"><b>附件1 卢炎同志简介</b></p><p class="ql-block">卢炎(1913~1950),海南省乐会县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军事斗争经历</p><p class="ql-block">- 组建政保队:1944年5月,卢炎任闽南特委机关政治保卫队队长,率队在中屎窟、桃仔鞍伏击敌人,缴枪十多支,震慑国民党顽固派,扭转乌山地区斗争形势。</p><p class="ql-block">- 整编为第四大队:1945年7月,闽南政保队整编为王涛支队第四大队,卢炎为队长 。8月初十,国民党包围王涛支队驻地,卢炎率队配合县委书记陈天才,采用有效战术吓阻北路来敌,扭转战局.</p><p class="ql-block">- 拔除敌驻军:1945年8月5日凌晨,卢炎率第四大队参与攻打公田村敌驻军,攻下哨所,占领制高点,配合其他大队活捉少尉张建雄等官兵,缴获大量枪支弹药。</p><p class="ql-block">- 成立闽南支队:1947年8月1日,闽南支队成立。1948年2月,卢炎、吴扬率队进入平和,多次战斗打击反动武装,开仓济贫,队伍不断壮大。同年9月,指挥部队运用战术打击平和自卫队、大溪联防队等。</p><p class="ql-block">- 支队整编:1949年6月,闽南支队整编为闽粤赣边纵队第八支队,卢炎任副政委,参与解放平和芦溪、霞寨等战斗,为平和全境解放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贯彻隐蔽方针</p><p class="ql-block">1941年1月,卢炎时任平和县委副书记,贯彻“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方针,在极端困难下,通过抓反动派解决经济问题、艰苦度日、恢复武装力量等方式保存革命力量。</p><p class="ql-block">联系群众工作</p><p class="ql-block">卢炎是在大芹山革命根据地生活战斗时间最长的非本地干部之一,与群众亲如一家。他常到郭坑陈家,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还教群众做小交通员等技能。</p><p class="ql-block"><b>附件2黎炳光同志简介</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AG09Si9Xse3K_NDGkfAizQ" target="_blank">隐蔽战线上的奇才——黎炳光</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