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起万里长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如一条蜿蜒起伏的巨龙,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横贯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八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它是古代社会国家级的防御工程体系。长城沿线的许多关隘,都是当年中原王朝抵御少数民族入侵的重要节点,比如有着“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的居庸关;“天下九塞之首”的雁门关等等。现如今这些地点都成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没准儿这些地方你还都去过呢!</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也是长城的一个重要节点,虽然它没有上面提到的几个名气大,却也因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在此驻扎并进行过大修,将万里长城精华荟萃于一地,具有小而全的特点,被长城专家称为“万里长城之缩影”,有着“千年长城智·万里归一关”的美誉,它就是位于天津蓟州区的黄崖关长城。</p> <p class="ql-block">算上这一次,我是第三次来蓟县(现在叫蓟州区)了,当然每一次都是为了旅游。第一次游览的是蓟县城内的独乐寺等景点,第二次去的是盘山。</p><p class="ql-block">虽然已经过了国庆假期,但看看服务区内的旅游大巴,就知道各个旅游景点的热度依然未减。</p> <p class="ql-block">9:50,我们抵达黄崖关长城的停车场,见不少游客在角楼前的广场上拍照,便忍不住也趁着“千年长城智·万里归一关”的背景打卡。</p> <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北30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全段长城建筑在平均海拔736米的山脊之上,东达河北省遵化市的马兰关,西接北京平谷的将军关,全长42公里,是中国古长城的一部分,有楼台66座(敌楼52座,烽火台14座),是京东军事险要之地。黄崖关长城以其险峻的地形和完备的防御体系,成为了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历史悠久,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至唐代,安禄山反唐,曾在这里驻扎他的精锐部队---雄武军。明代,戚继光为蓟辽总兵,镇守蓟州16年,期间重修了黄崖关长城,增建了凤凰楼、八卦街和许多楼台。明永乐年建黄崖口关,成化二年(1466年)建太平寨,后经隆庆、万历年大修,建成正关、水口、东西稍城和砖墩等设施完备的防御工程体系。1985年至1987年,天津市政府重新修复了蓟县(现蓟州区)古长城的黄崖关和太平寨两个开放点。</p><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因其悠久的历史、显著的地理位置和军事防御功能、丰富的文化内涵,被称为“千年长城智·万里归一关”,这不仅是对其历史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其建筑智慧和军事防御能力的赞誉。</p><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是“津门十景”之一、首批国家4A级景区。2023年12月,天津黄崖关入选第十一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名单。</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边上的游客服务中心,我们购买了成人联票,85元/人,以及单程观光车票,30元/人。</p> <p class="ql-block">从游客服务中心到太平寨停车场,行车也就10多分钟,我特意查了一下距离,5公里,尽管大部分是山路,还是显得有点贵。</p> <p class="ql-block">从“太平寨”拱形门洞进入,是一个广场,迎面有一块巨石,上边刻着“津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里,一个人工堆砌的小山上矗立着明末戍边修城名将、蓟州总兵戚继光的塑像。通往山顶<span style="font-size:18px;">塑像的台阶旁,有一面🥁形介绍牌版,倒是很应景。</span></p> <p class="ql-block">鼓面上是“戚继光雕像”的介绍。<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戚继光(1528年-1588年)</span>,山东蓬莱人,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明隆庆二年(1568年)任命蓟镇总兵,在任16年。1987年,为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加强蓟镇防务,包砖大修长城,创建空心敌台”的卓越功勋,选用山东泰山红花岗岩雕塑戚继光将军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戚继光花岗岩雕像,高8.5米,全身戎装,威武庄严,仿佛仍然在镇守着黄崖关长城。</span></p> <p class="ql-block">雕像基座的背面,镌刻着戚继光的生平简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戚继光(1528年-1587年)</span>,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嘉靖时,平定东南倭患,保卫海疆,功勋卓著。隆庆初,受命总理蓟州军务。在镇十六年,修墙筑台,整饬边备,蓟门<span style="color:rgb(1, 1, 1);">宴</span>然。万历十一年,调广东。后告病还乡,卒于家。所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历代兵家所推崇。</p><p class="ql-block">因为刚刚在下边的鼓面上看过“戚继光雕像”的简介,发现两个介绍牌版对戚继光的去世日期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鼓面上说是1588年,基座背面说是1587年。不是我吹毛求疵,毕竟相距太近,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客在观看“长城抗战”展览。</span></p> <p class="ql-block"><b>长城抗战</b>是中国人民在长城沿线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是中华民族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1月19日,日军进犯榆关(山海关),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中国军队投入兵力25万余人,依托长城沿线的榆关义院口、冷口、喜峰口、罗文峪、黄崖关、古北口、南天门等100多个长城关口,战线长达1000多公里,以生命和鲜血争取民族生存捍卫民族尊严。在4个多月的顽强抗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爱国民众踊跃支援,虽因中日双方军事装备、战斗素养等巨大差异而最后失败,却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奠定了基础。古老的长城见证了中国人民殊死抵御外侮的悲壮历史。</p> <p class="ql-block">走一段上坡路,爬一段台阶,才算真正到了太平寨。太平寨位于黄崖关东南1.0公里小平安村,海拔高度400~500米,东起半拉缸山,西至寡妇楼,全长873米。控扼黄崖关城东侧崇山沟谷的寨堡,以山势险峻,长城雄伟著称。在太平寨长城东侧,新建门洞式登城便道,门上嵌“太平寨”石额,故得名。太平寨有多井字形拱券结构城楼六座、墩台一座、登城便门一座。</p> <p class="ql-block">从登城便道上来,我们来到长城之上。</p> <p class="ql-block">向东第一座城楼是2号楼。</p> <p class="ql-block">2号楼的东券门锁着,里边杂草丛生,苔藓遍地,一看就是没有开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号楼向东,临近前边的半拉缸山应该还有个1号楼。</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空心敌楼的内部,里边的空间可以供守关士兵休息,以及堆放粮草器械。</p> <p class="ql-block">通过拱形瞭望台,穿越眼前漫漫迷雾,仿佛依然能回到到那个烽火连天,鼓角争鸣的战争年代。</p> <p class="ql-block">万绿丛中一片红。</p> <p class="ql-block">这个位于长城拐角处的碉堡形建筑就是烽火台,是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警戒瞭望、观察敌情、传递信息。通俗点说就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古代边防报警,一般采用两种信号,</span>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个圆形墩台,可以清晰的看到它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块干垒而成的,倒也踏实稳固。🥁面上介绍它建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北齐</span>。</p> <p class="ql-block">绕墩台转270度,这边也有一个鼓面介绍。说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明代</span>墩台遗址 ”:该墩台建于明初期,是天津域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圆形石砌墩台遗址。墩台采用天然毛石垒砌,圆形实心,南北两侧曾被石墙包砌,直径九点三米,通高七点四米。其作用既是作战防御的战台,又是烽火报警的烟墩。</p><p class="ql-block">同一个墩台,不同面的介绍,给出的建造年代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走过一段就地取材的石块铺就的城道,远远的看到一座方形石楼,按导览图标识,这座石楼是太平寨边墙6号敌楼。</p> <p class="ql-block">走近看鼓面上的介绍,才知道这就是黄崖关长城大名鼎鼎的寡妇(巾帼)楼。</p><p class="ql-block">寡妇楼(巾帼楼)建于明隆庆年间,距今已有近450年历史。相传,戚继光主持大修长城时,十二名河南籍士兵为修长城献身,他们的妻子结伴千里寻夫,得知真情,悲痛欲绝,她们继承丈夫遗志,用抚恤金建造了这座楼台。人们为纪念这十二位深明大义的妇女,称此楼为“寡妇楼”。近年来,众多游客和女权组织对“寡妇楼”名称提出异议,要求更名。为尊重女性,景区面向全社会开展了征集新名活动。2013年3月,决定更名为“巾帼楼”。</p><p class="ql-block">“巾帼楼”是蓟州长城52座敌楼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台基为条石,城墙为砖石结构,四面拱券箭窗,楼顶雉堞垛口,为跨城空心敌台。“巾帼楼”高约13米,内分两层,下层楼的外墙与城墙相连,有四个大砖柱,将楼隔成四个拱顶大厅。四面开有箭窗,以防守射击。西北角筑有砖梯,顺砖梯可登临上层;上层为长方形小屋,屋脊两端装饰着龙头,4个檐角蹲伏着陶制麟、凤、狮。四周筑雉堞垛口,中部建长方形小屋,屋门朝北开,左右各有一窗,室内可容纳十余士兵瞭望休息。</p> <p class="ql-block">按旁边“音乐长城”牌板介绍,在6号至7号敌楼之间的这一段台阶,拾级而行,会发出清脆回响,且长久回荡,令人浮想联翩,有人说像泉水汩汩流淌,有人说像琴瑟弹奏余音绕梁。故有“音乐长城”之美誉。尤以向左而上行十余个台阶,向右而上行百余台阶,音乐效果最为明显。</p><p class="ql-block">我特意上下走了两趟,也没有感觉出“清脆回响”,更别说琴瑟弹奏的音乐了。也许是自己乐感不足,没有灵犀吧。</p> <p class="ql-block">7号楼中有自售的矿泉水,旁边有付款码,取付全凭游客自觉。这种销售方式还是很考验游客品性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9号楼</span></p> <p class="ql-block">10号楼在9号楼的西北,孤出主城墙200余米,出于“尽量不落下任何一个角落”的想法,我特意去了一趟10号楼。</p> <p class="ql-block">路很难走,这一段需要手足并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0号楼</span></p> <p class="ql-block">楼内有登顶的狭窄台阶。</p> <p class="ql-block">登顶观望,四面薄雾弥漫,惟余茫茫。</p> <p class="ql-block">楼前的乱石之间,一株不知名的小花迎风摇曳,努力绽放着自己最美的样子,即便是无人欣赏。看着她孤独的身影,我突然想起了陆游的那首《卜算子·咏梅》:</p><p class="ql-block">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p><p class="ql-block">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p><p class="ql-block">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p><p class="ql-block">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p><p class="ql-block">吟诵完才发现并不恰当,这株小花与“驿外断桥边”的梅花相比,只有“寂寞开无主”有相同之处,除此之外,她既不会招“群芳妒”,也没有“香如故”,她更平凡,更渺小。</p><p class="ql-block">能够在如此荒凉恶劣的环境中寂寞绽放,这株无名小花更显得难能可贵,更值得吟诵赞扬。可惜自己才疏学浅,吟咏不出对她的欣赏之词,一如那句歌词所唱的“爱你在心口难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1号楼</span></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山下横跨在泃河上的黄崖水关以及泃河岸边的津围公路。</p> <p class="ql-block">再往下,就看得更清楚了。黄崖水关位于黄崖正关东侧,自正关东侧13号敌楼向东100米起,跨越泃河至12号敌楼,全长75.5米,高12.5米。水关下部石基由石垒砌,上部青砖垒砌,墙顶有3米多宽的通道,旁有雉碟,下设五孔拱形水洞,水洞各设铁栅栏一道,防止洪水在雨季冲毁长城。水关与黄崖正关“骨肉相连”,是京东长城著名的水口关隘,也是凤凰楼以南、紧邻八卦城的第二道古代军事防线。</p><p class="ql-block">黄崖水关又称“黄崖水口”,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万历十五年(1587年)再次重修。199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于原址修复。</p> <p class="ql-block">现在美女所在的位置就是黄崖水关正上的雉堞马道。</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枯水期,关下泃河水流量不大,水流也很平缓。泃(jū)河,为海河北系蓟运河的支流,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大青山南侧,全长206公里,由黄崖关入天津蓟县境。</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到了13号楼。</p> <p class="ql-block">楼边有介绍“空心敌台”的鼓面。空心敌台又称“空心敌楼”,为戚继光首创,是在普通墩台上建楼橹,包砖垒砌,上下两层,坚固实用,用于士兵躲避恶劣天气、储存军械物资、瞭望传递敌情,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13号楼的西边就是黄崖正关城门楼,上面建有关楼“北极阁”,又称“玄武庙”,俗称关帝庙。阁内正面供奉着真武大帝。</p><p class="ql-block">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p><p class="ql-block">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p><p class="ql-block">玄武是北方七宿的总称,七宿之中有斗宿,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寿天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佑圣咒》称真武大帝是(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慑万灵),因此,真武大帝属水。当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宫内多建真武庙就为祈免水火之灾。</p> <p class="ql-block">阁楼西侧供奉着观音菩萨和关帝圣君。</p> <p class="ql-block">受距离限制,无法在楼上拍出阁楼正面的全貌,只好绕到背后拍一张“北极阁”背面像。</p> <p class="ql-block">黄崖正关的城楼下是一个小广场。</p> <p class="ql-block">站在黄崖正关上向东眺望,水关东岸的山峰似斧劈石削,立陡直崖,形势险峻 ,如果关下水流湍急,人马的确难以逾越,端的是易守难攻。</p><p class="ql-block">据说因为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关城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城墙下的“关”外,早已“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目之所及的尽是硕果累累。</p> <p class="ql-block">离开黄崖正关上的北极阁,我们继续沿雉堞马道向西。铁炮是不是古物不清楚?十八般兵器绝对是仿制品,不过无论这些物件是新还是旧,都还是能给长城旅游增加一些古代战争的氛围感。</p> <p class="ql-block">偶遇一个外国团队,他们三三俩俩的正在交流着游览长城的感受。他们也很懂得抓住国庆假期之后游客相对较少的机会呢!</p> <p class="ql-block">老夫聊发少年狂。牵不了黄,擎不了苍,又何妨?</p><p class="ql-block">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发微霜,依然跳跃,西北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6号楼</span></p> <p class="ql-block">过16号楼又走了一段,妻子便疲惫得再也不肯向前了。剩下的路我要独自去探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7号楼</span></p> <p class="ql-block">过了17号楼,趁休息的时间,了解一下“断崖地貌景区”的知识吧!</p><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的断崖地貌景区始于“印支运动”,成型于“燕山造山运动”,褶被隆起成断崖地貌景观。区内可观明长城墙体、敌台、火池烟灶等遗址,纵观关山奇险,探幽寻古之情,具有极高的科学和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到黄崖关西稍城尽端的黄崖天梯了,这里随山势攀升,险如天堑,是通往古长城和空心敌台遗址的唯一通道。天梯沿坡度超过70度的陡峭崖体开凿306级石阶,步步升高,直插云天。</p> <p class="ql-block">在黄崖天梯口右上侧悬崖峭壁下有一幅天然的巨型壁画,它是海底的石英砂岩在地壳运动中隆起变成高山,因这块岩石突露在外,经过风、雨、雪、冰等自然现象的侵蚀和破坏,让它的表面呈现出很多像鸟、兽、鱼、虫的图案,故称“百兽图”。</p> <p class="ql-block">看着陡峭的台阶,心里有些发怵,但都走到这了,就此返回是有些不甘心,还是决定征服一下黄崖天梯。</p> <p class="ql-block">以“强弩之末势”的体力,用8分45秒,爬了306级70度的台阶。登“顶”的这一刻,真得挺佩服自己的,给自己点赞👍</p> <p class="ql-block">其实也仅仅是骄傲了那么一小会儿,我便头脑清醒了,要想抵达王帽顶山巅,还得从这边的台阶继续向上,时间的话,保守估计得10分钟。</p> <p class="ql-block">向登顶方向走了一分钟,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弃。有时候虽然近在咫尺,却因种种原因就成了此生都无法抵达的彼岸。终于对“咫尺天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退让一步,到另一边的聚仙峰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聚仙峰就是一个小山头,上边被辟成一个平顶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站在聚仙峰,向西北仰望,可以看到王帽顶山。虽身不能及,然心向往之,那就遥想一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登顶极望的感受吧:群山拱伏,东侧长城蜿蜒,西侧群山逶迤,南侧平旷千里,北侧燕山苍莽。脚下云雾涌起,郁勃弥漫,浩渺烟海,峰恋出没,人在其中,恍若天上。</span></p><p class="ql-block">没能站在王帽顶山巅之上一览黄崖关全景,领略长城上下,群山巍峨,雄关门外,风光无限,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还是挺可惜的!</p> <p class="ql-block">遗憾可以有,但不能影响心情,更不能忘记安全。离开聚仙峰,我小心翼翼的走下黄崖天梯,开始返程。</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脚下的长城之上,回望王帽顶山。王帽顶山位于八卦关城西侧,其山形如倒扣金钟,又像古代王冠,故而得名“王帽顶”。王帽顶一峰独尊,轩昂挺立,气压群峰,有王者气概。</p> <p class="ql-block">这是登山游客为了攀爬黄崖天梯时少一些负担而临时“寄存”在这里的背包。连同先前在敌楼中看到的无人售卖的矿泉水,让我不禁感叹,在黄崖关景区,无论是商家还是游客,都对别人的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彰显的却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理解和信任。</p> <p class="ql-block">可惜今天雾霭重重,如果天气晴朗,真能看到“晚照<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黄</b>崖”美景呢。</p> <p class="ql-block">经过14号楼,我们折向南行,准备沿着城墙绕行黄崖口关城一圈。</p> <p class="ql-block">黄崖口关城原是长城衙署所在地,东临讵河,西倚王帽顶山,随山形地势而修建。关城呈不规则刀把形,从东至西由瓮城、外城和内城三部分组成,包括牌楼、关城、关墙、城楼、角楼、水关、东西稍城等。城墙东、西、南三面设通衢城门和城楼,北城墙因防御需要不设城门,而在城台上建北极阁。内、外城地面高度相差4米,南、北两端各设眼门一座,以通内外。城内街道不作棋盘式布局,由数十条死巷、活巷、丁头错位构成,称“八卦街”。</p><p class="ql-block">黄崖口关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天顺四年(1460年)以“八卦”形式修建,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重新修葺包砖加固。八卦城建于明朝,周长707米,设三关九门,按伏羲八卦图乾、艮、震、巽、离、坎、坤、兑等八卦方位分布,是万里长城沿线唯一一座八卦关城,亦称“八卦迷魂阵”。</p> <p class="ql-block">首先是黄崖关八卦城西城门楼上的白虎阁。</p> <p class="ql-block">阁内供奉着白虎神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八卦城内正对着西城门楼的碑林</span></p> <p class="ql-block">在城墙上行走,可以俯瞰到八卦城西南角的八卦迷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八卦迷宫入口</span></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八卦城的南城门楼,券形门洞上嵌匾“黄崖口关”,楼上设朱雀阁。</p> <p class="ql-block">阁内供奉朱雀神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八卦城东南角楼,</span></p> <p class="ql-block">经过东南角楼,折向北,就到了东城门楼,楼上建有青龙阁。</p> <p class="ql-block">阁内供奉青龙神位。到这里,“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齐了。</p><p class="ql-block">“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现代人对“四大神兽”的叫法,实际并非神兽,而是神明,在古代又叫作四象、天之四灵,属于远古星宿崇拜的产物。四兽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颜色代表:东方青色为木,西方白色为金,南方赤色为火,北方黑色为水,中央黄色为土。另有《淮南子》提到五龙之一的黄龙,也即应龙位居中央,乃四兽之长。</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朱雀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玄武上升,总称为“四大神兽”。</p><p class="ql-block">关于“四大神兽”的起源。上古时代我国古人在靠近黄道面的一带仰望星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称之为二十八宿,又将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及季节和四象联系起来。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又将其按方位及季节和四象,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p><p class="ql-block">中国本土的道教以四象为守护神。《三辅黄图》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大灵兽镇守东西南北四宫,辟邪恶、调阴阳,为四方之神。后来,四象随着道教的流变而逐渐被人格化,并有了其封号,青龙号为“孟章神君”,白虎号为“监兵神君”,朱雀号为“陵光神君”;玄武号为“执明神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3号楼</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绕过13号楼左行,从黄崖正关西侧的拱形门洞下来,就来到了黄崖关的八卦城内。</p> <p class="ql-block">黄崖正关城门楼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重修。城楼不设北门,砖木结构,九脊歇山顶,城墙镶嵌“黄崖正关”石额,楼前建广场。城上建北极阁,又称“玄武庙”,内塑玄武大帝像。</p> <p class="ql-block">黄崖正关亦称小雁门关,是长城沿线著名关隘。东接寡妇楼,西至王帽顶山,墙体长2152米。包括瓮城关城的城墙,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以及角楼、门洞、水门、水关、牌坊、八卦街、陷马坑、提调公署和城外的凤凰楼。</p> <p class="ql-block">黄崖正关城门楼前的广场东边,也就是八卦城东墙外,有一个独立的院落,这里原来是八卦城的瓮城。</p> <p class="ql-block">院中有一个单独的四合院,曰“黄崖关名联堂”。</p> <p class="ql-block">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只是看了一下门口的牌板介绍。名联堂兴建于1991年,是全国第一座竹刻名人名联堂,里边茶萃了毛泽东、周恩来、鲁迅、苏轼等历史名人的105幅槛联。书法选用甲骨、大篆、小篆、汉隶、帛书、魏碑等字体,兼容了颜、柳、欧、米多种风格,巧妙运用了浅刻、深凿、阴雕、阳雕、点刻、留青、烙印、贴面等契划技艺,堪称华夏艺术一绝。</p><p class="ql-block">不过牌版的最后一行,将“堪称”的“堪”字错写成“勘”,实属不该!!</p> <p class="ql-block">名联堂四合院的南边,大院落的南墙上,有“古城墙遗址”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离开“瓮城”院落,穿过黄崖正关城楼前的广场,我们来到八卦城西北角的百松园。</p> <p class="ql-block">园里耸立着一块石刻,上边镌刻着毛泽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题墨。</p> <p class="ql-block">百松园的南侧,紧邻着西城门楼的地方,也就是关城“乾”卦的位置,有一座两进院落的仿清建筑群,这里就是黄崖关长城碑林。</p><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碑林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碑林,包括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百家墨迹碑林和百将墨迹碑林。</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北入口进去,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北院(后院)的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p> <p class="ql-block">来到正面开始参观,首先可以看到碑林入口处的台阶正中,树立着一座长4米,高1.2米,厚0.5米的青花岗石题名碑,碑的正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九个行书大字。</p> <p class="ql-block">碑的背面镌刻着原天津市市长聂璧初为碑林题写的碑记。</p> <p class="ql-block">院落中央的苍松翠柏间,矗立着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毛泽东塑像。</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诗词墨迹碑林,由高1.4米的99块青花岗岩镶嵌而成,寓意落成之年---1992年正值毛泽东诞辰99周年。整个碑廊分为26组,放大镌刻了毛泽东自1923~1964年间创作并手书的公开发表的诗词26首,共1893个字,恰好与毛泽东诞辰之年相巧合。碑林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为主碑,把毛泽东建国前后两部分作品分成南北走向嵌列,碑廊形成回顾状。</p> <p class="ql-block">前院碑林建于1988年,是全国第一座颂扬长城文化的专题碑林,包括两部分。东半部为百家墨迹碑林,西半部为当代百将墨迹碑林,文武合壁,堪称双绝。</p> <p class="ql-block">百家墨迹碑林镌刻104位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书法家和国际友人的珍贵墨宝。其中有16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有著名画家吴作人、刘海粟,著名书法家启功,著名剧作家曹禺,国际友人黄文欢,日本书法家川上景年,香港书法家佘雪曼,台湾书法家台静农等。</p> <p class="ql-block">当代百将墨迹碑林,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两位元帅、两位大将、22位上将、74位中将、7位少将共107位将帅的题墨,绝大部分是专为黄崖关长城题写的,其中,有徐向前的“铜墙铁壁”,聂荣臻的“我们屹立在五台山太行山恒山燕山旌旗指向长白山;我们驰骋在滹沱河永定河潮河滦河凯歌高奏鸭绿江”,肖劲光的“气壮山河”,谭政的“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等。</p> <p class="ql-block">前院的正中,耸立着一块花岗岩石刻,上边镌刻着邓小平的“爱我中国,修我长城”题墨。</p> <p class="ql-block">离开黄崖关长城碑林,我们来到东边的长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博物馆位于黄崖关长城八卦关城中心---提调公署院内,兴建于1986年10月,是全国首家长城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该馆建筑布局为清式仿古四合院。由前殿、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占地面积1805.37平方米,正殿展室平面呈“工字形”。前殿正中上方悬挂“天津黄崖关长城博物馆”匾额,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院内中央矗立一块白色大理石石碑,正面刻“重修蓟县长城碑记”,为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龚望先生用鸡毫汉隶所书;背面碑文记载了长城历史沿革和蓟州区长城修建过程及天津人民重修长城的盛举。</p><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博物馆室内展品分为三部分:一是万里长城的历史回顾;二是蓟州区长城的地理位置及修筑沿革;三是修复长城的有关史料。共陈列各种珍贵文物及史料文献338件,展现了蓟州区长城的历史沿革和建筑特色,对研究长城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长寿园位于关城“坤”卦位置。以弘扬中国“寿”字文化为题,充分展示“寿”字和“六书造字”演变过程。园中“寿”字总量20000余个,不同写法寿字10003种。2000年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之最,是全国第一座以“寿”为内涵的尊老敬老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15:30,从黄崖口关城的南城门楼出来。让过一波游客,终于抓住了单独拍照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黄崖口关”的南边是一座牌坊,北面题匾“金汤巩固”。</p> <p class="ql-block">南面题匾“蓟北雄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崖关长城全景导览图</span></p> <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距今已有 1450余年的历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对长城进行重新大修,将万里长城精华荟萃于一地,具有小而全的特点,被长城专家称为“万里长城之缩影”。因其森林覆盖率高达95%,故有“绿色长城、长城氧吧”的美誉。文物景观中有十项位居全国第一。更以“晚照黄崖、二龙戏水、云海烟波”三大奇观享誉全国,深受中外游客喜爱。</p> <p class="ql-block">难怪“黄崖口关”城门楼与牌坊之间这么多的景区相关介绍,原来这里是黄崖关长城景区的一个入口。</p> <p class="ql-block">入口北边不远便是出口。</p> <p class="ql-block">两个出口之间有一个购物市场,这几乎成了所有景区的标配,尽管山货琳琅满目,但因为是旅游淡季,购货的游客并不多。</p> <p class="ql-block">从黄崖关城的东南角楼起,至黄崖关城的东南角楼止,我们游览黄崖关长城一共用了将近6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驾车两个多小时,行驶150公里,我们于18点安全返回天津主城区。虽然旅途劳顿,却也颇有成就感,游览了黄崖关长城,蓟州区的知名景点就算都到访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游</b>于2024.10.14 <b>记</b>于2024.12.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