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春节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由来已久,以前称之为过“年”,后来是过“春节”。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溶合中,在东方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穿插中,这“春节”不为现代节奏和外来节日所冲淡,而且更有了新的内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春节,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年红、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禳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新春贺岁活动及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中国,春节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情结。家庭观念、人情味儿纠缠着出门的人们,要在春节回家与亲人团圆成了春节的主题。随之而来的是“春运”大潮,在外地工作的人群、在校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军,春节像是收工的信号,一下子涌向回家的路上。车站、机场、码头都是赶着回家的人流,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春节不回家,倒像是一种大逆不道似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春节,也给老人和孩子们带来一种期盼,在他们眼里显得更重要一些。老人所盼望的是与儿女们团聚,享受一点他们心目中的天伦之乐。孩子们天性爱热闹,爆竹声,满天悬挂的大红灯笼足以让他们心花怒放,欢喜不已,也不乏期望压岁的小红包。过春节,包含着诸多的民俗文化,只是现在好多春节的传统习俗,如祭祖先、敬神明等习俗,不为现代年青人所熟悉、所接受了,只是听老人们讲讲而已。现在过春节,又有了诸多现代的内容,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新春音乐会、戏剧晚会等,成了老少皆宜的文化大餐;推陈出新的各式大型灯会,成了人们不眠之夜的好去处。真可谓守岁之时无闲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春节是一种感恩,是一种祈望。节日期间子女们回家和父母亲团聚,是亲情,是孝心,体现一种感恩的心情;给老人拜年,是尊老爱老的美德,是体现一种尊重心意;朋友间互致问候,体现交情,也是人之常情。时值岁末年初,不足两月就是2025年新春佳节了,在此祝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图片源自网络,创作地:兰州市安宁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