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常熟方塔园,虞山城墙景区,赵园曾园。

开心每一天

<p class="ql-block">方塔园,位于常熟古城东端,是在宋代古迹旧址上新建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因园内有方塔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方塔全名“崇教兴福寺塔”,四面九层,为古城常熟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南宋,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方塔与宋代古井、古银杏并称为“园中三宝”。 方塔园建筑均为仿宋形制,既绚丽大气,皇家园林的文脉神韵,又采用江南园林曲折多变的手法,曲桥亭台、轩廊水榭、山石花木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民间还有传说,位于常熟古城西北的十里虞山(人俗称卧牛山)是神牛所变,而方塔就是栓牛之桩。</p> <p class="ql-block">方塔园东门入口处广场上建有气势雄伟的石牌楼。正面额书“辉映海虞”,背面为“建炎遗构”。立柱两面镌常熟籍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撰书的楹联:正面题:“塔以方名天水肇基千劫过,境能园照袛林新拓万人来”;背面题“汇浮图博物於一园法灯普照,阅南宋至曼殊等四代禅史增辉”。</p> <p class="ql-block">常熟市城市原点</p> <p class="ql-block">池西有问泉堂,堂前有古井。古井的井砖形制与部分塔基用砖相同,可以证明井为宋代之物。上部井径0.52米,测深5.7米,井栏以一巨大青石雕成,成八角形,甚为独特。</p> <p class="ql-block">镜波榭。进入东大门,循廊左行,可到“识春轩”。轩旁植梅数枝,专送春消息。沿“千叶一卷廊”迤逦而行,一路修竹疏朗,叶影婆娑,为人滤去胸中俗虑。在此刻望方塔东南两面。紫霞满天之时,方塔旭日镀金,气宇轩昂,壮丽无比。</p> <p class="ql-block">至“蠡勺清心”, 在此可观赏水中塔影影。千年古塔,百年老树,红栏白墙的仿古建筑,造型多姿的小桥和蓝天白云,在这水中组成的一幅幅画面更是别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池北有棵古银杏树,这棵古银杏树高20米,主干胸径粗2米多。据《常熟市志》古树名木栏记载,树龄已有800多年。是这公园里宋代遗下的“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文华堂</p> <p class="ql-block">醉尉亭。醉尉指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开元年间任常熟尉,擅长草书,每酒后落笔,龙飞凤舞,似有神力相助,人称“草圣”。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曾有描述“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落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在常熟作官时的住址名叫“醉尉街”,就与方塔园一墙之隔。当年他练字洗笔的“洗砚池”已不复存在。为了纪念这位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书法家,建造了醉尉亭,并将这顷碧波取名为“醉尉池”,如今“醉尉池”观鱼已是方塔园广为游客喜爱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曲廊尽处有方亭,名“文渊亭”,以纪念方塔的始建人和续建人——文用和法渊两位高僧。亭近土岗。岗上嘉木连荫,小径飘逸,鸟鸣相续,亦是一景,称“南岗耸翠”。</p> <p class="ql-block">南门进去。方塔园,位于常熟古城东端,紧邻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方塔街,系在宋代古迹旧址上新建的古典式园林。该园建于江南四大名刹崇教兴福寺废址,所有建筑均遵宋代形制,总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因园内南宋方塔而得名。园外仿宋商肆林立,历经数年发展,已形成“仿宋一条街”,有常熟老城隍庙之称,是旅游、休闲、购物的佳处。</p><p class="ql-block">方塔,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方塔古迹名胜区(方塔园)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南门出来。方塔原名“崇教兴福寺塔”,又名崇教宝塔。方塔虽建于宋代,仍沿袭唐代砖木楼阁式形制,高67米,因其四面九级形方,匀称俊俏,所以俗称方塔。“闻古塔风铃,思千古幽情”,登塔拾级而上,古城风貌尽收眼底。方塔与宋代古井、古银杏并称为“园中三宝”。方塔翘楚江南,是古建筑中瑰宝,历经800余年风雨沧桑,依然伟岸隽秀,灵光四射,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的古城标志。</p><p class="ql-block">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僧文用认为常熟城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风水学上称“主位低客位高”,应在城东南建一浮屠以“抬高主位”。当时的县令采纳了高僧的建议,发动建塔。</p><p class="ql-block">建塔半年,主持此事的文用和尚去世,耗资巨大的工程遂被搁置。事隔140年,才有僧人法渊发动续建。常熟人众志成城,终于成就一方大观。此后,明清两代均对塔进行修葺。清咸丰十年(1860年)方塔所在的崇教兴福寺毁于兵火,而塔幸存。“千载景观文蔚虞山福地,九重新颜霞蒸吴会名邦。”常熟人视大难不倒的方塔为祥兆。</p> <p class="ql-block">常熟古城已有1700多年历史。虞山城墙是常熟城墙中沿着虞山的一段。它是苏南地区惟一腾山而筑的城墙,素有“江南小长城”之称,占地27000平方米,气势雄伟,全长1200多米,建有“虞山门城楼”、“镇海台”和“阜成门”,设城垛、马道等。登城极目四顾,青山绿水,古城巷陌,山、水、城融为一体,显“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独特景致。</p> <p class="ql-block">虞山城墙最早构筑是在距今1380多年前的唐代武德年间,原为土城,1341年至1368年由土城改为砖砌城墙。1553年曾经重建城垣。1993年,常熟市人民政府曾重建虞山门城楼和112米城墙,使之成为观光胜地。2004年常熟市委市政府又投资1亿,将城墙分别朝南北向延伸一直筑到山脚,,连接阜城门(含水城门)、“西城楼阁”、镇海台广场以及城墙残迹周边环境。城墙修复过程中保留了古城墙遗址约200米。在阜城门工程中,修整西门湾、山前河,设置船坞和码头,开辟水上游览线,使之成为山、水游览的结合部。“西城楼阁”位于古城西门之内,与城垣和阜城门毗邻,将修缮地藏殿、五岳楼,恢复大石山房,结合山道构成景观系列,早在明清时代就已是名闻遐迩的“虞山十八景”之一了;辛峰亭和虞山门城楼则组成了新虞山十八景之一的“辛峰城楼”;镇海台广场展示了部分城墙残迹、遗址和雕塑景观,用以展现城墙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因时间有限,只能爬到五岳楼返回。</p> <p class="ql-block">赵园曾园原为明万历间御史钱岱“小辋川”旧址,至清乾嘉间分为两园,即赵园和曾园。</p><p class="ql-block">赵园位于常熟市城区西南隅翁府前,与曾园相邻。园门东向,傍临九万圩。园内有桧柏三株,虬枝参天,蟠根嵌石,为钱岱“小辋川”遗物。全园以水景取胜,景点皆环池而筑,参差错落,布置得宜。该园引园外活水于园内池中,使辽阔的水面与回廊、平冈相配合,借虞山为借景,而山色入园,使之俯仰皆得。 园周围长廊,间以漏窗,园外景物,自多生意。</p><p class="ql-block">曾园与赵园相邻,占地约二十亩,水木清华,台榭参差,向为江南古典名园之一。园以清池为中心,借山取景,园内各处都能看到虞山与辛峰亭及其在池中倒影,被誉为“山色湖光共一园”。园内水面宽广,衬以平冈小阜,布局得宜。且借景虞山,景点丰富,遥山近水,风光如画。晚清及近代文化名人遗迹留存颇多,足堪玩味。有古红豆、香樟等名木,水池风荷,尤具佳趣。</p> <p class="ql-block">赵园曾园原为明万历间御史钱岱“小辋川”旧址。“小辋川”为明万历御史钱岱别业,曾盛极一时。邑人、清嘉庆时礼部主事吴蔚光有《九万圩》诗:“九万圩边一叶船,晓山如雨水如烟。穷檐华阀今无数,悉是钱家小辋川”。后渐衰落。</p><p class="ql-block">清嘉庆、道光间,赵园为邑人吴峻基所有,初名水壶园,又名水吾园。清同治、光绪间,园归阳湖赵烈文,门额“静圃”,俗称赵吾园。时赵宦游易州,由夫人邓廷祯之女邓嘉祥及内弟邓家缉襄其园事。民国后园归武进盛宣怀。盛氏复舍于常州天宁寺为下院,故又更名宁静莲社。</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庞鸿文《常昭合志稿》载:“虚廓居在九万圩西,即小辋川废址也”。即曾朴之父曾之撰建于明钱氏“小辋川”遗址之部分,约清光绪九年始建,到二十年(1894)落成,名“虚廓居”,亦名“曾园”,习称“曾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赵园·曾园位于城区翁府前。为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曾园俗称曾家花园,占地约20亩。园借虞山取景,水光山色相融为一体。并以水面为中心布置亭台楼阁、舫榭堂馆、平冈小阜,形成20多处景点,隔池各向都成对景。赵园与曾园毗邻,园内以水池为主体,景点皆环池而筑,参差错落,自然呼应,布局得体。沿池主要景点九曲桥、石坊、假山、梅泉志胜、殿春长廊、静溪、柳风桥等大部保存。有着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p><p class="ql-block">2006年6月5日,省人民政府将两处园林合并,作为曾赵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诗极</p> <p class="ql-block">云影</p> <p class="ql-block">邀月轩</p> <p class="ql-block">涵壶天镜</p> <p class="ql-block">静园</p> <p class="ql-block">天放楼</p> <p class="ql-block">似舫</p> <p class="ql-block">水木清华</p> <p class="ql-block">涵春榭</p> <p class="ql-block">娱晖草堂</p> <p class="ql-block">归耕课读庐</p> <p class="ql-block">东站8:40的731到终点站练塘加油站,同站换218到颜巷加油站,同站换101到晴川家园。下车后向前走几百米到方塔园东门。10:28到。12:15南门出来,坐公交到一中。偶遇虞山城墙景区,因时间关系,进去爬一小段至五岳楼,返回。用时半小时左右。再步行至赵园曾园,下午1点进,2点出。直接步行至花园浜,218回程第二站(14:30开),乘到终点站翁家庄(15:10)。15:15在翁家庄牌坊附近转悠。17点731翁家庄上车。17:52东站2号线开,靖海转3号,盛岸转4号,再转公交车,一路顺利,18:50到家。早上6:50出门,整十二小时,玩3.5小时,其余要么等车,要么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