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没在岛城里的(36)游内山灯塔

自然国地

游内山灯塔,位于青岛团岛半岛最西端的小岛,建于1900年,建筑总高15.4米。北面是一座海拔仅24米的小山,这座小山在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与德文相对应的中文名称,当地人称团岛灯塔。1914-1922年,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期间被称为游内山,因而位于山上的灯塔最早称为游内山灯塔。 灯塔为八角形石砌结构,内有螺旋形楼梯直通塔顶。灯塔上还装有一种特殊的导航设备--气雾号。灯塔装有一电闪灯为光源,后改为白炽灯透镜,射程15海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灯塔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德国战败时,守备灯塔的德军军官撤退时,爬到灯塔的尖顶铜球处打了两枪,以示对失败的不甘。 解放后,当年开枪的那个德国军官曾来青岛访问还专程到团岛看过这两个枪眼,并对当年的侵略行径表示忏悔。德国人原来建造的气雾号(俗称雾笛或海牛),由柴油机带动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吹动雾号,30秒内鸣4次,鸣5秒停2秒,航船据发声间隔时间判断出自己的方位。每逢雾雨天,号角声声,为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导航。 在1898年之前,这儿还是个只在退潮时才与海岬有一道沙岗相连的小岛,在小岛隔海相望的北面是团岛岬最南端海拔仅有24米、清军建了海防炮台的游内山。由于扼守胶州湾湾口,团岛海岬距对岸的薛家岛仅三千余米,湾口处不但水流湍急,而且分布着若干暗礁,明清官方文献和世代在胶州湾以渔为生的中国船家,通常称这里为“淮子口”。 德国殖民者获得胶州湾的租借权后,即把指示灯塔列入建设项目。总督府《胶澳发展备忘录(1898-1899)》写道:“计划修建潮连岛导航灯和游内山出入港指示灯,预计后者的灯塔为先建项目,游内山灯塔灯光高出水平零度线35米,其塔身在1898年已经砌筑了一段,灯塔可望在1899年12月全部完成,灯具及发光设备均从德国运往保护区……” 1900年11月灯具及相关设施安装完成, 12月1日灯塔发出了胶澳青岛第一束白亮的光芒,采用电力发出的闪光,天晴时照远可达16海里。这座灯塔的启用,也标志着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在夜间也能安全驶入锚地。游内山灯塔是一座石砌,逐渐向上收的圆柱形,塔内有楼梯盘旋而上,灯塔的顶部是穹顶式的灯罩,内设以电力发出闪光的弧光灯。 1903年,在由弗里德利希·贝莫和M·克里格编写的《青岛及其近郊指南》,就描写了如何从市中心前往游内山(Ju Nui San)灯塔的具体路线:“坐人力车经过火车站或沿着海岸线西行,经过海军陆战营到台西镇,然后步行便可到达团岛,这是一处眺望山景和城市市容的地方,建于1900年的灯塔装有弧光电灯,通常它的可见距离为16海里……” 灯塔初建成时,采用德国产的气体火焰发光设备。该建筑除作为灯塔外,亦用于记录进出船只数量以及气象、海流等状况数据供军方研究参照。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德青岛之战时,为给设于游内山的炮台腾出射击区,1914年9月13日,德军工兵炸毁并拆除了团岛灯塔及其附属建筑物。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修复了各种设施并作了改进,把柴油机驱动改为电动机并增加了一套备用设备,保留了灯塔和机房等德式建筑。今天我们看到的,并且仍在使用的这座灯塔,是日本人在1919年8月于原址后部重建的,灯光改为两组弧光电力闪光的航标灯光设备和雾号装置(雾笛)。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修复了各种设施并作了改进,把柴油机驱动改为电动机并增加了一套备用设备,保留了灯塔和机房等德式建筑。今天我们看到的,并且仍在使用的这座灯塔,是日本人在1919年8月于原址后部重建的,灯光改为两组弧光电力闪光的航标灯光设备和雾号装置(雾笛)。 后来,时任税务司的大泷八郎撰写 《胶海关十年贸易报告(1912-1921)》是这样叙述这段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座灯塔由于原有设备全部损毁,不堪修复。所以暂时采用在旗杆顶上安装一支临时灯光的方法,1919年8月新建一座灯塔,该处装有一盏固定的三级亮度的屈射光线灯,可在15海里外看到灯光。 新灯塔的构造全部石砌,是座八角形的建筑,高50英尺,另装有内燃机带动的警报器,它在雾天每隔30秒发出警报哨声3秒钟。”再后来,灯塔上部换装了被人们俗称为“海牛”的气雾笛,可向过往的船只发出告知该灯塔的地理坐标以及警报等国际通用的航海笛声信号。1960年,气雾号改装为从民主德国进口的电雾号。 但是,随着GPS、北斗等现代卫星定位导航的应用,“海牛”的叫声也已逐渐了失去实用价值,昔日的灯塔被掩没在岛城中。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2.04.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