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长城的伟大工程—都江堰

祥子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40余县市、面积逾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是与长城比肩而立的伟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伏龙观</p> <p class="ql-block">于离堆伏龙观眺望飞沙堰。</p> <p class="ql-block">小小导游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渠首和灌溉系统组成,渠首工程是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飞沙堰,对面就是宝瓶口,鱼嘴距此还有1000多米。</p><p class="ql-block"> 宝瓶口位于玉垒山和离堆之间,在2200多年前,由李冰率众用火烧水浇的方法凿开的一个进水口,它是内江进水咽喉,能控制内江进水流量,起到灌溉和防洪的作用,呈倒梯形,形似瓶口,故称之为"宝瓶口"。</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外</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内,于离堆伏龙观东侧。</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飞沙堰泄洪道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 飞沙堰主要功能有三:一是枯水季节导水入堰,保证灌区用水需要。</p><p class="ql-block"> 二是丰水季节排泄进入内江的多余水量。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作用也越大。</p><p class="ql-block"> 三是排沙。鱼嘴分水后,岷江挟带的大量沙石排入外江,在飞沙堰对面凤栖窝段弯道处,因弯道环流引水原理,多余沙石经飞沙堰排出。</p> <p class="ql-block">秦堰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鱼嘴</b></p><p class="ql-block"> 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江心,形如弯月,前端扁平入水,形如鱼的嘴巴,故名“鱼嘴”。分水堤位于渠首顶端,迎着岷江波涛,巧妙地将江水分为内外两江。外江是自然河道,其作用是在雨季排泄大量洪水。内江是李冰率众开凿的河道,它把江水源源不断的送往成都平原进行灌溉。具有神奇的“四六分水”和“二八排沙”功能。</p> <p class="ql-block">  于秦堰楼俯瞰鱼嘴、内、外江和安澜索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城隍庙</b></p><p class="ql-block"> 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重建。整个庙宇依山面城,庙中十殿布置在一条笔直的上行梯道,两侧相互对称,连接跌落,飞檐两层,三层相间,如群雁凌空,极具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灌县古城</b></p><p class="ql-block"> 素有"小成都"之美名的灌县古城沧桑满目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朝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竣工,更带来了川西平原历史上灌县名称更迭多变,曾叫渝县、堰官县、汶山县、永康军、灌州、导江县、青城县等。而古城区曾为州、郡、县治所。老灌县名称虽多变,但却始终在四川西部占据了"西南第一门户"的重要地位。1994年1月4日,都江堰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于南桥上观宝瓶口内河道。</p> <p class="ql-block">2024.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