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新安江、富春江、绍兴游记。

山泉.

<p class="ql-block">千岛湖、新安江、富春江。</p><p class="ql-block">‌ 富春江和新安江是同一条江‌。富春江和新安江是钱塘江的不同部分,统称为钱塘江或钱塘江水系。</p><p class="ql-block">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流经淳安县,进入浙江桐庐后称为富春江,最终汇入钱塘江。富春江的上游是新安江,下游则是钱塘江。‌</p><p class="ql-block"> 这条河流流经多个城市和景点,包括安徽休宁、黄山、歙县及浙江淳安、建德、桐庐、富阳、萧山等。沿途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遗迹,如千岛湖、严子陵钓台、孙权故里等。</p><p class="ql-block"> 这条河流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墨宝诗篇,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三江流域图。</p><p class="ql-block"> 发源于安徽黄山的新安江,在安徽与浙江两省交界处的建德市,修建有一处新中国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这便是著名的新安江水电站,又称千岛湖。</p><p class="ql-block"> 新安江流经桐庐与杭州段称为富春江,杭州至入海口段则为钱塘江,全称为钱塘江。</p> <p class="ql-block">千岛湖景区。</p><p class="ql-block"> 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位于杭州淳安与建德域内,是为建修新安江水电站,拦蓄新安江上游之水而形成的巨型人工湖。</p><p class="ql-block"> 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大坝将新安江上游拦截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崇山峻岭淹入湖中成为大小岛屿共1078个,故名“千岛湖”。</p> <p class="ql-block">秀水街。</p><p class="ql-block"> 千岛湖秀水街坐落于千岛湖旅游码头旁,总商业面积近3万平方米,是集旅游集散、休闲游娱、夜游狂欢、民俗演出、主题活动及特色购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休闲主题公园。</p><p class="ql-block"> 秀水街码头是游客乘坐游轮游览千岛湖的主要码头,有到达中心湖区和东南湖区的多条线路。</p> <p class="ql-block">梅峰岛。</p><p class="ql-block"> 千岛湖的梅峰岛位于中心湖区,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也是观湖揽胜的最佳位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千岛湖美景。 </p><p class="ql-block"> 登上梅峰岛观景台,千岛湖美景尽收眼底,一座座绿色小岛在湖面上连串漂浮,犹如无尽的翡翠珍珠玉盘,成串成片,美丽壮观。</p> <p class="ql-block">湖岛观光栈道。</p> <p class="ql-block">龙山岛。</p><p class="ql-block">‌ 龙山岛‌位于千岛湖中心湖区,是千岛湖最大的岛屿。该岛因形状似一条俯卧欲飞的苍龙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龙山岛形成于1959年秋,当时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使得龙山变成了龙山岛‌。</p> <p class="ql-block">‌海公祠。</p><p class="ql-block"> 海瑞祠位于千岛湖中心湖区的龙山岛上,是纪念明代清官海瑞的祠堂。‌</p><p class="ql-block"> 海瑞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被任命为淳安知县,任职期间,他力主减轻人民负担、反抗权豪侵扰百姓、屡断疑案、平反冤狱,深得百姓爱戴。</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海瑞任职期满离开淳安,当地百姓自发集资捐地,在县治贺城(今龙山岛水下)为他建造生祠,并立《去思碑》以志。</p><p class="ql-block"> 由于修建新安江水电站,当初的龙山成为了龙山岛,明代的海瑞祠被淹没于水下。</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海瑞祠修建于1985年,面积625平方米,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祠堂内有海瑞的塑像和反映他生前治绩的图案绘画。</p> <p class="ql-block">寿字碑。</p><p class="ql-block"> 海瑞一生为官清廉简朴,史载:从不买肉的海瑞,有一天在街市买了二斤肉成为当地的一大新闻。</p><p class="ql-block"> 后来人们得知海瑞是为母亲过70岁生日而破例买了二斤肉以表孝心,另外海瑞还亲笔手书一“寿”字表示庆贺。</p><p class="ql-block"> 后人将海瑞手书之“寿”字刻碑立于海公祠,供人们敬仰。</p> <p class="ql-block">去思碑。</p><p class="ql-block"> 去思碑是淳安民众在海瑞离任后为他立的石碑,表示对他的敬仰和思念。</p> <p class="ql-block">渔乐岛。</p><p class="ql-block"> 千岛湖岛屿众多、美不胜收,而已经开发为成熟景观的有梅峰岛、龙山岛渔乐岛、月光岛、钥匙岛、天池岛、桂花岛、黄山尖、独山岛、蛇山岛等,如果要完整游览千岛湖景区,需要有足够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鱼乐桥。</p> <p class="ql-block">钥匙岛。</p> <p class="ql-block">月光岛。</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水电站。</p><p class="ql-block"> 新安江水电站位于杭州建德市铜官镇附近,在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新安江上,距杭州市区170公里。</p><p class="ql-block"> 新安江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 自制设备、 自主建设的大型水电站,工程于1957年4月开工,1960年4月第1台机组开始发电。</p> <p class="ql-block">水电站大坝。</p> <p class="ql-block">发动机组。</p><p class="ql-block"> 新安江水电站位于千岛湖景区的下方,现在已经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大坝下面的发动机组也对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新安江水电站观湖台。</p> <p class="ql-block">灵栖洞景区。</p><p class="ql-block"> 灵栖洞位于新安江水电站西南35公里处,它由灵泉洞、 清风洞、霭云洞和灵栖石林共同组成。</p><p class="ql-block"> 灵栖洞景区山清、水秀、石奇、洞幽、素有江南溶洞明珠与地下艺术宫殿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溶洞行舟。</p><p class="ql-block"> 灵栖三洞各具特色:灵泉洞以水见长,清风洞以风取胜,霭云洞以云雾称奇。</p><p class="ql-block"> 游览灵泉洞需乘舟方能入内,洞中暗河流淌、水网密布,彩光迷幻、犹如仙境。</p><p class="ql-block"> 灵栖石林以惟妙惟肖拟人状物的造型石景而引人入胜。灵栖石林面积有1万平方米。自80年以来,成为《封神榜》、《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游记》等众多影视片的外景拍摄基地,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p> <p class="ql-block">溶洞美景。</p> <p class="ql-block">流光溢彩、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溶洞影视景观。</p> <p class="ql-block">  灵栖石林景观。 </p><p class="ql-block"> 灵栖石林以惟妙惟肖拟人状物的造型石景而引人入胜,石林面积有1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雕塑。</p> <p class="ql-block">影视剧中的梁山伯之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桐庐广场。</p><p class="ql-block"> 桐庐是杭州市辖县,地处新安江和富春江的分界处,钱塘江水系流经桐庐县域,其上游为新安江和千岛湖,下游桐庐至杭州段为富春江。</p><p class="ql-block"> 桐庐县风光秀丽、景观众多,而最为著名的是富春江沿岸美景。</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美县、潇洒桐庐郡。</p> <p class="ql-block">富春江严子陵钓台景区。</p><p class="ql-block"> 严子陵钓台是一处集千年古迹文化与现代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水上休闲景区,位于桐庐县富春江镇。</p><p class="ql-block"> 严子陵钓台景区内有双台垂钓、客星亭、严先生祠、天下第十九泉、华东第一碑林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钓台石刻。</p> <p class="ql-block">严子陵塑像。</p><p class="ql-block"> 严子陵(前39年—41年)浙江余姚人,东汉著名隐士。</p><p class="ql-block"> 自东汉以来严子陵“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品质和使“贪夫廉,懦夫立”的高风,一直为后世所景仰。</p><p class="ql-block"> 严子陵钓台,也因严子陵拒绝汉光武帝刘秀之召,来此地隐者垂钓而闻名古今。</p> <p class="ql-block">严子陵祠。</p><p class="ql-block"> 严子陵年少时便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学,亦为好友。</p><p class="ql-block">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思贤若渴,到处寻找严子陵,而严子陵正披着羊皮隐居在浙江省桐庐县的富春江钓鱼,</p><p class="ql-block"> 皇帝几次三番以礼相聘,请严子陵出山为朝效力,但严子陵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p><p class="ql-block"> 严子陵不慕富贵、不图名利的雅士高风,一直受到后世的称誉。</p> <p class="ql-block">钓台风光。</p> <p class="ql-block">龙门湾景区。</p><p class="ql-block"> 龙门湾风景区背依白云源,面临富春江,西与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两大风景区接攘。</p><p class="ql-block"> 江南龙门湾景区汇峡谷、 平湖、 孤屿、悬崖、瀑布、奇松于一身,是富春江山水风景最锦绣的地带之一。</p> <p class="ql-block">揽月桥与烟水阁。</p><p class="ql-block"> 富春江具有山清水秀、竹繁林茂、渔舟唱晚、渔村风情等诸多特色美景。</p><p class="ql-block"> 再加之汉钓台、唐书院、揽月桥、烟水阁等厚重的文化底蕴,从而使富春江成为旅游文化的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自南北朝以来,曾有刘秀、范仲淹、苏东坡、谢灵运、李白、陆游、李 清照等 1000多位名人雅士 和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文佳作,使富春江美景声名远扬。</p><p class="ql-block">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伟人的不朽佳作, 更使人们对富春江美景充满了期待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烟水阁揽胜。</p> <p class="ql-block">美哉~富春江。</p> <p class="ql-block">绍兴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绍兴古称会稽,浙江省地级市,位于杭州湾南部、浙江省中北部。</p><p class="ql-block"> 绍兴曾为春秋越国的古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p><p class="ql-block"> 绍兴是首批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水乡、 桥乡、 酒乡、 书法之乡和名士之乡。</p><p class="ql-block"> 绍兴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徐锡麟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p> <p class="ql-block">大禹陵。</p><p class="ql-block"> 绍兴大禹陵,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距绍兴城区3公里。</p><p class="ql-block"> 大禹是上古时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禹定九州、立国之祖”。</p><p class="ql-block"> 明太祖洪武年间,大禹陵即被钦定为全国的36座王陵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禹塑像。</p><p class="ql-block"> ‌ 大禹与绍兴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大禹的重要活动地点、遗迹和后裔等方面。‌</p><p class="ql-block"> 大禹在绍兴有许多重要的历史活动和事件,包括禹禅会稽、禹疏了溪、会稽会盟、禹娶会稽和禹葬会稽等。这些事件不仅在大禹的治水事业和创建大夏王朝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使得绍兴成为大禹文化的重要承载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大禹陵景区。</p><p class="ql-block"> 大禹陵是后人祭祀和瞻仰大禹的圣地。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和民众都前来祭拜,大禹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中华文化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 大禹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绍兴周恩来祖居。</p><p class="ql-block"> 据方志记载:周氏先祖是在明嘉靖年间迁居绍兴城内,祖居原名锡养堂,周恩来先祖世居于此,祖父任职江苏时周恩来迁居淮安。</p> <p class="ql-block">祖居风貌。</p><p class="ql-block"> 绍兴周恩来祖居古朴典雅,共三进九间,中间有天井相连,另有耳房和连廊。</p><p class="ql-block"> 祖居占地面积2150平方米, 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是一幢坐北朝南具有明代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在故居东南两侧分别建有周恩来纪念馆和纪念广场。</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塑像。</p> <p class="ql-block">书圣故里留念。</p><p class="ql-block"> 书圣故里是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是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历代名士的求学圣地。</p> <p class="ql-block">书圣王羲之。</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代表作《兰亭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能称得上王羲之故居的只有两处,一处位于山东琅琊既现在的临沂,另外一处就在绍兴。</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山东临沂人,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北方士族纷纷南迁而后在江南建立东晋,因此绍兴就成为王羲之的第二故乡,著名的墨宝《兰亭序》就完成于此地。</p><p class="ql-block"> 戒珠寺这座寺庙曾是王羲之在绍兴的住宅,后改造成寺庙,如今成为了人们缅怀书圣、感受佛教文化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戒珠禅寺。</p><p class="ql-block"> 戒珠寺曾是书圣王羲之在绍兴时期的住宅,后改造成寺庙,如今成为了人们缅怀书圣、感受佛教文化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王右军祠。</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不仅书法超群,被人们尊为书圣,而且在东晋时期曾官至右军将军和会稽内使,人称“王右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王右军题扇桥。</p><p class="ql-block"> 题扇桥是绍兴的一个著名景观,相传王羲之在此桥为一买扇子的老婆婆题字助卖,使其扇子被人们买空,从而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蔡元培故居。</p><p class="ql-block"> 蔡元培故居,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笔飞弄13号,占地18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蔡元培塑像。 </p><p class="ql-block">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p><p class="ql-block"> 蔡元培是清光绪年间进士,曾被授予翰林编修,后弃官返乡兴办教育,并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民国初年,他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任内实践了对中国教育制度民主性质的改革,后期又创立了中央研究院,积极参与保障人权和反对文化专制主义的斗争。</p><p class="ql-block"> 他以卓有成效的领导,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培育了一代新风,给近代中国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对中国近代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p> <p class="ql-block">鲁迅祖居。</p><p class="ql-block"> 鲁迅祖居,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在鲁迅纪念馆西侧,清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鲁迅祖居含三味书屋、周家老台门</p><p class="ql-block">鲁迅故居新台门,坐北朝南共六进,有八十余间房子,连后园即百草园在内占地4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绍兴鲁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鲁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总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绍兴鲁迅纪念馆是建国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展厅主要展出鲁迅的生平事迹。</p><p class="ql-block"> 绍兴鲁迅纪念馆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肖像。</p><p class="ql-block"> 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 ,另有《阿Q正传》《祥林嫂》《孔乙己》等著名作品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是五四以来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绍兴故里书屋。</p><p class="ql-block"> 绍兴故里书屋主要包括三味书屋和周家老台门。</p><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代的学习圣地,也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回忆。书屋内的布置保留了当年的原貌,包括“三味书屋”的匾额、寿镜吾先生的遗像以及鲁迅当年刻过“早”字的课桌等‌。</p><p class="ql-block"> 周家老台门则是鲁迅祖居,展示了鲁迅家族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三味书屋。</p><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的是读经、读史和读诸子百家时的三种体验‌,形象的说就是读经、读史、读诸子百家的作品犹如品尝不同滋味的美味佳肴。</p><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是绍兴非常著名的一个私塾学馆,也是鲁迅先生少年时期读书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地方,鲁迅先生在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过这个书屋,三味书屋是个知名度非常高且令人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不仅是鲁迅先生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也是他文学梦想的起源之地。</p> <p class="ql-block">百草园。</p><p class="ql-block"> 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祖居的一个庭院花园,花园内绿草如茵、花木繁茂,另有多种昆虫与蝶蛹,鲁迅先生曾在百草园的陪伴下度过美好而难忘的童年与少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百草园留念。</p><p class="ql-block"> 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曾陪伴了多少人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光而令人向往,如今终于得见真容留念为伴。</p> <p class="ql-block">咸亨酒店。</p><p class="ql-block"> 咸亨酒店创建于清光绪甲午年(一八九四年),是酒乡绍兴最负盛名的百年老店。</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使咸亨酒店闻名中外。</p><p class="ql-block"> 咸亨酒店最初由鲁迅的堂叔周仲翔等人,在绍兴城内的都昌坊口开设,店名“咸亨”寓意大家都顺利,寄托了店主对生意兴隆的美好期望‌。</p><p class="ql-block"> 鲁迅在《孔乙己》、《风波》和《明天》等作品中多次提到咸亨酒店,使其成为绍兴的标志性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聚餐咸亨酒店。</p><p class="ql-block"> 最早知晓咸亨酒店,是从鲁迅笔下《孔乙己》中对咸亨酒店绍兴老酒和荤香豆的描写而得知,尤其是鲁迅用“多乎哉、不多也”的孔夫子名言警句,来折射孔乙己的迂腐,更让人对咸亨酒店充满了期待而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骑行至绍兴,聚餐于心仪已久的咸亨酒店,了却了一个多年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咸亨酒店总建筑面积已有5.7万平方米,拥有2000余个餐位,包括47个文化内涵丰富的各式包厢和可容纳800余人就餐的多功能餐厅,与当年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已是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了。</p><p class="ql-block"> 今日咸亨酒店的辉煌,得益于当年鲁迅先生的不朽佳作和警示名篇,功莫大矣。</p> <p class="ql-block">桥乡绍兴。</p><p class="ql-block">‌ 绍兴被誉为“桥乡”,其桥梁数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p><p class="ql-block"> 绍兴市拥有丰富的桥梁资源,据统计,绍兴地区共拥有10610座古今各式桥梁,是世界上唯一的“万桥之乡”。</p><p class="ql-block"> 绍兴的桥梁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从木梁桥、木拱桥到石梁桥、石拱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桥系列,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绍兴的桥梁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历史悠久。例如,八字桥始建于南宋,是中国最古老的立交桥之一,与附近的古纤道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广字桥。</p> <p class="ql-block">晋王右军题扇桥。</p> <p class="ql-block">绍兴乌篷船。</p><p class="ql-block"> 乌篷船是浙江绍兴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竹篾篷被漆涂成黑色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 乌篷船船身狭小,船篷低矮,船板上辅以草席,可坐可卧,载人运货、十分方便。</p><p class="ql-block"> 如今绍兴的乌篷船,已成为览游绍兴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乌篷船美景。</p> <p class="ql-block">兰亭景区。</p> <p class="ql-block">兰亭景观。</p><p class="ql-block"> 兰亭,位于绍兴市兰亭村,汉代驿亭所在,故名兰亭,曾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园林住所。</p><p class="ql-block">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邀集谢安等41位文人贤士在兰亭修禊,写下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兰亭因而声名远播、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兰亭不仅景致优美,而且文化底蕴丰厚,是绍兴的著名景观。</p> <p class="ql-block">兰亭序石刻。</p><p class="ql-block"> 《兰亭序》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p><p class="ql-block"> 该作品创作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在兰亭与友人聚会时所作。</p><p class="ql-block"> 《兰亭集序》共28行,324字,记录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兰亭序》在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其行书风格独特,笔法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结构严谨,被誉为“尽善尽美”之书法极品。</p><p class="ql-block"> 唐太宗对《兰亭序》极为推崇,不仅将其纳入《晋书》,还将其真迹殉葬。现存世的《兰亭序》版本中,以唐摹本最为著名,其中神龙本尤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兰亭美景。</p><p class="ql-block">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喘、曲水流畅。</p><p class="ql-block"> 《兰亭序》使兰亭美景千百年来为世人向往;兰亭美景孕育了不朽佳作万古流芳。</p> <p class="ql-block">鹅池。</p><p class="ql-block"> 相传,王羲之爱鹅是出了名的。在兰亭,他特意建造了一口池塘养鹅,后来干脆取名“鹅池”。</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王羲之正在写“鹅池”二字。刚写完“鹅”字时,忽然有大臣拿着圣旨来到。王羲之只好停下来出去接旨。在一旁看到父亲写字的王献之也是有名的书法家,他看见父亲只写了一个“鹅”字,就顺手提笔一挥,接着写了一个“池”字。两个字是如此相似,如此和谐,一碑二字,父子合壁,成了千古佳话。</p> <p class="ql-block">鹅池景观。</p> <p class="ql-block">秋瑾故居。</p><p class="ql-block"> 秋瑾故居,位于绍兴古城南部塔山南侧,占地面积192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秋瑾塑像。</p><p class="ql-block"> 秋瑾(1875年—1907年)浙江绍兴人,字竞雄,号鉴湖女侠。</p><p class="ql-block"> 秋瑾是中国女权理论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p><p class="ql-block"> 秋瑾是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积极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1907年2月,留日回归的秋瑾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与徐锡麟共筹在皖浙两地发动武装起义。7月6日安庆起义失败,7月13日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不幸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在她就义处建立起了秋瑾烈士纪念碑。1912年,孙中山题赠挽幛“巾帼英雄”。1939年,周恩来题词“勿忘鉴湖女侠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号召世人向秋瑾学习。</p> <p class="ql-block">古轩亭口。</p><p class="ql-block"> 绍兴古轩亭口是秋瑾烈士当年英勇就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秋瑾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在秋瑾就义处修建了秋瑾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绍兴沈园。</p><p class="ql-block"> 沈园,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318号,原为沈氏私家花园,为宋代园林,总占地38000平方米,环境清幽,风光秀丽。</p> <p class="ql-block">陆游与唐婉。</p><p class="ql-block"> 陆游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著名的爱国诗人。</p><p class="ql-block"> 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p><p class="ql-block"> 陆游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岁时与母舅之女唐琬结琴瑟之好,婚后伉俪相得、恩爱相随。</p><p class="ql-block"> 但陆母并不喜欢儿媳,认为唐婉影响了儿子的仕途功名,迫使他们婚后三年离异。后唐氏改嫁皇族的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p><p class="ql-block"> 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三十一岁,偶然与唐赵夫妇相遇于沈园。唐使赵士程遣致酒肴。</p><p class="ql-block"> 陆游怅然凄楚,赋《钗头凤》一词于题壁间。</p><p class="ql-block"> 唐氏见后亦奉和一首,郁郁寡欢的唐婉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抱恨而死。</p><p class="ql-block"> 陆游自此更加重了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p><p class="ql-block"> 绍兴沈园与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紧密相连,沈园内的《钗头凤》一词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人代代颂传。</p> <p class="ql-block">钗头凤~凄美和鸣、千古绝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陆游《钗头凤》</p><p class="ql-block">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p><p class="ql-block">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唐婉《钗头凤》</p><p class="ql-block">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p><p class="ql-block"> 人成个、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p> <p class="ql-block">陆游塑像。</p> <p class="ql-block">沈园美景。</p> <p class="ql-block">东湖景区。</p><p class="ql-block"> ‌ 绍兴东湖公园‌是浙江省三大名湖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水石盆景”。</p><p class="ql-block"> 东湖以其峭壁深渊、绿水桃花、石桥乌篷、竹林奇石等景观而闻名,这些景点构成了东湖独特的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东湖美景。</p> <p class="ql-block">安昌古镇牌坊。</p><p class="ql-block"> 安昌古镇,位于绍兴市柯桥区西北端,与杭州市萧山区相接。</p><p class="ql-block"> 安昌古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被毁,于明清时期重建,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p><p class="ql-block"> 古镇拥有杭甬运河、古桥、古纤道等历史遗存景观,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安昌古镇是绍兴师爷的故乡,中国师爷文化的大本营。</p> <p class="ql-block">安昌古镇~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绍兴师爷馆。</p><p class="ql-block"> 天下师爷出绍兴,绍兴师爷出安昌,统计显示,明清时代安昌籍的师爷人数过万。</p><p class="ql-block"> 位于安昌古镇的全国唯一的师爷博物馆,其前身就是师爷娄心田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师爷馆临河而建,堂前立有一尊2米多高的绍兴师爷青铜像,馆内展品详细记述了安昌师爷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绍兴师爷塑像。</p><p class="ql-block"> 安昌古镇师爷博物馆内的斯干堂与师爷古训和师爷塑像。</p><p class="ql-block"> 尽心尽言、仁恕求生;</p><p class="ql-block"> 立品洁身、不合则去。</p> <p class="ql-block">安昌师爷,离家远行雕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