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庆内蒙游(3)大召寺

孔繁维

    今天10月3日,国庆第三天,也是我们来内蒙第三天。     呼和浩特气温5-17 ℃,     早上起来,已经8点了。     外面太阳出来了,     酒店大门口,     在去早餐厅的走廊里,这种画还是很少看到,     画的质感好像是紫铜,立体感很强,     这幅画好像不是金属,而像是纸板模压。     早餐厅很大,人也很多,     鸡蛋拿的差不多了,    玉米,这样大小正合适,     香肠和酥肉,很不错,     最最喜欢的羊杂汤。全场只有一台咖啡机,排队排的很长,不喝咖啡了。     今天不开车出去,就在呼和浩特市区里看景,     酒店离大召寺不太远,     坐公交到大召寺去。     公交很拥挤,上车的大多都是敬老卡。     大召寺离我们酒店不是很远,很快就到了。     由于昨天网上没有预约到大召寺的门票,女儿给预约了大召寺对面的席力图召,     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汉名“延寿寺”,     蒙古语【召】的意思是寺庙,     席力图召建于明朝隆庆和万历年间(公元1567年—1619年),为康熙所赐。     与大召寺一路之隔。     席力图召内建筑群,是采用中原传统的布局,即从山门到大殿形成一条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侧殿、仓房、碑亭、钟鼓楼。寺内建筑凡五进,山门前还建有木牌楼。     这就是山门前的木牌楼,     牌楼后面是大门入口,就是山门,     山门里面是【菩提过殿】,     【菩提过殿】分东西两堂,     西堂供奉着宗咯巴大师和他的两个大弟子,克珠杰与贾曹杰,又称“师徒三尊”。 东堂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和八大药师佛,里面不能拍照,所以没有这些照片。     御碑亭各立一通高达约3米的石碑,以蒙、藏、满、汉四种文字记述着康熙帝亲征噶尔丹的事迹,被称作“纪功碑”。     白塔,建于清代乾隆末年或嘉庆初年,内供长寿佛,以祈活佛大寿,故称此塔为“长寿佛塔”;又因塔由汉白玉砌筑而成,塔身呈白色,所以又俗称其为“白塔”。     石塔基座用石条砌成方坛,四面有阶梯可登。方坛上面为方形束腰座,束腰部分刻出火焰、金刚杵、狮等图案花纹,四角立圆柱,上呈阶梯状座身,分五级逐步内收,最下一级刻图案花纹,以上各级刻梵文六字真言。     塔的东北角原有乃春庙,规模较大,可惜在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失火焚毁。     现在的是长寿殿。     长寿殿旁边的过道,     大经堂,坐落在一米五高的白石铺面的台基上,巍峨壮观。     它的面阔、进深都是九间,故称作九九八十一间大经堂。     正面突出抱厦七间,上有阁楼五间。     四周墙体是藏式墙壁,正面以蓝色琉璃砖镶面、杂以黄色和绿色琉璃砖组成绚丽多彩的图案;墙体上还嵌着一个个藏式小窗。     经堂殿顶藏汉合璧,巧妙结合,前面是藏式平顶,后面是中原式的歇山顶。平顶中央立着一个直径3米的鎏金法轮,两旁配有“角端”(俗称独角兽)、法幢等饰物。     西殿是护法殿,      殿内供有护法神;     门口有两支矗立的大幡,     殿旁一溜经桶,在藏传佛教中,经筒被称为嘛呢转经轮,信徒们通过不停地摇转经轮来积累功德。转动经轮的功德被认为与念诵佛经的功德相等,转动一周相当于念诵一遍《大藏经》,转动多周则可以消除不同的罪障。      “古佛殿”是席力图召最久的殿堂。建于辽代,已有千年历史,它的前部是经堂,后部是佛殿。     席力图召游客很多,     回到山门,     我在席力图召,     出了席力图召,大街上逛逛,     我们在席力图召的墙外,     马路边的三贤庙巷,好像和三国有关系,其实就是一条小巷。     国庆节,商店门口都挂着国旗。     这段路附近区域都叫做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     大召寺就在前面,虽然网上没有约到,我们还是去大召寺售票处去看看。     搬来了一块大石头,也不容易,     到了大召寺,女儿去售票处,我们就在广场上等一会儿,     大召寺广场 有个巨大坐像是阿拉坦汗雕像。阿拉坦汗是蒙古国的一位重要首领,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座像下有许多雕塑的马匹栩栩如生。     广场上人很多,     女儿竟然在售票处买到了大召寺的票,没有遗憾了。     起先,大召寺还是大昭寺搞不清楚,后来才知道,大召寺是内蒙的寺,大昭寺是西藏的寺。     这是重修碑记。     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     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设活佛的寺庙,     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大召的平面布置采用汉庙形式,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八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九间楼、经堂、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     大殿是整个寺庙中唯一一座汉、藏结合风格的喇嘛庙,     殿前有二块寿字碑,一左一右,这是右边的一块,     屋脊上的金龙,     大召寺院建筑考究,大殿是常见的藏汉式喇嘛庙形制,其余部分则是依照传统中式庙宇的式样而建,     这是大召的主殿,大雄宝殿,里面供奉一尊四百多年、用一吨半(三千斤)的纯白银打造的释迦摩尼佛祖像,     在寺庙中有“三绝”银佛、龙雕、壁画,银佛就是三绝之首。     在殿门口两侧,一对绿色的动物叫做朝天吼(朝天吼叫的意思,也叫做望君出或着望君归)龙生九子之一,是帝王寺庙的象征,只有在帝王寺庙中才可看到,有上百年历史!     前面广场上的情侣,     大雄宝殿的后面就是藏经阁,是保存佛经和经典文献的地方,也是佛教学习和修行的场所。     庇佑殿供奉的是大白伞盖佛母,     她是一尊女佛,身白色,三头,头上有小头,身体四周有无数的手臂,每只手臂上又生一眼,手中持有钩、剑、弓、莲花、杵等法器,最外缘是一圈火焰。主臂的左手持有一柄白伞盖,这是她的主要标志之一。脚下各种人物、动物形象,象征着受其白伞盖庇护的众生‌。     玉佛殿为大召寺新建的建筑,因其内所供奉玉佛像而得名。这尊用缅甸玉精雕细琢的释迦牟尼坐像洁白晶莹,宝冠和服饰上镶嵌的宝石熠熠生辉。     大召寺的大乐殿是供奉弥勒佛的殿宇,位于大召寺的最后一进院落。‌在大召寺中,弥勒佛通常供奉在山门或前殿,但大乐殿将其放在最后一进院,这一布局显得与众不同。     铜牛头上挂满了哈达,     龙的根雕,     这是麒麟还是狮子?     无忧无虑的孩子,      大殿前面的香火很旺,     这几个内蒙小伙朝气蓬勃,每个人头后面都有一根小辫,是带在头上的装饰,非常漂亮。     这座大殿是大召的办公室,     喷水池非常漂亮,     办公室院子的大门口,     回到大召寺大门口,      大召寺广场边上就是寨上老街,     广场上人很多,    公安卫士,保卫着一方平安。      这8个塔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功德,分别是莲聚塔、菩提塔、吉祥门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好塔、尊胜塔、涅槃塔,每一座塔都是有5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塔基、塔瓶、塔颈、塔叉、塔顶,他们分别代表的是土水火风空五方面,体现的就是仓传佛教的文化特点。     寨上老街,     都是小吃,     里面人也不少,     这里卖帽子,这种名字非常漂亮,10元一顶,     本来准备街上吃午饭,     人非常多,而且都是小吃,不能坐下来,     出来找吃的,     说是格日勒阿妈不错,来呼和浩特必吃,     就是这家,格日勒阿妈奶茶馆以经营蒙餐为主,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奶茶、锡盟耳标羊、阿拉善驼肉、石头山烤肉、纯正的奶食,以及各类原汁原味的蒙餐菜肴。     可是排队的人实在太多,拿到的号太靠后了,只能放弃了。     走到隔壁的肯德基,这里附近只有这一家了。     二楼还有座,     吃点鸡块,     吃点汉堡,点点饥就行。       肯德基二楼倒是一个视角非常好的平台,     广场上的人非常多,     好多都是穿着民族服装的,     尤其是在八座白塔的周围,拍照的人更多,     姑娘们穿着白色蒙古袍,宛如梦中的草原仙女!     吃饱了,也看够了,走出了肯德基。     融入了广场上的人群,     广场上人还是很多,     还不断有人向大召寺涌去,     我们要去五塔寺,     要走出广场,坐出租车。     叫网约车很方便,     马上就到了五塔寺。     五塔寺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     五塔原为喇嘛召庙慈灯寺内的一座重要建筑,建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后来慈灯寺败落,寺宇塌毁,唯遗五塔巍然独立。     五塔寺山门,     三世佛殿,     观音殿,     五塔寺的白塔,     三世佛殿,     五塔寺内有三世佛殿,北方不空成就佛殿, 东方阿閦(chù)佛殿,南方保生佛殿。     过了三佛殿,正面是呼和浩特召庙文化展,     右边是西方阿弥陀佛殿,     左边是北方不空成就佛殿,     后边是大日如来佛殿,     大日如来佛殿的右边是南方宝生佛殿,     左边是东方阿閦(chu)佛殿,     最后就是金刚座舍利宝塔,俗称五塔。宝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      这个方向可以看到全部五个塔尖,     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     塔身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 五塔寺中最有价值的当属紧靠北墙的蒙文天文图石刻,天文图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     五座塔身上均镶嵌有佛像、菩提树、景云等砖雕。     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经文,     金刚座舍利宝塔的塔身上下布满了佛教题材的雕刻,浮雕佛像就达1560尊,     所有的雕绘充满了强烈的宗教色彩和气氛,具有很深的象征性和隐喻性。     在金刚座舍利宝塔背面(即北面)的山墙上嵌有三幅雕刻,以“蒙古天文图石刻”最为珍贵,是研究天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五塔寺周围的围栏,     内的面积并不大,游客只能在里面转个身,就出来了。     参观的人还很多,     出了五塔寺,坐网约车去清真寺。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是呼和浩特市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     整体坐东朝西,为一处独立的三进院落。     这是以前的大门,就在现在的大门旁,     现在老门关闭了,     寺门内正对礼拜大殿的后墙。     左边是礼拜大殿,前面是望月楼。     礼拜大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坐西向东,平面呈东西纵深方向的规整矩形,面阔5间,进深5间,共计25间,一次可供五百余人做礼拜。     清真大寺现保存部分阿文经书(约三十余册)及历年所立记载呼和浩特清真大寺大事纪的石碑七通。七通石碑的高度在1.7—2.3米之间,多数碑的碑首都刻有阿文“都阿宜”,或以汉文书“两世吉庆”“两世荣耀”等,碑文周边亦多饰以花草、网格等颇具民族特点的图案。     这是清真大寺可以上去的制高点,     望月楼位于三进院东南角,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总高约36米,平面六角形,成六棱体塔楼。     塔楼共分五层,下四层用砖砌,顶层木构亭式顶。塔楼的第三层正西面用汉文和阿拉伯文书有“望月楼”三个大字,     后院,很繁忙,     后墙为砖砌实墙,墙上刻有“正心诚意修身”,指诚恳的心意,使人内心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偏下方自右向左分别刻有“见性”“明心”。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     出了清真大寺,路上很热闹,     宽巷子就在前面,不由得想到成都的宽窄巷子,这里没有窄巷子。     宽巷子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是呼和浩特回族最为集中的地区,人口中约七成为回族。     该街区伊斯兰文化氛围浓郁,民族特色鲜明,且在呼和浩特市区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从高大的牌楼进去,里面都是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街口左边就是美食街,     这条街不长,烧烤店很多,     这是一家,     还有卖彩票的,     我们选择了“王维”烤羊肉串店,座位都在大街上,     品种很多,价格不贵,     女儿说,这家网上反映不错,     燕京啤酒,     稀果羮,呼和浩特市传统饮品。尤其是冰镇后最受人们的喜爱。稀果羹主要用杏干、柿饼、黑枣、苹果、梨等食材制作而成。     牛板筋,特有的纤维组织,令其口感异常美妙入口耐嚼而化渣。     各种烤羊肉串,羊腰子,大饱口福!     还有煮花生,       煮毛豆,     领略了内蒙古的烧烤风味。     离开了美食街,     转入宽巷子,     沿街的都是商铺,食品和餐饮最多,     人头攒动,还要排队,     都是小吃,     琳琅满目,     满大街都是人,     呛面馒头,     熏兔,熏鸡,     牛肉干,     干果,     馅饼,     二两肉一个饼,真过瘾!     酸枣面,以前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吃过了,     宽巷子的游客兴致很高,到处都是排队的人。     这么大的一笼烧麦,     头上的红灯笼给国庆带来了喜庆,     巡逻队保一方平安,     快要走到宽巷子的另一端了,    这里的奶制品还要排队,      这里又一座清真寺,     比脸庞还有大的糖枣,     现烤的牛肉干,     排队的商店,     我们叫了一辆网约车回酒店,     酒店大堂的人很多,     回到客房,桌上已经放好了水果,     还有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