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探秘“两庙一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 </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一个老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随着北京城市升级改造的逐步推进,“两庙一园”四个字成了昌平区回龙观街道1818街区居民谈论的中心话题。什么是“两庙一园”呢?人们为什么对“两庙一园”感兴趣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亲自探访了这三个地方,并查阅了有关资料,基本上明白了“两庙一园”这四个字所代表的深层含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b><b>在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街道有这样一个街区,它是回龙观居民最初的聚集地,也是回龙观历史文化脉络的源头所在。这个街区就是回龙观街道1818街区,它原来的名字叫回龙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提起回龙观,北京人并不陌生。回龙观位于北京城北,南距德胜门16公里,北距昌平城18公里,毗邻京藏高速,东边是十三陵景区。据1997年《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载:回龙观“清代成村,村内原有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的玄福宫,现尚存遗址,为明代帝后谒陵(即十三陵)时驻跸处,俗称回龙观,村以观名。”据传,明代皇帝祭奠皇陵回京时,多在此小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进入21世纪,北京城市重新规划时, 回龙观村被拆迁,在此处新建了一个回龙观街道1818街区,并于2014年新建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龙域东一路大街。2022年,对占地面积约1.5公顷的龙域东一路大街进行升级改造,重新修整位于这条大街南北两端的菩萨庙和玉光寺,并在这条大街的绿化带上新建了一个现代化的主题公园,这就形成了龙域东一路“两庙一园”的格局。这次升级改造后,通过活化利用历史资源、升级打造现代化的主题公园,提升历史文化底蕴,改善公共空间品质,将此地建成了周边8万居民共聚共享的活力家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先说说菩萨庙。菩萨庙俗称回龙观村的北庙,位于龙域东一路的北端,始建于清代初期。庙内残存的古迹主要有影壁、山门殿、西配房和马蹄井。其中:影壁是菩萨庙保存最完好的部分,其须弥座基座和筒瓦顶大脊,做工精细,俗称“九垄山”;山门殿有三间,其中拱形门与两侧的窗户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西配殿面宽三间,殿前有两棵古柏树,已经被列为一级和二级保护树木;马蹄井的井口上有类似马蹄的印记,传说是当年杨六郎牵马饮水时留下的痕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再说玉光寺。玉光寺俗称回龙观村的南庙,位于龙域东一路南端, 距菩萨庙约700米,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玉光寺坐西朝东,采用四合院布局,是典型的清式建筑。寺庙残存的建筑主要有山门殿、前殿、后殿及南北配殿,占地面积2440平米,建筑面积785平米,是回龙观地区规模较大、级别最高的寺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最后说一下芯动龙域街心公园。芯动龙域街心公园位于龙域东一路东侧,是一个集儿童游乐、竞技体育、商业外摆、健身步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公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甲骨文中的“芯”字,象征着科技与运动的结合,传达出“芯动龙域,运动在心上”的理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公园的设计采用了“电路板”形态的跑道,串联起儿童游乐、竞技体育、商业外摆、健身步道等节点,形成了科技感十足、活力满满的空间。公园内设有动感单车、拳击项目等设施,适合各种运动爱好者使用,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和拍照打卡点,如“心动之门”地标和电子竞技项目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随着“两庙一园”项目的建成,玉光寺和菩萨庙这两座古老建筑经过修复,分别变身为“寺锦”城市会客厅和“庙趣”城市岛屿,为居民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空间。通过融合科技与运动元素,在龙域东一路上建造高品质的街区时尚主题公园,既保持了回龙观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增加了具有时代气息的高科技含量,成为回龙观街道1818街区的新地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升级改造后的龙域东一路(特别是芯动龙域街心公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设计功能多样化:街区涵盖了儿童游乐、网红休闲、竞技体育、商业外摆、健身步道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空间布局科学化:街区划分为“一心·三线·五区”(即数据中心;运动线、娱乐线、定制线;动芯、核芯、童芯、热芯、开芯),通过“电路板”形态串联所有节点,形成“心动之门”作为地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互动装置人性化:街区设置有跑道、座椅、电子竞技项目、景观小品和灯光装置,营造更具趣味的差异化场景体验感,通过互动装置形成引人、留人机制,拉动夜间经济发展,打造24小时活力街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总之,经过升级改造后的1818街区龙域东一路,将延续历史文脉、带动街区人气及活力,提升街区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满足街区各群体的需求,实现街区与数据的链接、运动与健康的链接,逐步完成从传统城市绿地向幸福生活实践基地的跨越。</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附:再说说回龙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说起玉光寺和菩萨庙,就不得不说回龙观。回龙观历史悠久,是一个和明朝皇帝有关的地方。据《昌平史话》载:回龙观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年),正德十年(1515年)全部建成,当时定名为玄福宫。当年的玄福宫规模很大,仅山门就有内、外两重,还有钟楼、鼓楼、龙殿、虎殿、正殿、左右殿、南北方丈殿等。玄福宫建成后,明朝皇帝到天寿山拜谒皇陵,回銮途中多驻跸于此。至于玄福宫何时改名回龙观,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明万历朝吏部尚书杨巍在谒陵途中,曾夜宿此地,并写有一首《宿回龙观诗》:“沙际开瑶馆,銮舆几度过,日回双阙逈,云傍九陵多,承露空仙掌,沿阶自绿萝,夜深清吹发,犹忆旧鸣珂。” 由这首诗的名字可以知道,在明朝万历年间这个地方就已经叫回龙观了。到了清康熙年间,元福宫(清代为忌讳康熙玄烨的“玄”字,玄福宫改称元福宫)已被废弃,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编纂的《日下旧闻考》中有元福宫“殿宇倾圯,明武宗碑一在殿左”的记载。这说明在清朝乾隆年间,玄福宫已经荡然无存了,只留下“明武宗碑在殿左”的记载。这个记载中的“明武宗元福宫碑”,在2009年6月回龙观拆迁时被出土重现了(见下图)</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是位于龙域东一路北端的菩萨庙,俗称回龙观北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是位于龙域东一路南端的玉光寺,俗称回龙观南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是2009年6月回龙观村拆迁时出土的“明武宗元福宫碑”。这块碑现在就安放在芯动龙域街心公园里,碑上详细地记录了回龙观的历史。碑文是这样写的:“弘治十七年(1504年),皇考孝宗皇帝论曰,御马监黄土马房草场,乃天寿山居庸观经由通衢适中之地,闻其土燥无水,居者行者往往病之,其择地凿井汲水,以济人用,仍修建观宇一区,为往来栖宿之所……工未就绪。朕谓此先帝遗志也,不可不终,仍命督修,改观为玄福宫……盖自弘治甲子冬十月始事,至今正德乙亥夏五月厥宫告成。宫之中为正殿,以奉元武之神。前为左右殿,为龙虎殿,为钟鼓楼,为内外山门。山门之前甃石为井,南北为方丈以居道众。缭以垣墙,宫旁及前为营房,为车园店,以居牧马旗军,又给草场地六十顷以供香火。琳宫贝宇,杰出霄汉,轮奂完美,丹碧辉映,遂为都城一伟观云。”碑文清楚地记述了回龙观最初缘何而建,继而为何又仍命督修,道观的规模布局,主供与供养,道观的雄伟气魄,可谓是对玄福宫最可信、最具体的介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是芯动龙域街心公园的部分园景</b></p> <p class="ql-block"><b>2024年7月 22 日,回龙观街道1818街区组织部分青少年在芯动龙域街心公园开展了一场以“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模拟小长征徒步体验活动。这是部分活动现场以及本文作者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场景。</b></p><p class="ql-block"><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