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文殊寺之行

黄建民(拒绝私聊)

<p class="ql-block"> 文殊寺,位于明太原城晋王府西侧粮仓附近,即今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4号。</p> <p class="ql-block">清《太原府志·寺观》记载:“在西肖墙角,明万历丁巳僧如安重修。”1919年,在文殊寺开办省立普济堂。上世纪60至80年代,大部分建筑被毁。</p> <p class="ql-block">  文殊寺山门上书“文殊圣境”,左右两边牌坊上分别是智慧门和慈悲门。</p> <p class="ql-block"> 文殊寺始建于何时,已不可确考。但是据地方志文献记载,明代晋王曾对文殊寺进行过重修,说明文殊寺至少在此前已经存在。文殊寺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早期木结构建筑,是研究我国清代建制的重要遗存之一。</p> <p class="ql-block">  山门左右有钟楼、鼓楼,三进式院落,依次是天王殿、文殊殿、伽蓝殿、祖师殿、普贤殿、观音殿,最后面是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清末建筑遗存。殿内正面为弥勒佛坐像,坐像后扇面墙绘五彩祥云;背面为韦驮菩萨立像,立像后扇面墙绘天目山道场景象。左右两侧为四大天王像,塑像后壁画绘佛经中须弥山四大洲祥和景象。</p> <p class="ql-block"> 文殊殿,清代建筑遗存。殿内正面为文殊菩萨组像,文殊菩萨持如意坐于青狮上,青狮孔武有力,菩萨宝相庄严;两侧为胁侍菩萨像各一尊;左前为善财童子和佛陀波利像,右前为文殊老人和于阗王像。背面为倒坐观音悬塑组像,观音眉目慈善,金童、玉女神情恭敬。殿内壁画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二十一个场景。</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明末清初建筑遗构,大木构架为清代原物,是原文殊寺的留存文物,外檐下围廊为民国时添建,其垂柱莲花的镂空木雕造型精美。殿内正中主龛为释迦牟尼佛像和阿难、迦叶二尊者像,两旁侧龛为十八罗汉像,殿内梁柱以及其上彩绘均为清代早期文物。</p> <p class="ql-block">  观音殿,清代建筑遗存。殿内正面为“观音三尊”像,即骑犼观音、善财童子和龙女像,观音菩萨侧身垂足坐于金毛犼上,身材匀称,线条柔和;南北两侧为胁侍菩萨像各两尊。殿内壁画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十五个场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普贤殿,清代建筑遗存。殿内正面为“普贤三尊”像,普贤菩萨倒身垂足坐于六牙白象上,头戴宝冠,衣饰飘逸;南北两侧为胁侍菩萨像各两尊。殿内壁画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十七个场景。</p> <p class="ql-block"> 祖师殿,内塑禅宗六代祖师像。从左至右分别为六祖慧能、四祖道信、二祖慧可、初祖达摩、三祖僧璨和五祖弘忍像。殿内壁画描绘“初祖达摩九年面壁”“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等禅宗六代祖师修行和传法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由于年久失修,寺内建筑和彩塑、壁画等文物损坏较为严重,原有木结构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013年5月,文殊寺修缮工程开工,经过几年的精心修缮,寺内主要建筑钟鼓楼、东西厢房、大殿等建筑都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现于世人面前,曾被毁坏的彩塑、壁画,也按照清朝初年的样式重建。2011年12月,太原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文殊寺是佛教造像艺术的宝库,更是古建艺术的宝库。各殿内的彩塑、造型出神入化,彩绘生动传神,连环画式的壁画也是极具神韵;在建筑方面,单是那些形态各异、镂空雕刻细致入微的莲花垂柱就足以让人感知古代工匠的匠心匠造。 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太原的北部。佛国五台,相传是文殊菩萨的演教道场,文殊寺也因五台山而闻名。明代时期太原文殊寺是朝圣五台山的“驿站”,也是僧人进入圣地的必经之路。各地文化在这里碰撞并交融,使得太原不仅展现了文化的吸纳力与包容性,更彰显了人文意义的深远与从容。锦绣太原的文脉,就如同天王殿旁那棵枝繁叶茂的古槐树,源远流长,生生不息。2024.1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