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小】深情寄明月 课堂展高效

魏冬云

宁陵县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之听课评课 <p class="ql-block"><b>周次: 第14周 </b></p><p class="ql-block"><b>时间:2024.12.4</b></p><p class="ql-block"><b>主讲人:郭艳红</b></p><p class="ql-block"><b>课题:《23.月光曲》</b></p><p class="ql-block"><b>地点:六4班</b></p><p class="ql-block"><b>参加人员:六年级语文组成员</b></p><p class="ql-block"><b>教研主题:听课、评课</b></p> <p class="ql-block"><b> 初冬微寒,时光清浅。今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贝多芬因为夜晚的一场不期而遇谱下了举世闻名的《月光曲》。今天,在郭艳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再一次重温它的魅力!课文还是我们熟悉的课文,老师也还是我们熟悉的老师,仍然是有条不紊的节奏! </b></p><p class="ql-block"><b> </b></p> 教材分析 <p class="ql-block"><b>  《月光曲》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幽静的莱茵河畔,不期听到了盲姑娘的琴声而受到触动,不请而进的他看到穷兄妹俩又心生感动,便为其弹奏一曲,可他没想到遇上了知音——一位对音乐痴迷且极富音乐理解力、有极高音乐素养的盲姑娘,因此内心激动不已以至不答而弹,在那个月光如水、情感如潮的时刻,即兴创作出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b></p> 教学流程 <p class="ql-block"><b>1.课堂中,郭老师不仅紧紧抓住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这一条明线:夜晚散步——听到琴声——走近茅屋——听到谈话——弹一曲——再弹一曲,还紧紧抓住因事情发展引起人物感情变化的这条暗线。巧妙的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并通过自读自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等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帮助他们理解《月光曲》的内容,尤其是二至六自然段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乐曲,第九自然段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两部分,使学生充分感受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爱。</b></p><p class="ql-block"><b>2.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步骤,始终紧扣行文线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文章在写作上除了对景物的描写比较生动细致之外,虚实结合,即由实在事物引起联想,采用具体事例,体会运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写作方式。</b></p> <p class="ql-block"><b>3.以读促悟,郭老师紧抓对朗读的指导,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音乐之美,音乐节奏的变化。</b></p><p class="ql-block"><b> 4.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真切的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理解月光曲这些抽象的意境并不简单,而郭老师通过化难为简的问答方式悄无声息的带领孩子们走入人物内心,理解课文,使文本的感情在读中,悟中不断升华。</b></p> 课堂评价 <p class="ql-block"><b>  《月光曲》是一篇经典课文,文质兼美,然而就是这样一篇美则美矣的文章,历来让教者难教,学者难学。 郭老师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另辟蹊径,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一、抓住主线教学,入情入境。本课的五个教学环节:导入,揭示课题——品读感悟,体会乐谱精妙——展开想象,体会画面之美——课堂练笔,感受人物内心——传说小结,升华人物精神。五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情感得到升华。</b></p> <p class="ql-block"><b> 二、教学语言朴实。郭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课堂语言朴实,带孩子们在优美的意境中尽情想象,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感悟作品,以此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b></p> <p class="ql-block"><b> 三、重视学科融合,体现以读为本。在对重点段第九自然段的研读中,借助想象、旋律来解读文本,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如指名读、分角色读、小组赛读、挑战读等)、多个层次的朗读实践中,体悟语言,引发情感,产生共鸣,较好地体现了“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 的目的。</b></p> 评课收获 <p class="ql-block"><b> 课虽止,而“研”不停,课后,语文组的老师们进行了评课议课,老师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对郭老师的这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精炼的语言,清晰明朗的教学设计,指导朗读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1.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郭老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针对《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所表现的画面展开联想与交流,透过文字建立意象,从而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走进盲姑娘、走进皮鞋匠的内心世界,感受音乐创作过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b></p><p class="ql-block"><b>2.值得思考的是,郭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细化理解,能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建立在剖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b></p> <p class="ql-block"><b>3.过渡语简洁、精炼,整个课堂流程顺畅,教师教态亲切,课堂环节环环相扣,善于引导学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师的情感需要再深入些,才能更好地把学生带入其中。</b></p><p class="ql-block"><b>4.课堂结尾可以考虑配乐《月光曲》时朗读。</b></p> <p class="ql-block"><b> 教研组里浓厚的教研氛围,每一位老师毫无保留的建议,伙伴们闪耀着智慧的思维火花,让大家在这个初冬暖意融融。</b></p> 感悟心语 <p class="ql-block"><b> 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曾这样说:“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美的力量更具大!”抛开这节课的其它亮点不说,触动大家内心感受最深的方面就是在思想的引领下,让学生感受美——音乐传递着人性中真善美动人心魄的力量!这就是经典的美!永恒的美!</b></p> <p class="ql-block"><b>统筹:邓振杰</b></p><p class="ql-block"><b>策划:李瑞芳</b></p><p class="ql-block"><b>审核:石先锋</b></p><p class="ql-block"><b>编辑:魏冬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