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龚滩古镇

夏和平

<p class="ql-block">  初冬时节,驾车去重庆酉阳龚滩古镇游览。车过彭水县城,便进入到乌江峡谷。公路两侧,一边是绵延逶迤的大山,一边是蜿蜒流淌的江水,景色十分壮美。汽车沿路行驶,一会钻进山中,一会又回到江边,一路看不尽的山光水色。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位于乌江下游的龚滩古镇,住进古镇北头一家名为屹舟的客栈。</p> <p class="ql-block">  雄踞江岸的龚滩古镇沉寂幽静、古老沧桑。从客栈的窗口望出去,不仅可以看到近处层层叠叠的瓦屋、远处缓缓流淌的江水,还可以看到江对岸高高耸立的悬崖峭壁。谁能想到,这样一座深藏大山中的小镇,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华阳国志校注》记载,龚滩古镇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公元480—589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古镇从无到有,由小而大,一条条石板路在江岸上延伸,一座座吊脚楼在山崖上崛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成乌江岸边一道迷人的文化景观,让无数游客来此流连徜徉,咂摸品味。</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客栈稍事休整,便去镇子里寻找晚餐。古镇依山傍水,由北而南呈长条形分布,有三条主要街道。最上边为过境公路,北通彭水,南连酉阳,是古镇连通外部世界的主要通道。中间为小镇的主街,宽约五米,曲曲折折,坎坷不平。两边为清一色的吊脚楼,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小镇的祠堂、寺庙、会馆等重要建筑以及客栈、饭店、商铺等经营场所都集中在这条街上,为古镇的核心区域。主街两侧连接着一条条石梯,通往一户户人家,是古镇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最下边为滨江路,分布着一个个船坞,建了人行观光步道。沿滨江路行走,既可饱览古镇景色,又可欣赏乌江风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踏着主街的青石板路行走。正值旅游淡季,街上游客稀少,显得十分冷清,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店铺门洞大开,期待着游客光临。夜色降临,房檐下的灯笼渐渐亮起,暗红的灯光在苍凉的夜色中氤氲出几许暖意,让人感觉到古镇久远的温馨。路边的岩壁上、墙头上,不时可以看到诸如“我在龚滩古镇等你”“一个有梦有故事的地方”之类的文字,别有情调。我们来到一家热气蒸腾的饭馆,进去后才发现这里不仅聚集了不少国内游客,还有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正惬意地品尝着面前的美食。这位外国游客来中国之前,一定是做过攻略的,否则不会孤身一人寻到这么偏僻的大山中来。我们在临窗的位置坐下。从窗口望出去,江对岸就是贵州的大山。在这样的地方就餐,既可品尝重庆美味,又可欣赏贵州山水,实在是妙不可言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翌日一早,我们便去游览乌江百里画廊。乌江,古称延江、黔江,是贵州省的第一大河流,也是长江上游南岸的最大支流。贵州生态环境好,乌江水常年清澈碧蓝,色泽深重,故有“乌江”之称。乌江百里画廊位于乌江下游的重庆酉阳县与贵州沿河县之间,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古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千里乌江最精华的地段。我们来到码头上,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正等待着游船到来。昨晚古镇街头冷冷清清的,以为游客不多,不想到了今日早上,游客们从各个角落里钻出来,一下子便挤满了趸船的候船大厅。毕竟是山水奇丽的乌江画廊,毕竟是历史悠久的龚滩古镇,即便是在寒风萧瑟的冬季,也以它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游船终于出现了,渐渐驶近,靠上趸船。游客们鱼贯而入,很快便挤满了船舱和甲板。天色阴晦,江风浩荡,游船行驶在宽阔的江面上。古镇很快从视野中消失,出现在眼前的是两岸连绵的青山。虽然仅一水之隔,两边的山势却大不相同。重庆这边的山比较平缓,蜿蜒起伏,不时能看见农舍和田地。贵州那边的山却十分陡峭,刀削斧砍般的山崖临江而立,慑人心魂。游客们大都挤在甲板上,兴奋地欣赏着两岸的山光水色。喜欢摄影的人更是一刻都不清闲,他们手持长枪短炮,一会儿跑到左边船舷,一会儿奔往右边船舷,不停地摁动快门,仿佛要把这美丽的景色一点不漏地全都装进相机里去。忽然,天空中飘起小雨来,游客们纷纷躲进船舱。风雨之中,只见一位衣着时髦的年轻女子趁着人少,不停地变换着身姿,忘情地用手机进行自拍,要把美丽容颜定格在壮丽的山水之中。</p><p class="ql-block"> 乌江画廊全长几十公里,游船仅行驶了约半小时便返航了。回到古镇,面对层层叠叠、盘盘绕绕的石梯,我们一行人分成了两拨,不愿受跋涉之苦的回客栈休息,兴犹未尽的继续游览,我选择了后者。到龚滩古镇游览,不在陡峭的石梯上攀爬行走,不在狭窄的街巷里流连徜徉,你就感受不到这座古镇的古老沧桑,你就体会不到这座古镇的岁月绵长。雨后的古镇水气弥漫,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湿漉漉的的山林,湿漉漉的岩壁,湿漉漉的屋瓦,湿漉漉的石梯。这些湿气汇聚起来,升上天空,形成云雾,使古镇笼罩在缥缈的山岚之中。行走在雨后的古镇上,我想起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阴雨》来:“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龚滩古镇是乌江上的重要码头,云、贵、川等地贩运茶叶、食盐等重要生活物资都须经过这里。古镇上有一条老街叫做“川盐路”,可见当时这里的商业有多么发达。我们沿路而行,一路可见西秦会馆、川主庙、文昌阁等重要建筑。西秦会馆位于古镇中心,占地面积一千余平米,由陕西商人张朋久于清光绪年间修建,作为同乡人的聚会之所。会馆内设正殿、偏殿、耳房、戏楼,雕梁画栋,古朴雅致,是古镇面积最大的古建筑。进入西秦会馆,坐于正殿之上,看着空空如也的戏楼,耳旁隐约可闻当年的热闹和喧哗。川主庙距西秦会馆不远,砖木结构,坐东朝西,四合院布局。川主庙是川渝地区独有的。秦统一巴、蜀后,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因善于治水而闻名,被神化奉为“川主”。乌江水急滩险,龚滩更是常有水患,在此修建川主庙,大约是希望借李冰之神力保一方平安。</p><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来到古镇的最南端,半坡上坐落着一座与古镇风格大相径庭的建筑,这便是“龚滩吴冠中纪念馆”。看了墙上文字,才发现馆名是由我的西南师院同学、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傅舟题写的。纪念馆不大,分上下两层。也许因为吴冠中是民盟会员的缘故,一楼内容全都是介绍民盟工作的。上到二楼,看了文字介绍,参观了吴冠中画作,才知道吴冠中与龚滩古镇的情缘。1984年,吴冠中乘船溯乌江而上,来到龚滩古镇,惊艳于龚滩古镇的美,在古镇历时半月,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回京后,吴冠中在《人民文学》发表了《风光风情说乌江》,盛赞龚滩古镇“是艺术家眼中的仙居,是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吴冠中的文章和美术作品,对于宣传龚滩古镇起到了巨大作用,受到古镇人的尊敬与爱戴,在这里修建吴冠中纪念馆,便是古镇人对吴冠中的最好回报。我在吴冠中的画作前久久伫立,细细欣赏他的每一幅作品,那些简洁的线条、那些鲜亮的色块,无不蕴含着一位画家对古镇的挚爱深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