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生的美篇

陈元生

<p class="ql-block">方寸里的新中国廿八:纪念第一届全国人大</p><p class="ql-block">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1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邮电部发行纪念邮票一套。全套两枚:一《普选》,图案是一位女工正在往票箱中投票,展示基层选举人大代表的场面。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画面中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两边是庆祝的人群,展示各族人民庆祝第一届人大召开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届人大,于1954年9月15日至28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此前,一直由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一届人大的代表共1226名,由各地分别采取无记名投票、举手、豆选等方式普选产生。年龄最大的代表是93岁的齐白石老人,年龄最小是刚到选举年龄的青年女工郝建秀。毛泽东本来不打算在开幕式上讲话,著名爱国将领、全国政协常委张治中专门致信毛主席说:这次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怎能不讲话?经考虑,毛泽东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满怀信心的指出:“我们正在前进,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p><p class="ql-block">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宋庆龄等13位为副委员长,彭真为秘书长,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根据毛主席提名大会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根据周总理提名大会决定陈云、彭德怀、邓小平等10人为国务院副总理。</p><p class="ql-block"> 一届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的第1部《宪法》,结束了由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和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这次大会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大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治化和民主化。</p><p class="ql-block">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人大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今后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代会制度,比如扩大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加强对政府各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强化代表的履职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等等。真正通过人代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p><p class="ql-block"> 下为纪念邮票,、一届人大开幕式、大会现场、毛泽东在投票、年龄最老和最小代表的照片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