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沙俄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随军教堂,1911年建成一座砖木结构的教堂。成为索菲亚教堂初期的样子。一座精巧的东正教小教堂。当时道里区还叫埠头区,索菲亚教堂的四周并没有几座高大的建筑,中央大街也才初见雏形。后来教堂前出现一片公共绿地,城市规划也初见端倪。应该说俄国人在城市规范和建设这方面,还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与中国传统城市自然粗放不同,俄国人的城市规划更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1923年索菲亚教堂重修,这次不是改造或添枝加叶,而是在旁边重新修建一座新教堂。也就是现在的索菲亚教堂。9年后的1932年,新建的索菲亚教堂完工,这一年哈尔滨经历了一场大洪水。道里道外一片泽国。</p> <p class="ql-block">新索菲亚教堂建成以后,老教堂并没有马上拆除,而是留存了一段时间。在1932年左右拍摄的照片中,会看到新老教堂同处一地的壮观场景。一边精巧秀气,十字架林立,一边高大雄伟,硕大的洋葱头突显个性。让人不禁联想当年华洋杂处,彼此相安的奇特景象。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道里区还会见到白发苍苍的马达姆,亲切地和邻居们聊着天,分享鲜美的食物,毫无违和感。</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iconn道里区透笼街88号,是哈尔滨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3年9月现址重建,1932年11月25日落成。建成后的圣·索菲亚教堂深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是哈尔滨icon近代欧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教堂采用希腊icon十字平面布局,从鸟瞰视角看,呈现出一个中央圆顶与四个延展出的希腊字母“Π”形状的廊道相交的结构。教堂占地面积达721平方米,主塔高度达53.35米,是哈尔滨市区的重要地标。据说这是远东地区icon最大的一座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一次性最多可容纳2000人。这座教堂是由俄罗斯icon建筑师伊朗·亚吉甫(Igor Rožankowski)设计建造的,并取名为“圣·索菲亚”。“索菲亚icon”意为“神灵的智慧”,以此为教堂命名,是供奉智慧之神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采用希腊十字平面布局,南北对称布局,东西长42米,南北宽28米,总体形状呈现出一个大致接近正方形的形式。教堂顶部以中央十字架、钟楼十字架、尖塔十字架相互形成东正教标志。中央主体建筑上冠以巨的洋葱头穹顶,四翼建有大小不同的帐篷顶。“洋葱头穹顶”和“帐篷顶”是公认的俄罗斯建筑的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充分融合了东阿拉伯和伊斯兰教icon的文化色彩,外墙上的石雕包括了拜占庭式的图案和装饰,其中有经典的凤凰图案、细致的花纹和装饰,展现了精湛的艺术工艺和拜占庭建筑icon的独特风格。内部的壁画和浮雕icon更加精美细致,描绘了圣经中的故事、基督教的历史和圣徒形象,为教堂增添了神秘而庄重的气氛。这座诞生近百年的建筑充溢着迷人的色彩,教堂内的吊灯、壁画、钟楼及穹顶和唱诗台无一不显示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匠心独具的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观赏价值。教堂规模宏大可与莫斯科icon瓦西里教堂媲美,造型精美堪与巴黎圣母院icon并列。</p> <p class="ql-block">1996年11月,圣·索菲亚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哈尔滨市政府对圣·索菲亚教堂建筑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保护修缮和综合整治,修复后的教堂不再进行宗教活动,成为集文物、文化、旅游、娱乐、休闲于一身的的综合旅游文化景观。(以上资料参考网络编辑)</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8月下旬去的,圣·索菲亚教堂内外到处人头攒动,这座百年建筑吸引了众多游人的目光。室内装修精美,富丽堂皇,有一位年轻人在台上吹着悠扬的笛声,让人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和谐交融和浓浓的艺术氛围。周围的墙壁上是《百年哈尔滨》系列油画展览,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哈尔滨的陈年旧影,感受这座城市遥远的从前和历史的变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