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医养生:全方位呵护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中医养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以下将从饮食、运动、起居、情志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医养生的要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饮食养生</p><p class="ql-block">中医认为,食物具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合理搭配食物的五味,能够滋养五脏,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例如,酸味食物可养肝,苦味食物可养心,甘味食物可养脾,辛味食物可养肺,咸味食物可养肾。</p><p class="ql-block">饮食还应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五谷杂粮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应作为主食;水果、肉类、蔬菜则作为辅助,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此外,饮食要有节制,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以免损伤脾胃功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运动养生</p><p class="ql-block">中医运动养生注重身心的统一,通过各种运动方式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强筋健骨。常见的中医运动养生方法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p><p class="ql-block">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缓慢柔和,如行云流水,能够锻炼人体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八段锦由八组动作组成,每一组动作都有特定的姿势和呼吸方法,通过伸展、扭转、俯仰等动作,对全身的经络和脏腑进行按摩和调理。五禽戏则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进行创编的一套健身功法,具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功效。</p><p class="ql-block">运动养生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并且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一般来说,每周运动 3 - 5 次,每次运动 30 - 60 分钟为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起居养生</p><p class="ql-block">起居养生主要包括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居住环境适宜等方面。中医强调顺应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合理的作息时间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和潜藏,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p><p class="ql-block">睡眠是起居养生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睡眠能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成年人每天应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要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兴奋或忧虑,可通过泡热水脚、听舒缓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促进睡眠。</p><p class="ql-block">居住环境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房间应保持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寒冷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以免引发疾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情志养生</p><p class="ql-block">情志即人的情绪和情感,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中医认为,情志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不同的情志变化会对相应的脏腑产生影响。例如,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伤肺,过思伤脾,过恐伤肾。</p><p class="ql-block">情志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避免情志过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参加社交活动、旅游等方式来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同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经络养生</p><p class="ql-block">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遍布全身,连接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养生通过按摩、推拿、艾灸、拔罐等方法来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p><p class="ql-block">例如,按摩足三里穴可健脾和胃、扶正培元;按摩涌泉穴可滋阴益肾、平肝息风;艾灸关元穴可补肾固本、温阳散寒;拔罐可疏通经络、祛风除湿等。经络养生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选择相应的穴位和方法进行操作,但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对身体造成损伤。</p><p class="ql-block">中医养生是一个综合性的养生体系,涵盖了饮食、运动、起居、情志、经络等多个方面。只有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全面地遵循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才能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目标。让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医养生文化,开启健康美好生活的新征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本中医养生书籍</p><p class="ql-block">1. 《黄帝内经说什么》:作者徐文兵等,2013年出版等。以聊天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分析了《黄帝内经》里的经典篇目,如《上古天真》《天年》等,帮助读者了解中医养生理念,豆瓣评分8.5分左右。它让读者知晓顺应自然、调节情志等养生方法,对改变生活习惯和心境观念有很大帮助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陈允斌二十四节气顺时饮食法》:作者陈允斌,2021年出版。陈允斌作为四代中医世家传人,提炼出中医食补养生经验,以二十四节气为序,介绍不同节气的养生食方和起居宜忌,豆瓣评分8.9分。全书4册,内容系统,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漫画黄帝内经》:作者马寅中,2024年出版。以漫画形式展现《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包括二十四节气养生和十二时辰养生等内容,让养生知识更生动有趣,易于理解,适合养生小白,豆瓣评分7.1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中医体质养生学》:系统阐述中医体质学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不同体质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养生方法,为养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指导,对深入了解中医体质养生有重要参考价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九种体质养生法》:以九种体质分类为基础,针对每种体质给出饮食、运动、起居等养生建议,使读者能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着重讲解体质辨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根据辨识结果进行有效调理,帮助读者准确判断自身体质并进行科学养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 《中医体质养生智慧》: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医体质养生的实践应用,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体质养生的具体方法和效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 《读懂你的体质选对养生方法》: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实用,帮助读者了解自身体质并选择合适的养生方式,是一本适合大众的体质养生入门书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作者娄绍昆,记录了其个人医学旅程,书中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思考,能让读者感受中医魅力,豆瓣评分8.5分以上。对中医学习者有很大启发,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经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 《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将黄帝内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读者领略针灸的临床效果和中医国学魅力,感受“执两用中,中正平行”的思想,豆瓣评分8.5分以上。是学习黄帝内针的重要参考书籍,可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 《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作者刘力红,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医与自然和生命的联系,曾引领中医文化浪潮,豆瓣评分8.5分以上。可帮助读者从宏观上理解中医的时空概念,加深对中医理论的认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刘力红教授的作品,教导读者如何通过内外调和,达到生命的良好状态,书中的具体践行方法,可让读者将“人人知医,天下少病”的理念落到实处,豆瓣评分8.5分以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 《中医学基础(师承版)》:以阴阳盛衰为主线,精简复杂的中医学知识,让读者轻松掌握中医精髓,是学习中医的入门书籍,豆瓣评分8.5分以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 《中医辨证学讲课实录》:朱文锋教授的讲课实录,详细记录了中医辨证的各个方面,是深入学习中医辨证学的宝贵资料,豆瓣评分8.5分以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张廷模教授的讲课实录,介绍了中药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经验,对学习中药学有重要参考价值,豆瓣评分8.5分以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邓中甲教授多年教学和临床经验的结晶,对各种方剂进行了详细解读和分析,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中医方剂学,豆瓣评分8.5分以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教授研究《伤寒论》的成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伤寒论》的理论和应用,对学习《伤寒论》有重要指导意义,豆瓣评分8.5分以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 《拨开迷雾学中医》:王伟分享了其从一名普通中医药大学毕业生成长为日诊百人中医医生的心得体会,书中的经验和方法对其他中医学子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豆瓣评分8.5分以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 《自愈力饮食法》:介绍了通过饮食激发人体自愈力的方法,强调食物对健康的积极影响,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自然、健康的养生理念和方法,豆瓣评分8.5分以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 《营养圣经》:最权威的营养类书籍之一,内容详细,涵盖了各种营养知识和健康饮食的建议,帮助读者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豆瓣评分8.5分以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 部关于中医养生的电影</p><p class="ql-block">1. 《黄连厚朴》:导演丁荫楠,主演朱旭、王之夏等,豆瓣评分8.1分。影片以一位民国老中医给现代大老板看病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中医的玄妙诊脉及高深理论,同时也体现了中外文化的碰撞和成年人世界的无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精诚大医》:导演海涛,主演王庆祥,豆瓣评分8.1分。以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为原型,展现了众多名老中医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传播了中医文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医痴叶天士》:导演方军亮,主演田小洁、刘思伟、苏倩薇等,豆瓣评分7.5分 。以戏说手法撷取了叶天士出手治伤、治匪、救上、做红娘等故事,再现了其精湛医术、精深医理和高尚医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艾草仙姑》:讲述东晋南海郡名医鲍敬启女儿鲍姑用越秀山脚下的红艾制成艾绒条为百姓治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大明劫》:展现了吴又可在大疫中开创性地提出病毒学说及其传播方式,并力挽狂澜拯救天下苍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河间圣手》:以真实史料为依据,讲述了金元四大家之一“寒凉派”创始人刘完素在乱世中救死扶伤兼济天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 《皇甫谧》:讲述了一代儒医皇甫谧历经磨难,以身试针著成《针灸甲乙经》,济世苍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 《天下第一针》:讲述了中国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奉旨铸造针灸铜人,历尽艰辛终有所成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 《医者童心》:讲述了儿科圣手钱乙的医学生涯,其撰写的《小儿药症直诀》是世界上最早的儿科医学专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 部关于中医养生的电视剧</p><p class="ql-block">1. 《本草中国》第一季:导演干超、郑波,无主演。2016年上映,豆瓣评分8.7分。这是一部以本草为切入点的纪录片,展现了中医药学的智慧和养生理念,通过讲述药材的采集、炮制、配伍等过程,让观众了解中医养生的本草基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本草中国》第二季:2019年上映,豆瓣评分8.5分,同样由专业团队制作,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深入挖掘本草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养生价值,进一步展现了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和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本草中华》:2017年上映,豆瓣评分8.5分。通过展现中华大地的本草资源和中医药传承人的故事,呈现了中医养生与自然、人文的紧密联系,以及本草在日常养生中的多样应用,使观众感受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针灸》:2014年上映,豆瓣评分9.1分。以针灸这一独特的中医疗法为主题,详细介绍了针灸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治疗案例等,让观众了解针灸在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医经络学说和养生理念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葛洪医道》:暂无明确的导演及主演信息,豆瓣评分8.9分。该剧以葛洪的医道传承为背景,展现了其在炼丹制药、养生保健等方面的探索和成就,反映了中医养生与道家思想的融合,以及古代医家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智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精诚大医》:导演海涛,主演王庆祥等。以国医大师李振华的生平为蓝本,展现了主人公从贫苦中医世家子弟成长为一代大医的历程,体现了中医传承人的伟大与坚韧,以及中医文化在救死扶伤中的关键作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 《李时珍》:主演赵丹、舒适、仲星火等,豆瓣评分8.2分。生动展现了李时珍不畏艰难险阻,亲自上山采药、尝百草,耗时数十年修订《本草纲目》的过程,让观众见证了中医中药发展历程中的伟大征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 《黄连·厚朴》:导演丁荫楠,主演朱旭、王之夏、袁玫等,豆瓣评分8.1分。围绕老中医龚老太爷为于莲舫号脉诊病展开,深度挖掘了中医文化内涵,将中医上升到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的高度,引发人们对生命、健康和人性的思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 《神医喜来乐》:导演黄力加等,主演李保田、杜雨露、沈傲君等,豆瓣评分8.1分。故事发生在清末,民间神医喜来乐凭借独特医术和过人智慧治病救人,剧中大量情节展示了中药偏方治病的过程,体现了中医在民间的深厚根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 《国医少年志》:导演王小帅,主演张云龙、赵露思等。该剧首播收视率高,以中医文化传承为核心,讲述了大学生李承言成长为中医大师的过程,通过生动鲜活的病例展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融入了情感元素,增强了观赏性和趣味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医养生相关的高评分纪录片:</p><p class="ql-block">1. 《本草中国》第一季:导演干超、郑波等,无传统意义的演员,豆瓣评分8.7分。以“本草”为切入口,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和传承人的故事,让观众了解本草的采集、炮制等知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本草中国》第二季:同样由干超等导演,无演员,豆瓣评分8.5分左右。延续第一季风格,继续挖掘本草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展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本草中华》:导演孙虹等,无演员,豆瓣评分8.5分。由《本草中国》原班人马打造,以中华本草为切入点,带观众走进中药世界,感知中医药文化在中国人生活中的融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黄帝内经》:导演张其成等,无演员,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但作为解读经典的纪录片,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该片以黄帝与岐伯等的对话为基础,深入解读中医养生理论,收集大量历史背景等资料,使深奥理论通俗易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针灸》:导演刘嘉等,无演员,豆瓣评分9.1分。以针灸疗法为主题,介绍其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治疗案例,展现了中医经络学说和养生理念的科学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大国医》:导演吴少波,无明确主演演员,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探访古代与现代医者,展现他们用精湛医术挽救生命的故事,体现了医术与人文的融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 《百年巨匠——中医篇》:导演赵伟东等,无演员,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讲述京城四大名医等传奇人物的生平,让观众学习其医术精髓和对中医文化的贡献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 《秘境神草》:导演吕岛等,无演员,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以普通人视角寻找野生本草,讲述东方本草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本草的自然生长环境和药用价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 《悬壶岭南》:导演马志丹等,无演员,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揭秘岭南中医药行业的秘密,讲述了 100 多位中医药工作者的故事,传递大医精诚的精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 《葛洪医道》:无明确导演及主演信息,豆瓣评分8.9分。以葛洪为背景,展现其炼丹制药、养生保健等方面的探索和成就,反映了中医养生与道家思想的融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 《孟河医派》:无明确导演及主演信息,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介绍明末清初常州孟河医派,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展现其高深学术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 《大国医之精诚》:导演杨阳,主演赵文瑄等,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以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李振华教授为原型,展现了众多名老中医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 《中医故事》:导演张仲伟等,无演员,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但在国内评分达9.9分。由多个经典中医药故事组成,通过动画形式讲述,通俗易懂、趣味十足,适合各年龄段观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 《杏林医者》:导演刘跃飞等,无演员,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聚焦国宝级中医大家,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揭示祖国医学发展规律和文明走向,展现中医传承与创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 《国医奇术》:无明确导演及主演信息,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从现代生活角度挖掘民间医疗奇术,如针灸、正骨等,介绍了疗愈病痛的奇特方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 《滇南本草》:无明确导演及主演信息,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讲述云南 25 个民族在繁衍生息中发现中草药的奥妙,展现了云南丰富的本草资源和民族医药文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 《养生越千年》:无明确导演及主演信息,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从保健酒溯源角度出发,探讨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感悟药王孙思邈等古代医家的养生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 《本草纲目》:无明确导演及主演信息,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以《本草纲目》为蓝本,介绍了各种草药的形态、功效和应用,展现了李时珍等古代医家的研究成果和对中医药发展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 《伤寒论》:无明确导演及主演信息,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深入解读《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探讨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和养生保健的原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 《温病条辨》:无明确导演及主演信息,豆瓣评分暂无明确 8.5 分以上版本 。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介绍了中医在防治温病方面的经验和养生理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