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的故事

王金弟

<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二章【逃兵蔣大发的故事】在凤凰山下的故事里,前二十章都是凤凰山下的英雄儿女,他们有的风流倜傥,有的才华横溢,有的貌美如花,有的歌声甜美。</p><p class="ql-block">但是第二十一章的故事主人公从一个优秀的班长,当到一个挺能干的排长,再后来在八年指导员的座椅上逐渐堕落到险些犯错误的地步,让人不敢恭维。那这最后一个人就更过了,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中国共产党员,军人要随时随地上前线,杀敌报国,但是他却当上了一名可耻的逃兵。</p><p class="ql-block">他叫蔣大发,和我同岁,都是1953年生的人,我们俩也在一起集训过,那是1979年,我俩都是排长,师里在诸城412团组织政工干部集训队,我们在团政治处主任的带领下在诸城一起学习了12天。</p><p class="ql-block">可是学习后我后来当了副连长,蔣大发责当上了副指导员,如果没有去老山轮战,或许后面的事情不会发生,再干几年,然后转业脱下军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p><p class="ql-block">1985年1月份,我们138师接到赴老山轮战的命令,干部战士迅速归建,138师缺什么,136师,137师,坦克八师都毫不犹豫的帮忙补充齐,而且不允许讲任何代价,部队要求所有临时来队家属都要春节过后离开部队,这时候蔣大发的妻子也来到部队,按说过完春节都和其他人的妻子、爹妈一起离开部队,他和我们一起上前线就啥事都没有不就完了吗!可是蔣大发作出了一个谁都想不到的惊天决定,他说他不去上前线,这不是开玩笑么?这样的话平时说说还能混过去,谁也不能和你叫真,可这是国家的命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更何况你是共产党员,政治工作干部,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不去前线打仗吧!</p><p class="ql-block">就是他所在连的周连长是寿光人,1979年参加了一次对越还击作战,本来觉得我们的部队离他老家近,就拖人调到这里,谁知道刚调到这里,又要第二次参加越战;我们营的肖英杰指导员也参加过越战,从军校分配到我们部队,这次也是第二次参战,谁敢说不去?谁能说不去?可是蔣大发说啥也不去,团里的幸政委动员他的同乡其他凤凰山下的优秀儿女去说服他,没有用;又让其他人的媳妇儿去说服他,没有用;各营连和他要好的人去说服他,也没有用;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又不是孩子,又不是普通战士,又不是新兵,还得咋整啊?那时候46军还没有撤编,只是138师去前方轮战,整个济南军区只有两个作战值班师,一个是138师,一个是199师,值班值班喊了多少年了,这回真的是动真格的了,谁都是责无旁贷呀!可是这个蔣大发也太犟了,谁说也不管用啊!没有办法,团党委终于不忍耐了,开除蔣大发军籍,开除党籍,注销城市户口,在原46军16个团级单位批斗,最后押送原籍交由丹东市公安机关处理。</p><p class="ql-block">蔣大发啥都没有了,成了一个黑户,后来我听说他的命运还真的不错,他也能吃苦,他没有本钱每天乘火车去沈阳倒腾葵花籽,不管是沈阳和丹东他下火车就逃票,在火车上他也能顺利掌控哪趟车在哪儿查票,赚了小钱后就不逃票了,后来都是堂而皇之的越倒腾越大,再后来不用去沈阳了,直接打款,直接发货,最后成了丹东最大的干货批发商,虽然说结局还行,这一生的耻辱是无论如何也洗刷不掉的,中国古人就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还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抗战时“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一致抗日”,解放战争沂蒙山人“最后一个儿子送到前线,最后一块布做军鞋,最后一口粮食送前线”,抗美援朝,“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你看大堡飞机场旁的老柳头,老孙头,老赵头不都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了么?这三个家庭的女人不也都挺着肚子修飞机场么?这蔣大发呀!你说你是别的地方的人也就罢了,丹东可是共和国的英雄城啊!你说他下乡到凤城,在村里干的最好的,然后村里让他去当解放军,那么多人参军入伍有一半人没入党就复员了,那么多人才提了几个干部?多么光荣的历史!最后却走上了那么一条路,虽然说后来那些年不太提那些事了,不像文化大革命前后,你有这个污点要时不时的被拉出来批斗的,可是这蔣大发就是蔣大发,他干的事一般人干不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