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则不固 过勿惮改 见贤思齐 笃行不怠 ——周三组参加2024年志愿者年终考核。

李大美爱历史

<h3>  初冬时节,寒风渐起,万物收藏,年逢一次的志愿者考核如期而至。</h3> <h3>  参加考核的老师共21人,除了周三组19名老师,还有郑春玲和王新娜周日组2位老师,其中既有“新硎初试、渐入佳境”的志愿新兵,也有“春山可望、岁月可为”的资深老将,虽然大家从事日常讲解、服务工作已游刃有余,但面对刘娟主任、高琦老师、马昱老师、王阿军老师组成的最强考官团,还是不免紧张。好在紧凑的时间安排,并没有给考核人员留下过多焦虑不安的机会,九时许考核正式开始。</h3> <p class="ql-block">  按照大家事先报考的展厅,考核采取接续讲解和随机抽考的形式进行。面对心中摩挲上千次的文物,有的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有的老师妙语解颐、出口成章、流畅自然;有的老师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自成风采。考官们也随着老师们的讲解时而点头称赞,时而微笑鼓励,时而埋首疾书。虽然有的老师因为过于紧张出现卡顿、忘词等现象,但准备充分、风格多样、自信大方的周三组老师们还是给四位考官留下了深刻印象。</p> <h3>  不同于展厅里紧张有序的考核现场,序言大厅里的志愿服务场面则是热火朝天、井然有条。年终考核,考的既是个人对志愿者管理制度、文物讲解以及咨询服务的理解掌握情况,更考的是每一组统筹调配、协调配合、补台补位的综合能力。周三组提前两天就做出了考核与服务“两兼顾、两不误”的部署,考核靠后的老师首先兼顾服务台、抽号机和日常志愿讲解等岗位,考核结束的老师迅速替换补位,让没考核的老师有时间进行最后的调整准备。考核当天,李红组长统揽全局,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全体老师听从指挥、随叫随到、毫无怨言。特别是周二组周鑫老师专成赶来进行支援,热心表示完全听从组长调配,让老师们切身体会到志愿者大家庭一方有难、四方来援的浓浓温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调补位之下,周三组个人年终考核和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圆满,充分体现了勠力同心、众志协契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力量。</h3> <h3>  全部考核结束后,考官针对参考人员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和总结。高琦老师、马昱老师等几位考官从逻辑要清晰、语言要亲和、内容要精准、馆况要全面、引导要明确、眼神要交流、肢体要柔和、声音要洪亮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王阿军老师对新志愿者的飞速进步表示肯定,充分说明前期培训的成果斐然,加快了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刘娟主任在百忙之中连续两天主持考核,充分体现了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今天由于工作安排只听了12位老师的讲解,过后专门发来信息对考核情况进行了点评,并提出要求和期盼:志愿服务“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大家要对讲解服务始终保持敬畏,反复学习,反复打磨,反复锤炼,提升集体荣誉感,匹配陕历博志愿者的称号,新的一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h3> <h3>  随后,王阿军老师与周三组进行了业务交流,对陕西地形图、五祀卫鼎、汉疆域图、汉兵马俑、武惠妃石椁等具体文物的讲解思路、逻辑主线、讲解重点等进行了辅导,这是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也是手把手的帮带,老师们均感到受益匪浅。</h3> <h3>  一次考核就是总结,一次考核就是一次交流,一次考核就是一次提升,通过考核大家既找到了自身的短板差距,也学习了他人的精彩优长。“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周三组全体老师表示,文博志愿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要以此次考核为契机,坚定学无遗力、锲而不舍的决心,昂扬学无止境、上下求索的劲头,保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韧劲,做一名知识齐备、底蕴深厚的文博志愿者,为传播中国优秀历史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h3> <h3>撰稿人:吴菲<br>编辑:李雨轩<br>摄影:李玉玲 高彬 李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