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绽放异彩 ——新县新星小学三语组高效课堂实录

永远甜蜜^

<p class="ql-block">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语文教研时。在这个橙黄橘绿的深秋时节,为了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三语组高效课堂活动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三语组在组长付春阳的带领下进行了精心的活动安排。本组分成两个小组,确定两篇课文,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实现教师智慧共享。</p> <p class="ql-block">  同课异构展风采,同样的课程却又不一样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余敏、朱华玲、高永甜和王荣华老师共同执教课文《搭船的鸟》。</p> <p class="ql-block">  王荣华老师用活泼的语音,“搭”字入手导入新课,引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利用自主学习单,使学生认识到了翠鸟外貌的美丽和翠鸟捕鱼的场景。通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翠鸟外貌捕鱼的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紧扣本单元留心观察的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留心观察的细致和用心。</p> <p class="ql-block">  余敏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学习仔细观察,并把观察写下来"进行教学。</p> <p class="ql-block"> 朱华玲老师在这节课上,积极创造理解、尊重的开放性学习氛围,解放学生的手、口、脑,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让学生在读、思、说、听中,亲身经历理解,感悟课文的过程,体会到翠鸟这一高超捕鱼能手的身姿矫健、灵活,动作干净利落之美。体会到作者在表达上的高妙,为我们展现了一堂充满活力和智慧的语文生态课。</p> <p class="ql-block"> 高永甜老师的《搭船的鸟》教学设计巧妙,能将说和写的板块落实到位,不停地搭建支架,一步步增加难度。整堂课秉承着“引导学生悟法——得法——用法”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p> <p class="ql-block">  古银盈、张晓花、谢静和付春阳四位老师同课异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张老师匠心独运,精心布局了三项子任务:看神州大地,知山河壮阔;读优美文章,赏山河之美;小试初手,妙用关键句。她运用丰富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的始终:说一说那最生动的语言,妙语连珠;理一理那最关键的语句,条分缕析;写一写那海南的旖旎风光,引人入胜。每一项学习活动,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学习任务的分节点上,将阅读与表达巧妙地融为一体,将生活世界与语文世界紧密地交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古银盈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课件设计精美,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西沙群岛海水的美、海底和海岛的物产丰富。教学方式多样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输入到输出,朗读到练笔,文本到真实场景,包括学生的精彩表现,都充分体现了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带给我们更多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谢静老师一开始以图片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以地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西沙群岛的方位。紧接着进入课题,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生字词,以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的方式向学生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加强识字能力,取得效果显著。在感知课文阶段,以中心句向学生展开写作的特点:总-分-总的形式,达成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付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整个过程完整流畅。教学思路明确,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都体现得很突出,各个环节过渡自然。老师重点以读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让一幅幅美丽富饶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的眼中,读出西沙群岛的美,读出浓浓的语文味。</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教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p><p class="ql-block"> 每次教研活动都是精彩的思维碰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道阻且长,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对更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有很好的推动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