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藏 绚丽多彩 (3)

军师

<p class="ql-block">  三十、72岁农民自费办书屋 村民免费借阅12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2年5月7日《辽沈晚报》刊登的一篇报道。</p><p class="ql-block"> 李笑津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唐家镇白家村村民,他用12年时间,自费收集图书期刊近3万册,个人创建“农家书屋”。一套1935年出版的《红楼梦》全集是“农家书屋”的镇馆之宝。老人一辈子费劲心血收藏的图书免费对外开放,带动周边群众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形成通过读书学习脱贫致富的浓厚氛围,2018年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p> <p class="ql-block">  附近村民都喜欢来李笑津的“农家书屋”看书,学习农业技术。</p> <p class="ql-block">  李笑津正在整理“农家书屋”的图书。</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一、地质老人和他的石头世界</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2年4月23日在《辽沈晚报》的一篇报道。</p><p class="ql-block"> “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这个展架上一共有59块矿物标本”。</p><p class="ql-block"> 4月21日,80岁的梁政国和记者聊起了石头来,滔滔不绝。在这间不足50平方米的小屋里,四壁的架子上摆满了形态各异的石头标本,按着岩石、矿物、化石和矿石分为四大类别,每个架子的开头都有一个小卡片,标记着这个展架上石头标本的背景常识和类别。</p><p class="ql-block"> “从小我就对石头有着好奇的感觉,后来读书也因为专业相关,和石头打交道。”梁政国感慨不已。1964年他考入阜新矿业学院先后学习过三个专业:采矿工程学、大地构造学、和岩石固体力学,后来在大学里教过书,也在科研院所里搞过科研,还参与了沈阳地铁一号线沿线环境与工程地质调查工作。</p> <p class="ql-block">  梁政国向记者介绍他手里纺锤状的火山弹。</p> <p class="ql-block">  除了实物标本,石头物屋里还设计了形象直观的挂图。</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三块石头分别是</p><p class="ql-block">1、梁政国在义县路边捡到的一块玛瑙矿石。</p><p class="ql-block"> 2、梁政国从非洲好望角背回来的硕石。</p><p class="ql-block"> 3、石榴籽石,采集地点为抚顺。</p> <p class="ql-block">  三十二、刘桂华:八十盒家庭档案是我的人生记忆</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2年10月29日《辽沈晚报》刊登的一篇报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家国记忆源自每个家庭、每个个体记忆的叠加。社会的发展进步源自每个个体的发展和每个家庭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家庭档案是构建家庭记忆和社会记忆的重要信息载体与来源,“小小”的家庭档案,不仅是留给子孙后辈精神上的“传家宝”,也是祖国越发繁荣昌盛的见证与记录。</p><p class="ql-block">十年前,刘桂华和丈夫范增君彻底从科技工作岗位退下来后,开始整理属于自己小家的家庭档案。七年前,丈夫去世,但刘桂华仍然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些档案里是我的人生记忆,是我们家庭的独家记忆,也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家国记忆。”</p> <p class="ql-block">  刘桂华介绍如何建立家庭档案。</p> <p class="ql-block">  刘桂华详细介绍了:</p><p class="ql-block"> 1、七十年前母亲亲手做的布鞋。</p><p class="ql-block"> 2、新婚之日丈夫只送了一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3、结婚三十年时补上了结婚照。</p><p class="ql-block"> 4、建立家庭档案有着具体规范。</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三、退休老人“攒”出一座“民俗馆”</p><p class="ql-block"> 68岁的她盖18间大瓦房办民俗展 藏有5000余老物件。</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2年10月16日在《辽沈晚报》上刊登的一篇报道。</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连瓦房店三台满族乡东蓝旗满族“民俗陈列馆”,老钟表、炕琴柜、筷笼子、织布机……充满乡村生活气息的老物件仿佛在静静地讲述光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这些老物件是68岁的吴淑华从周边农户家里一点点搜集上来的。她在当地出生,后来去北京工作,退休后又回到家乡,历时多年“攒”出了这样一座“民俗陈列馆”,藏有各类民俗、民生、民用以及作坊、工匠、工艺类工具等老物件5000余件。</p><p class="ql-block">为摆放这些老物件,吴淑华扩建了父母留下来的老房子,盖了18间大瓦房。</p> <p class="ql-block">  吴淑华老人在向游人介绍藏品。</p> <p class="ql-block">  三十四、48岁厨师建免费民俗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20年间收藏近2000件老物件)</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2年11月1日在《辽沈晚报》刊登的一篇报道。</p><p class="ql-block"> 播种用的耧车、老宅门前的石墩、不同年代的月饼模具,马车上的车辕……提到这些老物件,即便上年纪的人也许都停留在记忆中,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根本没有概念,现实生活中更是想见而见不到。</p><p class="ql-block">盘锦一位48岁厨师王业刚在20多年间收藏老物件近2000件。如今,他用自己的老宅建起了一座民俗博物馆,多年来供人免费参观,还把老物件借给盘锦市兴隆台区图书馆办展览,传播地域文化,有几万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  王业刚已经收藏石碾、木窗、木柜、墨斗等老物件近2000件。</p> <p class="ql-block">  三十五、邵志刚:我收藏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p><p class="ql-block"> ( 他收藏了6000多张电影海报 记录着中国电影的成长和社会变迁)</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2年11月19日在《辽沈晚报》上刊登的一篇报道。</p><p class="ql-block"> 一进门,迎面的墙上,陈列的是一张张小小的电影票,辽宁剧场、光明电影院、工人文化官……熟悉而或已消失的电影院的名字,瞬时就将记忆拉回了上世纪的沈阳。</p><p class="ql-block">再一转脸,是一堆的电影海报,《冰山上的粟客》《铁道游击队》《地雷战》--铺觉时光恍然。</p><p class="ql-block">这是邵志刚的第三个工作室,"没办法,我收藏的种类太多了。”52岁的邵志刚有各种专题系列的收藏:攀登珠峰、航天梦、军功章……而这个工作室专门存放他收藏的6000多张电影海报。</p> <p class="ql-block">  邵志刚介绍他珍藏的海报。</p> <p class="ql-block">  邵志刚讲述电影海报的背后故事。他的工作室都是电影海报。</p> <p class="ql-block">  三十六、张洺禹:灯火阑珊处 与岁月共此光</p><p class="ql-block"> (他是“铁锚小王子”是“灯哥”是煤油灯收藏的天花板级人物)</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2年12月10日在《辽沈晚报》上刊登的一篇报道。</p><p class="ql-block"> 1980年出生的张洺瑀,他的爱好是收藏煤油灯,用他收藏界专业的描述,他的藏品分为“汽化灯”和“无压灯”两大类。</p><p class="ql-block">不过,如果四五十岁往上而且在农村生活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曾经点亮了无数个家乡夜晚的“汽灯”和“马灯"。</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张洺瑀当成宝贝拿回家一盏煤油灯,今年70岁的母亲,拿起来晃了晃,“这不就是我们农村大队部里点的灯嘛!”</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张洺禹喜欢煤油灯的历史感,喜欢与朋友分享。</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七、在家中建起公益“党章展览室”</p><p class="ql-block"> ( 盘锦78岁老党员45年收集党章)</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3年7月29日在《辽沈晚报》刊登的一篇报道。</p><p class="ql-block"> 78岁老党员杨俊平,党龄已经54年,他热爱红色文化藏品收藏,收集党章45年最珍贵的是丝布面料封面的七大党章,1978年,他当时月收入只有几十元,花20元收藏了这本七大党章。2022年初他将收集到的党章和红色展品在家中建起“党章展览室”,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p> <p class="ql-block">  78岁老党员杨俊平展示他收藏的不同年代的党章。</p> <p class="ql-block">  杨俊平的感人事迹。</p> <p class="ql-block">  三十八、聆听红色纪念章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4年7月7日在《辽沈晚报》刊登的一篇报道。</p><p class="ql-block"> 本报讯 记者金国建报道“这4枚纪念章是我20年前从南京买回来的,为了得到它,我卖掉了一个单间,真的太喜欢了。"随着红色文物收藏家陆君祥这一段感人的话语,现场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日前,碧桂园服务东北区域联合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太阳城社区在道义书屋开展了“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党史文化”的红色文化学堂主题活动。陆君祥讲述自己与纪念章的结缘过程、花费毕生精力只做一件事,耗资百余万元,无数次拒绝藏友高价收购的请求,他坚持“只收藏,不出售",但得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征集藏品,他一下就捐出十枚珍品。</p><p class="ql-block">每一枚红色纪念章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陆君祥经常到学校、社区进行宣讲,一个拉杆箱、一张老年月票卡跑遍沈阳城,“上午去的沈阳化工大学,不敢喝水,年龄大了,怕中途去卫生间影响讲座,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跑到沈阳太阳城社区,明天还有一场。”陆君祥是沈阳市道德模范,退休后的生活很忙碌、很充实,他愿意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p><p class="ql-block">记者 王迪 摄 陆君祥今年70岁,是沈阳 </p><p class="ql-block">水泵厂党校退休教师,半生心血都倾注于收藏红色纪念章事业当中,他称自己是“章痴”,老伴称他是“一根筋",他收藏的各种红色纪念章达万枚,许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他曾将大量藏品捐给辽宁省慈善总会,以后要将这些无价之宝留给社会,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我们的幸福来自于无数英雄先烈的英勇付出。”</p> <p class="ql-block">  在红色文化学堂主题活动中,陆君祥讲述自己与纪念章的结缘过程。</p> <p class="ql-block">  陆君祥收藏的珍贵纪念章,每一枚都诉说着一段故事。</p> <p class="ql-block">  他收藏的红色纪念章达万枚,许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  社区居民聆听陆君祥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陆君祥义务走访了许多社区,宣讲红色纪念章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三十九、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主题收藏展览</p><p class="ql-block"> 这是2024年8月30日《晚晴报》发表的一组图文</p><p class="ql-block"> 近日,沈阳市劳动模范、《晚晴报》“晚晴生辉”人物、沈北新区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副团长赵振金(左一),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 80周年”主题收藏展览。</p><p class="ql-block">展览展出的2000余件展品均出自赵振金的收藏。8月18日-9月7日预展,9月8-17日正式展出。 本报记者高磊/摄</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24年9月9日《辽沈晚报》刊登的一组图文。</p><p class="ql-block"> 《为人民服务》主题收藏展举办</p><p class="ql-block">近日,全国新时代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收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振金(左一),在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发表80周年主题收藏展览”。此次展出了两千余件展品,均出自赵振金的收藏。从8月18日至9月7日预展、9月8日至9月17日正式展出,历时一个月。本报记者王月宏 文</p><p class="ql-block">高磊 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8日上午,由沈阳市劳动模范、全国新时代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沈阳市雷锋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沈北新区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副团长、沈阳收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振金同志,在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与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大古村党群工作中心共同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著名讲演发表80周年主题收藏展览。</p> <p class="ql-block">  开幕式首先由主持人(沈北新区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团长)李少先同志介绍光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及嘉宾。</p> <p class="ql-block">  由赵振金汇报展览筹备过程及相关情况。</p> <p class="ql-block">  辽宁省乡村振兴协会副会长、沈阳市关工委副主任、沈阳市雷锋精神研究会会长曲静讲话。</p> <p class="ql-block">  由抗美援朝参战老英雄李维波和沈北新区政协委员、虎石台街道大古城子村党支部书记罗润洲,共同为主题收藏展览揭牌。</p> <p class="ql-block">  展览馆进门大厅,矗立一尊毛主席塑像,摆放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敬献的花篮。</p> <p class="ql-block">  开幕式结束后,到场的领导、嘉宾,移步展厅参观指导,由赵振金对展品进行讲解。</p> <p class="ql-block">  展厅展出了不同时期出版的《为人民服务》书籍,以及少数民族版本和外文版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展柜展示的是邮票、信封、明信片等邮品及磁卡中的“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展柜展示的是工作手册、日记本、笔记本中的“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展柜展示的是报纸、票证、各种标牌上的“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量的工作手册和奖品上都在醒目的位置标注上“为人民服务”,时刻提醒全民牢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为人民服务思想。</p> <p class="ql-block">  赵振金收藏的带有“为人民服务”的物品大到各种奖杯,小到火柴盒各种购物票都有为人民服务字样,参观这样的展览深受教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家纷纷与赵振金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部分人员的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四十、令我惊讶的张辉家庭档案馆</p><p class="ql-block"> 我在抖音中发现原沈阳市档案局局长荆绍福介绍张辉办家庭档案馆的事迹,我很受感动通过荆局长立即与张老师取得了联系,很快于2024年11月22日专程到张辉家庭档案馆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楼时楼梯侧面墙上的8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1、2021年3月辽宁省档案局征集部张晓凤部长为张辉颁发收藏证书。</p> <p class="ql-block">  2、2021年6月张辉陪同抗大小学第一任老师石玉华参观家庭档案。</p> <p class="ql-block">  3、2021年3月张辉与铁西区档案馆原馆长逄玉葵和《辽沈晚报》记者金国建、王迪合影。</p> <p class="ql-block">  4、2021年4月张辉接受人民日报记者辛阳、胡靖怡、邱宇哲专访。</p> <p class="ql-block">  5、2024年10月26日张辉与中国家庭档案倡导第一人,时任沈阳市档案局局长荆绍福合影。</p> <p class="ql-block">  6、2021年5月张辉接受新华社记者高铭、王莹专访。</p> <p class="ql-block">  7、2021年7月沈阳市职工作家协会组织参观张辉家庭档案。</p> <p class="ql-block">  8、2024年10月26日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徐子华携夫人到张辉家庭档案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  一、首先我进入了张辉家庭档案馆的第一个展室——荣誉室。</p> <p class="ql-block">  在荣誉室的墙上展示着,2021年4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以《记录时代变迁 传承家风家教》为标题, 介绍了记录生活点滴,时代变迁,沈阳有这样一家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  接续在第七版用大量篇幅报道:人民日报点赞张辉家庭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3日《辽沈晚报》一版刊登《别墅一层楼办家庭档案馆,记录三代人的奋斗家史。</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21年4月15日在《沈阳晚报》上刊登的:这间阁楼满载家族记忆 铭记在《人民日报》上。介绍了张辉家庭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  二、我们来到了张辉老师家庭档案室。</p> <p class="ql-block">  这间是张辉老师的家庭档案室,给人的感觉就是宽敞、整洁,家庭档案类别分的具体、全面。</p> <p class="ql-block">  为了查找方便,在每盒档案盒上标注说明,外人都可以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  张辉老师编辑出版的《沈阳燃气集团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书画摄影展优秀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  张辉编辑出版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职工书画摄影集》。</p> <p class="ql-block">  三、我们进入张辉老师的创作室。</p> <p class="ql-block">  张辉:笔名:秋雨;沈阳燃气集团工会干部。现任沈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市职工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p><p class="ql-block"> 张辉毕业于中国书画大学、曾任铁西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铁西区八、九、十届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 张辉的书法作品行书刚毅:隶书流畅圆润;他还擅长空心字1997年创办水合社区少儿书法班,学生多次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奖:他还自筹资金成功地办了两届大型少儿书画展。在义务教学十年期间。张辉始终对特困家庭子女给予极大的关爱,实行免费教学,并无偿提供笔墨等学习用品。德艺双馨,爱心无限的张辉先进事迹多次被《辽宁日报》、《沈阳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报道,他的艺术成就还被收编在《关爱朝阳》:《淡墨小雨》等书籍中,并获得全国优秀辅导老师,沈阳市学雷锋标兵,沈阳市文明市民标兵,沈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  我们欣赏了张辉老师创作的许多作品。</p> <p class="ql-block">  张辉老师的空心字作品。</p> <p class="ql-block">  四、我们进入张辉老师的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陈列室全景。</p> <p class="ql-block">  家中三代人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家中的各种证件、卡。</p> <p class="ql-block">  父辈留下的各种家具。</p> <p class="ql-block">  家中日常使用的用具、工具。</p> <p class="ql-block">  家中曾经使用过的娱乐用品。</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以来不断更新换代的全部手机。</p> <p class="ql-block">  五、我们来到了张辉老师家的储藏室。</p> <p class="ql-block">  张辉老师把家管理的井井有条,储存有地方,找时就方便。</p> <p class="ql-block">  六、我们来到了张辉老师家的休闲室。</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分享了许多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七、我们又回到了客厅,让我见到了张辉老师家的电子档案,他把他家许多有意义的事情都制做成美篇、彩视等视频,这样保存和欣赏都方便,观看起来亲切逼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家庭档案有一种活起来,动起来新颖别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在张辉老师家参观,转瞬间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收获了二个意外:</p><p class="ql-block"> 一、我也是一位家庭档案爱好者 我见到过许多家庭档案,都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但是,像张辉老师的家庭档案收藏之全 ;规模之大;质量之高;艺术性之强是我所见到最好的,恐怕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他搞得家庭档案意外的好,出乎我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二、我手机充满电来的,一般情况下是足够用的,可是,事实上让我难堪,参观没完我手机电已用完,是导致我有许多珍贵镜头没有拍照的主要原因,这样的意外我还是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参观刚刚结束,向张辉老师学习的步伐才刚刚开始,努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