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药的产地 采集与贮藏</p> <p class="ql-block">一 中药的产地</p><p class="ql-block">1.“道地药材”的概念</p><p class="ql-block">我国疆域辽阔,各种中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中医用药历来十分讲究药材产地,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p><p class="ql-block">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谓:“凡诸草本、昆虫,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p><p class="ql-block">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p> <p class="ql-block">1.”道地药材”的概念</p><p class="ql-block">我国疆域辽阔,各种中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中医用药历来十分讲究药材产地,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p><p class="ql-block">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择土地所直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谓:“凡诸草本、昆虫,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p><p class="ql-block">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p> <p class="ql-block">2.道地药材确定因素</p><p class="ql-block">“道”是唐代行政区的名称,如:关南道、河东道等10余道。</p><p class="ql-block">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的道地药材按资源分布区域不同主要分为川药、广药、云药、贵药、怀药、浙药、关药、北药、江南药、西药、藏药等类。</p> <p class="ql-block">全国闻名的道地药材</p><p class="ql-block">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浙八味:浙麦冬、杭白菊、玄参、延胡 索、白术、温郁金、白芍、浙贝母</p><p class="ql-block">东北:人参、鹿茸、北五味子、平贝母</p><p class="ql-block">云南:茯苓、三七东:阿胶</p><p class="ql-block">甘肃:当归、秦皮西:党参</p><p class="ql-block">宁夏:枸杞</p> <p class="ql-block">4.GAP基地建设</p><p class="ql-block">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中药材需求日益旺盛,加之很多道地药材生产周期长,产量有限,难以满足临床需求。</p><p class="ql-block">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研究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创造特定的生产条件,对发展优质药材生产是必要的。</p><p class="ql-block">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以提高药材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保护中药资源和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二 中药的采集</p><p class="ql-block">1. 中药的采集方法</p><p class="ql-block">由于动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其药用部分所含的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而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集。</p><p class="ql-block">通常以入药部位的成熟程度为依据,即在药用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采集。</p> <p class="ql-block">2. 不同药用部位植物采集方法</p><p class="ql-block">全草类:大多数在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荆芥、豨签草等;如需连根入药的则可拔起全株,如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而须用带叶、花、梢的更需适时采收,如夏枯草、薄荷等。</p><p class="ql-block">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的时候采集,此时叶片茂盛、性味完壮、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枇杷叶、荷叶、大青叶、艾叶等。有些特定的药物如桑叶,需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p><p class="ql-block">花、花粉类:一般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以免气味散失、花瓣散落而影响质量,如野菊花、金银花、月季花、旋覆花等。对花期短的植物或花朵次第开放者,应分次及时摘取。以花粉入药者如蒲黄之类,须在花朵盛开时采取。</p> <p class="ql-block">2. 不同药用部位植物采集方法</p><p class="ql-block">果实、种子类:果实类药物除青皮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果皮或果实外,一般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瓜萎等。以种子入药的,通常在果实成熟后采集,如莲子、白果、沙苑子、菟丝子等。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种子入药的,可在种子成熟后割取全草,将种子打下后分别晒干贮存,如车前草与车前子等。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散失者,如小茴香、牵牛子、豆蔻等,则应在刚成熟时采集。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枸杞子、女贞子等,最好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时分采收。</p> <p class="ql-block">2.不同药用部位植物采集方法</p><p class="ql-block">根、根(块)茎类:一般以早春或深秋时节(即农历二月或人月)来收为佳,因为“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下枯,津润归流于下”,且“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本草纲目》)。现代研究也证明早春及深秋时植物的根或根(块)茎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此时采集则产量和质量都较高,如天麻、葛根、玉竹、大黄、桔梗、苍术等。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半夏、延胡索等则要在夏天采收。</p><p class="ql-block">树皮、根皮类:通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则药性较强,疗效较高,并容易剥离,如黄柏、杜仲、厚朴等。</p><p class="ql-block">另有些植物根皮则以秋后采收为宜,如牡丹皮、苦棟皮、地骨皮。</p> <p class="ql-block">3. 动物药和矿物药的采集</p><p class="ql-block">动物类药材的采集,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因品种不同而采收各异。其具体时间,须根据之们各自的生长活动季节,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取为原则。</p><p class="ql-block">(例如 蝉蜕:多为夏秋季采收)</p><p class="ql-block">矿物类药材的成分较为稳定,故全年随时皆可采收。</p><p class="ql-block">(例如 朱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 中药的贮藏</p><p class="ql-block">1.影响中药变异的常见外界因素</p><p class="ql-block">温度 中药在常温下成分基本稳定,但当温度升至34°C以上时就易发生变异,而温度低于00C时,某些含水量较高的中药(如鲜地黄等)所含水分就会结冰,细胞壁及原生质受损.从而导致中药疗效降低。</p><p class="ql-block">湿度 湿度可影响中药含水量,直接引起中药的潮解、溶化、糖质分解、霉变、风化、干裂等各种变化。</p><p class="ql-block">空气 空气中氧和臭氧对中药的质变起着重要作用,改变空气成分的组成比例是防治仓虫的有效途径之一。</p><p class="ql-block">日光 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会促使中药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等光化反应,日光中的紫外线和热还可使含蛋白质的中药材变性、色素分解、加速鞣质产生沉淀。</p><p class="ql-block">微生物 微生物是中药材发霉、腐烂的主要因素。</p><p class="ql-block">害虫 在常用的中药饮片中,易被虫蛙的占40%以上。</p><p class="ql-block">鼠害 鼠类易破坏中药的包装,造成药物的窃食,同时还可造成排泄物污染、病毒及致病菌传播等危害,尤其是死鼠对中药危害更大。</p> <p class="ql-block">2. 贮藏中常见的中药变异现象</p><p class="ql-block">一、虫蛀 虫蛀是指害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性作用。</p><p class="ql-block">二、发霉 发霉是指在适当温度(20°C~35°C)和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中药表面附着或内部寄生的霉菌繁殖滋生的现象。它能够侵蚀药材内部组织,使其变质,以致失效。</p><p class="ql-block">三、变色 变色是指中药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空气、日光的影响而引起中药自身原有色泽改变的现象。</p><p class="ql-block">四、走油 走油也称泛油,是指含有脂肪油、挥发油、黏液质、糖类等成分较多的中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润返软、发黏、颜色变深等现象。</p> <p class="ql-block">3. 常用的中药贮藏与养护方法</p><p class="ql-block">一、干燥养护 干燥是保存中药的最基本条件,因为没有水分,许多化学变化就不会发生,微生物也不易繁殖。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晒千法、阴干法、烘干法、木炭干燥法、生石灰干燥法、通风干燥法、密封吸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远红外干燥法、太阳能集热器干燥法等方法。</p><p class="ql-block">二、冷藏养护 采用低温(0°C~10°C)贮存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异现象发生。</p> <p class="ql-block">3.常用的中药贮藏与养护方法</p><p class="ql-block">三、密封养护 密封或密闭贮藏可以避免外界空气、光线、温度、湿度、微生物、害虫等对中药质量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四、化学药剂养护 本法主要适用于储存大量药材的仓库,常选用不易残留的化学熏蒸法来灭菌杀虫,常用磷化铝或硫黄熏蒸。需注意熏蒸后通风排毒。</p><p class="ql-block">五、对抗同贮养护 本法为利用不同性能的中药和特殊物质同贮具有相互制约,抑制虫蛙、霉变、泛油现象的传统贮藏养护方法。</p><p class="ql-block">六、气调养护 气调养护,系指通过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调节或控制密封容器内的气体组成成分,降低氧的浓度以防中药变质的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