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魏坡村民居

王伟民

<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朋友陪着专门来到洛阳很有名气的一个景区—魏家坡民居。这个民居位于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现存古民居建于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是豫西地区现存面积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现存房屋248间,院落窑洞26孔,总建筑面积25500平方米。古民居以一条东西向街道为界,街南现存7所七进宅院,街北现存9所五进宅院。著名景点有清代豫西民居,青砖瓦舍,布局对称,有天井窑院、簸箕窑院等多种窑院形式,以及私塾、南北祠堂等建筑。民居中保存有大量木雕、砖雕、石雕及匾额等,展示了清代民间建筑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200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魏家坡历史</b></p><p class="ql-block">位于今孟津县朝阳镇的魏家坡村,又名魏坡村、卫坡村,是战国末年开始形成的村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没落王族居住地</b></p><p class="ql-block">据《史记》之《魏世家》《魏豹列传》等文献记载,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灭亡。秦国将魏王假及其二弟宁陵君魏咎、三弟魏豹废为庶人,带其王族,安置在三川郡河南县北邙山,形成一个村落,人称卫坡村。</p><p class="ql-block"><b>数代名相居魏坡</b></p><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的大乱,使卫坡一带遭到严重破坏。北魏迁都洛阳后,将这一带划为皇陵区。</p><p class="ql-block">唐朝初年,卫坡村一带是魏澂的庄园所在地,魏澂即唐朝李世民时期的宰相魏征。他出生于巨鹿魏氏,北魏时已迁居洛阳。魏澂的宅第,按《两京城坊考》所记,在洛阳劝善坊。而据唐代韦述《两京记》,魏澂的庄园,在洛阳城北邙山中,名为山池院,“有进士郑光义所画山水,为时所重”,其地便是卫坡。出土于邙山的《魏华墓志》,证明魏澂家族墓地也在邙山。</p><p class="ql-block">魏澂的五世孙魏谟,在唐宣宗时任宰相。</p><p class="ql-block">唐末战乱,山池院被毁。</p><p class="ql-block">五代末年,后周宰相魏仁溥在此旧址建魏氏池馆,培育了名扬天下的魏紫牡丹。</p><p class="ql-block"><b>清代卫家大院</b></p><p class="ql-block">北宋末年,魏氏池馆毁于战火。金元时期,魏坡一带成为牧场。</p><p class="ql-block">据《孙都王氏族谱》和《王尚仁墓志》载,明朝初年,山西太原商人王安道举家迁新安县孙都村。其四世孙王尚仁在卫坡一带广植棉花,后成为豫西巨富。王尚仁之子王应成因捐巨资赈灾,万历皇帝授其承务郎职务。至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冬李自成攻打新安、洛阳,王应成率众抵抗兵败被杀,家道从此中落。</p><p class="ql-block">据卫坡《卫氏家谱》记载,清朝初期,济源商人卫天禄从王氏后人手中将卫坡一带的田产全部买下,开始营建卫家大院,后经近百年修建,形成了集祠堂、私塾、绣楼、南北老宅于一体的较完整的家族宅院。</p> <p class="ql-block"><b>“魏”“卫”同源</b></p><p class="ql-block">卫坡以村民姓氏得地名,但这个家族之姓,曾经由“卫”易“魏”又复“卫”,地名也由“卫坡”至“魏坡”终至“卫坡”,这是怎么回事呢?“魏坡”亦“卫”坡的渊源,有300余年的历史。据《卫氏家谱》记载,卫氏祖居山西阳城,明洪武年间为避乱迁居河南济源。清顺治年间,卫天䘵由济源轵城迁至洛阳,命名此地为卫家坡。起初“一担两筐,人不过十口”,到卫天禄的孙子辈卫守仁、卫守义兄弟时,家道变殷实,与洛阳知县魏襄素有往来,魏襄在上报朝廷表彰卫氏家族赈济灾民功德伟绩的奏章中,将“卫”字写成了“魏”。朝廷按照泰章中的魏姓对卫家进行了多次恩赐皇封,卫家基于恩赐皇封,并认为卫、魏同音,加上居住地又在北魏孝文帝陵墓之侧,且此处是“魏紫”牡丹发祥地,未加更正,从此卫氏后人改“卫”为“魏”,出现了“父姓卫、子姓魏、兄姓卫、弟姓魏”的现象。</p><p class="ql-block">到了清光绪年间,族人为溯根本,决定复卫,部分改“卫”,出现“魏卫同处”,族长卫镶、族正卫智林撰碑文写明了这段历史。1999年又统一改“卫”。卫家原来曾建一座魏氏祠堂,位于古街北侧称北柯,复卫之后,在路南侧又建了一座卫氏桐堂称南祠。同时供奉卫、魏先祖神主。因此,魏坡村也被称为卫坡村。</p> <p class="ql-block"><b>河洛第一古村落</b></p><p class="ql-block">卫坡古民居是豫西地区宅院种类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建于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大部分是卫氏家族卫应升、卫应拔弟兄两人所建。“院内有院,院中套院,院院相连,院院相通”是卫坡古民居的最大特点。</p><p class="ql-block">卫应拔住街北,卫应升住街南。街北多为三进院,街南多为五进院。共有院落16所、祠堂2处、私塾1处、房屋248间、靠山窑28孔,沿一条长180米的青石板路南北分布,占地4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计5000多平方米。由天井窑院、簸箕窑院、靠山窑院、南北祠堂、私塾、三进院、五进院、望楼、望台等组成。其中三进院和五进院共有16所。</p><p class="ql-block">宅院青砖灰瓦,布局对称,两侧宅院门前原本都有上马石,房顶都是五脊六兽狮子海马分列,并装有钢叉。所有宅院客厅均为十二扇雕花门。三进院落深50多米,依次为天井、穿堂、月台、过厅(即现在的客厅。主人家待客场所)、堂屋、后院。其间又分出神路、主人路、仆人路,且院院留有偏门秘道。</p><p class="ql-block">五进院全长80多米,由大门、临街房、二门、穿堂、对厦、过厅、内宅门、厢房、堂楼、绣楼、裙房、仆人院等组成。</p><p class="ql-block">在大宅中生活,卫氏有严格家规:“长工不准进街,外客只能到客厅,不准过屏门,女眷不能出屏门。人路水路神路分清,主人路仆人路各走其道。”以此维持着纲纪伦常、尊卑有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古民居内的清代窑院,是卫氏家族兴旺初期最主要的居住形式。窑院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一个重要代表,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卫坡村窑院有三种形式:靠山窑、簸箕窑、天井窑(俗称地扎窑)。</p><p class="ql-block">现在,卫坡村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这个古村还有一个卫家坡乡愁博物馆,是以守护乡愁、乡情和乡望,留住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为初衷,以卫氏家族“农商儒兼容”的发家之路和“以诚立信、耕读传家”的家风家训以及卫坡古民居为展陈主线,展示卫家坡的村史村貌、发展进程、文化底蕴、民风民俗等珍贵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共分为家风家训馆、魏紫牡丹馆、红色记忆馆、大医精诚馆、秀拔艺林(武功)馆、鱼跃龙门(文治)馆、天行有常(农耕)馆七个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乡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魏氏祠堂</b></p><p class="ql-block">魏氏祠堂,又称北祠堂。建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占地480平方米,属两层庙宇式建筑。由大门、厢房、月亮门、月台、祭把厅、掌殿组成,整体建筑前高后低,犹如伏虎,与龙形街道形成卧龙伏虎之势,它是魏家坡古民居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卫坡村窑院有三种形式:靠山窑、簸箕窑、天井窑(俗称地扎窑)。</p> <p class="ql-block">魏坡村的地坑院。魏坡村窑院有三种形式:靠山窑、簸箕窑、天井窑(俗称地扎窑)。这个地坑院就是这个地扎窑。</p><p class="ql-block">地坑院在我国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旧称陕县)比较多。此外,在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又一个地坑院,又叫地扎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