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小】教研路上,且行且探索 ——宁陵县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王东霞

<p class="ql-block">时间:12月4号</p><p class="ql-block">地点:一5班(办公室)</p><p class="ql-block">人员:全体一年级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内容:听课评课</p><p class="ql-block">主讲人:侯凤英</p><p class="ql-block">主持人:王东霞</p> <p class="ql-block">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12月4号上午第二节,我们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共同走进一5班,去聆听侯凤英老师执教的《雪地里的小画家》。</p> <p class="ql-block">  侯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非常清晰。首先抓住低年级学生爱画画的特点,以调查问话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接着,她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冬天下雪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生活带进了课堂,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进了课文的学习中。</p> <p class="ql-block">  在座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被侯老师的精彩课堂所吸引,瞧,老师们记录地多认真啊!</p><p class="ql-block"> 侯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让学生分自由读文学习用不同的符号画出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并再次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动物的脚印和实物进行对比,用句式“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因为( )的脚印像( ),所以,( )画( )训练。</p> <p class="ql-block">  最后,通过学习“青蛙在洞里睡觉”,适时补充介绍动物冬眠的小常识。让学生真正明白,小动物们的画作其实就是他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动脑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黄玉娥:《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特别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每一个层次都注意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p><p class="ql-block"> 李娜:本节课契合《新课标》精神: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p> <p class="ql-block">  陈艳老师:侯老师运用课件展示了美丽的雪景图,让学生有了直观的体验。根据已有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学生自然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渠道,也是每个老师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条捷径,每次研讨,都会有新的收获。一年级语文教研组,正在这条道路上,一边前行,一边不断探索着……</p><p class="ql-block">统筹:邓振杰</p><p class="ql-block">策划:李瑞芳</p><p class="ql-block">审核:石先锋</p><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王东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