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银杏叶黄,是秋意正浓的时候;风停扇落,铺了一地。</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透着阳光看银杏叶的舞动;枝叶没了颜色,脑海中就有了五彩缤纷的秋天。</p><p class="ql-block"> 我想,秋天是由树叶拼成的,于是就出门去看秋叶。</p> <p class="ql-block">溪山行旅图</p> <p class="ql-block"> 当我遥想范宽溪山行旅的时候,不经意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银杏的叶长叶落间,已经走过了蒸汽机车的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 如今,便捷的交通扩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然所到之处,秋色如一,给人天涯共此时的感慨。</p> <p class="ql-block">5号线雁鸣湖站十一前开通</p> <p class="ql-block">雁鸣湖</p> <p class="ql-block">阎良公园</p> <p class="ql-block">前往广货街</p> <p class="ql-block">泉水叮咚</p> <p class="ql-block">西安古城墙</p><p class="ql-block">和平门至永宁门</p> <p class="ql-block">郑国渠</p> <p class="ql-block">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秦岭峡口</p> <p class="ql-block">秋天是金色的,也是萧索的;</p><p class="ql-block">看得见秋高气爽,也遇得到冷雨秋风。</p><p class="ql-block">过往的秋色已淹没于忙碌红尘;</p><p class="ql-block">偶一驻足,才感到秋意迷人。</p><p class="ql-block">行走在秋天里,就融入到了秋韵中。</p> <p class="ql-block"> 现在可能真是年纪大了,很容易触景生情,触的是今天的景,生的是往日的情。</p><p class="ql-block"> 前一段在网上看到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顿生感动,回忆起我短暂的大学时光,写了些许文字贴于此,也算是今年秋天的一个回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青春没有售价,路程就在脚下</b></p><p class="ql-block"> 这两天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的视频火上了网络,人们大都以“青春没有售价,路程就在脚下”、“人不轻狂枉少年”之类的标题或评语,给予大学生理解与肯定。</p><p class="ql-block"> 一个晚上,据说有上万名大学生骑着共享单车,夜行五十多公里,直奔开封府。开封也不愧是流量经济高手,清明上河园临晨开园,免费接待郑州大学生,警察更是连夜出勤,为同学们提供安全保障和服务。不知道这些“年少轻狂”的大学生作何感想,我这个吃瓜群众着实被感动了。</p><p class="ql-block"> 谁又没有年轻过呢?这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去蓬莱阁。</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不知道什么叫流量经济,甚至对出门旅游都有很多的误解与偏见,我们在登船的时候,就被警察拦下来盘问了许久——两个不带任何行李的年轻人在大包小包的旅客队伍中确实显得很另类,警察可能很自然的把我们和流窜犯建立了某种联系。</p><p class="ql-block"> 那是个周六的傍晚,我和同宿舍老六一起去食堂吃饭。食堂还没有开门,我俩就站在食堂门口闲聊,不知是谁的提议,说晚上坐轮船去烟台玩一天,说走就走,两个人饭也不吃了,即刻返回宿舍,各自拿了点钱就一起出了校门。从南关岭坐上公交进市里大约四十分钟左右,又转车赶到大连客运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船票不算紧张,但我们“随到随走”也只有末等的散席票了,票价5元。初次乘坐海轮,我俩都很兴奋,在登船队伍里东张西望,于是不久我们就被执勤警察注意上了。我们被叫到一边,接受询问。</p><p class="ql-block">“你们俩是干什么的?”</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大学生”</p><p class="ql-block">“哪个学校的?”</p><p class="ql-block">“大连经济管理学院”</p><p class="ql-block">“你们这是要到哪儿去?”</p><p class="ql-block">“烟台”</p><p class="ql-block">“去烟台干什么?”</p><p class="ql-block">“玩”</p><p class="ql-block">“怎么不上课?”</p><p class="ql-block">“明天礼拜天”</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警察叔叔或许是没有发现更多的疑点,放我们回了登船队伍。嘴里还嘀嘀咕咕的说着诸如“不好好念书,拿着父母的辛苦钱瞎胡逛”之类的话。</p><p class="ql-block"> 由于警察的盘问,我和老六没有一起登船。上船后,我们这些散席人员被“押着”走进轮船最底部的统舱,并被喝令人挨着人,坐在地面铺的席子上。直到这时我才搞清什么是“散席”:席子又脏又破,有些地方一摊一摊的,明显是人呕吐的痕迹。我刚听令坐下,又不自觉的站了起来,最后只好蹲着。</p><p class="ql-block"> 我有些慌乱,一是和同伴走散失联,不知老六现在何处?二是蹲在大人争吵、小孩哭叫,大小包袱推推搡搡的散席底舱,有种被贩卖猪仔的感觉。正在惊慌无助之时,救苦救难的老六出现了。这哥们居然补上了一个加床,又好说歹说把我从统舱捞了上去。</p><p class="ql-block"> 船舱过道间的加床虽然又挤又窄,可比起散席,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上船前为打发时间我买了一本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这时才倍感悠闲的拿了出来,装模作样地看上几页。 </p><p class="ql-block"> 那几年,大学校园正流行琼瑶热,不仅女生爱看,不少男生也整天趴在床铺上读了一本又一本。我不爱读书,买的这仅有的一本琼瑶也没有看完,导致我恋爱水平偏低,在大学没学会,工作后也是谈的七零八落,好不凄惨。</p><p class="ql-block"> 一张折叠床一个人睡着都觉窄,我们俩只好交替睡觉。好在睡不成并不觉得无聊,那时乘车坐船也许是时间漫长,旅客间很容易就相互攀谈起来,上至国家大事、一号文件,下至个人理想、家庭情况,都会毫不设防的成为旅途话题。不像如今的大学生坐高铁,人人盯着手机,车厢里却鸦雀无声。</p><p class="ql-block"> 我们和临铺一位大哥聊了好一阵,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蓬莱阁离烟台不远,并将其作为我俩此行的目的地。在此之前,我俩只知道去烟台,而烟台有什么玩的地方,心里没数也没有想过。</p><p class="ql-block"> 临晨时分,船靠烟台港。天还黑着,我们下船前往不远处的汽车站,准备坐长途客车去蓬莱。黑暗中汽车站外的一声声叫卖,我至今记忆犹新。叫卖的是“热乎乎的肉包子”,胶东话为“夜乎乎的又包鸡”,当时费很大劲才搞清楚卖的是什么东西。</p><p class="ql-block"> 蓬莱一日,想必沾染仙气不少,我俩当晚赶回烟台港,乘客轮返回大连。回程有了经验,好像又是加铺。这一晚又没有睡几个小时,仍是天不亮下船。这时公交车尚未开行,我们俩就带着两晚的疲惫,在黎明前的夜色里,从大连客运站徒步走向青泥洼桥。黑暗中两人大声说着话,彼此壮着胆;我隐约记得大连港登船时,盘问我的警察好像说过,最近外面不安全,劝我们早点回学校的话。我们的话就越来越少,脚步则越来越快。</p> <p class="ql-block">晨练秋韵</p> <p class="ql-block">雁南公园</p> <p class="ql-block"> 这个秋天值得回味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刀郎的歌:</p><p class="ql-block">“谁不是错过了四下报更的鼓声</p><p class="ql-block">总有人偷偷拨弄镜月的指针”</p><p class="ql-block"> 虽说人生如梦,难以自主;而真正拨不回去的是岁月的指针。</p><p class="ql-block"> 可谓年年岁岁秋相似,岁岁年年叶不同。</p> <p class="ql-block">襄阳古隆中</p> <p class="ql-block">一叶知秋,秋过年終。</p><p class="ql-block">就让这一抹秋色代表即将过去的2024年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