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曹育民 编辑:韩水霖</b></p> <p class="ql-block"> 1997年初,香港回归在即,张震副主席确定去广东、海南作一次调研。厅领导决定由我牵头负责首长这次调研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受领任务后,我和军办秘书局、调研局的同志迅速进入情况,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准备,与首长办公室一起,很快拿出调研计划,得到首长批准。</p><p class="ql-block"> 张震副主席对这次调研任务高度重视,行前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并对调研任务、方法、重点作出具体交代。这次调研历时22天,一路跟随首长,耳濡目染这位老红军、开国元勋、著名战将的风采,受益良多,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对部队长远建设负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6年5月6日上午,张震副主席率吴铨叙副总长、总参作战部符传荣部长、总政干部部赵刚副部长、总后司令部宋文玖参谋长等组成的工作组飞往广东遂溪某航空师。中午吃饭时,首长说下午两点在师里召开座谈会。还不到1点40分,首长便先到了会议室。这时大部分参会人员还没到,我急忙招呼人员进场,会议提前开始。</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张震副主席以83岁高龄,中午顾不上休息就急切地要召开座谈会呢?原来首长是想抓紧时间弄清1996年15、18号台风时,我海、空军装备受损的真实情况,和部队同志一起总结应当吸取的教训。随后几天在湛江和海南的调研,主要围绕这个题目进行。为了深入准确掌握情况,首长既听各单位领导同志汇报,又和基层一线官兵座谈,还亲自到飞机停机坪和海军港口察看。为更多占有材料,首长还派人到有关部队作了一些了解。</p><p class="ql-block"> 1996年9月,两广、海南等地连续遭受15号(莎莉)、18号(威利)台风袭击。这两次台风的确都是特别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湛江、海口等地造成巨大损失,广州军区空军和南海舰队在该地的人员、设施和飞机、舰船等装备,也程度不同地遭受一些损失,影响到部队的战备训练和正常建设。当台风灾害来袭时,广大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装备器材,表现非常英勇。有一条舰船在琼州海峡沉没,全舰31名官兵在风浪中搏斗18个小时,全部生还,其过程特别感人。台风过后,各级机关和部队也都按照军委指示尽快修复装备,制定了预防台风灾害及改进工作措施。张震副主席对部队应当肯定、鼓励的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p><p class="ql-block"> 但当时首长提出的是这样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即部队受了这么大的损失,是不是可以简单地归结为自然灾害就完事?损失能不能减少?有的损失能不能避免?部队在抢险救灾中的英勇表现,能不能拿来掩盖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调研中,首长思想敏锐、发问犀利,同时又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特别是面对海、空军的高级领导干部,首长的态度既非常严肃,也很宽厚平和:不是着眼追究个人过错,而是正视问题,吸取教训,改进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上,首长循循善诱,就一些重要问题和部队的同志一起统一了思想。首长反复强调指出:台风灾害是个客观存在,但从主观上讲,工作不认真,作风不扎实,领导严重失职,不按科学规律办事是重要原因。他还具体和大家一起总结教训。比如飞机受损,张震副主席反复了解,接到台风通报后,飞机转场是否来得及?结论是可以的。如果及时定下转场决心,损失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这就不能简单地将装备受损原因归结为自然灾害。又比如,遇到强台风,如果用10毫米以上钢索固定飞机,有可能避免损坏,而当时部队用的是6毫米以下钢索系留,就抗拒不了强台风。这说明在新装备的管理、使用、维护上,对新的特点规律还没有真正摸清。再比如,海军某支队领导明知道海口港外不适合防台风,错误地将多艘舰船安排在港外抛锚,导致有多艘舰船被刮到外海沉没。对此,首长引导大家从领导决策,按科学规律办事,工作指导思想、坚持抓落实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首长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令总部机关和部队的同志无不口服心服。</p><p class="ql-block"> 对这个问题的调研基本完成后,首长交代,以他的名义起草一个给江主席和其他军委领导同志的报告。交由先期返京的吴铨叙副总长带回。首长对报告稿的审定特别认真,作了反复修改。我们起草的报告中,有一条讲到有个部队灾后只表彰抢险救灾有功单位和个人,没有很好地从组织领导上找原因。本来单位给军委有个报告,但传到某领导同志时被压下来未上报。当时张震副主席对报告已经定稿了,后来又特意把稿子要了回去,在“某领导同志”后面加一“处”字。首长对我说,报告送到某领导同志那里了,但还不能确定某领导同志是否看到了这个报告,反复考虑,还是加个“处”字,留有余地。首长如此严谨,真是“一字之师”,令我终身受教。后来首长还说道,部队千军万马,发生一些问题难以避免。为什么要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呢?这不是和哪个部队、哪个同志过不去,而完全是为军队长远建设着想,对军队今后发展负责。作为高级领导干部,不能听部下无原则的恭维和吹捧,对部队、部下的问题也不能无原则地去袒护,不能助长报喜藏忧的风气,不能有私心,不能怕得罪人,出了问题要敢抓、敢管、敢批评,这种态度才是真正共产党人的态度,是对部队和同志真正的关心和爱护。联想到后来某些高级领导干部在上下级关系、在对待部队成绩和问题上的庸俗作风,张震首长处理此事的言论和行动,彰显出老革命家敢于较真、勇于担当、磊落坦荡、真诚无私的光辉典范和人格魅力,岁月流逝越久,越觉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带头把优良传统作风发扬起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震首长是老红军,他在古稀之年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肩负着对全军传、帮、带,发扬党和红军优良传统的重要使命。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从首长的一些关注点上,有着更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关注党委班子建设的原则性、战斗性。在听取各级党委领导汇报时,首长总是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从保证部队建设正确方向的高度,强调要高标准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他特别强调,党委班子,特别是高级干部,在重大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不能含含糊糊。民主生活会上既要开展自我批评,还要能开展互相批评。在一个军级党委常委都参加的汇报会上,张震副主席询问正在作汇报的政委,你们这个班子同志之间的批评能开展起来吗?政委说能开展。张震副主席说那你们其他情况就不用汇报了,现在会议转为民主生活会,听听你们开展批评的情况。因为大家没有思想准备,会议在短暂冷场后开始。两位主官之间,主官和其他同志之间,都互相指出了缺点和不足。张震副主席在听的过程中,不时插话,进行点评,引导大家明白党委成员之间开展批评应该注重哪些问题,对哪些问题的批评是必要的,对哪些问题的批评还不够,对哪些问题的批评是有偏颇的。会议开得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不仅是班子成员,对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一堂很好的党课,都受到很好的党性教育。</p><p class="ql-block"> 关注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如何抵制消极腐败的影响。张震副主席一路上都特别强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要防止一些人经不起考验,蜕化变质。在用人问题上,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公道正派,搞“五湖四海”,坚决反对凭个人亲疏好恶选干部,反对人身依附那样的庸俗关系,更不允许以请客送礼等方式跑官要官。首长特别指出,搞成团团伙伙,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打个人的旗号等,都是很危险的。他还特别关注极个别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违法违纪、搞权钱交易、贪污腐化、参与走私贩私问题,反复向部队强调要抵制酒绿灯红的影响,认真吸取邓海荣案件的教训,把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起来,防止一些干部贪图安逸,意志衰退。在广州期间,张震副主席还专门与部分老同志座谈,听取老同志对社会与部队中的腐败问题、廉政问题、军队现代化问题、保持艰苦朴素作风问题的意见建议,他对老同志们的意见高度重视,表示一定要正视这些问题,加大力度予以解决。</p><p class="ql-block"> 关注报实情、说实话,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漂浮作风。一路上,首长反复强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害死人,一定要大力加以改正。张震副主席在调研过程中,对部队的情况看得很细,问得也很细。比如,一个单位在汇报自己的先进典型时,首长反复追问这个典型单位有什么问题和不足,首长说,你这个典型10年一直都没缺点?我看不见得,也不相信。所有事情都要一分为二,这样才能前进,才能站得住,不然人家不服。一个单位在汇报台风灾害情况时,首长要求对台风情况不要一般了解,海南一年当中最大台风有多少次,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最大台风有多少次,100年来这个地方最大的台风有多少次,不能笼笼统统。在谈到三亚历史情况时,首长询问三亚历史上打过什么仗,当年日军侵占海南岛是从哪里登陆的,有多少人,是哪个旅团,当时国民党是哪支部队在守岛,等等。在了解一个单位“两个经常”工作时,首长就让部队领导汇报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针对性地抓了什么问题,新兵入伍从家里带钱最多最少分别是多少,老兵让家里寄钱最多最少分别是多少?首长提出的问题,部队领导同志如果平时不留心、不用心,掌握情况不具体、不全面,是很难圆满回答的。我理解首长是以自己丰富的作战和工作经验,督促各级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尽快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调研中,我记得还有一幕特别感人:5月10日到海军某部视察,首长走向一艘停泊的潜艇,非要下去看看。这是一艘老式潜艇,舱门很狭窄,里面空间也很小,大家考虑到首长80多岁了,身材又高大,都劝他不要下去了,但首长戴上白色手套,硬是钻了下去,和潜艇兵亲切交谈,问这问那,在里面待了很久才上来,在场官兵无不动容。</p><p class="ql-block"> 5月11日,张震副主席在视察西沙时,不辞辛劳,下了飞机就去看望连队,参观将军林、驻军荣誉室、海洋博物馆、“三防”菜地及民国时期收复西沙的纪念碑和南海工程纪念碑(主权碑),与驻岛官兵进行座谈。首长还让我们机关的同志,走遍岛上每一个哨位,对执勤哨兵表示慰问。5月15日早上,离开三亚前,首长秘书拿来一纸张震副主席和老伴马龄松阿姨共吟的诗句:“二老来植树,年和一五八。欲效青年志,伴树戍西沙。”同时,张震副主席拿出200元钱,要我把钱交给海军榆林基地邬华阳政委,作为西沙植树买树苗的钱,并且嘱咐一定请西沙的同志把树照料好。我体会,首长这么郑重其事地对待西沙植树,在诗中表达要伴树戍西沙,是首长念念不忘中国南海安全、念念不忘守岛官兵的具体体现。2015年我再去西沙时,专门看了当年首长种的椰树,已高大参天,硕果累累,内心十分激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我军要以良好形象驻军香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驻香港部队调研,是张震副主席这次南方调研的主要任务之一。5月15日首长带工作组从三亚飞到广东汕头,在那里看望了驻港部队舰艇大队。5月17日从汕头飞到深圳,先后视察了驻港部队机关、步兵旅、三军仪仗队、深圳基地、教导团、航空兵团等部队,听取驻港部队领导汇报,与部队官兵座谈,实地察看驻军进港直前准备情况。5月19日上午,第二批进港先遣人员出发前,张震副主席专门安排时间接见他们,为他们送行,并提出殷切希望。</p><p class="ql-block"> 在来驻香港部队调研之前,张震副主席就向我们说,他出发时曾向江泽民主席请示。江主席明确指示:“驻港部队一定要保持好的形象”。5月21日,首长又对我们说:“江主席来电话了,指示驻港部队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按照军委的命令,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进驻香港,搞好防务。”其间,张震副主席交代我,驻港部队调研结束后,要给广州军区和驻港部队讲个话,就围绕着保持驻港部队良好形象这个内容来讲。5月26日,在听取广州军区汇报、隗福临副总参谋长代表工作组作检查讲评之后,张震副主席作了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 张震副主席首先讲了我军进驻香港的重大历史意义。他强调,历经百年沧桑,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驻港部队肩负祖国和人民重托,很快就要踏上这块被英国侵占了150多年的神圣国土,雪国耻,复主权,保卫香港,实践“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是无上光荣和自豪的。由于历史原因,香港人民长时间对我军缺乏直接了解,香港的社会环境也特别复杂,所以我军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香港,是一个十分重大、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使命重于泰山,纪律重于生命,形象代表着国威军威。张震副主席主要从五个方面,强调了驻港部队树立良好形象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形象。张震副主席强调,我军进驻香港,要经受住资本主义这样一个特殊环境的考验,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这支军队,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张副主席反复对驻港部队的同志说:如果有个别人经不起诱惑,对社会主义动摇了,对共产党的领导动摇了,对理想信念动摇了,作出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就会对我军形象造成特别严重的影响。对此要保持高度政治警惕,牢牢掌握斗争的主动权。</p><p class="ql-block"> 二是艰苦奋斗、一尘不染的形象。张震副主席告诫驻港部队,当年有人希望解放军倒在香风四散的南京路上,这种希望破产了。今天有人希望我军在香港这个花花世界声誉扫地,我们一定要使敌对势力的这种企图破产。首长要求驻港部队在新形势下不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他提醒大家注意,国家已经对驻港部队官兵待遇在政策上做了很大倾斜,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他还要求,干部工资高了,可不能拿这些钱去做生意、炒股票,驻港部队绝不能搞集资、搞经营,更不允许利用军车、舰船、飞机出入香港之便搞走私、贩毒等,谁要这样搞,就撤谁的职,直至绳之以法,还要追究直接领导的责任,严查严办,绝不宽恕。</p><p class="ql-block"> 三是依法驻军、依法治军的形象。张震副主席说,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注重按法办事。我军进驻后,能不能在香港社会树立良好形象,取得香港人民的信赖与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部队有没有很强的法制观念,是不是处处依法办事。他要求驻港部队依法处理与港府、港人的关系,既要融治相处,又要善于依法维护驻军和人员的合法权益。在驻军内部还要落实好我军条令条例,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p><p class="ql-block"> 四是纪律严明、军容严整的形象。张震副主席强调,当年打锦州,我们的部队不吃老百姓的苹果。进上海的时候,我们的部队不进民宅、露宿街头。这里面包含着伟大的政治。现在我们要进驻香港,也要做到对香港居民秋毫无犯。驻港部队副司令员周伯荣率先遣人员进港,坐在车后座还系上了安全带,港媒报道后产生良好反响。张震副主席在调研期间多次讲到这个例子,要求部队言行举止都要文明规范。首长甚至连外事活动如何敬礼、握手,平时要熨烫衣服、穿着要笔挺精神,要天天刮胡须、定期理发、洗澡、剪指甲等,都一一叮咛。殷殷深情,于此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五是训练有素、武艺精湛的形象。驻港部队对军事训练抓得很紧,进港前夕多次为港澳同胞汇报表演,获得好评。张震副主席调研时专门看了进港机动模拟演练,对部队遂行任务的能力表示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他强调部队要突出抓好特种训练和应急训练,按照各种行动方案,抓好进港和处置各种情况的模拟训练和综合演练,提高部队应变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他听说部队进港有的装备超宽、超高,通过一些桥梁和涵洞有困难时,要求部队一定要摸清情况,有哪些装备在哪些桥梁和涵洞超高超宽,超了多高多宽,涉及多少装备,一定要清清楚楚,有解决的办法,确保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 张震副主席这次在驻港部队调研,实际是对我军驻军香港准备工作的一次全面检查,也是为驻港部队送行。1997年7月1日,我军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顺利进驻香港履行防务。近20年来,这支部队经受住了考验,为人民军队赢得了荣誉。这一切,都凝聚着张震首长的智慧与心血。</p><p class="ql-block"> 张震副主席离开我们一年了。我认识首长几十年,特别是调到直接为首长服务的军办机关工作后,接触首长的机会很多。首长历次谆谆教诲,言犹在耳。谨以此片段记述,寄托对老首长、老前辈的怀念和崇敬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作者系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原副主任)</b></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曹育民,祖籍河南周口项城,曾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少将军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中国军事文化讲坛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p> 笔耕不辍,军魂永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