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那位异国同胞

晚秋

<h1>  <b>我与朋友一行10人,于2019年春天跟随“哈铁国旅”(全称是哈尔滨铁路局国家旅行社)去俄罗斯旅游。</b></h1><h1><b> 地接导游是中国留学生,业余时间做导游为勤工俭学。在游览莫斯科地铁之前他强调:因为地铁站是人流最密集,视野不够开阔,游客走散,时有发生。也是他带团最头疼的事情。让游客留下他的电话。</b></h1><h1><b> 顺便说一下,去俄罗斯旅游通讯情况——手机形同摆设,同去的人不能互相通话,不能与家人联系,没有微信往来,一切通讯中断。手机可以拍照,保存照片,但发不出去。</b></h1><h1><b> 我来说说莫斯科地铁。就知道游客为什么容易走散。</b></h1><h1> <b>莫斯科地铁建筑造型各异,如宫殿般的豪华。各站独特风格。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玻璃镶嵌的浮雕,雕刻。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称。在一百多米的地下。有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忙的地铁。每日开放8500多次列车。日均客流量为900多万。如果有战事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b></h1> <h1><b>  这组摄影是在乘客空挡瞬间抢拍的。</b></h1> <h1><b>  我们10 人是多年来说走就走的旅游朋友。那年我79岁,平均年龄76岁。我成了朋友们的主心骨。进地铁站时,姐妹们簇拥在我身边,挽着胳膊,牵着手,有的还拉着我的衣襟。唯恐走散。</b></h1><h1><b> 那是怎样的情景——当地铁密集到达时,我从没见过如此洪水般的人流。行色匆匆,脚步匆匆,我们被裹挟在高大的人流里,仰望这些陌生的脸庞在眼前掠过,不,甚至是百分之一秒闪过,真是让人有点慌张。迷茫在陌生的环境里,陌生的人流中,无法分辨方向。此时我脑海中闪过一个词——裹挟。我们被奔涌的人潮裹挟着前行。</b><b style="color:inherit;">不知道是怎样被人流潮水冲出了车站。</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我们三人“中招”了。一看傻眼了。找不到其他朋友了,见不到地导高举的旅游团旗帜了。举目四望,满眼俄文——不认识。满眼行色匆匆的俄罗斯人流。只见眼前一座偌大的喷水池,边沿附有美丽的雕塑。无心赏景。我们目光在急切搜寻黄色皮肤的人,在寻找同胞。好寻求帮助。询问两对年轻人,他们不作答,只会摆摆手。看来他们不懂汉语。</b></h1><h1><b style="color:inherit;"> 这时,远望一人坐在店边椅子上喝咖啡。我们走过去求助。他热情地站起来。我们喜出望外——是同胞。他亲切地说:“看到你们旅游帽上有‘哈铁’字样好亲切”。他介绍自己说:“我在俄罗斯做煤炭生意20年了。一直和哈尔滨铁路局打交道。所以看到'哈铁旅游团'就是看到家乡亲人了”。</b></h1> <h1><b> 他和蔼可亲,彬彬有礼。好帅气,谦和。我们仿佛见到了救星......</b></h1> <h1><b>  他接过我的手机,寻找地导电话。然后用他的手机联系了地导,告诉了我们所在地址。他们之间是本土网络吧。不一会儿,地导来接我们归队。我们和地导再三向他表示深深的谢意。</b></h1><h1><b> 因为太匆忙, 没有留下联系电话。我只是用相机为恩人拍下两张照片。至今珍藏着。</b></h1><h1><b> 转眼五年过去了,不知他现在怎样了?我们一直思念在异国他乡的恩人。都感谢他,在异国遇到的同胞。是他成全了我们去俄罗斯旅游的集体,没有走散。</b></h1> <h1><b>  我写此文思念他,如果有认识他的朋友,请代我们转告他,我们在惦记着他。也向我们报个平安!我们万分感谢。祝愿异国的游子多多保重,一切顺遂安好!!</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