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罕走廊与红其拉甫之旅:穿越历史与地理的边界

建雄

<p class="ql-block">9 月 27 日,晨光熹微,我们如同追逐曙光的飞鸟,从塔县振翅出发,沿着 G314 国道这根西南向的丝线,一头扎进未知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瓦罕走廊,这条传奇的“鸡鸣四国”走廊,像一条沉睡的巨龙,横卧在亚洲大地。它东西延展约 400 公里,我国境内的 90 公里仿若巨龙的龙首,虽短小却精悍,南北宽度 3 至 5 公里,最窄处仅容一线天光,平均海拔 4000 米左右,似在云端昂首。而阿富汗境内那 310 公里的龙身,最宽处可达 75 公里,气势磅礴。它北靠帕米尔高原南缘,与塔吉克斯坦亲密依偎,南邻兴都库什山脉东段的险峻峰峦,和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热情相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喷赤河与帕米尔河,东连我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地缘密码。</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气候好似调皮的精灵,变幻无常,地理环境更是严酷如狱卒。九月之后,高海拔地区像是被施了魔法,瞬间静止,人迹罕至,动物们也纷纷隐匿,只留下一片空旷与寂寥,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离开 G314 国道旁的达布达尔乡,前方,世界海拔最高的国门口岸——红其拉甫如同一座闪耀的灯塔,散发着无尽的吸引力;右侧,通往瓦罕走廊的国防公路则像一条神秘的时光隧道,召唤着我们去探索。我们毫不犹豫地先拐向瓦罕走廊,决心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后,再奔赴红其拉甫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瓦罕走廊,曾是东亚通往西亚的便捷捷径,中阿两国在其东端的 92.45 公里边界线,让阿富汗成为我国独特的西亚邻邦,边境线最短却也意义非凡。遥想当年,这里本是我国领土,是古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却因 1895 年英俄的肆意划分,被割让给阿富汗王国,清政府的软弱如同阴霾,笼罩在这片土地的历史天空,让人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沿着瓦罕走廊前行,尽头的景点宛如一颗遗落的明珠。那砂石大平台上,“瓦罕走廊”四个大字醒目而庄重,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游客们像一群欢快的蜜蜂,围绕着这处打卡地,用相机捕捉着与它同框的瞬间,似乎想把这独特的记忆永远定格。</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文明交融的十字路口。东晋法显、大唐玄奘、西域安世高,这些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如同璀璨星辰,曾在这条走廊上留下他们坚定的足迹,他们的身影在历史的长河中若隐若现,见证着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的深情相拥。</p> <p class="ql-block">告别瓦罕走廊,我们重新踏上 G314 国道,向着红其拉甫口岸疾驰而去。</p> <p class="ql-block">红其拉甫,绝非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地理名称,它更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上,它是重要的通关密码,无数旅行家、商人带着梦想与勇气从这里穿越,他们的欢声笑语、马蹄声声,似乎还在山谷间回荡。如今,它又变身中巴友谊路上的璀璨明珠,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口岸海拔 4733 米,仿若苍穹之顶的哨所。当我缓缓靠近国门,眼前的景象如同画卷展开,天高地阔,山峰险峻,“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万战千征地,苍茫古塞门”的壮阔诗意扑面而来。它在波斯语中那令人胆寒的“死亡之谷”“血谷”之名,也彰显着它的严酷。氧气稀缺得如同稀世珍宝,不足平原的 50%;狂风常年呼啸,七八级的大风如同恶魔的咆哮;最低气温零下 40 多摄氏度,仿佛能冻结一切生机。</p> <p class="ql-block">终于,国门映入眼帘,那梦中多次出现的红其拉甫哨所如忠诚的卫士,傲然挺立。哨所之上,五星红旗猎猎作响,似在向世界宣告主权与威严。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如火山喷发,在心中汹涌澎湃。国门前,游客们如潮水般聚集,手中的五星红旗如燃烧的火焰,大家欢呼雀跃,用相机定格这神圣的瞬间,仿佛在向祖国诉说着无尽的热爱与忠诚。</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7日摄于瓦罕走廊,红其拉普国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