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参观记

金鱼

<b>京杭大运河博物馆。</b>杭州市拱墅区金华路34号运河文化广场1号。<br>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杭州市拱宸桥地区,西侧是古老的拱宸桥。博物馆建筑风格总体定位:"传统而不复古"。展览区共分五个展厅:《地球上的运河、中国大运河》《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和《运河文化》等。各展厅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和解释大运河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 2024年11月10日周日8:43分到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附近,博物馆未开。<div><b>荣华茶园遗址。</b>荣华茶园约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1925年改为荣华大戏院兼放电影,成为杭州首家电影院。1849年更名为国益戏院。1952年在原址翻建改名为大众电影院。2005年该园旧址被运河广场选用。清末拱宸桥一带出现杭州最早的戏院,因戏院卖茶,故称"茶园"。天仙、荣华和阳春是清末民初杭州有名的三大茶园,与运河拱宸桥两岸的戏院成为杭州电影史的发源地和戏剧、曲艺的发展繁荣之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阳春茶园放映了杭州的第一部电影。中国京剧表演之术家"麒麟"艺术创始人周信芳以七龄童的艺名曾在天仙茶园演出。张英杰14岁时在天仙茶园以"盖叫天"艺名演出。</div><div>戏楼正在维修中。</div><div><b>戏楼简介</b>。旧时拱宸桥一带的戏楼又称茶园,戏友一边品茶一边观戏,不喝茶是看不成戏的。演的戏主要为京戏,当初有阳春茶园、天仙茶园、荣华茶园,誉为杭州三大茶园,以后又出现了醒狮台茶楼、丽春戏院和丹桂茶园。晚清时期拱宸桥为通商口岸,人流、文化都比较集中,吸引了许多名伶来茶园、戏楼演出。如著名的京戏演员谭鑫培,刘鸿声、汪笑侬,以及著名的山西(河北)梆子戏演员十三旦(侯竣山)等都曾在丹桂茶园演出过。著名艺人周信芳曾以七龄童艺名在拱宸桥天仙茶园学艺、演出;师以谭鑫培的"江南第一武生"盖叫天(原名张英杰)14岁(1901)在拱寝桥天仙茶园始以"盖叫天"之艺名登台演出,后艺冠江南,有"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之誉。<br></div> 8:41分到了拱宸桥。 <b>拱宸桥。</b>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宸"指帝王所居之处,"拱"即为拱手相迎的意思,所以拱宸桥象征着对古代帝王南巡杭州时的相迎与敬意。拱宸桥横跨运河东西两岸,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桥身长约92米,高约16米,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div><b>拱宸桥处大运河两岸景色。</b></div> 运河两岸景色。 拱宸桥处大运河两岸景色。 拱宸桥下桥墩。 拱宸桥处运河两岸景色。桥弄街。 <b>运河同心小镇。</b>北起湖州街,南到德胜路,西至莫干山路,东临京杭大运河。小镇将拱墅境内运河两岸的统战对象组织起来,通过资源优化整合,强化统战组织构建,丰富统战活动内容,加强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将统战工作示范点串珠成链,营造浓厚的统战氛围,实现统战文化、联谊交友、文化传承、景区建设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提升运河文化知名度和区域环境吸引力,带动区域内统战人士的创新创业热情,同心齐力,共筑中国梦。<div><b>拱宸桥傍雕塑。中国大运河石碑。</b></div><div><b>运河文化广场。</b>杭州运河文化广场总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内有牌坊,浮雕,铜雕群,亭台楼阁,音乐喷泉,儿童游乐场等,广场毗邻拱墅区人民政府、拱墅区图书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水上巴士码头等,广场地下为大型购物中心。</div> <b>拱宸桥抗日历史。</b>1896年9月26日拱宸桥通商场和日租界同时开始使用,拱宸桥一度成为杭州日租界的代名词,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无条件收回。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顽强、坚韧不屈的斗争,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1939年1月26日《申报》刊载《华军两度袭拱埠》报道,杭郊华军刘部及嘉兴民众义勇兵姜树伟部队于1月20日攻克收复拱宸桥,1月21日在日军凶猛反扑下暂时撤退,1月22日再度攻入拱埠与日军激战。1939年6月10日《申报》刊载《华军攻入拱宸桥》报道,华军某部便衣队于6月6日晚攻入拱宸桥,并攻克收复湖墅大关等地,攻克湖墅时焚毁日军营房三百余间。<div>拱宸桥边景色。</div> 拱宸桥。 广场上的牌坊。 广场景色。 拱宸桥附近景色。 拱宸桥附近景色。 <div>运河广场景色。</div> 运河广场景色。 9:05分进入"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大厅内。<div><b>《南巡道里图》(仿)。</b>清,全长2032宽78.5厘米,清初绘制的《南巡道里图》,又称《京杭道里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长卷描绘大运河沿岸山水风物和城市景观。图中大运河起于钱塘杭州,终于北京卢沟桥,横跨长江、淮河、黄河,蜿蜒于广袤的大地上,蔚为壮观。江南丰饶的绿水青山、古道黄河的倾泄奔流、冀鲁大地的雄城关隘尽收眼底,气势雄浑!让人赞不绝口的是,运河两旁山川河流、城市湖泊俨然是一幅立体的画,虽然画作色彩因年久而失新鲜苍翠,但却更显古老厚重。</div><div><div><b>第一展厅 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开面、变迁与影响。</b>大运河款款走来,没有黄河汹涌菂波涛,没有长江奔腾的激流,有的只是它独特的清新与秀丽,它宛如一条玉带蜿蜒于华夏大地,跳动着时代的脉博,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卷。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工程项目。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邗沟、鸿沟等地方性运河,隋朝在此基础上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南、东北辐射的南北运河。元朝建都北京,对南北运河截弯取直,形成了从北京直达杭州的京杭运河。大运河不仅是确保槽运畅达以维系历代政权生存的生命线,也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大运河的建设反映出古代中国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虽然大运河所承载的漕运时代已经终结,但作为活着的世界文化遗产,至今依然流淌,闪烁着历久弥新的文明之光。</div><div><div><b>中国大运河。</b>7世纪隋代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至北京,南至杭州的隋唐大运河。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绍兴和宁波。13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修筑成以北京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br></div></div></div> 运河展示片。 运河展示片。 运河展示片。<div><b>世界著名运河。</b>人类不仅利用自然河流,也开凿人工河道从事灌溉和航运。为连接分散的水城,亚述人于公元前7世纪开始挖掘运河。波斯人也在公元前5世纪沟通了尼罗河和红海。欧洲的运河时代始于17世纪末。到19世纪地球上又出现了基尔运河、苏伊土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三条重要的人工河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凿运河的国家,在人类运河史上占有最引人注目的地位。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br></div> <div><b>中国水系图。</b>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了亚洲大陆西高东低的地形,中国的主要河流大都由西向东奔流入海。它们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割裂了南北交通,影响了地区间的交流。北方政治中心与南方经济中心的格局形成后,将南方粮食运往北方成办维系王朝政治的关键,以水道实行漕运是当时最适宜的选择。隋朝与元期两度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br></div><div><b>大运河的开凿。</b>在中国运河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凿南北运河,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公元13世纪元帝国修筑从北京直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实现中国南北方第二次大连通。随着运河开通,北方政治中心得到来自富饶南方的米谷财源支持,并出现了"以东南之粮,养西北之兵"的物流格局。明清两代对运河进行多次整修,迎来了漕运的大繁盛。清末近代交通兴起后,运河不再承担漕运之责,仅在局部地区通航。随着当代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和运河通航,大运河再一次发挥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成为活着的世界文化遗产。<br></div><div><b>隋以前的地方性运河。</b>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开凿了多条运河,沟通平原地区的自然河流。秦在统一过程中改造了一些河道,并确定了江南运河的基本走向。西汉时期开凿从洛阳到长安的漕渠以解决政府漕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开凿了多条人工河道,在分裂的时代促进了地区间的联系。虽然隋以前这些运河尚未形成完整的水运系统,但在局部范围内为隋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r></div><div><b>陈登穿沟。</b>汉建安二年(197)太守陈登续修邗沟,将弯曲的水道拉直,史书称"陈登穿沟"。新开水道被称为"邗沟西道",它使古邗沟重现活力,方便了江淮间的水上交通,后成为隋代南北运河的一段。<br><b>邗沟。</b>公元前486年吴国夫差北上争霸,开凿了南接长江、北入淮水的邗沟。三年后又开凿了连通沂水与古济水的菏水。吴国水师从长江出发,沿邗沟北上经泗水,再由荷水通济水至黄河,到达与晋侯会盟的济水岸边黄池(今河南封丘南)。<br><b>扬州蜀岗。</b>遗址位于江苏省杨州市西北蜀岗上,为开凿运河,吴王夫差在运河入江处修筑邗城,运河因城得名。扬州成为因运而生的城市。<br></div><div><b>鸿沟。</b>魏惠王因避秦,从河东迁都大梁,为将国境线南推以确保足够的纵深,魏惠王于公元前360年在济水开凿鸿沟和深沟。鸿沟连接济水和颍水,由于济水是黄河分支,颍水又最终入淮,鸿沟实际成为沟通黄、淮的运河。</div><div><b>魏惠王。</b>魏国若顺运河南下,很快能够攻击楚国城邑,楚国逆流而上则难度非常大。这条运河打破了魏国与楚国的地缘平衡,使魏国占据明显的地理优势。</div><div><b>汉武帝-漕渠。</b>西汉建都长安。狭小的关中平原虽有沃土,却无法维系国家、皇室和军队的庞大开支,必须依赖漕运将各地贡赋运往京城。汉代漕船抵长安要经过多沙弯曲的渭河,汉武帝于元光六年(前129)开凿了从长安直通黄河的漕渠,使航程缩短一半。<br></div><div><b>邗沟十三变-两晋及南北朝时期的三次河道变化。</b>晋兴宁中后,水道由南而北者,自樊梁湖出津湖南口入兴宁渠,出津湖北口入夹耶,过白马湖入中渎达山阳浦。谢灵运由白马湖贯射阳湖,是因为白马湖北与中渎淤隔,射阳湖、山阳浦之间当有支河,故得由射阳湖达末口入淮。此为邗沟第四变。<br></div> <b>箭镞一组。</b>春秋战国。<div><b>花纹戈/青铜戈。镦/凿/镰一组。原始青瓷碗/原始瓷豆/印文硬陶罐。</b>战国。</div><div><b>春秋战国争霸时代。</b>春秋时期,天子式微,诸侯群雄纷争;进入战国时代,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争霸战争中,一些国家开凿人工水道以运送军需和兵士。<br></div> <b>江南运河。</b>先秦时期,生活在吴越故地的先民利用天然河湖水道进行交通运输;后因运输兵粮物资和农业灌溉之需,又疏凿不少人工水道。目前尚能从古籍中找寻到线索的有"吴古故水道""百尺渎"以及秦始皇东巡会稽时所开的几条水道。它们成为大运河江南运河的主要组成部分。<br><b>吴古故水道</b>。是一条连通吴地到长江的南北向运河,从吴都城苏州出发,经今无锡、常州、江阴,过江到达今扬州,与江北邗沟相连通。这段早期运道与江南运河的北端部分基本相合。<br><b>丹徒水道与陵水道。</b>秦始皇又修通北起由拳(嘉兴),经钱唐(杭州)达越地(绍兴)的陵水道,成为沟通太湖流城与钱塘江的主要通道。从此到会稽不再在江面宽阔的盐官,而是从江面较窄的杭州渡江。这一线路的变化使杭州成为日后大运河的南端,对杭州交通及城市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br><b>百尺读</b>。春秋时期吴国为运输漕粮所开,是连通吴、越,沟通太湖流域与浙江(钱塘江)的通道。从由拳(嘉兴)出发,经盐官至钱塘江,渡江后可抵越国都城会稽。越国反败为胜后,百尺渎成为越国北上的主要通道。<br><b>青铜剑。青铜矛/矛、鐏一组/青铜"王"字铭矛。</b>春秋战国。<div><b>山阴故水道。</b>越王勾践时期建山阴故水道,西起绍兴城东郭门,东至今上虞县东关镇练塘村,全长约20公里,大致位置与今萧绍运河该段相同。它贯通了山会平原东西地区,并与东、西两小江相通,连接吴国及海上航道,又与平原南北向诸河连通,是浙东运河的前身。<br><b>勾践大、小城位置图。</b>公元前489年越王勾践根据范蠡的建议,在今卧龙山东南麓建大、小城。山阴故水道环绕其外侧,阻隔了北部潮汐,拦挡了南部山区的突发洪水,并成为水上航运的主干道。<br><b>西陵运河。</b>晋怀帝永嘉元年至三年(307-309)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凿了西起西陵(今西兴),经萧山、钱清、柯桥到郡城的西陵运河,后又修治与此相连接的其他河道,使原来各河道互相流通,既满足了农田灌溉之需,也贯通了宁绍区域的水路交通。<br></div><div><b>镰刀/铁锛/铅网坠、铜提手</b>。汉。</div><div><b>陶鼎(汉)/陶瓿(西汉)。</b></div> <b>隋以前的人工水道。</b><div><b>隋代南北运河的开凿。</b>隋统一后,定都大兴城(今西安)。为解决都城及边军的粮食物资供应,对国家实施有效统治,朝廷组织大规模开凿运河,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七百多公里的南北大运河。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宁波。大运河纵贯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是世界历史上空前伟大的水利工程,但工程所带来的繁重劳役突破了人民忍受的限度。运河未及发挥效能,隋帝国便在农民战争中瓦解。后继的唐朝对大运河进行了艰苦不懈的疏浚、修整和开凿,使漕运的干流和支流得以通行流畅,出现了兴旺发达的漕运事业。南北运河的开凿对唐宋两代政权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div><div><b>隋炀帝。鎏金铜铺首/"隋炀帝陵"碑。</b></div><div><b>通济渠-约650公里从黄河到淮河</b>。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为克服关中长安离河北、山东"关河悬远,兵不赴急"的问题,兴建东都洛阳,并着手开凿以洛阳为中心通往涿郡(今北京)与余杭(今杭州)的大运河。炀帝登基当年即组织开挖通济渠,自今河南郑州荥阳的板渚出黄河,经鸿沟、蒗荡渠、睢水沟通淮河,全长约650公里。<br><b>洛河。</b>洛河是黄河右岸重要支流,是通济渠西段的水源。<br><b>板渚。</b>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通济渠东段以此为起点,引黄河水为水源。</div><div><b>夏邑</b>。运河在商丘境内长近200公里,其中夏邑境内全长约27公里。河道宽度是正常河道宽度的两倍多。</div><div><b>通济渠示意图。</b>通济紧分东西两段。西段西起洛阳西,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为水源,穿过洛阳城南,到偃师东南。再循洛水入黄河;东段西起板渚,以黄河水为水源,经今开封市及杞县、睢县、宁陵、商丘、夏邑、永城等县,再向东南穿过今安徽宿县、灵壁、泗县,以及江苏泗洪县,至盱眙县注入淮水。<br><b>永济渠-约950公里从黄河到海河。</b>北魏以来河北地区逐渐发展成新的经济区域,作为北方军事重镇的涿郡(今北京)又是征战辽东的根据地。隋炀帝在完成通济渠、山阳渎后,于大业四年(608)下令在黄河以北再开一条运河,连结黄河和海河。永济渠的起点距洛水与黄河会合处不远,终于涿郡附近。<br><b>开永济渠。</b>隋朝大臣阊毗主持开凿永济渠,借用北方的天然河道和已有的人工河渠,南引沁水通黄河,北通涿郡。</div><div><b>经永济渠往涿郡。</b>永济渠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交通的航程,增加了槽运的规模和运力。大业七年(611)二月隋炀帝自江都行幸涿郡,"御龙舟,渡河入永济渠",四月即抵涿郡的行宫临朔宫。<br><b>征伐辽东。</b>隋炀帝为征伐辽东,利用运河将黎阳及洛口诸仓粮米运到涿郡。运送铠甲兵器以及其他军事裝备的船只绵延上千里,参与运输的民工达数十万之多。<br><b>永济渠示意图。</b><br></div><div><b>江南运河-约320公里从长江到钱塘江。</b>江南的粮食及丝绸对隋政府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然而江南运河的一些河段浅狭,水位低落。大业六年(610)隋汤帝重开江南运河,使水道径直、深阔和畅通。江南运河从镇江引长江水,绕太湖之东,直达钱塘江边的杭州。<br><b>苏州古运河。</b>江南运河从枫桥沿上津河,过渡僧桥折向南,穿过南星桥、万年桥,自阊门北码头抵胥门馆驿。<br><b>上塘河。</b>上塘河最早由秦始皇开凿,俗称秦河。隋炀帝开凿大运时时进行拓宽和疏浚,经柳浦通钱塘江。<br><b> 镇江京口闸遗址。</b>是江南运河上的第一座闸,堪称漕运咽喉、交通枢钮。通过运河转运的物资大都要通过京口闸,从西津渡过江北上,2012年发掘出明清京口闸的东闸体、码头、石岸、道路、碑亭等遗迹。<br><b>海宁长安闸。</b>唐贞观年间(627-649)在海宁建长安闸作为交通和军事枢纽。宋熙宁元年(1068)改建成长安三闸,形成复式船闸。绍兴八年(1138)完善了将累木易以石埭的工程,船闸与拔船坝并存,大船或载货船经船闸出入,小船或空船则过坝上下塘河。<br><b>江南运河示意图。</b><br></div><div><b>山阳渎约150公里从淮河到长江。</b>隋开皇七年(587)文帝下令开山阳渎。这条运河只是在博芝湖与今湾头间另辟新道,其他均采用邗沟故道。大业元年(605)炀帝循东汉陈登所开的邗沟直道,进行全面疏浚整理。运河入淮水处由末口移至山阳,故称"山阳渎",全长约150公里,沟通长江和淮河。<b><br></b></div> <b>山阳渎示意图。</b><br><b>伊娄河。</b>唐开元二十五年(737)润州刺史齐澣奏请开伊娄河于扬州南瓜洲浦,不再绕道真州而由扬子桥径达瓜洲入长江,缩短运河入江航道。<div><b>浙东运河约240公里从钱塘江到东海。</b>大运河连通钱塘江,过江后可与浙东运河相连结。唐中叶随着江南运河的繁忙,浙东地方官员主持修浚浙东运河。南宋时浙东运河成为外贸主要通道。<br><b>西兴运河纤道桥。</b>纤道是江河两岸纤夫挽船前进的小路,在一些运河段需采用这种方法为行船提供动力。西兴运河上的纤道桥为唐元和十年(815)浙东观察使孟简修建,连绵百余里。<br><b>浙东运河示意图。长安闸成了船舶平稳进出上下河的重要水工设施。</b></div><div><b>五铢钱(</b>隋)。<b>《隋炀帝看琼花》《挖汴河》。</b><b>隋炀帝巡游江都。</b></div> <b>开凿京杭运河。</b><br><b>元代建都大都</b>。元朝一统后,在金中都故址东北兴建新都城-元大都(今北京)。<br><b>伯颜的建议</b>。元大都的粮食及各种物资主要仰给东南。至元十二年(1275)元朝开始从江南运粮,但从江南至大都的内河航运不够方便、畅通,伯颜提议穿凿河渠以沟通南北内河航运,被元世祖忽必烈采纳。由于政治中心移至大都,漕运路线无需再绕道河南。元朝在隋运河基础上去弯取直,实行南北直航,北京至杭州的航程可缩短约900公里。由于北京与通州及临清与济州之间没有便捷的水道相通,从北京到通州的通惠河和从临清到台儿庄的鲁运河的开凿,成为京杭大运河建设的关键。<div><b>元代京杭大运河示意图。</b></div><div><b>金国的运河。</b>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灭北宋,金贞元元年(1153) 正式迁都燕京,是为中都。为保障中都的物资供应,尤其是粮食供应,金国先后开辟金口河与闸河。<br><b>金口河。</b>金国漕粮借助华北地区的天然水道和人工漕渠,汇集到今天津地区,再循潞河到潞县。金天德三年(1151)升潞县为通州,设丰备仓、通济仓、太仓等,将漕粮运抵中都。因水道淤浅不畅,只能陆行。大定十二年(1172)开凿金口河,后因水源不足而放弃。金代金口河位置示意图。<br><b>韩玉筑闸河。</b>金泰和五年(1205)金章宗采纳韩玉的建议,利用金口河东段河道,并在河道上建闸节水,取得成功,漕船可自通州直驶中都城下。金章宗后朝政混乱,河渠疏于治理,终致淤塞,不得不兼用陆路运输。<br><b>铜穿带扁壶。</b>辽金。</div><div><b>郭守敬主持勘探白浮泉。</b></div><div><b>元大都平面复原图。</b>元大都城内有一个由高梁河、海子、通惠河构成的漕运水系统。高梁河引白浮诸泉及瓮山泊水,从和义门(今西直门)北入城,汇入积水潭,横贯大都西城中部。通惠河从今地安门桥下东南流出大都南城垣,东至今通州区。<br></div> <b>通惠河北京-通州约82公里。</b>漕船到通州后需转运北京。新开运河由于河道多坝,称为坝河。后因水源不足,根据郭守敬的建议另开运河。郭守敬以白浮泉为水源,以瓮山泊、积水潭为"水柜",沿河设置闸坝,使运河以"水清、量大、流缓"著称。运河于1293年开通,元世祖命名"通惠河"。<br><b>积水潭旧貌</b>。元世祖忽必烈看到积水潭"舳舻蔽水",将新建的运河命名为"通惠河"。<br><b>白浮泉。</b>郭守敬在多次实地勘察的基础上形成了开凿方案:将昌平神山的白浮泉引到大都和义门入城,向南汇为积水潭,从积水潭引流出南水门,注入废弃的金代闸河,再流往通州。<br><b>通惠河闸分布示意图。</b>为节制水流,郭守敬在坡度较大的河段设计上、下双闸。每一千米置一闸,建闸11处,共24座。对两处高差很大的河闸,双闸之间五百米处再建一座中闸,实现平衡水流的作用。<br><b>通惠河庆丰闸。</b>庆丰闸是通惠河上的一座闸,又称二闸。<br><b>平津闸遗址。通惠河水系图。</b><br><div><b>铜钱。瓜形银酒杯。绶带纹瓜棱鋬耳银杯。铜钱。</b>元。</div> <b>《山东通省运河情形全图》(仿制品)</b>。清咸丰五年(1855)。 <b>长安闸。</b><div>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100多万民工,兴修通济渠。608年征集河北各郡一百余万民工开永济渠。610年兴修江南河,大运河全线工程告竣,前后花费约6年时间。<br></div><div>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br></div><div><b>西兴古纤道。</b></div><div><b>元帝国与京杭大运河。</b>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定都大都(今北京)。为了把南方的漕粮运往大都,元朝将原先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运河截弯取直,修筑成从大都南下直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1293年大运河全线贯通,以最短的距离,纵贯富庶的东部沿海区域,实现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连通。<br></div><div><b>元代京杭大运河。</b></div><div><b>济州河。</b>山东南部的泗水是南通淮河、长江的古航道,中部的济水是直接入海的"四渎"之一。沟通泗水与济水,漕船即可由江、淮直抵安山下的济水,从利津入海直趋直沽(今天津三汊口一带)。元至元十七年(1280)元政府组织在济宁至东平间开凿济州河,全长75公里。<b><br></b></div> <b>元代会通河示意图。</b><div><b>会通河。</b>由于利津济水入海口淤沙严重,南来粮船只能在济水北岸转为陆运,到临清再换船从永济渠北航。至元二十六年(1289)从济州河北端到临清开挖了一条长125公里的运河,直通永济渠。当时的会通河仅指临清至东平间的一段运道,后范围扩大。明朝将临清会通镇以南到徐州茶城(或夏镇)以北的一段运河,都称为会通河。会通河船闸布置示意图(清)。<br><b>闸河。</b>在临清到台儿庄中部有一段拱桥般隆起的地势被称为"南旺水脊"。为使运河爬过水脊,水工们修建了众多闸门。自临清头闸至济州李海务闸,共设闸门31座,这段河也因此被称为闸河。<br></div><div><b>鲁运河总图。</b>鲁运河北起临清,南到台儿庄,全长约480公里。河道以黄河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北段南起阳谷县张秋镇,北至临清;南段北起梁山县大路口乡,南至苏鲁边界的台儿庄。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鲁运河的开通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的正式形成。<br></div><div><b>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约480公里。</b>如果说建设京杭运河会遇到诸多困难,那么,开凿"鲁运河"就是其中最大的困难。济宁至临清间没有自然水道可借用,需开凿新河道,这就要引水通过地势高亢的南旺。</div><div><b>济宁分水枢纽工程(四水济运)。</b>主要由泗河、汶河、府河、洸河,金口坝、堽城坝、天井闸等河流、水工设施组成,是大运河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实施完工后,漕运基本得到解决。<br><b>马之贞。</b>元至元十七年(1280)开挖济州河,马之贞为泗、汶转运使参与筹划施工。至元二十年(1283)河成,但水量不足。马之贞意识到,要保证鲁桥至临清的运河畅通,必须借水济运,才能彻底解决运河水量不足的问题。经过实地勘察,他提出在兖州立闸堰约泗水西流,引汶、泗二水南汇济州河。<br><b>堽城坝。</b>蒙古宪宗七年(1257)在宁阳堽城筑土坝斗门,遏汶水南流入洸,至任城(济宁)合泗水,以济饷运。<br><b>金口坝。</b>元至元二十年(1283),在开洸补济的同时,整修兖州金口坝,开挖府河,引泗河水经大闸口入运河补水,借泗济运。<br></div><div><b>明清时期的河道工程。</b>元代开凿京杭运河,但一些河段水量不足,运量受限,导致元后期以海漕为主。明清时期漕运重心改回内河。为保障内河漕运的水量和行船安全,一方面建立河道管理机构和制度,负责修治河防,疏通河道;另一方面,在元运河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包括通过戴村坝与南旺分水枢纽的建设保证运河的水量充足,以及建设清口水利枢纽,理顺黄河、淮河与运河的关系,以达到"蓄清、刷黄、济运"的目标。这些工程的实施保障了槽运的通畅,使漕运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br></div><div><b>河道管理-河道总督衙门。</b>元明清三朝为保障运河运道漕运畅通,均在济宁设立河道总督衙门。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徐达来济宁治理漕运;洪武三年(1370)前后,狄崇任济宁左卫指挥使;明永乐九年(1411)工部尚书宋礼奉命在济宁建总督河道都御史署。清初在济宁设总督河道部院衙门,乾隆时改为河道部院军门署,道光时为总督河院署,清代名臣朱之锡、于成龙、林则徐等都在济宁任过河道总督。<br></div> <b>隋唐时期褐地淤沙。</b><div><b>清代京杭大运河。</b><br></div><div><b>清代都水分司。</b>清承袭明代的河务治理体系,上设总河督理河务,其下按河段分设管河分司与管河道,又在地方设管河厅、处理具体河务。雍正三年(1725)裁子牙分司,将河务划归天津道管理。雍正四年直隶地区水利划分为四局,分别由天津道、永定河道、通永道及清河道四管河道负责。<br><b>清河道署。</b>清河道全称"分巡道直求消河道",主官为道员,正四品,负责直隶中部治河事宜。清河道署位于河北保定莲池区兴华西路,始设于雍正四年(1726),全称为"分巡道直隶清河道"。清道光年间迁至兴华路。<br></div><div><b>南旺分水枢纽木桩挡板。</b>考古工作者在修复南旺枢纽古建筑物群时,发现这段运河中密布木桩,桩间塞满黏土,这是当时为了保护河床免遭冲刷而采取的护底措施。戴村坝木桩。<br></div><div><b>夫役。</b>河道上设有具体从事管理的差役及临时征用的涝沙夫和挑港夫。从事运河河道具体管理的差役有闸夫、溜夫、坝夫、浅夫、泉夫、湖夫、塘夫等,他们终日辛勤劳作,以保证运河的安全和漕运的顺畅。<br>漕河夫役,在闸者日闸夫,经掌启闭;溜夫,以挽船上下;在坝者曰坝夫,以车挽船过坝;在浅铺者曰浅夫,以巡视堤岸、树木、招呼运船,使不胶于滩沙,或遇修堤浚河,聚而役之,又禁捕盗贼;泉夫,经浚泉;湖夫,以守湖;塘夫,以守塘。《漕河图志》<br></div> <b>明清河道管理体系结构图。</b><div><b>《河工器具图说》中的部分工具<br>麟庆纂辑《河工器具图说》。<br></b></div><div><b>《运泇捕上下泉六厅光绪二年分做过岁抢二修另案等工用过银两及河道起止里数图》(仿制品)。</b><br></div><div><b>戴村坝利南旺分水枢纽。<br>戴村坝。</b>元代开凿京杭运河,由于连接济宁至临清间的会通河水量小,导致运量锐减。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黄河在原武决堤,会通河彻底淤积堵塞。明成祖朱棣欲迁都北京,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宋礼采纳白英建议,在汶水下游东平戴村筑坝,引汶水至南旺向两面分流以济运。会通河经汶水调剂后,又沿途接纳泉水溪流,全线用水基本得到保障。<br><b>宋礼。</b>永乐二年(1404)拜工部尚书,多次主持治水工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开浚会通河。正德六年(1511)朝廷于南旺分水龙王庙旁设立"宋尚书祠堂"。<br><b>白英</b>。运河民夫领班白英老人对附近地势、水情十分熟悉,建议在东平南城子建坝,拦大汶河水南流到南旺湖,补充运河之水。他的建议被宋礼采纳。后人为纪念他建白老人祠。</div> <b>南旺水利枢纽。</b><div><b>南旺分水枢纽。</b>汶水进入南旺实施分水。分水口是在小汶河与运河的交汇丁字口对岸,筑砌一道高约4米,长约220米的迎水石堤以抵挡汶水冲击。石堤中间的河底是一个鱼嘴形的"石鲅"(分水尖),改变石鲅的形状、方向和位置,即可调整大运河南北分流的比例。<br>"汶河河道和运河成直角,是供给运河水源的最大一条河。两条河汇流的地方,水流很急。在这里运河的西岸建了一个坚围的石堡。汶河的水以很强的力量向石堡冲击,从此分开,一条向南流,一条向北流。有一个未经解释的说法:在这里抛一来棍棒在水而上,棍棒也随着水流分成南北两个方向,这确是一种奇异的现象",当时运河的设计者一定是从这个高处统筹全局的。他站在这个地势很高的地方,运用匠心,设计出来这条贯穿南北交通的巨大工程。他计算到从这里到南北两个方向的地势斜度,沿路河流所供给的水源,设计了许多水闸,同时还估计到由于开闸放水所损失的水量可以从地势比这里更高的汶河的水补克过来,汇流之后分为两个不同方向的支流。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br></div><div><b>治河工具。</b></div> <b>清口水利枢纽</b>。明中期黄河夺淮,淮安清口成为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处,清口地区涵盖了包括黄淮交汇口、洪泽湖引河口、南运口(里运河口)、北运口(中运河)在内的水域,是大运河航道格局中最为复杂的河段。明清两代在极其复杂的水系格局下兴筑不断,构成了一个包罗黄河、淮河、运河与洪泽湖三河一湖的调控工程,担负了水流制导、分水、防洪排涝等众多功能,保障了漕运的顺利,被称为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br><b>明代淮安运口形势图。</b><br><b>潘季驯。</b>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开始到万历二十年(1592)止,先后四次总理河道,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二十七年。他将黄、淮、运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以达到"蓄清、刷黄、济运"的目标。<br><b>蓄清刷黄、束水攻沙。</b>潘季驯创行"蓄清刷黄.束水攻沙"之法,加固长10878丈(约30公里)的高家堰,拦蓄淮河清水,防止黄河泥沙在运口一带淤积,并抗御黄河倒灌洪泽湖。同时在黄淮交汇的河道建束水坝汇聚水流,更有效地冲刷黄河泥沙,淮水小部分经清口入里运河济运,大部分通过清口刷黄。<div><b>潘季驯主持治理黄、运河道。分水驳岸。</b><b>皮囊袋。</b></div> <b>埽工护堤。</b>为防止冲刷和发生漩涡,潘季驯广泛应用埽坝、挑水坝等护滩工程。埽坝以梢料、苇、秸和土石分层捆束制成,用于护岸、堵口和筑坝。挑水坝则可将大流挑离本岸,以保护下游堤防,在堵口时可减轻堵口施工的压力。由于挑水坝一般延伸到河流内,从形状上像一个"丁"字,也被称为丁坝。<div><b>缕堤。</b></div><div><b>运河现状-京杭大运河图。</b>黄河以南的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现在几乎就是全程通航状态;而黄河以北的南运河、北运河并没有实现通航。历史上黄河数次改道,入海处也多次更改。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今河南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向北夺大清河改道,从山东东营利津县入渤海,而之前的故道是向南经洪泽湖后往东入黄海。此次改道把京杭大运河给断开了。当时清廷正忙于对付太平军,无暇顾及黄河堵口,使得运河主要河段泥沙淤积,水流入线,运河漕运受到严重影响。加上当时天津、上海等地海运已经兴起,还有铁路的建设,而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又逐渐淤塞,运河漕运慢慢没落。到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京杭大运河漕运全线停运。此后黄河以北的运河只是局部疏浚修整,加上过量开采地下水、从运河引水灌溉、局部设置拦河坝,以及原来的补给水源上游建设拦河水库,最终导致运河里常年干涸无水,无法通航。</div><div><b>漕运管理。</b>如何将上百万石粮食如期安全运达目的地,是一件涉及面极广的复杂工作。政府为此建立起以漕运总督为中心,包括中央与地方执行机构的漕粮运输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制度与政策,以确保漕运无恙。这一程序包括粮食的征收,查验入仓,搬运上船,船舶制造,漕程安排,押运组织,行程督催,品质检查,突发事件处理,以及卸船、查验与入库等环节。行船遇到障碍时,要与河道管理系统一同解决问题。<br></div><div><b>隋。</b>北方长年战乱,隋朝京城及北方军营都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统治者十分重视漕运。为保证漕运顺畅和漕粮安全,隋朝在重要河津设置粮仓,漕粮通过这些粮仓节级转输京师。这一做法对唐、宋及明代的转般、支运之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br></div><div><b>大运河与漕运。</b>长期以来中国的政治中心都处于西北与北方,但经济重心则逐渐南移。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将南方征收的粮食运往京城和军营。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高,运河漕运成为达到这一目的的较为理想的方式。从隋唐开始漕运成为支撑中央王朝的生命线。然而在多变的地形、气候和人文环境中进行漫长的水上运输,是一个涉及众多方面的复杂系统,不仅要保障水道安全畅通,还要建造坚固的漕船,组织漕卒押运,并在沿岸设置储藏与转运的粮仓与码头。为此历代政府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漕运管理机构与制度。<br></div> <div><b>靳辅、陈潢。</b>清康熙十六年(1677)靳辅在幕僚陈潢协助下,在黄河下游两岸筑束水堤,借水力冲沙,又在清口新开四条引河,引清水洗刷黄河泥沙。他还在中下游地区增建六道减水坝,开凿涵洞,减少洪水对堤坝的压力。黄淮同涨时开黄河北岸减水坝泄洪,黄涨淮落则两岸减水坝齐开泄洪。<br></div><b>延长高家堰。</b>清康熙十五年(1676)夏,黄河倒灌洪泽湖,高家堰决口三十四处,洪水冲入淮扬运河,运河堤决口三百余丈,里下河七州县被淹,漕运阻断。靳辅将高家堰延长至50余公里,并于其上修建减水坝6座用于汛期开启分洪。<br><b>高家堰历史纵断面示意图。</b> 今洪泽湖水库大坝/清代的洪泽湖大堤/明代后期的高家堰/明嘉靖中的高家堰。<br><b>靳辅。</b>清康熙年间,靳辅任河道总督,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他认识到必须建立坚固的黄河河堤以约束其任意冲刷流动,采用了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之法。<br><b>陈潢"测水法"</b>。陈潢创立"测水法","以测土方之法,移而测水",相当于现在的流速流量测量方法,再根据测量数据决定开闸放水或关闸蓄水,避免了盲目性。这是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br><b>中运河与黄运分离。</b>黄河夺淮后,在徐州至淮安段与运河合一。船出淮安需在湍急的黄河上逆行一百公里。康熙二十五年(1686)靳辅开凿中运河,经宿迁桃源,一直到清河仲家出口。漕船出清口后仅在黄河航行数公里便进入中运河,避开了此前在黄河上再驶八十公里的风险,真正实现黄运分离,为清口枢纽工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br><b>漕粮征收、运输、入库模型。</b><div><b>转运使的设置。<br>刘晏。</b>唐代宗李豫任命通州刺史刘晏为户部侍郎兼京兆尹,担任度支使、转运使、盐铁使、铸钱使等取。"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安史之乱"后刘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针对过去无偿征发徭役,船工不断逃亡,严重影响槽运效率的弊端,改行雇佣法,用官府在江淮专卖食盐所获利润雇佣民工运输。他在裴耀卿转般法基础上把江南至渭口一段的水运也由直达改为分段联运。为避免分段转运过程中出现严重装卸损耗,刘晏以袋装替换了原先的散装。<br><b>裴耀卿。</b>唐开元二十二年(734)任命裴耀卿为江淮转运使,并增置副使,负责漕运管理。改长运法为转般法"江南之舟不入黄河,黄河之丹不入洛口。"裴耀卿针对漕运阻滞,南方水手不谙北水,导致槽粮运输远不能满足需求的现状,建议疏浚水道,沿线建置仓储,南槽船卸粮入仓后即返回,然后雇舟分入河洛,转般太仓。由此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槽运量稳步增加。</div><div><b>唐初。</b>洛阳以东的粮食先输纳洛阳含嘉仓,然后转运至长安以充太仓。高宗后官员激增,军需民食使漕运成为迫切问题。玄宗先天二年(713)任命李杰为陕州水陆发运使。开元二年(714)再任命李杰为河南水陆发运使,改进洛阳至长安间的运输。发运使制度在元和六年(811)废止。唐代前期并未设置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和统筹漕运职权,政府的不同部门依据漕运事务之缓急、按各自职责"临时制宜"。<br><b>北宋。</b>宋初沿袭唐转般法,但更复杂。六路漕船可在淮南载盐返归本路,卖盐息以充经费。转运使负责按时把定额从各州县收缴上来。发运使主管东南漕运的发运司在江淮等地籴米储积,当某路无法按时完成供额时,便以储米代为上供,此谓之"代发"。京师负责下卸和进仓<br><b>许元</b>。仁宗时任命许元主持槽运。许元利用代发制进行调济补缺,使每年的槽运量得以保证。同时注重六路转运司的配合,改善漕运的组织管理工作,加强对东南漕运的统一规划。<br>北宋初年政府建造约6000条运输船,十艘船为一纲,每纲遣1-3名军士随船押纲,后改为三十艘船为一纲。<br></div><div><b>南宋-</b><b>总领所。</b>南宋前期战乱不断,漕运制度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军需。南宋绍兴二年(1132)转运使被废止,采用总领制。总领所可自行征收赋税、自行购买军粮、自行征收酒课、自行管理榷务。<br><b>绍兴年间四总所初置时概况一览表。</b><br></div><div><b>漕司。</b>南宋时期漕运以长江水系为中心,向南北两方延伸。南宋政府在南方各地设置"漕司"以作为沟通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各漕司间的管理较为松散,政府为加强管理,规定"诸运使司应奏纳钱粮,并将之送至所在,不得移入别部"。虽然采取了这些措施,但由于当时南宋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漕运发展并不顺利。<br></div> <b>《京杭运河漕运堪舆图卷》(仿)。清咸丰年间</b>。图卷描绘的是北京至镇江这一段的大运河,以及由长江转运到达安庆的航道基本情况,有河道、湖泊、船闸、船只以及河道两岸的城镇、风土人情等,是一幅比较详细的航运交通图。图卷用比较写实的方法对运河主干道、支流以及两岸城市进行了比较仔细的描绘。自长江安庆段起,过采石矶、黄天荡,在扬州转入运河航道。其中长江以北大运河段描绘得极为细致,运河边主要城市如杨州.高邮.淮安.济宁.临清.天津.通州以及北京皇城等大小城镇都在其中,再现了当时运河边的繁华,其中有很多闸、坝、牌坊等古迹现在都难以追寻其遗址,难得的是画作中还反映了槽运相关的"过斛"场景,为更多人研究运河历史提供史料信息。 <b>总督清运部院</b>。自隋代起,朝廷即在淮安楚州设槽运专署,宋代设江淮转运使,东南六路之粟皆由淮入汴而至京师。明清在这里设总备漕运部院衙门,以备查、催促漕运事宜,主管南粮北调、北盐南运等筹运工作。<div><b>清代漕运管理。</b>漕运最高长官为漕运总督,驻淮安。下辖各省粮道及押运、领运诸官。为确保漕运无误,于淮安、济宁、天津、通州运河沿线设置巡漕御史,稽察本段漕运。此外淮安淮北沿河置有镇道将领,以催促入境漕船;在镇江与瓜洲的南漕枢纽处,由镇江道催促,同时由总兵官(后改为副将)巡视河岸,协同督促漕船过江。<br><b>乾隆南巡图卷 第二卷(局部)过德州</b> 清徐杨绘,绢本。<br></div><div><b>清道光庚子斯士品房"量米斗"。</b>1840年。</div><div><b>漕粮征收。</b>漕粮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天庾正供""朝廷血",事关王朝存亡。隋唐以来关中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产粮无法满足政治中心聚集的庞大人口。在粮食不足的季节,唐代的官员、皇室甚至携百姓东渡洛阳就食。与此同时,江淮及长江以南地区的粮食产量随着开发程度的加深不断增加,成为国家的粮食主产地。农民按照政府规定,将自己所产谷物的一部分作为赋税上缴县州仓,其中的大部分即通过水道运往京师与军营。大运河的使命正是承担漕粮的大规模与长距离运输。农民于夏秋两季向政府按定额缴纳谷物。粮食进入州县仓后,其中一部分作为漕粮运往京城或军营。早期关中是粮食生产中心,人口压力不大。随着人口增加,加上大规模的建设及保障边境的安全,所耗粮食越来越多。由于中国的主要河流均为东西向,所以隋代与元代都大规模开凿运河,建设将粮食运往北方的漕运系统。<br></div> <div><b>州县仓。</b>夏秋两税一般直接输于州仓,外县由本州属县负责催征,先入县仓后上缴府州仓。<br><b>唐代的漕粮。</b>唐代漕粮年运量从唐初到天宝中基本呈上升趋势,由一、二十万石逐渐升至二百五十万石,广德后骤然下降到四十万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6)每年运送漕粮200-300万石;唐高祖-唐中宗(618-710)每年运送漕粮10-20万石;唐宪宗元和(806-820)及以后每年运送漕粮10-40万石。<br></div><div><b>北宋的槽粮。</b>北宋时期每年漕粮运量在四百至七百万石,最高年份达800万石。<br></div><div><b>南宋的槽粮。</b>南宋时期,军费开支浩大,州县仓粮主要通过采买获得。漕粮常额定为305万石。<br></div><div><b>元代的槽粮。</b>元代开通会通河,但因水源不足,漕路不畅,每年漕粮运量仅30万石,后改为以海漕为主。<br></div> <b>白粮。</b>明初都南京,规定宫廷用白熟粳、糯米17万余石,各府部官员用糙粳米4.4万余石,就近向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征收,并由粮长解运京师,运输费用和途中损耗,由纳粮户均摊,称为白粮。<div><b>姑苏繁华图(仿)。</b></div><div><b>明代的漕粮</b>。明代漕粮常额,成化年间规定为岁运400万石。除此,江南五府要征收白粮,主要供应宫廷、宗人府及京官。<br><b>明代漕粮分配。</b>在明代规定全国农民缴纳的漕粮赋税总额是2950万石,其中1200万石由地方政府支配,800万石供应西北边防军队,120万石供应南京,820万石供应北京。<br><b>清代的漕粮。</b>清顺治二年(1645)额定400万石,从历朝实际征收量看,大致在320万石至390万石间。</div><div><b>清代各地漕粮征收。</b>清代征收槽粮400万石。征粮省份包括江南、浙江、江西、河南、山东、湖广六省,其中江南和浙江约占全国漕粮的六成。江南省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和安徽,湖广省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和湖北。<br></div><div><b>1874年粮户完纳漕粮版串/1873年粮户完纳漕粮版串。</b>清。<br></div> <b>明代漕运管理体系图。</b><div><b>陈瑄。</b>明代第一任漕运总兵官,总理天下槽运。在理槽的同时,他针对运河的治理与改造提出大量建议,不仅解决了许多工程技术上难题,也为后代治理运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永乐二十二年(1424)陈瑄上疏提出禁止对漕运官兵加以繁多的徭役,为明仁宗采纳。<br></div><div><b>铜瓶(明)。"漕运官匠"铭文铜镜(金)。铜双龙笔架(明)。《明漕运志》外两种(民国)。"冯记"小升/清葵丑年"赵绍丰号"碾磨器(清)。</b></div> <b>塘栖乾隆御碑。</b>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南巡考查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纳皇粮情况时,查得苏、皖两省积欠额巨,而浙江未予拖欠。为表彰浙省,宣布蠲免浙省地丁钱粮三十万两,并在余杭塘栖运河边将"圣谕"刻石立碑。<div><b>1908年江苏劝办赈捐总局"正实收"。<br></b></div><div><b>绍兴纳户执照。</b>清同治六年(1867)。<br><b>绍兴府会稽县上堂为征收南米专据。</b>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br></div><div><b>绍兴纳户执照。</b>清同治十三年(1874)。<br><b>上虞县水利设计委员会工程受益费票据。</b>民国三十七年(1948)。<br></div> <b>漕船建造。</b>对于漕运而言,作为运输工具的舟船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漕船的数量、质量直接关系到漕运是否能安全如期完成。历代政府十分关注漕船建造,对漕船的用料质地,船身之长、宽、高,库仓、栈仓之大小,均有定式,并派遣专门的官员对船的质量与安全措施进行检查。<div><b>长江万里图。(南宋)夏圭。</b>《长江万里图》卷由右向左开展,从波涛汹涌到风平浪静。人们浮舟江上,有急流勇进者,有系缆倚岸、载卸货物者。岸边则有村墟旅店、亭阁寺宇,行人匆忙赶路。图中出现了长江上游较早的木船图绘。<br></div><div><b>千里江山图。北宋王希孟</b>。舟船在《千里江山图》中是细节中的点缀,大者盈寸,小者两三分,但并不随意,都是其时所用样式,且船夫、艄公、渔人、客商、游人角色分明,情境具体。此为一可跨江河湖的中小型商船,正在橹的助航下缓慢进港。<br></div><div><b>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b>《清明上河图》全图共绘二十多条船,包括漕船、客船、货船等不同的形制。图为一艘停泊在汴河码头的运粮船。汴河不仅是沟通北宋政治与经济重心的运输大动脉,也是当时汴京日常生活的生命线,城中所需粮食、蔬菜、木材等多靠河运进行。<br></div><div><b>《雪霁江行图》。五代宋初郭忠恕。</b>《雪霁江行图》绘雪后两艘巨型楼船在江边行进,船的结构与船上的物件描写详尽而严谨,门、窗、舵、桅、杆、长绳等均画得非常具体、细致。船上还有许多工人,呈现出不同的工作状态。此图无名款,有宋徽宗题"雪霁江行图郭忠恕真迹"十字,上钤"御书之宝"一玺。</div> 清明上河图局部。 <b>清明上河图局部。</b><div><b>唐代漕船。</b>在刘晏改革漕运前,唐朝漕船以民营为主,所征舟船样式不一。刘晏根据各河段的深浅和水流缓急等情况,在扬子县(今江苏邗江南)置十船场,差专知官十人,专门修建漕船,仅"歇艎支江船"即达2000艘。这种船体型肥短,长与宽的比例较小,平底浅舱,上铺横板叠放粮包,装卸甚便,载量达55吨。<br><b>扬州沉船。</b>1960年在江苏扬州施桥镇发现一艘楠木唐船,长24米,中宽4.3米,底宽2.4米,深1.3米,船板厚13厘米。全船分作5个大舱。船身是以樟头和铁钉并用连接的,船舷由4根大木料以铁钉成排钉合而成。结构坚实,制作精细,木板之间都以油灰填缝。净载重达45吨,应为《新唐书》中提到的"歇艎支江船"。<br><b>柳孜运河4号唐船。</b>柳孜运河遗址发现了一批唐代沉船,其中4号沉船并不完整。从复原后的首部构造图和侧视图可见,属"歇煌支江船"。<br></div><div><b>唐代"歇煌支江船"。</b></div> <b>漕粮的征收。苏州的官斛</b>。清。 <b>北宋漕船。</b>为保证漕运所需,宋代官营船场每年打造大量漕船。<br><b>北宋漕船形制。</b>北宋漕船形制从《清明上河图》中可见,有两种形制:一种是中部宽、首尾稍狭的圆短平底货船,中间搭有顶棚,棚下堆放漕粮。这种船平顺光滑,造型优美,具有稳性好、强度高、舱容大、吃水浅的特点;另一种是宽长的大型船,中心位置是货棚,由多人驾驶,运夫亦同时划桨,属帆桨结合的航船。<br><b>《清明上河图》12号泊位漕船</b>。汴河漕船中部特别宽,扩大了船舱的空间,有效提高了装载容量。顶部有多张席篷遮盖,避免货物特别是粮食因风雨侵扰而损失。漕船船底平顺、光滑、吃水浅,阻力小,适合内河行驶。<div><b>商宋漕船。</b>南宋建炎二年(1128)虽政权初建、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但淮南西路打造的漕船仍达2767艘。<br><b>南宋漕船形制。</b>南宋湾船规定二八分装法,500料船装米400石,300料船装米240石,剩余空间留给船工装载私货。监官要正确算出船舱的净容量,以便监督和指导工匠打造出符合漕运规定的漕船。<br><b>整顿漕船。</b>东南六路是南宋朝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南宋初战争不断、时局混乱,漕运纲船损失和破坏严重,官舟破损,部分改雇民船。南宋政权形势稍稳后即着手整顿漕船,江浙地区的船场也派监官对漕船的质量和装货情况进行查勘。<br><b>漕船监制。</b>由于水道复杂,江面风浪不定,安徽池州船场制造5种不同的船型,以适应不同的水道形势。<br><b>元代漕船。</b>元代漕船制造规模可观,至元十六年(1279)在隆兴(今江西南昌)、泉州等地共造大小船只3000艘;至元二十年在山东等三省共造船2000艘;至元二十二年又增加济州(今山东巨野)漕船3000艘。<br></div><div><b>磁县南开和码头的元代沉船。</b>1978年河北邯郸磁县南开河村出士6艘元代木船,均为内河槽船,最大的5号船长16.6米,宽2米,共有11舱,各舱长在1-1.9米之间,宽在2-2.15米之间。船板的接合采用齐头错缝平接法;梁板的接合则采用子母口接合法。</div><div><b>清代漕船。</b>清代漕船用料质地、船身之长宽高、库仓、栈仓之大小,均有定式。到道光初年,大号船可装米一千四五百石。船舱有夹底,离船底很高,两旁有水槽水眼,水从槽入,即从眼出,舱中不易受潮,不用再担心漕粮霉变。所有的船舱都间隔而成,即使一个船舱进水,也能保证其他船舱货物无损。<br></div> <div>《潞河督运图》中的漕船。<br><b>清代漕船数量</b>。据《清史稿》记载,清初各省漕船10455艘,至嘉庆十七年(1812)实存6242艘。<br></div> <b>梁山古船总布置图。明代木船构造示意图。</b><div><b>明代槽船。</b>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造船3000艘投入河运,行驶在运河的漕船一般为八九千艘至一万艘不等。由于过船闸时需等贡船通过后才能入闸,而每天放闸船数有限,经常要排队等待,故将漕船造大,大型船载粮可达3500石。</div><div><b>明代漕船形制。</b>明代对漕船的尺寸式样、用料和料价有详细规定,按造船地点、方式编制船号,有军字号、民字号、运字号。这一时期漕船的特点是底平舱深,保证有较大的浮力和负载。<br></div><div><b>"对漕船"。</b>明代有一种构造独特的漕船,前后可以截然分开,故称"对漕船"。大者有十四五个舱,可载重150吨,小型的载量也有30-50吨。遇上河道狭窄船只转弯困难时,可将船体一分为二,遇船搁浅,也可分开移动,还可拆开分两处装卸,加快船舶周转。</div> <b>三门砥柱。</b>隋朝定都大兴城(今西安),政府的各项财务用度仅靠关中供给已明显不够。政治统治的需求促使黄河漕运的规模空前繁盛,三门峡天险的整治也达到了顶峰。疏治方式一改前朝单一修筑栈道或开凿三门的方式,开始采用修栈道、疏河道、开新河、建仓储和水陆联运的综合治理方式。从潼关以东运粮入关,在进入广通渠之前有一段水路经过黄河。黄河中有三门砥柱,非常险要。砥柱是两个石岛,兀立河心,堵塞航道,形成神门、鬼门、人门三条险道。神、鬼二门无法过船,人门虽然勉强可以航行,但风险很大,经常船沉人亡;这大大影响了东粮西运的效率。于是隋文帝于开皇十五年(595)下令"凿砥柱"。但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凿砥柱"的工程没有能够取得成功,只好半途而废。<div><b>过中流砥柱。</b>刘晏进行槽运改革,在过"中流砥柱"时将十船为一纲绑在一起,岸上标配三百纤夫,在统一的号子下同时发力,实现全程通过水运送达长安,经过改革,槽运量恢复到每年一百多万石。<div><b>开黄三年(583)。</b>隋文帝下诏向京师运输关东和汾晋的粟谷。为使关东的实物赋税能尽可能多的通过三门天险,隋文帝用优厚的待遇招募船工,但由于畏惯三门天险,应征者很少。</div><div><b>开皇四年(584)。</b>为减少漕运中船毁人亡的损失,文帝下诏避开三门天险,将洛阳到陕州之间的运输改为陆运。这种措施虽然避开了三门天险,但洛阳到陕州间的陆路运输,主要通过崎岖狭窄的崤山山谷之中,在古代牛车牵引的陆运条件下,运输变得异常艰辛,且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其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div><div><b>开皇十五年(595)。</b>隋文帝被迫下令在砥柱两岸的山崖上开凿栈道,便利船夫牵挽漕船逆流闯过三门天险。</div><div><b>显庆元年(656)。</b>重新大力修凿三门栈道的工程,开启了唐朝政府大规模修凿栈道的历史。苑西监褚郎率领六千人在三门凿山架险,但因"水涨引舟",没有成功。尽快开凿三门山栈道,打通三门天险对漕运的阻碍,成为当时保证漕运畅通的首要大事。杨务廉主持对原有栈道进行修整。</div><div><b>开元(713)初。</b>河南尹李杰又改水运为陆运,以避开三门天险。这虽使漕运量逐渐增加,但运输量受到限制,而且大量耗用牛车,运输成本巨大,对农业生产不利。甚至唐玄宗有经常"逐粮东都"的窘相。</div><div><b>开元一十二年(734)。</b>裴耀卿用"转服法"替代了过去的"长运法"。在漕运沿线沿河流相次置仓,然后采用分段运输,江南的船只运到河阴仓,即便返回。然后官府再雇佣合适的船只,将漕粮通过含嘉仓、集津仓运到太原仓,再通过渭水运往长安。</div><div><b>开元三十九年(741)。</b>陕郡太守李齐物为提高漕运效率,在三门峡的人门左岸挖掘一条人工运河,欲使河运船只由三门峡河口直达渭口到长安,企图用人工开河的办法,避开三门天险对漕运的影响,虽然收到了"便于槽运"的效果,但由于运渠的河床较浅,再加上黄河泥沙不断在河道中沉积,致使该河最后出现了"河泥旋填淤塞,不可漕而止"。<br><b>漕运路线。</b>大运河承担运送漕粮的使命,是实现漕运的主要通道。隋唐至两宋,漕粮主要由隋运河作为运道。元代以后则主要依靠京杭运河。京杭大运河因主要使命是保障漕运,所以直接称"漕"。<br></div></div><div><b>唐代漕路。</b><br><b>从江南到洛阳</b>。在唐代来自江南的粮食先运往长江边的扬州,再从淮安入淮河,在徐州经泗水入汴河,北上黄河。入黄河后西上约一百公里抵洛阳。如遇汴河的枯水期,水浅无法行船,须等到夏季水流充沛时才能通行。进入水流湍急的虎牢一带时,如遇涨水期,只能待水位下降后才能通行。从杨州到洛阳的漕运通常要停运多次,沿途多次搬运中要损耗约20%的粮食。<br><b>从洛阳到长安。</b>从洛阳向长安的航行要经过陕郡砥柱山。这是黄河中间的巨石,使得湍急的河水分流后形成巨大的水流漩涡。船要通过"中流砥柱"须纤夫拉纤,稍有不慎就会连船带人被冲走。面对巨大的槽运损耗率,粮食运抵洛阳后改用牛车走陆路,过了中流砥柱到达陕郡太原仓置新装船。这使粮食损耗率下降,但需大量民间的人力畜力。<br><b>北宋漕路。</b>北宋漕运以汴京为中心,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分别负责运送不同地区的物资,其中以汴河最为重要,成为北宋王朝的生命线。汴河漕运通常为一年四运,每次运行约为60日,每年约有200余日,从清明节开口到十月闭口。北宋漕运四渠示意图。<br></div><div><b>南宋漕路。</b>南宋的国都处于水利发达、土地肥沃的江浙地区,漕运路程比北宋短得多。湖广、四川等地也是著名的富庶地区,这些地区的粮食大多运往沿江各军事重镇,供应军队的需要。<br><b>江南运河。</b>宋金南北对峙使大运河被切成两段,淮河以北水道逐渐湮塞废弃,但从镇江到杭州的江南运河仍保持繁荣畅通。从无锡至吴兴是低洼河段,雨天易发生太湖水倒灌,影响漕运,南宋设"撩浅军"专事疏浚河道、修筑堤岸堰闸。自吴兴出发,从平望开始分别经由嘉兴和湖州两条水道入杭州。<br><b>浙东运河。</b>浙东运河成为富庶的绍兴府、明州等浙东许多地区沟通首都的要道。浙东的盐米都是由此河运至临安。福建所运漕粮自海路登岸,也经由浙东运河运往临安。<br></div> <b>京杭大运河与漕运。</b><div><b>州桥遗址。</b>位于今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州桥是北宋东京城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783),因在汴州之南门故名"州桥",五代称"汴桥",北宋改称"天汉桥",因"正对大内御街",又名"御桥",横跨于大运河-汴河之上。至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被黄河洪水灌城后的泥沙淤埋。<br><b>汴河河道。</b>大运河(汴河)故道遗存,河道、堤岸特征明显,地层边界清晰,宋代河道中发现沉船遗存,元代河道地层中保留有狭河木桩。<br><b>州桥遗址。</b>州桥遗址发掘出的重要遗迹主要有州桥桥体、汴河河道和河道南北两岸的宋代石壁。最西侧为明代早期重建的州桥,州桥东侧有明代晚期修建的小型背砖拱桥,州桥东侧的汴河两岸发现有宋代的大型石壁雕刻。州桥遗址全景。<br></div><div><b>宋太宗考察汴河决口。</b>淳化二年(991)六月汴河在浚仪决口。宋太宗乘步辇从乾元门出城察看。为及时堵住决口,宋太宗竟使所乘步辇进入洪水之中。他对随从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br></div><div><b>铁钱一组。</b>宋,运河江苏高邮段出土。</div><div>瓜棱青瓷执壶(宋)/长沙窑执壶(宋)/执壶(唐)/湖田窑刻花小碟(宋)。</div> <b>元代漕路。</b>元初漕船沿运河北上,在淮安由淮河入黄河,至中滦改由陆路运至淇门,入御河抵通州,再转陆路抵大都。至元二十年(1283)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从淮安继续北上入大清河,再由利津入渤海至直沽。至元三十年(1293)通惠河建成通航,漕船可自通州直抵积水潭。由于济州河修浚不深,利津入海口又容易淤塞,逐步采用海运。<div><b>明代漕路-海运与河运</b>。明永乐四年(1406)朱棣开始营建紫禁城,物资运输同时使用海运与河运。海运风险大,路途远,途中损耗巨大。河运从长江、淮河抵达武阳(今河南原阳县),需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85公里进入卫河,途经八个递运所才能到达。随着宋礼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问题和陈瑄治理长江、淮河各支流,运河变得通畅,永乐十三年(1415)停止海运。<br><b>"行漕法规"。</b>为防止黄河泛滥决漕,延误运期,万历后期创建"行漕法规"作为漕运必须遵守的规则。法规根据黄河涨落规律,限定航船航行时间,规定漕船必须抢在黄河大汛前通过最险要的徐州洪与吕梁洪。明初漕运海陆兼运示意图。<br></div><div><b>清代漕路。</b>清初漕运一般由长江涉淮水入黄河,进董口后,由徐堂口经泇河、会通河、卫河,溯大道河抵北京。康熙七年(1668),董口淤塞,运道改由骆马湖,后因水量不足,又从皂河口接温家沟达徐堂口。河道不畅严重影响漕粮运输。康熙时靳辅和陈潢主持兴建堤坝、广疏引河,终使"水归故道,漕运无阻"。<br><b>清口灵运碑。</b>明天启六年(1626)洪泽湖无法蓄积足够的淮河清水冲刷黄河泥沙,漕船大量滞留在淮安清口。人们祈求运河神金龙四大王和河水神张将军保祐清口畅通。不久大雨倾盆,旱情缓解,漕运通畅。为兑现承诺,人们修庙立碑,奏加封号。<br><b>《漕河祷冰图》局部。</b>漕运若遇雨雪、霜冻、狂风,往往令督运官束手无策,寄希望于神灵庇佑。清嘉庆年间,户部给事中陶澍沿运河南行视察漕运。行达露筋祠时,北风劲吹,湖水结冰,北上回归的空槽船出长江的仅有一半,其余槽船均冻结于此。陶澍"深恐贻误槽行",便斋祷于露筋娘娘。次日风和日暖,各船出江告竣。<br></div> <b>漕仓、京仓。</b>漕粮的目的地是京城或军营,朝廷在这里设立了众多京仓和军仓。只有粮仓丰盈,皇室成员、政府官员及前线将士,才能安心生活与工作。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江南等地出发的漕船往往不能从起点一次直达京城,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中途储存和转运。历代政府都在运河旁建立漕仓。<div><b>隋代漕仓。</b>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在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作为转运漕粮的仓储。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新置兴洛仓及回洛仓,另在通济渠、黄河、洛水交汇处置虎牢仓,在洛阳城修筑含嘉仓、子罗仓。<br><b>隋代黎阳仓遗址发掘现场。</b>黎阳仓粮食存储及水运条件优越,仓城依山而建,所处地势高朗,土质干燥,窖壁用火烘烤,光滑坚实,坑底被夯实,再铺设木板、草、糠、席子以防潮。黎阳仓建筑复原剖面。</div><div><b>宋代漕仓。</b>宋代行转般法,东南六路漕粮运至淮南,再由汴河漕船转运至京师。在真、扬、楚、泗四州设有转般仓,中转漕粮。南宋没有大规模的漕运,漕运路线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南宋的转般仓多设于长江和运河沿岸的交通要地。设置分散,规模大小不同。<br><b>柳孜运河码头遗址。</b>柳孜镇位于安徽淮北,是一个运漕中转码头。东西南三面采用由上而下的飞檐砌法,两侧用夯土护堤,临水面石壁陡高,便于靠船装卸。码头为唐至北宋时期的货运码头,出土了八艘唐代沉船。<br><b>镇江宋元粮仓遗址。</b>镇江是漕运咽喉,承担着江南漕粮中转的重任。自唐代以来经过镇江的漕粮占全国50%以上。南宋时镇江更是承担了全国近七成漕粮的中转重任。在这里发现了十三座粮仓的遗址。<br><b>商丘码头遗址。</b>北宋末期,汴河水系航运基本废止,南宋时汴河大部分河道严重淤淀。2009年1月考古发现商丘跨运河南北两岸的大型码头遗址,初步判定码头遗址上层的年代为北宋。<br><b>军粮经纪密符扇(仿)。《漕运底账》(仿,清,通州博物馆)。富义仓。</b></div> <b>唐代漕仓。<br>裴耀卿建仓。</b>裴耀卿沿黄河建河阴、集津、三门三大粮仓,使江南之舟不入黄河,黄河之舟不入洛口,并通过河阴、柏崖原、永丰、渭南诸仓,逐级转运,水通则舟行,水浅则贮,使舟无停留,物不耗损,三年间积粮米700万石,省运费30万缗。<div><b>刘晏建仓。</b>刘晏在裴耀卿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段化升级,将整个漕运路线划分为长江、汴水、黄河、渭水四段,并在扬州、河阴、渭口上各置漕仓。<br><b>文献记载隋唐时期漕仓的设置情况。</b><div><b>"天下粮仓"富义仓-杭州唯一现存的古粮仓。</b>清光绪六年(1880)杭城粮食告急,浙江巡抚谭钟麟急令士绅购粮十万石以备不时之需。因仓库不敷存储,遂购霞湾荒地十亩建新仓,富义仓可储存稻谷五万石,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br></div><div><b>明清漕仓。</b>明永乐(1403-1424)时在淮安、徐州、德州、临清及天津等5处设仓,称为"五大水次仓",储粮300万石,由官军支运至京仓、通州仓。清代仍之,直隶设置7个水次仓,德州、临清、淮安、徐州和江宁各1所,凤阳设2所。淮安的码头。<br></div><div><b>铜铁钥。</b></div><div><b>北宋京仓与军仓。</b>北宋初期,开封建有二十多座粮仓,统称在京诸仓,包括船般仓、税仓、折中仓等,其中船般仓受纳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四河漕粮。北宋后期在京诸仓规模进一步扩大,数量增加到五十余所。宋代战事频繁,在西北沿边地区设有专门的军仓。<br><b>南宋京仓与军仓。</b>南宋临安的粮食供应主要来自两浙及江南东路的部分地区,但仓储的规模仍然很大,有行在省仓上、中、下界等。四总领所之下设有大军仓,由各路州府税粮直接输送。<br><b>元代京仓</b>。元大都建太仓多在通惠河沿岸,从中统二年(1261)开始共建38处。皇庆(1312-1313)以后官仓继续设立,到元末大都及通州等地共建官仓54座。<br></div><div><b>明代京通仓。</b>京通仓是北京、通州两地仓储的合称。京仓有皇城四门仓、旧太仓、新太仓、大军仓、西新太仓、海运仓、南新仓、北新仓、济阳仓、禄米仓、太平仓、大兴仓;通仓有大运西仓、大运南仓、大运中仓。各仓下又设若干卫仓。<br><b>通州粮仓。</b>明永乐年间为储存军用粮钠在通州建三座大型漕粮仓库,统称"通仓",共计粮仓近300座。康雍时增至400座。明正统年间通州粮仓的仓储量占据京城的五分之三,约为300万石。<br><b>通州漕运码头。</b>明清漕运鼎盛时期,通州粮仓达上百座,每年几百万石漕粮汇集通州,然后沿通惠河,经护城河,转运到京城仓库。漕运码头一派繁熙忙碌。<br></div></div> <b>洛阳含嘉仓-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b>唐天宝八年(749)仓粮583万余石。隋大业元年(605)炀帝建东都洛阳城时,在宫城东建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未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含嘉仓在唐朝也大规模存粮,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唐天宝八年(749)仓粮583万余石,占全国大型粮仓总额的近二分之一。含嘉仓160号仓窖进址。<div><b>唐代太仓。</b>唐天宝八年仓粮近667万右。唐代太仓地处龙首原高爽之地,纳洛口、回洛、永丰、太原等漕仓之粮。唐咸亨三年(672)增建北仓,天宝八年仓粮近667万石,占全国仓粮总量的53%。京官俸禄由太仓每月按班分批发给。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御史台、京兆府等上旬供给,王府、禁军、京都总监、内坊等中旬供给,公主府邑、太子东宫、京畿府官与无额准的余司皆下旬供给。领公粮者凭尚书省符为发证,勘验相合,允许出给。<br></div><div><b>铜铁钥一组。粮仓锁(明清)。</b></div> <div><b>粮仓的建造</b>。挖坑造穴,夯打坑底→烘烤窖壁和窖底→底部铺垫草木灰、白灰、红烧土块等→周壁铺设木板及席子→放粮存粮→窖底至少经过三次防潮处理,底部木板紧贴在粮仓周壁上,粮仓底部似有"十"字形的木架结构以通风、散热、散潮<br></div><b>明代"仓"层级图。</b><b>明代京通仓分布示意图。</b><b>明代通州粮仓分布示意图。</b><div>中仓仓墙遗址内的大石碾/西仓大门。位居三仓中间的名"中仓",正统元年(1436)正式定名为"大运中仓",共有粮仓140座共703间。<br></div><div><b>清朝北京京仓分布示意图。</b>清朝在北京设有十三个粮仓,通称京仓。其中禄米、南新、旧太、富新、兴平五仓在朝阳门内,海运、北新二仓在东直门内,太平、万安二仓在朝阳门外,本裕、丰益二仓在德胜门外,储济、裕丰二仓在东便门外。<br></div><div><b>清代京仓。</b>清顺治初年,定京城八仓,通州三仓。到清末,京通二地共有十七座官仓。通州的两座大型国仓袭用明代的西仓与中仓。南新仓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四街道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储粮仓库之一,俗称东门仓,在元代北太仓基址之上于明永乐七年(1409)建成。仓房砖砌,悬山顶,多为五开间。现保留古仓廒9座,每廒面阔约23.8进深为17.6高约7.5米,前后出檐。围墙墙厚达1.3至1.5米,廒架结构基本采用独棵圆木的传统木架结构。<br></div><div><b>南新仓模型。</b></div><div><b>清朝漕米支出。</b>京仓粮食主要供给的对象是宗室贵族、京官和八旗官兵,在粮食歉收或发生灾难时也少量用于京师的平粜(官府在荒年将仓库存粮平价出售)和赈济。<br></div> <b>临清钞关的位置。</b><div><b>临清关的粮食流通量。</b>根据康熙五十六年(1717)二月二十五日直隶总督赵弘變奏分析,康熙后期临清关的粮食年均通过量近130万石。<br></div><div><b>品类多样的商品。</b>近代交通兴起前,京杭大运河的货运量已占全国的3/4。当时经由临清关转运的大宗商品除粮食外,还有丝绸、棉布、茶叶、纸张、瓷器等,小商品类型更是不计其数。从报税文件可见乾隆九年份(1744)过关商船为9738艘,十年份为5816艘。随着商业性物流在运河运量所占的比例增大,最晚从明中后期开始,商品流通量已超过漕粮运输量,清代更为明显。运河突破了其政治使命,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条件。<br>长芦、山东和两淮盐场的盐经由运河转入长江,销往各自引岸,引盐以50%进入运河流通计,其运量约为二三亿斤。"照验"是一种行商执照,表示合法经营,以备各方查验的凭据。<br></div><div><b>山东临清砖。</b>明。</div><div><b>1910年《官商快览》。</b>清。</div> <b>漕河商运。</b>漕运是关乎王朝命运的大事,被统治者十分看重。为确保漕运安全畅通,朝廷建立了严格的制度。早期运河主要服务于漕粮运输,为漕船提供后勤服务的货船严格控制数量,漕船里也不允许夹带私物。但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种管理逐步松懈,随船土宜的定额量不断提升。伴随着越来越多商品性物流进入,运河突破其政治使命,在中国东部的社会经济、城市发育与价值观念变迁的近代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div><b>宋代漕船搭载。</b>每船携带一分私货,北宋未限额增为二分。宋初漕运中出现利用漕船贩运私货和替商人搭载货物的现象。宋太宗表示:"舟人水工有少贩背,但不妨公,一切不问。"默认了这种贩运活动。元丰、元祐之际,一些机构严查过往漕船,严重影响漕船航行。元祐七年(1092)扬州知州苏轼上奏批评盘检漕船之弊,被政府采纳,但限定每船携带一分私货。北宋末限额增为二分。<br><b>北宋空船载盐。</b>北宋开宝五年(972)在运河沿线的泗、楚、真、扬四州设立转般仓,东南六路船只在此卸载漕粮,返回的空船可带淮盐回去销售,所得利润用于补贴漕运。<br><b>南宋的商品粮运输。</b>南宋王朝鼓励商人从事粮食贩运,以促进长江中游江西、湖南的粮食东运至两浙和淮东等地贩卖,所以运河上商品粮运输量很大,苏州、常州、秀州及江淮米商顺江南运河运往杭州的粮食全年约200多万石。<br><b>元代南北物资交流。</b>元代实行海道运粮,便利了江南粮食北运。漕船返回时将北方的豆、谷和土特产品(梨、枣等)载运到南方,对南北物资的交流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br></div><div><b>宋明清三代私货年运销数。</b></div><div><b>明代漕船带货。</b>明初,朱元璋曾下令"许运粮官船内附载己物,以资私用"。仁宗时重申法令,默认了漕运中的贩私行为。据嘉靖三十九年(1560)的一条史料称:官府对每船40石私货以外的客商货物予以盘查。万历七年(1579)将限额增至60石。嘉靖时还规定每条漕船准许携带货物二成沿途贩卖,并允许漕船沿途招揽货源,代客运输酒、布、竹、木等大宗货物,往来贸易。<br><b>清代随船土宜。</b>清雍正六年(1728)规定南返空船每艘可带60石梨、枣等免税物品。不久北上漕船放宽为100石、126石,嘉庆四年(1799)再增至150,南返限额也增加为84石。在道、咸改行海运期间,雇募的商人沙船准许回空时装载货物,免交北税。同治年间恢复漕运后,对北上漕船规定可带60石私货,南返空船则可带500两成本银的北货。清代每年有6000多条漕船行运,可以想见运河上往返商品的数量之巨。<br></div><div><b>明代运河钞关分布示意图。</b></div><div>宣德四年(1429)因商贩拒用正在贬值的大明宝钞,政府准许商人在商运中心地点用大明宝钞交纳商货税款,以疏通大明宝钞,并趁机增税。在这些地点设立征收商货税款的税关,因此得"钞关"之名。大明纸钞。<br><b>临清钞关。</b>钞关位于临清会通河旁,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宣德十年(1435)升为户部榷税分司,由户部直控督理关税,下设五处分关。其税额是运河六大钞关中最大的,多时占总税额的1/4。<br></div><div><b>铜权(金泰和三年,1203)。圆形铁权(元)。兽型铁权(元)。铜秤砣(明洪武三年,1370)。</b></div><div><b>铜砝码一组。粉彩绿釉地宝相花寿字纹水盂/青花描金云龙纹盏托/青花鼓形沾水盂</b>。清。</div> <b>给商照验。</b>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中国国家博物馆藏。<br><b>铁门栓。临清钞关。</b><div><b>漕运衰落。</b>清末,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涌入,清帝国日趋衰落,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席卷了东南大部分地区,导致漕运中断,清政府被迫委托商船从海道北运。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漕运主要改经海路。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承担剩余的漕运业务,原先由政府组织和经营的方式转变为政府出资、商人承运。1901年清政府下令停止运河漕运,但仍留十余万石宫廷用米。1904年撤废漕运总督,漕运寿终正寝。<br></div><div>9:45分此部分内容参观结束。</div><div>作为大运河的南端起点,杭州是一个典型的伴河而生、因河而兴的城市。秦初置钱唐县,治陵水道通钱塘江,加强了它与外部的联系。很长时期杭州只是吴郡郡治吴县(苏州)与会稽郡郡治山阴(绍兴)两大城间的山中小县。这一格局到隋代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不仅是因为杨素将军修筑了最早的城墙,更重要的是随着南北运河的开通,杭州成为运河的南端。畅达的交通和优越的区位使杭州迅速发展为东南翘楚。运河带来的便捷也是杭州成为南宋都城的重要原因,城市地位因此得以极大提升。元朝修筑从北京直达杭州的京杭运河,杭州仍为南端城市,虽不再是都城,但城市经济依然充满活力,被誉为天堂般的城市。明清两代,钱塘江沟通外海职能逐渐消失,但城内外运河体系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更加彰显,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北移。城北运河两岸热闹非凡,出现了"十里银湖墅"和"北关夜市"的繁熙景致,以至坊间流行着"南关衰落、北关独盛"的说法。<br></div> <b>第二展厅:因河而兴-大运河与杭州城的故事。</b><div><b>秦汉隋唐的运河与杭城</b>。秦统一后设钱唐县,属会稽郡。东汉"吴会分治"后,南部会稽郡治所是绍兴,北部吴郡治所是苏州,钱唐县仅为两大城间的蕞尔小县。运河开通后,这个山中小县一跃而"咽喉吴越,势雄江海",取得了钱塘江下游地区的核心地位。便利的交通与频繁的物流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商,杭州发展成为东南重要的商贸城市。唐后期杭州年税收高达50万缗,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元和八年(813)任命卢元辅为杭州刺史的制文中出现了"江南列郡,余杭为大"的字样。<br></div><div><b>秦汉六朝的山中小县。</b>秦统一后,在今杭州地区设钱唐县。秦始皇南巡时,"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这条直通吴县(今苏州)的运河加强了杭州与郡治及中原的联系。汉代华信筑塘使得西湖与江海隔绝,加速了城区成陆,塘西形成的水道使南北联系变得便捷。六朝时期钱唐县治所在的聚落沿运河自柳浦向北拓展到今吴山东麓的鼓楼一带。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杭州是一个山中小县。<br></div><div><b>原始瓷夔龙双耳弦纹壶。</b>春秋战国。<br></div><div>先秦时期杭州地区生活着古越人,属于古越国的一部分。古越人由于地处多水的环境,生存状态严峻,很早就发展出稻作农业经济及精勤耕战的文化传统。它们将珍贵的原料用于制作耕战之器,以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在一些地区人们开凿运河从事农业灌溉。<br></div><div><b>秦代的杭州-秦代置县。</b>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设钱唐县。一般认为县治在灵隐山下。也有学者根据考古材料指出,县治位于东起皋亭山、黄鹤山、半山脚下,西到沿山港,南至刘文村,北到南山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2-3公里的狭长缓坡地内。灵隐山下的钱唐县应为汉代从半山迁移而来。<br><b>上塘河。</b>秦时称陵水道,是杭州与外部联系最早的人工渠道。</div><div><b>秦代治陵水道。</b>前221年秦在百尺渎的基础上修建陵水道,苏州以南到钱塘江的水道被开通,这是杭州最早的人工渠道,即今上塘河。当时的杭州城区尚未成陆,只有几处孤丘,宝石山与吴山是突入海中的两个岬角。据秦始皇南巡系舟宝石山的传说可以推断水道已达宝石山下。行船水道利用浅海湾沿岸向西绕行,在海湾南侧靠人工拉纤转过吴山岬角,再折南至凤凰山的柳浦进入钱塘江。<br>"秦始皇造道陵南,可通陵道,到由拳塞,同起马塘,湛以为陂,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越绝书.吴地传》<br><b>秦王缆船石。</b>相传秦始皇南巡乘船前往会稽祭奠大禹,路过钱唐时,突遇暴雨,遂将舟船停泊宝石山下,系缆绳于大石上,后人称之为"秦王缆船石"。<br><b>两汉六朝的杭州。</b></div><div><b>汉代华信筑海塘。</b>随着钱塘江湾泥沙不断堆积,钱塘江逐渐南移,在今吴山和宝石山两山岬角之外形成了随海潮出没的沙洲。东汉时期,华信在县东一里处筑海塘以防海水,一些学者认为,筑塘位置应在今市区的中山路一线。<b>宋版《水经注》书影。</b><br></div> <b>宝石山与吴山之间的新水道。</b>海塘使西湖与江海隔绝,西湖群山水流由下湖泄去。水流在东岸海塘处流速减慢,携沙力减小,湖岸逐渐西扩,早期的沿岸水道成为陆上河。这条在塘西形成的水道是清湖河的前身。宝石山与吴山之间可通过新河道联系,无需再从西湖西岸绕行。<br><b>六朝的钱唐县治。</b>有学者指出,钱唐县治所最迟在东晋咸和三年(328)迁至柳浦地区。南朝刘宋泰始年间(465-471)之前,钱唐县治所在的聚落沿运河自柳浦向北拓展到今吴山东麓的鼓楼一带,并设置"新城戍"兵营。水道促进河岸两侧出现更多聚落,使宝石山与吴山地区的聚落南北相连。<div><b>青釉弦纹夔龙双耳大古瓶/弦纹夔龙双耳大古瓿。青釉弦纹瓷羽觞杯</b>。汉。</div><div><b>青釉罐/青釉钵/洪州窑青瓷印花钵/越窑青瓷缸。</b>唐。</div> <b>青铜镰一组。越式戈。青铜农具一组。青铜削刀一组。</b>战国。<div><b>规矩纹镜/四神兽规矩纹镜/铭文镜。青釉弦纹瓷托盘。</b>汉。</div> <b>隋唐之际的东南名郡。</b>隋代南北运河开通后,杭州是运河南翼的主要节点。南北向的运河与东西向的钱塘江构成交通运输通道,通江达海,使杭州成为两浙区域交通枢纽,正如唐代罗隐所言:"杭州东眄巨浸,辏闽粤之舟橹;北倚郭邑,通商旅之宝货"。及至唐代随着区位优势与经济地位的彰显,杭州逐渐摆脱山中小县的境地,开始以"东南名郡"见称于世。<div><b>隋代的杭州-隋代大运河的南端。</b>从大业元年(605)开始隋炀帝先后开凿通济渠、山阳渎和永济渠。大业六年(610)又下令开凿自润州(镇江)至余杭的江南运河。大运河开通后杭州成为运河南端城市,强化了与其他地区的联系,迅速发展成为"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的商业城市。大运河开通还影响了城市格局。如果说秦汉六朝时期的运河影响了城市的选址,那么隋唐以来杭州城市开始呈现沿运河发展的势头。<br><b>隋代的杭州运河。</b>江南运河是对原先的河道加以疏浚而成的。杭城北段沿用上塘河故道,进行了拓宽和疏浚;在杭城内则利用原有的南北向水道,疏凿了清湖河。清湖河是杭州城内的第一条运河,它承接西湖水,一端出武林门汇入上塘河,另一端在吴山东麓一带注入钱塘江。<br><b>废钱唐郡设"杭州"。</b>北周大定元年(581)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隋开皇九年(589)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废钱唐郡,设"杭州"。<br><b>杨素塑像。</b><br><b>唐代的杭州。</b>唐代继承了隋代的杭州城,沿用隋代的城垣。清湖河是城内的主河道,两岸逐渐形成民居聚落。由于当时城区仍处于钱塘江潮水的水位线以下,易受潮水侵袭,故多次开凿沙河以泄潮水。中唐以后州城从原来的江干向北延伸,城区扩大至今武林门。<br><b>宋璟、崔彦曾开沙河。</b>唐景龙四年(710)宋璟为疏导、排泄涌入城内的钱塘江潮水,开凿沙河。唐咸通二年(861)刺史崔彦曾开凿外沙、里沙、中沙三河以泄潮水。<br><b>西湖蓄水济运。<br>李泌建闸引水。</b>李泌建石函桥设水闸,引西湖水入运河,解决了江南运河南端水源不足的问题。石函桥、石函闸位于原昭庆寺(今少年宫广场)西。<br><b>白居易筑堤蓄水。</b>李泌之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当时西湖堤岸太低,旱时湖水不足以灌溉农田,大雨时湖水外溢难蓄。白居易着手修筑湖堤,于长庆四年(824)建成,时人称"白公堤"。堤岸加高后蓄水量大增,水多时通过石函闸放水入上塘河,水少时通过运河引临平湖水补充。筑堤蓄水稳定了运河水位,使航运得以顺利进行。<br><b>《钱塘湖石记》碑。</b>刻于杭州西湖东北角圣塘闸照壁<br><b>活跃的城市商贸。</b><br></div><div><b>城北和城南的草市与夜市</b>。唐代杭州城北和城南形成了两个规模较大的草市。城南江干地区成为对外贸易的码头,城北武林门一带,则因大运河的通航而成为附近州县货物的集散地。货船到达码头没有定时,所以在城北郊运河码头和江干运河码头一带出现了繁华的夜市。<br><b>繁盛的清湖河两岸</b>。清湖河作为城内的水运主航道,是进出杭城的交通干线,沿岸商贸十分兴盛。唐代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载"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即是对清湖河两岸繁荣景象的描述。<br><b>连接海洋的通道</b>。安史之乱阻扰陆上丝绸之路,东南海上贸易开始被重视。海船在明州下碇后,改小船走浙东运河再从钱塘江入杭州。海船亦可从江干澉浦(今海宁澉浦)登岸。武林门外的泛洋湖是内河港,内外两港以运河贯通,连接内外贸易。运河开通后杭州人口增长图。</div><div><b>唐代杭州的商税与盐税。</b>运河上巨大的货物流通量带动了城市商业的迅速发展。唐宪宗时期,杭州户十万,税钱五十万,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24。盐税收入每年三十六万余缗,居各州城前列。<br><b>深蓝地柿蒂窠花卉纹绣(敦煌研究所藏)。</b><br>唐中叶,杭州丝织业迅速发展,尤以绊绞、白编绞、纹纱、织锦、柿蒂绞等最为有名,每年通过运河上贡及转送京师的绞编五十四万多匹、绵三百二十四万多两。白居易《杭州春望》云:"红袖织绞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自注曰:"杭州出,柿蒂花者为佳。"可见当时杭州生产的柿蒂花绞相当出色。敦煌莫高窟发现织有柿蒂小花的绞,有专家认为很可能正是杭州所产。<br></div> <b>水路通达的两浙都会。</b>北宋杭州为"两浙路"路治,大观元年(1107)升帅府,辖钱塘、仁和等九县,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这一时期在五代的基础上对运河加强治理,疏浚淤塞,运河的通航能力大幅提高。杭州的商业因便利的交通而繁盛。<br>欧阳修盛赞:"四方之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蔡襄"道通四方,海外诸国,物资丛居,行商往来,俗用不一"的一段文字也给我们留下了港口一派繁忙的印象。梅挚赴杭州任知州时,宋仁宗在赐诗中称杭州为"东南第一州"。<div><b>五代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城。</b>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作为十国之一的吴越国在巅峰时曾拥有十三州和一军,杭州为吴越国首府。钱氏以运河为骨架对城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设,通过扩城将运河络于城内,便利的水运交通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商贸的发展,逐渐在运河地区形成商业中心。宋代继承吴越的杭州,进一步梳理江、湖、河与城的关系,促进了城市繁荣,使杭州赢得"东南第一州"的美誉。<br></div><div><b>舟楫辐辏的吴越首府。</b>吴越国实行"保境安民"国策,保持了国家的相对安宁。吴越王钱镠兴筑城东捍海塘,拓广平陆,两次扩建城墙,城区面积大增,钱塘江"舟楫辐辏,望不见首尾"。城市河道分为南北两道,北河道成为城东护城河(今东河),南河道(龙山河,今中河延伸段)在白塔处入钱塘江。<br></div><div><b>五代时期的杭州。</b></div><div><b>吴越王钱谬扩建杭州城。</b>唐大顺元年(890)钱镠修夹城,唐景福二年(893)再修罗城,将唐代所开沙河纳入城内。吴越天宝三年(910)又在凤凰山麓唐代州治故址修筑子城。经数次扩建,杭州形成南北修长、东西狭窄的腰鼓之形,被称为"腰鼓城",奠定了南宋临安城的格局。<br><b>钱镠凿"罗刹"。</b>钱塘江出海口有巨大的礁石,时常造成船覆人亡,人称"罗刹石"。钱镠组建凿石突击队经过三个月苦干,终于将"罗刹石"凿平,实现了过往船只的顺利通航,杭州也由此成为海港城市。<br><b>钱镠治海塘。</b>钱塘江北岸潮患惨烈,钱镠于吴越天宝三年(910)组织20多万兵民,以竹笼、石头、巨木为材料,大规模修筑捍海石塘,基本决了潮患。<br></div><div><b>龙山河与钱塘江交汇处的闸坝。</b><br><b>白塔。</b>龙山场吸引人们前往闸口地区,这里渐成人口集聚之地,文化也变得活跃。五代是一个崇佛的时代,人们在龙山闸旁濒江的龙山余脊小峰上修建白塔寺,白塔就是寺中的佛塔。高耸的白塔还起到了航标作用。<br><b>龙山闸与浙江闸。</b>海塘阻隔了潮水的同时,也成为城市内河与江海沟通的一道屏障,须在交汇处建设既可抵挡潮水、又能保证舟船通行的闸门。吴越天宝三年(910)置龙山、浙江两闸。龙山闸是龙山河的通江船闸,位于今闸口一带;浙江闸在柳浦,即今南星立交桥附近。<br><b>龙山河。</b>吴越王钱镠筑海塘后,在塘西开挖龙山河,往北与城内的两条沙河(即后来的盐桥河与茅山河)相接。<br><b>盐桥河</b>。盐桥河(即今中河)南北向穿过城区,与钱塘江汇合,逐渐取代清湖河成为城内的主河道。<br></div><div><b>花卉纹圆铜镜。</b>五代。</div> <b>五铢钱。</b>隋。<div><b>铜文房用具/铜盖盒。开元通宝。</b>唐。</div><div><b>宝相花纹瓦当。石印章。海兽纹海棠形银酒杯。</b>五代。</div> <b>东南第一州。</b>宋嘉祐二年(1057)梅挚赴杭州任知州,宋仁宗赐诗为他送行,诗中勉励梅挚到杭州后,要分担皇帝的忧愁,获取百姓的颂扬。<br>《赐梅挚知杭州》宋 宋仁宗 赵祯<br>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剖符宣政化,持橐辍才流。暂出论思列,遥分旰昃忧。循良勤抚俗,来暮听歌讴。<div><b>北宋时期杭州运河。</b>北宋时期城内运河有盐桥河、茅山河、清湖河、市河四条。城外运河有里沙河、龙山河、菜市河、上塘河、下塘河、余杭运河、城外运河七条。<br></div><div><b>杭州长安堰管理。</b>北宋时通过一些废堰建闸的措施有效调节运河水量,便利通航。为更好的管理运河,熙宁元年(1068)诏设杭州长安堰监护使臣,负责对运河巡视修浚,监督各闸按时启闭。<br></div><div><b>复式船闸。</b>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修缮浙江、龙山二闸,各设双门的复式船闸,形成了"浙江浑水闸、清水闸"与"龙山浑水闸、清水闸",通过闸门控制可调整航运水位。<br><b>龙山浑水闸。</b>两项功用,一是放钱塘江潮水入河,等流过一段,水质稍为澄清,再过清水闸,将水放入城内;二是让从温州、台州、婺州(今金华)的船舶得以从闸口进入。<br></div><div>"仁宗天圣四年二月,侍御史方慎言:杭州元有江岸斗门二,凡舟船出入,一则温台路,一则街婆路,其北岸斗门为潮水所坏,因循不修。今两路舟船并在一岸,俗见不便。盖斗门启闭有时,须候潮平方开,因兹住滞,欲望后创二斗门。诏本州疾速修创,勿令住滞舟楫。"《宋会要辑稿.食货八》<br></div><div>复式船闸。铜船钉。宋。</div> <b>龙山场和浙江场。</b>两闸修建使得舟船进出便捷,东南沿海地区及海外船货往来主要通过浙江闸;龙山闸则接受衢、婺等州的船舶。两闸地区浙成商货堆积和转运点,形成了龙山场和浙江场。北宋年间两场占有很大的商税比重,反映了两闸修筑对闸口及柳浦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br><b>北宋熙宁十年(1077)杭州部分市镇商税额。</b><div><b>北宋人口增长。</b>到元丰年间开始,杭州人户已达20万,超过江宁(南京)的12万、平江(苏州)的15万,成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br><b>元积中立石碑。</b>由于大量民众聚居运河畔,两岸渐被民房占据,导致河道缩窄,影响了日常的航运。宋治平四年(1067)提点刑狱元积中在盐桥河岸立石碑,规定了运河两岸的迁道宽度。<br></div><div><b>钱币一组。韩瓶/青釉葵口碗(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陶模具一组/青釉器盖/青釉砚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人物故事纹铜执镜/铭文桃形铜镜。</b>宋。</div> <b>苏东坡迁道立法。</b>元祐四年(1089)苏轼出任杭州太守。在修浚西湖、整治古井之外,他针对运河两岸住户侵占迁道情况,奏请对迁道进行立法,以保障通航。他还上书请求开石门河,并绘制了地图。虽然朝廷准许了工程申请,但因苏轼被召回京而作罢。<br><b>苏东坡建闸凿河。</b>面对茅山河和盐桥河干浅,航运困难,苏轼实地勘察查找原因。发现淤塞之因后,他调集捍江兵和厢军千人修浚两河,并在串联两河的支流上加修一闸,使江潮先入茅山河,待潮平水清后再开闸,放清水入盐桥河,以保证这条主航道不致淤塞。为保证水量,他还疏浚西湖,增加西湖蓄水能力,引西湖水济河。<br><b>苏轼书法刻石。</b><div><b>白苏二公祠。</b>人们在西湖之畔建"白苏二公祠",纪念这两位为杭州西湖与运河建设立下功勋的先人。<br><b>繁华的新市街。</b>在苏轼疏浚城内运河之后,运河两岸加快了发展步伐,逐渐成为杭州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元祐时新市街西部与运河相接的部分成为非常繁华的市街,许多商店开设在沿河近桥的地方,形成了颇具江南城市特色的街市。<br></div><div><b>日僧成寻眼里的盐桥河夜市。</b>盐桥河是居民密集之地,有众多饮食、娱乐场所。上层人士在运河两岸流连忘返,夜市变得相当活跃。人们将灯火点燃后装载琉璃壶中,有青、赤、白三种不同颜色的光,每一处都多达二三百盏之多,以致夜晚如同白昼一般。为招揽客人,店家还采用了各种表演,如魔术、戏水等。<br><b>香积寺。</b>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建香积寺,原名兴福寺,后由宋真宗赐名"香积寺"。是杭嘉湖一带的信徒从运河到灵隐、天竺朝山进香的必经之地。香积寺原有东西两塔,现仅存西塔。塔为石质八面九层仿木构楼阁式,塔身每面中央雕门,两侧为浮雕。<br></div><div><b>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城。</b>南宋建都临安。随着临安成为南部中国的政治中心,运河也成为巩固统治、维护政权的重要生命供给线。借助于大运河和钱塘江,临安形成了沟通两浙各地与淮南、巴蜀、闽越等地的水运交通网络,海外贸易也规模空前,成为全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城市繁华与运河兴盛相得益彰,城内厢坊、街道、娱乐服务设施及仓储布局都依托运河。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里说,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br></div><div><b>托江倚河的南宋行在。</b>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政权。建炎元年(1127)十月,金兵南侵,赵构沿运河到达扬州。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兵南下逼近扬州,高宗渡江抵镇江。御营都统制王渊认为,暂驻镇江不如去杭州,杭州有两道江河相隔,形势险要,比较安全。赵构遂决定暂往杭州避难,于建炎三年二月由运河入杭。运河的交通之便成为南宋定都杭州的重要因素。<br></div><div><b>南宋的建立。</b>靖康二年(1127)金军攻陷汴梁(今开封),北宋灭亡。五月赵构在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建立南宋。绍兴八年(1138)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br></div> <b>《迎銮图》反映韦后和徽宗、郑后棺椁回归时的盛况。</b>据《宋史.韦贤妃传》载,宋高宗亲至临平奉迎。<div><b>蝴蝶纹银台盏。</b>宋。</div><div><b>出门税银锭。</b>南宋。</div><div><b>青白釉盘/青釉碗/黑釉茶盏。龙泉花瓣形鸟食杯/青釉器盖/青白釉盘。</b>宋。</div><div><b>香糕砖。</b>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南宋。</div><div><b>南宋皇城。</b>1131年宋高宗赵构诏令在吴越国治或说北宋杭州州治的基础上筹划以建皇宫,俗称"大内"。<br><b>南宋时期的运河。</b>定都临安后,财赋主要取自浙西、江南、淮南、两湖、四川等地。浙西漕运大都由运河运至临安,两湖、四川等地的赋税经长江运至镇江后,由运河运往临安。每年运送的漕粮以千万石计。<br></div> <div><b>南宋的江南运河。</b>南宋时期隋唐大运河在金境内的水道逐渐湮塞废弃,但南端的江南运河随着杭州成为行在变得更加繁忙,杭州也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div><div><b>上塘河。</b>上塘河是南宋时期运河杭州段的主航道。宋使北上、金使南下走的都是上塘河水道,在临平赤岸有专门用于接待金国使臣的班荆馆。金国使者来往南宋京师,先在班荆馆暂息听诏,由朝廷特派的大臣在此迎接、赐宴、送礼,然后全程陪同进出临安城。<br><b>赤岸古埠。</b>上塘河赤岸段北岸码头赤岸埠是出入船只的临时停泊处,人员与货物多在此上岸歇息停放,南宋时成为繁华热闹的名埠。<br><b>城内的运河</b>。城内有四条运河,从西到东依次为清湖河、市河、盐桥河及南宋末湮废的茅山河。西湖与运河连通,是运河的水源之一。<br></div><div><b>德寿宫。</b>南宋绍兴末年,茅山河因兴建德寿宫而断流,龙山河也因靠近大内禁止通航而逐渐淤塞。<br><b>德寿宫遗址/南宋马远《华灯侍宴图》描绘的德寿宫一隅。</b><br></div><div><b>韩瓶</b>。南宋,1999年杭州环城北路出土,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br></div> <b>乌石带板一副。</b>南宋。<div><b>皇城图。</b></div><div><b>杭州的内城与外城</b>。南宋建都临安后,增筑内城及东南的外城。内城即大内(子城),在凤凰山东麓,周围九里,其南门日丽正,北门日和宁,东门日东华。绍兴三十八年(1158)增筑东南部分外城,有旱门十三座,水门五座。<br></div><div><b>陶筒瓦/陶花纹瓦当。</b>南宋。</div><div><b>陶套兽(德寿宫出土)/陶脊兽</b>。南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div><div><b>陶建筑构件/花卉纹、兽面纹瓦当</b>。南宋。</div> <b>香具。</b>宋。<div><b>几何纹三足陶香炉(南宋)/铜小盖豆(宋)。</b><br></div><div><b>黑釉盏(密渡桥出土,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吉州窑剪纸贴花茶盏。</b>南宋。<br></div><div><b>青釉莲瓣纹盘/青釉菊瓣纹盘/青釉盏/青釉洗。铁船镐、铁秤钩。铁刀/"张"字铭文镰刀/铁斧。</b>宋。</div> <b>城外的运河。</b>城外开通多条运河支线,包括下塘河、前沙河、下湖河、新开运河、外沙河、子塘河、余杭塘河、奉口河、宦塘河、菜市河、龙山河、后沙河、赤岸河、蔡官人塘河、施何村河、方兴河、真珠河等。沿运河形成了众多聚落,城南北的繁华不逊色于城内。<br><b>宦塘河。</b>宦塘河"南接北新、江涨桥河,北达奉口河,北入德清县界"。《清一统志.杭州府一》<div><b>余杭塘河</b>。余杭塘河在县东南二里,阔三十步深一丈许,连南渠河,自安乐桥四十五里之河。《余杭县志》<br></div><div><b>下塘河。</b>"由西北过德胜桥,上北城堰,过江涨桥、喻家桥、北新桥以北入安吉州界,日下塘河"。 宋《淳祐临安志》卷十<br></div><div><b>宋 李嵩 明皇斗鸡图。<br></b></div><div><b>南宋 传刘松年 宫女图。<br></b></div><div><b>南宋 李嵩 水殿招涼图。</b><br></div> <b>南宋 佚名 野舟横渡图。</b><div><b>南宋 传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局部)。</b><br></div><div><b>浙东运河。</b>南宋时浙东运河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瓷器等出口产品通过浙东运河运往宁波,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售海外。日本、越南、高丽等地的产品也通过浙东运河运往京城。<br></div><div><b>渡口码头</b>。临安西南部龙山渡、浙江渡和鱼山渡三大渡口,吞吐货物,运送旅客,日夜不息。<br><b>修叉袋。</b>经由大运河运来的米在码头卸下,经过筛选、分等、定级之后,分类存储,由行头进行定价,然后再批发给城内外的铺户。不仅负责上下货的"肩驼脚夫"有自己的组织和"甲头",就连装米的"叉袋"也有专门出租的商家。<br></div><div><b>密渡桥路南宋临安城古河道遗址。</b>密渡桥遗址位于市中心武林广场以北的密渡桥路,其东边紧邻的武林码头是进出杭州的最重要门户。2005年和2011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数以吨计的瓷片,以南宋瓷器占比最多。此外还出土了建窑黑釉瓷器、湖田窑青白瓷器、闽清义窑青白瓷器、吉州窑黑釉瓷器和龙泉窑粉青厚釉青瓷。遗址在南宋时位于余杭门外北郭市区域,为北部重要的客货集散地,是进出余杭水门、连通城内河道和城外运河的重要通道。<br></div> <div><b>2005年发掘区总平、剖面图。木桩(密度桥出土)。2005年发掘区(西-东)/2005年发掘区(南-北)/2005年发掘区(东北-西南)/2011年清理现场。</b></div> <b>陶马/陶油灯/抄手砚。"清似玉壶莹如秋水"篆书铭文长方形铜镜/"长命富贵"铭文葵花铜镜。</b>宋。<div><b>白瓷花小碟/青釉洗/龙泉窑青釉盘/龙泉窑青釉莲瓣纹碗/石基。</b>南宋,密渡桥出土,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div><div><b>淳祐十一年(1251)十二两半银锭。</b>南宋。<br></div><div><b>铜筷/铜勺。葵口盘。</b>宋。</div> <b>运河两岸的城市风情。</b>便利的交通带来了商贸的活跃,南宋时的杭州商业多达440行。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坊市"制因无法满足城市生活而瓦解。坊墙拆毁后,商店面临大街,运河两岸商铺林立。<div><b>南宋杭州城经济中枢区。</b>根据斯波义信的研究,临安最繁盛的地方当属御街中段的盐桥与官巷一带,是城市经济的中枢区。皇城东侧保安水门到南水门一带,以及城北的江涨桥市也是经济异常活跃的区域。</div><div><b>繁熙的街肆。</b>坊墙被拆毁后,沿街商铺形成了前店后宅的居住模式,城内运河的两岸更是商铺林立。盐桥河贯穿城市南北,是当时城内的主要航道,商货往来交换频繁,大量的人流聚集,城市各项活动都在此处展开,形成了商业中心区。西湖与运河沿岸吸引众多中外游客。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也很兴盛。<br><div><b>御街。</b>御街是临安城最繁华热闹的街市,大小铺席占据了整条街道。繁华街景的背后是市河与盐桥河的支持,它们带来了川流不息的顾客和源源不断的货源。<br><b>后市街与西大街。</b>后市街位于御街西侧,与御街平行,南起清河坊,北至富乐坊。这里是皇亲国戚的住宅区,十分繁华。西大街南起钱塘门,北至余杭门,走向与清湖河北段一致。清湖河在南宋时虽已不是主航道,但由于和城北码头相连,货物运输仍十分繁忙。临安城手工作坊遗址(惠民路)。<br></div><div><b>宋双鸳花卉纹铜执镜/"安明贵宝弗剑而镜"铭文葵花铜镜。"曹家照子"双龙铜镜/"吴牛喘月"故事纹铜镜。刻花鸟纹银杯碟。</b>宋。</div></div> <b>南宋京城图中仓库布局示意图。</b>为供应皇室及城市居民所需粮食,建造了省仓上界、省仓中界、省仓下界、丰储仓、丰储西仓、端平仓、淳祐仓、平糴仓、咸淳仓等九处粮仓,多在余杭门(今武林门)及东青门(今庆春门)内外。大运河提供了粮食存储和转运的便利。<div>城北的余杭门与水门各地漕粮经城北的余杭水门。清未英国人 Thomas Hodgson Liddel(李通和)油画《杭州,北门》。</div><div><b>青釉莲瓣纹盘/墨书款其他/墨书款"数字"。</b>南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div><div><b>澄泥摩羯酒船。</b>宋。</div><div><b>南宋京城水图。</b></div> 据咸淳六年(1270)的人口普查,城内户籍数为186330户,如果每户按4至5人计算,人口总数已达90万左右。包括来访旅客和驻军,人口总数已超百万。到南宋末年杭州连同属县共39万户,124万余口。<div><b>珍稀的海外商品。</b>凭籍通畅的水路和发达的贸易,杭城出现了专营高档产品的商店。各种化妆品包括油膏、香水、睫毛膏、假发,还有猫粮、猫屋,有养鸟、养蟋蟀的笼子,蚊香等,这些在中国其他地方难以看到的东西,有的来自南海,有的来自东南亚,还有来自更远的印度乃至中东。<br><b>会子。</b>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成立行在会子务,发行会子,在东南各路流通,又称"东南会子"。<br><b>官营酒库与私营酒楼。</b>大街小巷分布着众多酒楼。官营酒库有东库、西库、南库、北库、中库、南上库、南外库、北外库、西溪库、天宗库、赤山库、崇新库、徐村库等多处;私人经营的酒楼较为出名的有中瓦子前的武林园,南瓦子的熙春楼,新街巷的花月楼,金波桥的风月楼和灵椒巷的赏新楼等。<br></div><div><b>卖鱼桥。</b>早在南宋时期,卖鱼桥一带靠着京杭大运河的便捷交通,商贾云集,百货登市,成为非常繁华的商业地段。这一带一直是杭、嘉、湖水产集散地,素有"百关门外鱼担"的盛名,卖鱼桥因此得名。<br>卖鱼桥下水平矶,鹅炙新鲜嫩又肥。五界庙前春戏散,蜜橙百果买包归。清魏标《湖墅杂诗》卖鱼桥(清末摄)<br></div><div><b>寺龙口窑剔花纹碗。</b>南宋。</div> <b>南宋杭州的厢与坊。</b>城内运河与街道共同构建了城市的骨架,主要街道和运河两侧显得格外繁荣。纵横交错的街道与84坊。<div><b>南宋杭州的城市空间格局。</b>西城垣外是西湖畔的别墅地和风景区,其北是连绵的军营。西城垣内是狭长的官绅区。在盐桥运河西侧的中央部位,是楔入官绅区的经济中心区地块。在盐桥运河东侧的城垣内,北部是仓库和军营,中部是平民的居住区,南部是官绅区。东城外的东郊则由军营、装卸堆积货物区和居住区构成,南端则是繁盛的工商业区。<br></div><div><b>"张二郎"芙蓉花形鎏金银承盘/"周家造"芙蓉花形鎏金银承盘。</b><b>银灵芝纹耳小盏/菱花形银盏。</b><b>花卉纹瓦当。宋。</b></div><div><b>陶脊兽/陶莲花纹瓦当/陶筒瓦。</b>南宋,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div> <b>城郊的市场。</b>临安商业市场布局有城内、城外两个体系,其间以运河为联系纽带,形成一个整体。从外地运来的大量商品在城北、城东、城南进行初步整理、分类,再由运河送入城内。斯波义信曾描述了候潮门外浑水闸边卸货派送的情形。<div><b>湖墅。</b>运河出杭州城经过杭嘉湖产粮区,当时运到杭州的粮食,基本上在卖鱼桥一带交易,杭人称为湖市(谐音湖墅)。<br><b>城北运河一带的"塌房"。</b>维持日常生活的主要商品市场集中在运河边,外地商品输入和本地手工产品外销也通过运河进行。城北运河一带布满了被称为"塌房"的货栈。这些塌房多建在安全便利之处,夜晚有人巡逻守护。<br>"首先看一下南面,候潮门外的浑水闸边有一大型装卸场。兼具清淤、疏浚河提高水位、水压功能的这一闸口部位,是水产品、果品、家畜、家禽、木材、日用粗陶、麻布等物的卸货地,是团、行等批发组织进行分类拣挑、堆积贮存的场所,向浙江方面运出的米的批发市场也在这里。从这里沿城墙东边折向北流的里、外两沙河,把上述物资再运送到崇新、东青、艮山门边一带贮存,通过上述诸门发挥向城内转批发卖、完成销售的功能。城东的中部、北部也以堆积如山的大件物资堆放而引人注目。南边的今江干附近有菜园、乌盆场(粪肥堆放场),还有花园等等,再往南的龙山渡的税场边有竹木堆放场。"-斯波义信<br></div><div><b>石网坠(密渡桥出土,南宋)/石丸(宋)。</b></div><div><b>铜发叉、勾针、筷子/骨发叉。</b>宋。</div><div><b>金钗一组(南宋)/錾牡丹纹银粉盒(宋)。</b></div><div><b>剪刀。</b>宋。</div> <b>茶汤巷。</b>随着宋室南迁,汴京开茶坊的习俗南渐,茶馆在临安相继开张。茶汤巷是茶肆最为集中的地方,在不同的季节售卖不同的茶汤,除清茶外,冬季卖七宝擂茶、撒子茶、葱茶、盐豉汤,盛夏则卖雪泡梅花酒、缩脾饮暑药之类。<div><b>花瓶与插花。</b>插花艺术在宋代开始兴起,各种形态的花瓶不仅作为居室书房的陈设,一些酒楼、茶肆也会插四时之花装点店面,作为吸引客人之道。<br><b>宋嫂鱼羹。</b>相传宋嫂原是北宋汴京的一位民间女厨师,以擅长制作鱼羹而闻名。南宋时南迁至临安继续售卖鱼羹。一日宋高宗赵构品尝了她做的鱼羹,大加赞赏,这道菜遂被称为"宋嫂鱼羹"。<br></div><div><b>"湖州石家"仙人骑凤镜。"勲业频看衣冠可正"铭文钟形铜镜。"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铭文铜镜。围棋、象棋、骰子、棋、牌九一组</b>。宋。</div> <b>关扑游戏。</b>一些店家推出关扑游戏吸引顾客。客人看中的商品,可按市价买,亦可只掏一点钱参与关扑,赢则得物,输则失钱。最常见的关扑是"转盘摇奖":圆型轮盘上用扇形划分好出售物品的分区,商家转动轮盘,顾客射箭,射中即可领取。<br><b>钱湖门瓦舍。</b>众安桥南的北瓦拥有勾栏十三座,是上流社会交往之所;南瓦、中瓦的周边散布着商店、酒楼、茶馆和妓馆,吸引着普通百姓。文献所列二十三处瓦子大多位于运河两岸。<br><b>南宋杭州娱乐设施详图。</b><div><b>瓦子</b>。商业的繁荣带来了娱乐业的发展。瓦子是一种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除出售杂货零卖及酒食外,还有相扑、影戏、杂剧、傀儡、唱赚、踢弄、背商谜、学乡谈等表演。绍兴和议后大量西北兵士来到临安,瓦子发展起来。<br><b>瓦舍中的蹴鞠。</b>瓦子演出的内容主要有说唱、戏剧、杂技和武术等,其中就有蹴鞠。《东京梦华录》所载"浑身眼、李宗正、张哥,毬杖踢弄",正是在瓦舍中表演的蹴鞠艺人。<br><b>(清)黄慎《蹴鞠图》</b><br></div><div><b>《秋庭戏婴图》。</b>《秋庭戏婴图》中的圆凳上,就有一个供儿童玩耍的"人马转轮",类似于市场上用于关扑的转盘。它由一个支架、一张转盘和一根人马造型的指针构成。拨动转盘,当它停下来时,上面的人马指针就会指向不同的图案。<br></div><div><b>高丽瓷黑白花水盂/发钗/铜发钗。</b>元。</div><div><b>石鱼。</b>明。</div><div><b>团寿纹和田玉工字佩/玉马臂搁/青花杯/青花碟。</b>清。</div> <b>元明清时期的运河与杭城。</b>元代开凿京杭运河,从北京直达杭州。明清时期漕运达到新的高峰,商业性物流也发展起来,促进了运河沿线城市的繁荣。杭州虽已不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但繁华依然,以致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元代疏浚龙山河,使得断流一个多世纪的龙山河恢复通航。杭城北段的运河航道由上塘河转移到张士诚新开运河。明清两代运河杭城北段沿用元代水道,城内主水道则经过不断疏浚重回盐桥河。由于运河南端不通江海,仅保留内河航运,导致"南关衰落,北关独盛",城市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北发展。<div><b>各国行旅的华丽天城。</b>元朝建立后设两浙都督府,改临安府为杭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迁江淮行省省治于杭州,次年改称江浙行省,杭州是为省治。杭州的繁荣深深吸引着各国行旅,他们的赞誉使杭州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至正十九年(1359)杭州城廓重建后,主河道有较大变化。城中运河北段河道从城内改走城东外护城河(今贴沙河),北绕城接北关河,南由浙江闸通钱塘江。元初北段河道上塘河与奉口河并重。元末张士诚取近道,自塘栖开河至江涨桥。<br></div><div><b>元代的杭州。</b>南宋少帝(赵昺)祥兴二年(1279),蒙古彻底灭亡南宋流亡政权,建立元朝。元朝设江浙行省,辖区包括苏南、上海、皖南、浙江全省、福建全省和江西东北部,治所设在杭州。<br><b>重修龙山闸。</b>为解决运河水源,元代两次大浚杭州诸河,元延祐三年(1316)又重修龙山闸,使城内运河与钱塘江水道相沟通。至正六年(1346)再度疏浚龙山河,船楫能够航行,但无法与钱塘江通航。<br><b>新开运河。</b>在改筑杭州城的同时,张士诚拓展自武林港至江涨桥段的运河航道,称"新开运河"。新开运河取代了原经长安、临平至杭州的故道。随着江南运河的改道,上塘河成为其支流。<br><b>元代杭州运河。<br>京杭运河。</b>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元至元三十年(1293)京杭运河全线贯通,杭州是运河的南端城市。<br><b>城内运河。</b>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此时曾来杭州旅游。他写道:"有河流三条穿过,其一是一大江伸出的港湾,小艇运载食品和石炭来城,港内亦有游艇......港湾內船艇相接,帆樯蔽天。彩色风帆与绸伞,相映生辉。雕舫画艇,十分精致。"这三条河就是中河、清湖河与市河,大江则是钱塘江,港湾是江口码头。大江伸出的港湾形成的河流是中河南段,即当时与钱塘江相通的龙山河。<br><b>凤山水门。</b>元代禁天下修城,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杭州城墙逐渐被拆除。元末张士诚起义,控制了江浙五郡,为加强防卫,于至正十九年(1359)重筑杭州城,凤山水城门即当时五水门之一。<br><b>元代的杭州城。</b>元灭宋时杭州城未遭破坏,城市商业在南北统一、运河开通的有利环境下迅速恢复。全国一万锭以上税额场务共有四处,其中三处设在杭州。商品通过运河南北来往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人流。<br><b>关汉卿的感叹。</b>元代杭州依然是江南中心城市之一,商业繁荣远非新建的大都可比。戏剧家关汉卿写道:"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br></div><div><b>马可.波罗游记中的杭州。</b>马可.波罗在这一时期来到杭州,对其繁盛与浩大深感震惊,称之为世界上最华美的天城。在他的笔下,城内运河的两岸商铺林立,大型市场集中分布在御街和运河沿线。<br></div><div><b>《卡塔兰地图》中的西湖。</b>在马可.波罗对杭州作了大量描述后,杭州开始受到西方人的注意。1375年绘制的《卡塔兰地图》中,下方的大湖就是马可.波罗记述的西湖。<br><b>毛罗地图中的杭州</b>。毛罗地图(1459)上的杭州是西方地图上最早的杭州城图像。<br><b>《 马亚洲》中的中国。</b>1581年海因里赫.布恩丁绘制的"马亚洲"图中,马尾是中国,但标示文字不是CHINA(中国),而是QUINSAY(杭州)。<br></div><div><b>赵士麟亲赴实地勘察。</b>赵士麟乘船从大运河进入杭州赴任,迎接他的是河道堵塞与异味不绝,缘由是疏浚预算需白银十多万两之巨。赵士麟亲赴实地勘察,进行精细核算,全部工程只需万余两。杭州城的官商民众,闻风捐助,他派属员按划地分工,各负其责疏浚,完工时实用银13000余两。杭人称颂历代兴修水利,唐有白居易,宋有苏东坡,清有赵士麟。<br><b>巡抚李卫。</b>雍正五年(1727)巡抚李卫主持开浚上塘河,自艮山门施家桥起至施家堰止计7799丈,雍正七年(1729)重浚奉口河。<br></div><div><b>漕运总督阮元。</b>阮元任漕运总督,整饬漕务,招饥民为纤夫,以工代赈,达到了柔散其势、安民保漕的目的,解决了难民的一时之困。他以廉传家,所至之处,以振兴文教为己任,勤于军政,治绩斐然。在任浙江总督时他看到西湖淤塞,组织疏浚西湖,用淤泥葑草堆了一座小岛。杭人为感谢阮元,把它取名"阮公墩"。<br><b>坝子桥。</b>始建于南宋,为三孔石砌拱桥,长60米,又称"东河第一桥"。清代在桥上建歇山式重檐四角桥,名"香乳亭",后改为"凤凰亭"。<br></div><div><b>粉彩杏林春燕纹赏瓶。</b>晚清。<br></div><div><b>祥符桥。</b>新开运河从祥符镇中穿过,苏、湖、常、秀、润诸州纲运及米舟经此抵达杭州。宦塘河河面上横跨着建于明代的五孔石梁桥祥符桥。<br></div> <div><b>"纳石失"和"撒搭刺欺"</b>。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两种中亚丝棉制造技术"纳石失"和"撒搭刺欺"进入中国。元代在杭州设立丝织局制作这两种产品。至元二十四年(1287)著名学者扎马鲁丁曾率领工匠在这里制作撒搭剌欺。</div><div> 纳石失桃形窠姑姑冠冠披(元,中国丝绸博物馆藏)/辫线袄细部撒笞剌欺/元辫线袄(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br></div><div><b>杭州驿站。</b>元代杭州与西域和西欧各国的交往明显增多。在至大二年(1309)杭州驿站半年接待使客1200余人。延祐元年(1314)三月杭州驿站接待的使臣达53批。西域和西欧各国的商人、旅行家来杭州游览的更多,著名的有马可.波罗、鄂多立克、伊本.白图泰、马黎诺里等。这些西方旅行家盛赞杭州的繁华,并通过游记把杭州的美誉传遍世界各地,大大增加了杭州的世界知名度。<br></div><div><b>塘栖古镇。</b>张土诚拓宽官塘运河后,漕船舍弃上塘河,取道更便捷的塘栖下塘水道往来苏杭间。明清时期,塘栖店铺林立,百货充盈,成为商贸繁盛的大镇,徽商大贾视之为利之渊薮。<br></div><div><b>元代杭州城的各国商旅/凤凰寺。</b></div> <p class="ql-block">北关模型。</p> <b>明清时期的杭州。</b><div><b>明代的杭州府。</b>明代杭州府城墙,在元末张士诚重建城墙的基础上,续有修缮,城门由原来的十三座改为十座。<br><b>龙山河淤塞。</b>明初龙山河已淤塞,洪武七年修复龙山闸,使得江船、河舟可以通钱塘江。不久后龙山河又再次淤塞,又因为龙山河的水位高于钱塘江,为防止河水倒流,则将船闸改为土坝,如此一来船只进出得翻坝而过。到了明代后期,城内运河己不通江。<br><b>清代的杭州城</b>。清代承袭明代,最大的变化是城中筑城,城高一丈九尺,厚近一丈,周长九里多,有五座城门。内驻八旗军及其家眷,俗称"旗下营"。<br></div><div><b>治理中东河。</b>清代盐桥河改称中河,东运河改称东河。浙江巡抚梅启照开凿新横河,连通了中河和东河。新横河西起梅家桥,东至坝子桥。清政府为保障这两条南北水上命脉的畅通,多次疏浚中东河。浙江官绅赵士麟、孙文成、李卫、许承基、阮元、薛时雨、丁丙、潘炳南等先后治理中东河。<br></div><div><b>船用铜油灯</b>。清末民国。<br></div><div><b>小药瓶。清代寄托明成化年款青花山水盆。</b>清。</div> <div><b>明清杭城的繁盛北关。</b>明朝建立后,置浙江布政使司,辖境略与今浙江省同,杭州则改为府。清代改布政使司为行省,杭州府为浙江省省城。这一时期杭州城市经济的繁荣位居全国前列。运河北段仍走北关河道,但运河城中段主河道改回到盐桥河(中河)、庆春河(东河)。由于运河在城南不再通江,而城北湖墅作为大运河南部终点,入城与城内河道相通,为四达之衢,市座殷阜、肩摩踵接之地,向有"十里银湖墅"之称。杭州出现了"南关衰落,北关独盛"的现象。<br></div><b>北关夜市。万历通宝。</b> <b>过塘行-龙山闸改土坝。</b>明嘉靖年间频发的钱塘江潮汛致使龙山河淤塞,且龙山河水位高出钱塘江。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拆除龙山闸,修建土坝。这不但阻止了龙山河水流入钱塘江,而且钱塘江的泥沙也不能进入龙山河。此后钱塘江的船只进入龙山河均需翻坝。<div><b>西兴过塘行。</b>龙山闸改坝导致城南发展出一种新兴行业-过塘行。自清末至民国,西兴共有过塘行72爿半,挑夫、船夫、轿夫、牛车夫等从业人员达干人。过塘行转运的客、货,一部分来自内河,通过西兴转运至中原一带,一部分自钱塘江运入,再由西兴转运至宁绍地区。船舶停靠从大城隍庙前的"大埠头"一直到资福桥边的"日船埠头",长达千余米,首尾相接,起航靠埠,上客卸货,昼夜不歇。<br><b>崔溥《漂海录》。</b>朝鲜人崔溥曾在杭州逗留7日,经由坝子桥入京杭大运河回国。他在《漂海录》中写道,坝子桥的土坝边"商舶俱会,樯竿如簇",东运河上"画舫绋丽,不可胜数。"他还描绘了商船云集坝子桥翻坝进入东运河的盛况,并告诉我们,东运河是杭州的旅游胜地。<br></div><div><b>1866年浙江省姚大伦德记过塘行发票。青花碟(西兴河出土)/青花杯/青花盘/青花碗。</b>清。</div><div><b>明成化十二年杭州府铜权/秤砣、秤钩/铁环、船钉、铁镐头。草书款金花银。</b>明。</div> <b>翻坝绞盘。</b>土坝两边设置有木制的绞盘,人力或者牛力转动绞盘可以把船只从坝的一边拉到另一边。这张照片是美国人甘博摄于1919年,反映当时"货船翻越坝子桥附近一处堤坝"的场景。<div><b>三塘五坝位置示意图。</b>"五坝"的具体位置比较模糊,德胜坝与石灰坝尚有遗迹可寻,其他三坝至今也没有准确的考证。<br></div><div><b>"三塘五坝"。</b>城北一带形成"三塘五坝"格局。从东、西、北三方来的船货须通过三塘五坝入城:由城出关在清河闸过坝,谓之下塘河;由关进城在德胜坝过塘,谓之上塘河;由新河坝进城在陡门过塘,谓之子塘河。五坝有艮山门外的会安坝,武林门外陆家场的猪圈坝,德胜桥北的德胜坝,以及德胜桥东的石灰坝和米市巷西的新河坝。船货过坝需再次装载货物,换小船经水门入城。随着大量人工集聚,码头渐成集市,城市进一步向北延伸。<br></div><div><b>船只过塘入城。</b>船过猪圈坝靠人工用绞盘将船升至坝顶,翻坝过堤。由猪圈坝沿运河往北,过"潮王桥"即是"德胜坝"所在地。老德胜桥西接湖墅南路夹城巷,东连长板巷。过"老德胜桥"往东,在长板巷东端,有一座"石灰坝"桥,原是一道坝,即"石灰坝"。潮王路"古新河桥"上可见重檐廊桥横跨古新河,这就是"新河坝",是"五坝"中唯一留存至今的翻水坝,现改为"坝闸"。"会安坝"位于艮山门外,现有"会安坝弄",东起建国北路,西至京都苑小区。</div> <b>十里银湖墅。</b>明代的杭州商业繁盛,王士性写道:"杭州省会,百货所聚,其余各郡邑所出,则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之海错,处之磁,严之漆,衢之橘,温之漆器,金之酒,皆以地得名。"经济繁华在城北的湖墅地区尤为彰显,白天商贾云集、百货登市,入夜后运河上渔火点点,北新夜市吸引着众多的客商与游人。<br><b>湖墅市。</b>明代,湖广所产米粮沿长江东下,接大运河供应江浙等地,湖墅一带的米市十分繁盛。湖墅处于各方水运的节点,除粮食外,其他商品贸易也一样繁荣。顾炎武甚至写道"河北一邑之众,尚不及杭城南北市骚之半者"。<br><b>湖墅江涨桥。骨簪(明)。</b><div><b>龙泉窑青瓷一组(明)/白釉寿字纹瓷糕模(清)。</b></div><div><b>青花执壶/龙泉窑碗</b>。清。</div> <b>北新关码头</b>。北新关码头是御码头,当年立有为康熙六十大寿<br>献礼的万寿无疆碑亭。<br><b>北关夜市。</b>北新关在城外,商业活动不受城内宵禁制度的限制,且舟船到码头的时间也不确定,以至于从早到晚,人影熙熙攘攘,日夜繁忙,灯火通明的夜市人流不减元宵灯市。<div><b>北新关与北新夜市。</b>明宣德四年(1429)政府在北新桥附近设立北新关,以收取运河上的船料钞和商税。随着附近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商贸区,钞关的商税大幅增加。<br><b>钞关公署。</b>为防止偷漏关税,明政府在杭州周边设立了多处征税口岸和稽查口岸。13个大小征税口岸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商货征税。<br></div><div><b>明代运河各钞关历年船料商税一览表。</b></div><div><b>清代北新关七大征税口岸分布情况。</b>北新关自景泰元年(1450)到万历四十八年(1620)的170年里,每年船料商税银为四万两。天启元年(1621)到天启四年(1624),每年新增银二万两,到崇祯二年(1629)北新关新增银八万两。</div> <b>同福泰官酱园。</b>酱园位于老大关桥北紫荆街,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设酱、酒、腐乳、磨坊、坛作、篾作,是为"六作"酱园。<br><b>世经缫丝厂。</b>杭州开埠后,浙江出现了机器缫丝。1895年湖州富商庞元济和杭州富绅丁丙合资在如意里建杭州世经缫丝厂。<br><b>杭州洋关。</b>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拱宸桥一带设立租界。次年又设杭州洋关,对出入杭州口岸的各种货物进行监管和征税。<br><b>拱宸桥畔。</b>清代的杭州城继续向北发展,拱宸桥地区开始成为商业繁华地带。晚清时期带有近代色彩的产业与文化也发展起来。<br><b>杭州码头。</b>杭州码头在拱宸桥大同街河岸边,码头边是宽阔的临河马路,许多进城的船只在这里停靠。<br><b>江墅铁路。</b>江墅铁路始建于1906年,线路沿当时杭州的老城墙外由南而北,从江干闸口一直到拱宸桥,沿途设闸口、南星、清泰、艮山和拱宸五个站。<br><div><b>高家花园。</b>高懿丞于1903年到杭州联手经营杭州通益公纱厂。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囤积大量廉价棉纱,利用棉纺品价格上涨控股工厂,更名"鼎新"。他还买下运河边一处清代建筑,扩建成高家花园。<br><b>通益公纱厂。</b>清光绪十五年(1889)杭州名绅丁丙、王震元、南浔富豪庞元济等集议并筹募股本建通益公纱厂,开创杭州近代纱厂先河。<br><b>阳春茶园。</b>杭州开埠后,拱宸桥一带茶楼戏院大量出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阳春茶园放映电影,是杭州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一带酒肆繁多,甚至出现了西餐厅。<br><b>轮船公司。</b>光绪年间拱宸桥地区相继出现两家轮船公司:招商局内河轮船公司杭州分公司和戴生昌轮船公司。杭州分公司有小火轮30余艘,行驶在杭州至湖州、嘉兴、苏州、宁波之间。<br></div><div><b>箔业劈剪同义集界。</b>清末民国,小河直街出土。<br></div><div>10:10分此部分内容参观结束。</div> <b>10:12分参观第三部分"运河保护,杭州样板"。</b>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希望杭州用好运河这张"金名片",进一步强化运河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商贸、居住功能,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文化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实现"还河于民、申报世遗、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三大目标。<div><b>中国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b>。中国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8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它是世界上延续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创造性地将零散分布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区间运河连通为一条统一建设、维护、管理的人工河流,催生了众多因势利导的工程实践,实现了南北资源的大跨度调配,巩固了漕运维系下的国家大一统局面,代表了农业文明时代人类非凡创造力的杰出成就。直到今天中国大运河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和水利功能。<br><b>大运河(杭州段)的独特魅力。</b>杭州因运河而兴,大运河杭州段是唯一同时保存有三条河道(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部分遗存的重要段落,是古代内陆联系东南沿海地区、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动脉,也是中华文化交融、中外文明互鉴的关键纽带,形成并延续了千百年来以运河为城市发展轴线的活态传承典范。<br></div><div><b>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杭州段)概况。</b>大运河(杭州段)是中国大运河开凿时间最早、延用时间最久的河段之一。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南端,同时又是浙东运河的西起点,大运河(杭州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点段共有11个,包含6个遗产点即广济桥、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富义仓、凤山水城门遗址、西兴过塘行码头;5段遗产河道即属于江南运河嘉兴-杭州段的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龙山河和属于浙东运河杭州萧山-绍兴段的西兴运河。遗产河道长度约占中国大运河遗产河道总长度的十分之一。<br></div><div><b>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杭州段)范围简图。</b><br></div><div><b>运河遗产点。</b>大运河(杭州段)有6个遗产点,从北到南分别是:广济桥、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富义仓、凤山水城门遗址、西兴过塘行码头。<br></div><div><b>广济桥。</b>广济桥位于大运河杭州塘沿线的塘栖古镇,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5世纪末),清康熙年间(17世纪末)重修。桥全长78.7米,是大运河上保存较好的薄墩联拱七孔实腹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br><b>拱宸桥。</b>拱宸桥位于杭州北部的大运河杭州塘上,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标志。该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为三孔驼峰薄拱薄墩联孔石拱桥,全长98米。拱宸桥建成后,周边逐渐形成街市,是运河沿岸航运、个体工商业者、近代产业工人的聚居区和杭州近代重要的商业中心。该桥现保存完整,仍在使用。<br><b>桥西历史文化街区。</b>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大运河(杭州段)主航道西岸,是依托拱宸桥作为水陆交通要道的地域优势而形成的一个城市居民聚集区,充分证明了大运河(杭州段)对运河聚落的格局与演变有着重大影响。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格局风貌保存完好,现存面积39.6公顷,仍作为杭州北部重要的居住区和商业区。<br></div><div><b>凤山水城门遗址。</b>凤山水城门遗址位于杭州古城南端、中河与龙山河分界处,扼守江南运河通往钱塘江的水道。凤山水城门始建于元代,明清多次修缮、重修。由两个不同跨径的石拱券并联而成,南券中间有方形闸槽,两券间有石雕门白,原有木质门板。它是杭州古代水门中唯一尚存的一座,是研究杭州城池变迁的坐标,也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处水城门之一。</div><div><b>富义仓。</b>富义仓位于杭州市拱墅区运河主航道与支流胜利河的交叉口北侧,是杭州现存唯一的古粮仓,也是目前已申报的元明清运河中仅有的仓储设施遗存。清光绪年间建造,取名"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原有四排仓储式长房,现存三排,基本格局完好,为研究古代仓储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br><b>西兴过塘行码头。</b>西兴过塘行码头位于钱塘江南岸与浙东运河的交汇处。自古以来西兴作为钱塘江与浙东运河运口,市廛繁盛。到了明清此地出现专门负责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之间的货物、人员转运工作的过塘行(即转运栈),在清代鼎盛时全镇有过塘行72家之多,每家还有专门的转运货物类型,如茶叶、烟叶、药材、棉花绸缎、百杂货等。西兴过塘行和码头是大运河沟通钱塘江的重要见证,现因钱塘江河道北移而废弃,相关水工设施作为遗址保存完好。<br><b>运河遗产河道。</b>大运河(杭州段)分属于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江南运河嘉兴一杭州段与浙东运河杭州萧山一绍兴段两个片区,其中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龙山河4段河道属于江南运河嘉兴一杭州段,西兴运河属于浙东运河杭州萧山一绍兴段。<br><b>上塘河。</b>为江南运河浙江段故道,隋唐至元末是运河主航道,源自杭州施家桥,向东北至海宁长安接崇长港,至桐乡崇福接东线主航道。上塘河为"三塘五坝"之一,前身为秦始皇开辟的陵水道之一段。元末张士诚开凿塘栖至江涨桥段运河后,大运河主航道改道,上塘河成为江南运河支流。<br><b>杭州塘。</b>北起嘉兴环城河西丽桥,南至杭州坝子桥。杭州塘始凿于汉代,全线贯通于隋代,南段开凿于元末,现为运河主河道,基本保持原有线位。<br></div><div><b>西兴运河。</b>始凿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属于浙东运河杭州萧山一绍兴段。南宋建都临安后,于乾道年间与山阴故水道连通,实现通江达海,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经济繁荣、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br><b>龙山河。</b>原是中河通钱塘江的水道,始凿于五代吴越国钱镠时。宋代龙山河由西向东北,由南水城门入城。清代末期龙山河起自兴家桥,至大通桥外的闸口,水流由北向南经龙山闸注入钱塘江。龙山河现南起闸口,北至凤山门,连接中河,全长4400米,与钱塘江已不相通,为城市景观河道。<br><b>中河。</b>开凿于唐代,南北纵贯杭州城区中部,南接龙山河,水流方向由南向北,汇入上塘河,现为城市景观河道。<br></div><div><b>综合保护-从"还河于民"到申遗成功。</b>2006年作为中国南北经济往来与文化融合的标志,中国大运河开启申遗之路。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正式迈入"世遗时代"。这是运河沿线8个省市、27座城市,历时8年的成果。<br></div><div><b>守护"世遗"-彰显大运河突出普遍价值。</b>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对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这一阶段的综合保护工作可以概括为,"在发展中保护"。未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在打造吴越、宋韵文化高地的同时,往成为中国大运河最美段、"经典园"以及"窗口中的窗口"方向努力,为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贡献运河力量。<br></div><div><b>杭州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b>早在20世纪90年代杭州便启动运河综合保护相关工作,相继开展截污纳管等工程建设,减少岸上污染源排入。2000年起全面开启运河综合整治工作,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拓展旅游、以人为本、综合整治"的综合保护理念,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环境整治,改善两岸居住条件,开展运河文化研究,实现大运河综合保护与城市发展齐头并进。<br></div> <div><b>2000-2006。</b>自2000年杭州开启了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工作,到2006年编制完成《京杭运河(杭州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汇总整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十一五规划》等规划,运河文化建设自此起步,为杭州大运河发展定位奠定了基调。<br></div><div><b>2007-2014。</b>以杭州市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成立为标志,运河综合保护工作在运河旅游、保护与研究方面再发力。到2014年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黄金旅游线。<br><b>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成立。</b>2007年2月12日为进一步加大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力度,切实加强对京杭运河中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领导,杭州市京抗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成立。<br></div><div><b>商业营运升级。</b>杭州城市的发展、产业布局的调整及运河综合保护与申遗工作的推进,促进了杭州传统城市中心偏北"运河商圈"的崛起。作为杭州西湖商圈、钱江新城之外的第三个大商圈,运河商圈融合了商贸、金融、文化、居住、休闲等多种城市功能,是杭州城市发展新的热点与重点,将成为推动杭州城市发展的第三个"核芯"。<br><b>开放的运河博物馆。</b>运河两岸自近代以来曾聚集了大量工业,随着河道变迁和政府"退二进三"的产业政策的执行,大部分工业企业搬迁或淘汰,留下了很多工业遗存。如今这些工业遗存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等各种新兴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在运河老城区段,形成了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线,之后还将逐渐发展为大运河沿线开放的运河博物馆。<br></div><div>保护提档升级,发展稳中求进。大运河(杭州段)申遗大事记。大兜路历史街区前后对比。</div><div><b>大兜路历史街区。</b>大兜路历史街区位于拱墅区湖墅街道,是大运河杭州塘东岸重要的历史街区,面积约64.2公顷。这一区域在明代已有"大兜"之名,为拱埠往来城内之要口。现今的大兜路,在民国时期由北向南分为河塍上、仁和仓和大兜路三段。其中仁和仓为明清粮仓,河塍上源于清乾隆年间疏浚运河、集土为塍。街区内保留了较多的清末及近现代历史建筑,包括国家丝绸仓库、丝绸码头、古庙、古塔等,历史信息丰富,是运河发展演变的见证。<br></div><div><b>工业遗产向展馆的转型。</b>工业遗产转型为博物馆、纪念馆是工业遗产开发较为常见的模式。厂房、仓库内部大空间改造后,通过对过去工业生产技术、文化以及其他历史信息的展示,可以将其历史价值进行较好的保存、挖掘与展示。运河沿岸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就是这种模式下的产物。<br></div> <div><b>产业园开发。</b>运河沿岸一部分工业遗产经过转型开发,建立起了如丝联166创意园、富义仓产业园等一批创意产业园区。这些园区内产业类型多以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等创意产业为主。<br><b>"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b>"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改造自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2007年开始通过修缮、改造,逐步创办文创园,并被列入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br><b>富义仓创业园。</b>富义仓地处胜利河与运河交叉口,坐南朝北,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由三进院落、三排仓房组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用作集文化、创意与旅游为一体的创业园。<br></div><div><b>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b>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4个馆区组成。馆群建筑利用运河拱宸桥西工业遗存改建而成,自2009年起陆续建成开放。改造前后的红雷丝织厂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改造前后的桥西士特产仓库与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改造前后的通益公纱厂与中国扇博物馆、手工艺活态馆。<br></div><div><b>小河历史文化街区。</b>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西起湖墅北路,东至小河东,南至小河、余杭塘河、京杭运河交汇处,北沿小河至登云路。2007年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启动,修复建筑风貌和改善历史街区环境并行。小河直街街区成为一条以保持传统居住商住功能为主,延续杭州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和展示运河航运文化,集商住、居住、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br></div><div><b>桥西历史文化街区。</b>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是大运河(杭州段)6个申遗点之一,处于大运河南端。今天的桥西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由清末民初的民居群落和近现代工业的建筑遗存构成。自1997年始的拱宸桥地区旧城改造起,历经二十多年的保护开发,桥西历史街区从沿河的"棚户区"逐步迈向融民居、历史遗产、研学、文旅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空间。<br></div><div><b>小河公园。</b>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石化小河油库,公园由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操刀设计,于2022年完成建设。小河公园在保留原有建筑遗产和特色元素、延续历史记忆的基础上,融合新时代设计语言,是集水陆交通、文化体验、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滨水绿色空间和园林式艺术文化空间。<br></div><div><b>游憩空间。</b>运河边的工业遗产转向游憩空间的利用模式是利用废弃的建筑空间、设施和环境,结合游憩所需的基本配套,加入现代文化元素,将工业遗址和工业建筑改造成近似公园的游憩场所。<br><b>两岸景观建设、游步道(运道)贯通。</b><br><b>平炼路中央景观大道。</b>位于杭州市大运河新城核心区,临近半山森林公园与大运河。平炼路中央景观大道将原杭州炼油厂的工业遗存与地铁四号线平安桥站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集工业历史文化、交通功能、市民休憩、商业中心为主题的中央景观带公园。<br></div> <b>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b>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范围: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涉及运河总长度约261千米(核心空间面积约332平方千米),包括三类河道:杭州塘、上塘河、中河、龙山河、西兴运河等5条大运河世界遗产(杭州段)河道,余杭塘河、西塘河、运河三堡段等3条国家与省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及遗产保护规划涉及河道,东苕溪、杭甬运河、运河二通道等3条其他河道。<div>何先生在认真地参观拍照。</div><div>10:17分此部分内容参观结束。</div> 10:17分参观第四部分<b>"运河风情"。</b>仿佛是对人类的报答,大运河用她的乳汁哺育着依河而居的人们,并在他们的生活中深深打下了自己的印记。渔夫、船家、码头工和拉纤人找到了自己的营生,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在运河上劳作、生息,形成了运河人家生活的独特风情。大运河有时也会发怒,吞噬着来往的航船。面对不测的风险,水手和船员祭祀河神,祈求神灵保佑。岸上的人们则建起各种祭祀性建筑,点燃香火,祈祷亲人平安返家。<div><b>大运河的记录。</b></div><div><b>运河.节庆。</b>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后,运河漕运繁忙起来,直到深冬冰封雪冻,运河漕运便停歇了。因此每年阳春,河漕运伊始,都举行隆重热闹的"开漕节"。<br></div><div><b>政治社团。</b>晚明的中国,各种社会矛盾公开暴露,腐朽的政治统治日益混乱不堪。一些受排挤贬斥的朝廷官员和江南士大夫聚集一道,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政治党派集团,其中最著名的是运河城市无锡的东林党。<br></div><div><b>东林书院。</b>始创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顾宪成、高攀龙等倡议重修,成为一个聚众讲学,议论时政的舆论中心。魏忠贤时期东林党遭迫害,书院被毁。崇祯时重修复。<br></div> <div><b>顾宪成(1550-1612)。</b>明末东林党领袖。字叔时,别号泾阳,人称泾阳先生。南直隶无锡县(今属江苏)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授户部主事,后改吏部主事、补验封主事等职。三十一年(1593)上疏反对三王并封。次年会推阁臣,举前大学士王家屏,忤神宗意,被革职为民,返无锡家居。在地方官欧阳东凤、林宰的协助下,于万历三十二年修复宋代杨时在无锡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于孔兼等讲学和集会。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不满朝政的士大夫闻风相附,学舍至不能容。他还联络李三才等,反对贵族大地主集团,从而得到相当的支持,致东林名声大著。顾宪成与其弟允成皆主程朱之学,但偏重经世致用。著编成《顾端文公遗书》共16种。<br></div><div><b>高攀龙(1562-1626)。</b>明南直隶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人,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少时读书,即有志于程、朱之学。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授行人。后因上疏弹劾权臣,被贬为揭阳典史。去官家居30年,30年间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并有22年讲学于其中,讽议朝政指斥时弊。时称参与东林讲学活动的人为"东林学派"和"东林党人"。顾宪成去世后,高攀龙主持东林书院长达22年,世称"高顾"。高攀龙平生操履笃实,涵养邃密,被称为一代大儒。著述有《高忠宪公集》《高子遗书》等。<br></div><div><b>东林书院-牌楼/东林书院-圣域/东林书院-会廊。</b><br></div> <b>运河会馆。</b>运河中漕运的冲要,运河沿岸的商业城市经济活跃。随着外地商人日益增多,南北货交易的日益频繁,为了互通声气、联络乡谊和进行商业竞争,各地纷纷在这些城市建立起会馆。<div><b>山陕会馆。</b>位于聊城东关运河西岸,座西朝东,沿中轴线对称排列。是山西、陕西商人为做"祀神而联桑梓"集资合建的一座神庙与会馆结合的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以后逐年扩修,至嘉庆十四年(1809),方具现在之规模,共耗银60465.69两。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山门、戏台、夹楼、钟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南北大殿、春秋阁等所组成,布局紧淡,疏密得体,错落有致。山陕会馆是聊城明清之际经济繁荣的见证。<br></div><div><b>运河.会馆。</b>运河中漕运的冲要,运河沿岸的商业城市经济活跃。随着外地商人日益增多,南北货交易的日益频繁,为了互通声气、联络乡谊和进行商业竞争,各地纷纷在这些城市建立起会馆。<br></div><div>苏州是运河业沿岸的都会,各国商贾纷至沓来,由于城内已无法容纳,不得不沿城外运河的吴门桥一带建立馆舍。<br></div><div><b>北京宣武门湖广会馆/天津广东会馆。</b></div><div><b>社团市民-运动与帮会。</b>随着沿运河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雇工队伍的不断扩大,为抵御内部与外部的竞争,在运河上寻求谋生的人们依地域组成秘密会社,清前期最大的秘密会党青帮与洪帮的产生都与运河有关。另一方面,大运河畔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为了共同的理想也建团结社,评论时政,表现出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br></div> 运河里的市井百态。 <b>青帮手执。</b><div><b>运河水神-船上祭坛。</b>行驶在运河上的船只,房舱左边设立着祭坛。适到风险或逆风时,超长在水手们包围下将鸡头割下拋到水里,然后用鸡血滴在船的甲板、桅杆、锚和房舱门口,并在上面插上几根鸦毛。<br></div><div><b>运河边的古塔。运河畔的古寺。</b></div><div><b>军岗。</b>漕运直接关系到王朝国家的生存,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保护运河的安全。在漫长的运河沿线、耸立着一座座军岗,持枪的兵士时刻守望着。</div><div><b>天津三叉口炮台。</b></div> <b>秘密会党。</b>大运河地区是一些秘密会党的孳生地。在漕运发达和工商业繁荣的地区,"行帮"和"会馆"制度发展起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运河畔谋生的人们聚集一起,建立各种秘密会党。<div><b>罗教与青帮。</b>曾当过运粮军人的罗清(1442-1527)创立的罗教,在漕运水手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罗教庵堂成为水手寄寓和获得精神慰籍的场所和团结漕运工人的胶合剂。罗教遭镇压后,漕运船帮中又出现了一种称之为"青帮"的秘密结社。<br></div><div><b>青帮三义堂帖。</b></div><div><b>清帮证书。</b>清帮又称清帮、安清帮,始于清雍正三年,三位民间人土翁岩、钱坚、潘清承运清粮,创立清帮。帮会成员全以槽运为生,鼎盛时有一百二十八帮半。清末至民国时期,随政治环境变迁及运河槽运的衰落仅存江淮泗、兴武六、嘉白、嘉海卫、杭三等帮。此八张证书是帮会发给入会成员的受业证明(戒牒)。<br></div><div><b>杭州北新关/拱宸桥。扬州剪纸。</b></div> <b>清.扬州漆器屏风。</b>高37厘米,宽40厘米。历史上扬州以产漆器闻名。这件扬州漆器屏风产自晚清时期,屏风上绘亭台楼阁图案,比较新奇的是上面讓嵌了十一块人物、花卉瓷板画,非常别致。<div><b>民国.淮安铜小手炉(直径9.5高8.5厘米)。民国.淮安铜大手炉(直径19高10厘米)。民国.淮安铜宝塔形烛台(高18.5厘米)。民国.淮安瓜形小壶(高7直径9厘米)。</b></div><div><b>工艺美术。</b>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运河城市,工匠们制造精湛的工艺品,成为名闻全国的"老字号"。市民阶级的兴起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的形成和繁荣,同时也使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更深地被卷进市场。<b><br></b></div> <div><b>无锡泥人一组。</b></div><div><b>清末民初.柚木帆船模型。</b>长64宽18厘米,连底座高73厘米。这是一艘做工相当考究精致的帆船模型,以柚木制成。模型以运河上常见的帆船为蓝本设计制作,船舱、船帆、摇橹、扶梯、舵轮一应齐全,非常逼真,令人可以想象出旧时运河水上"舳舻相继"的繁忙景象。<br></div><div><b>运河城市的文学与艺术。</b>沿运河地区发达的经济与交通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中国东部尤其是江南城市,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先进地区。明代后期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运河城市中,随着新兴商人阶层兴起,"工商皆本"思想开始形成。诗人、文学家和画家开始与工商业者及市民生活结合起来,他们不仅关注商业活动和市民生活,他们自身的活动也带有明显的市场意识。<br><b>凌蒙初(1580-1644)</b>。明末小说家,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玄房号初成,号即空观主人。<br><b>音乐与戏曲。</b>在商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运河地区乡村民歌和城市小调也得到空前发展,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江浙运河沿线和京津地区是戏剧最繁盛的地方,徽班进京则导致了京剧的产生。<br></div><div><b>文学艺术。</b>随着沿岸市镇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级的兴起,适合市民趣味的小说和戏剧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作品大都出于这一地区。<br></div><div><b>冯梦龙(1574-1646)。</b>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别署子犹,顾曲散人、憨斋主人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br></div> <b>货栈与仓库。</b>运河货运,无论是漕运,还是民间运输,都需要在靠近码头的地方建立囤放物资的仓库和货栈。在集中转运的地方,它们的数量就更多,事实上有些城市正是因承担这种功能而产生的。<div><b>嘉业堂</b>。江南沿运河地区文化发达,书院与藏书楼兴盛。在藏书楼中最负盛名的是南浔镇的嘉业堂。丝商刘承干在20年中,费银30万两,藏书60万卷,并建造了这座占地20亩的藏书楼。这里自清以后的280年间,可查考的学者就有450人,著作1200种。<br></div><div><b>嘉业藏书楼。</b></div><div><b>文澜阁。</b>《四库全书》纂修伊始,拟定抄写四份,分别藏于紫禁城、盛京皇宫、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乾隆皇帝考虑到江苏、浙江是人文荟萃之地,又续抄三份,藏于江苏扬州、镇江和浙江杭州。四库全书的收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沿运河一带文化昌盛和人文荟萃的事实。</div><div><b>南新仓。</b></div> <b>运河景观。</b>伴随着运河的开凿和通航,桥梁、码头、货栈、仓库、船闸、水坝、堰埭和兵站等构筑与设施纷纷出现在运河线上。这个关系密切的物质文化群为运河航运带来了便利,极大地丰富了运河文化的内涵。这些运河构筑不仅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活着的物证,也构成了运河带上一道壮美的风景线。<div><b>堰埭与船闸。</b>运河随地势变化高低起伏,有时水源不足,航行困难,必须修筑通航建筑物来保证通航。中国古代通航建筑物主要有堰、埭、闸和船闸等。由土石材料或草土材料做成的横截河渠,防止河水走泄,调整水面比降和提高通航水深的建筑物统称堰埭。为使船只通过,在它的上下游面做成较缓的平滑坡面,用人力或畜力拖拉,滑上滑下,实际就是原始的斜面升降机。</div><div><b>码头与渡口。</b>运河作为沟通南北的交通动脉,每天都有难以计数的货物和客商经过。为了便利人们的旅行和货运,运河沿线的市镇和都市都设有码头,它们总是城市中最熙摄忙碌的部分。</div><div><b>运河.码头。</b>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柳孜集坐落在通济渠的南岸。<br>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柳孜集发掘了一座较完整的货运码头。码头位于运河南岸,东西长14.3南北宽9存高5.5米,系宋代建于大运河岸边的货运码头。这一发现对唐宋时期大运河内的运漕制度改革提供了佐证。它说明原由始点运至终点的办法其时已改为分段运输的办法。遗址还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唐宋时期全国十几座窑口的瓷器产品。唐《通典》记载,运河之上"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可以想象当年运河之上,舟楫来往穿梭,舳舻相继;柳孜镇码头下樯桅林立,商船云集;镇内市井纵横,游人如织的繁华景象。<br>杭州大关码头(1980)/台儿庄运河码头(晚清)/江北运河码头镇惠济闸(1931)/轮船招商局今利来码头(19世纪末)。<br></div><div><b>磨坊。</b>人们利用运河水流作为水磨的动力,于是运河边上出现了一座座磨坊,用来加工米、麦和茶。北宋时期当南方的茶叶运抵京师后,有部分茶就在汴河边的磨坊里加工成茶末,转运西北沿边贸易。</div> <b>桥梁。</b>河道便利了航运,却造成了两岸交通的阻隔。人们在蜿蜒千里的京杭运河上架设了千百座桥梁沟通两岸交往,这些千姿百态的桥梁仿佛是一座桥梁博物馆,成为运河沿线一道最优美的景观。<div><b>拱宸桥。</b>坐落在杭州市拱墅区桥弄街,横跨于古运河之上,是杭州市古运河终点的标志。拱辰桥建于明崇祯四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桥全长98米,为三孔石拱桥。石砌桥墩逐层收分,桥面两侧作石质的霸王靠,朴实无华,气势雄伟。<br></div><div><b>木渎斜桥。</b>位于苏州木渎镇,始建于宋皇佑四年(1052),是江南最古老的石桥之一,跨香溪,平板石桥。<br></div><div><b>鲸塘桥。</b>位于宜兴鲸塘乡小镇西端,鲸塘桥横跨在运河之上,桥长44.2宽4.5中孔8边孔7.7米。这座三孔石拱桥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间。<br></div><div><b>通津桥。</b>湖州南浔跨运河桥,始建于宋代,为单孔石拱桥,长28宽4拱矢高7.6米。<br></div><div><b>通济桥。</b>位于乌镇西栅,通济桥俗称西高桥、跨西栅港、单孔石拱,桥长28.4宽3.5高约12米,明正德十年(1515)里人重建通济桥,清同治年间先后重修。<br></div><div><b>仁济桥。</b>位于乌镇西栅,仁济桥俗称栅桥,跨市河,单孔石拱、长、宽、高稍逊通济桥。越3年又改建仁济桥,清同治年间先后重修。<br></div> <b>航船。</b>船是运河的骄子,运河对人类的爱正是通过南来北往的船只体现的。繁忙的航运不仅是经济和交通发达的标志,也成为运河文化的一种象征。<div><b>汴河船。</b>汴河船的舵己经跟东汉陶舟的舵不一样了,这是一种能升降、转动的舵,叫垂直轴转舵。它的最大优点是操作轻便灵活,航道水深时,可以使舵降下,提高舵效;当吃水受限制时,可以用没在船头的绞车,把舵提起来而改用梢来操作。这说明北宋舶的所用的舵已经相当先进也许你还注意到,船上有一排排的小黑点,这景钉接榫合的排钉,是当和世界上最先进的连接技术。<br></div><div><b>戏船。</b>就是可以演戏的船。最早利用戏船进行商业演戏的是明末时苏州虎丘塘的戏船-卷棚,停泊在水中演戏,船头作戏台,船舱作戏房,观众坐在小船上环绕在周围看戏。史载清乾隆皇帝南巡苏州、扬州时除驻跸行宫固定戏台安排妥当外,还要临时搭建戏台,沿途张灯演戏,水路俱设灯舶、戏船。绮彩华灯,奏乐演戏,笙歌不绝,歌舞升平。<br></div><div><b>鸭船。</b>有红色的船底和绿色的船身,穿刺上方立着里昂横两竖的竹竿,那是船民用来晾晒衣物的。船板上船民斜斜地搭着块木板,那是鸭子们的"楼梯",它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待在家里休息,还是到运河里玩上一通。<br></div><div><b>花船。</b>杨州一带的水上妓院。这种船的船体宽阔庞大,没有风帆,船上的建筑采用民族传统的房间结构,雕梁画栋,彩绘装饰,华美璀璨,可载客十至数百人不等,供当时许多有钱人游乐,风靡一时。<br><b>运粮船。</b>明初用于运粮的还有三板划船。样子小巧玲珑,是江南水乡的一种小型货船。他船身狭长,平头平尾,常见于江苏常熟、青浦、吴江等地,主要用来运载粮食,所以又叫做"米包子"。《龙江船你志》卷二载有三板船和划船的只寸和图样,并说"二船名异二制同",是一种"极小而敏捷"的战船。丝绸船首尾上翘,底部平滑,隔舱多,具有结构坚固、吃水浅、破浪好,便于驶帆等特点。</div><div><b>常熟河船。</b>很有点小万玲珑的样子,是江南水乡的一种小型货舶,它船身狭长,平头平尾,常见于江苏常熟。青浦、吴江等地,主要用来运载粮食,所以又叫做"米包子"。七扇子有7道帆,就像张开七把扇子,漂亮极了,它是太湖捕捞银鱼的拖网渔船,船两侧各悬挂两块披水板,那是为了减少船向下风方向横漂,增大船的直线稳性。<br></div><div><b>厘金船。</b>漕运中用于征税的船只。19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是地万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名捐厘,截至同治元年(1862),除云南(同治十三年)和黑龙江(光绪年,1885年)外厘金制度已遍行于全国各地,1931年1月1日国民政府取消了厘金制度。<br></div><div><b>龙舟。</b>公元605年中国的南北大运河修成不久,隋炀帝和他的嫔妃们乘坐着这种龙舟,从首都洛阳到扬州游览运河。龙舟长达54.6高12.3米,甲板上有4层宫殿式的楼房,上层设有正殿、内殿、四周轩廊环绕;中间两层共有120个房间,房内用朱红涂漆,状以金碧珠翠,雕刻极为綺丽,还垂挂一串串用五彩羽毛或丝绒制成的穗子,下层是供侍从和水手住的地方。<br></div><div><b>清末外销画。</b>大运河上的戏船/大运河上的丝绸船/运河上的鸭船/运河上的花船/运河上的厘金船/大运河上的龙舟。</div> <div><b>福船。民间货船。西汉出土的木质船。广东盐船。</b></div> <b>连舫。唐代宁波船。</b> <div><b>磨坊。</b>置大水轮于水中,轮受水冲击转动。轮周系有竹制水简,简在水中盛水后随轮转至上方,水自动倾入水槽流入农田。</div><div><b>清末外销画。</b>大运河上的渡船。</div><div>曾有学者写道:"长城与大运河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所刻划的两条有形的线。它们的长和大,存在的恒久,功能的显赫,影响的深远,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遗留所无可比拟的。"如果说长城以其屏障功能保卫着农耕文明的平安,那么运河则以其交通功能为这个文明注人勃勃生机。虽然运河缘起于军事和政治的目的,或许还有隋炀帝陆地行舟的梦想,但大运河顽强地显示出自己独立的意志,在中华民族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众多城市在运河畔崛起时,我们怎能不把它视作中国东部平原的母亲之河?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当我们进入新的文明。大运河的功能衰落了。但它所体现的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精神,它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依然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精神生活永不枯竭的源泉。<br></div><div>10:37分离开博物馆。</div> 10:38分离开博物馆,10:40分在百瑞运河的大饭店门口叫出租车前往下一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