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八景之一草堂烟雾 佛教三论宗祖庭草堂寺

行者无疆

<p class="ql-block">  位于西安市鄠邑区草堂镇的草堂寺,东临沣水,西临太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环境清幽,景色秀丽。距西安市中心约50公里。</p> <p class="ql-block"><b>山门</b>。山门三间,面阔11米,进深6.8米。由于寺院多居山林之处,故名“山门”。按照宗教的寓意,山门乃是僧俗的分界。</p> <p class="ql-block">山门正中门楣上“草堂寺”三个大字,系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书。</p> <p class="ql-block">山门右侧立有一块“三论宗祖庭”石碑,表明该寺在汉传佛教历史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草堂寺虽远离闹市、位置偏僻,然而其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地位却相当重要。草堂寺是“佛教八宗”之一“三论宗”祖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是佛教中国化的起点。草堂寺中著名景点草堂烟雾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b>钟楼</b>。在院内东侧,建于2000年,为正方体攒尖顶三重檐二层砖木结构,底部为正方形,宽7.5米,高11米多。上部挂1898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草堂钟声回荡于寺庙内外,民间有“草堂寺敲钟,高冠潭听声”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b>明代巨钟</b>。置于钟楼二楼,铁钟重5吨,高2.6米,口径2.2米。顶部吊环周围有六个大圆孔。铁钟身铸九层图案和经文,钟上刻有14处寺院及200余位僧人名录、山西等数十县一千多位助缘信士姓名和住地,分四圈各十二块。钟脚一圈饰以龙、凤、狮及八卦等精美纹饰,栩栩如生,极为精美,大多至今完好,清晰可赏。明代巨钟反映了古代高超的冶炼铸造水平,是现存稀有的古代巨钟。明钟俗称“挂不起来”,并有着民间传说。</p> <p class="ql-block"><b>鼓楼</b>。在院内西侧,建于2000年,楼为正方体攒尖顶三重檐二层砖木结构,底部为正方形,宽7.5米,高11米多。寺院每逢早、晚课诵及各种法会或重要活动,都要击鼓撞钟。鼓楼所悬大鼓为1898年制,高1.80米,口径1.80米。</p> <p class="ql-block"><b>天王殿</b>。正中供奉弥勒佛,东西两侧供四大天王。殿外楹联:“大肚中包藏世界;一笑后吐出乾坤”。门额“觉行俱圆”。</p> <p class="ql-block"><b>碑廊</b>。建于1956年,单檐十二间,面积120平方米,成凹字形,正对大殿,与东西厢房衔接,形成草堂寺的内院。1998年新修东西对称的碑廊,各朝代碑碣共28通镶于其中,妥善保存。其中有唐太宗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诗碑。</p> <p class="ql-block">  草堂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后秦国王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此译经。罗什译经律论94部、425卷,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师之一。佛教中著名的“中观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都是由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出。唐初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的这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罗什为该宗始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为三论宗祖庭。鸠摩罗什应请译出《成实论》,大力弘扬成实派宗风,所以草堂寺又被视为“成实宗”的祖庭。还由于华严宗五祖定慧禅师即宗密,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多年,所以又被视为华严宗祖庭。日莲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日莲宗信徒将草堂寺视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草堂寺被中国佛教三论宗、华严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尊奉为祖庭,在世界上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b>大雄宝殿</b>。匾额为赵朴初题写,面积760平方米。正中主位供奉释迦牟尼佛,佛两侧分别侍立摩诃迦叶和阿难陀。大殿西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手持莲花台。东侧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琉璃光如来即药师佛,手持宝塔。三佛背后为高大的壁,壁上仿杭州灵隐寺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塑。东西两厢供台上,各塑九尊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b>大悲殿</b>。修建于清乾隆年间。五间,面宽18.21米,进深9.5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原称逍遥三藏殿,又称涅磐堂。</p> <p class="ql-block"><b>卧佛殿</b>。内供奉玉石释迦牟尼卧佛像。</p> <p class="ql-block"><b>卧佛</b>。该佛像系缅甸友人傅凤英1994年赠送。佛祖头枕着右手向西,侧身而卧,表现了释迦牟尼涅磐时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b>法堂</b>(方丈室)。4级台阶,7间,面宽28米,进深13米。内供奉樟木雕金身毗卢遮那佛像一尊,高约2米。下有一千多个小佛像围绕的两米左右的佛座,谓之“千佛绕毗卢”。莲座是千叶莲花,每一莲瓣上有一尊小佛,是千百亿化身佛,每莲瓣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莲座代表整个华藏世界,头顶上覆以宝盖,像前两侧面置幢、幡、帽、帐、钟、磬及法轮等,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b>草堂烟雾</b>。关中八景之一,出自于寺内的这口古井,井内经常出现的烟雾升腾的奇景,给草堂寺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烟雾井位于寺内西北角,亭内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烟雾井”匾额。</p> <p class="ql-block"><b>烟雾井</b>俗称龙井,相传井下有一巨石,石上卧一蛟龙,早晚呼气,从井口冒出,遂成“烟雾”。此外又有人说,草堂寺自古以来佛事兴盛,进香拜佛的人不计其数,以致于香烟升至高空,与山气聚合,遂成“烟雾”。</p> <p class="ql-block"><b>竹林</b>。草堂寺原为逍遥园的一部分,地处古上林苑中。竹林茂密,风景优美。现有竹林三亩。</p> <p class="ql-block">  1956年,草堂寺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草堂寺被国务院确立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草堂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藏经楼</b>。为草堂寺现有最大建筑。藏经楼总投资1500万元,总建筑面积3760平方米,于2005年动工,2014年10月竣工,系明清重檐三滴水歇山式风格,楼内供奉五尊铜胎鎏金佛像,数千册典藏经书。</p> <p class="ql-block"><b>鸠摩罗什三藏大师纪念堂</b>。为日本日莲宗捐资1600万日元修建。纪念堂五间,宽24米,进深16.5米。纪念堂东壁上嵌有两通汉文和日文碑碣。</p> <p class="ql-block">“鸠摩罗什纪念堂”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p> <p class="ql-block">纪念堂内供奉鸠摩罗什像,用一整块楠木刻成,通高120厘米,胸阔84厘米,盘座部分宽105厘米,莲花座长126厘米,宽88厘米。头带园帽,两个飘带垂于胸前,身披袈裟,盘坐于莲花瓣台座上,双手平放于身前丹田方位静坐,满面含笑,栩栩如生。此像为1982年4月13日,日莲宗因尊罗什为祖师,尊草堂寺为祖庭,随雕此像,奉安于草堂寺内。鸠摩罗什像的背光,为一幅彩色飞天画,系日本画家真美子绘,每个人物的动作形象,传神逼真。</p> <p class="ql-block"><b>  “三寸不烂之舌”典故</b>的由来。鸠摩罗什虽届高年,译事未停,一日感知大限即近,遂集众起誓:“假如我所传的经典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就让这个舌头不要烧坏,不要烂掉!”弘始十五年(413年)四月十三日(宗派图碑载为八月二十日),鸠摩罗什入寂于长安逍遥园大寺中(即今鄠邑区草堂寺),享寿七十岁。火化身尽,舌果俨然,葬于舍利塔。葬后塔前生青莲花一枝,姚兴启视之,花由舌根上生。这就是成语“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p> <p class="ql-block">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塔亭,亭前矗立着鸠摩罗什塑像。</p> <p class="ql-block"><b>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b>。后秦文物,国宝级文物。舍利塔雕刻精绝,色泽玉润,其形制独特,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用玉白、砖青、墨墨、乳黄、淡红、浅蓝、赭紫、灰色八种不同颜色的玉石、大理石雕刻镶拼而成,故又称“八宝玉石塔”。鸠摩罗什舍利塔用大理石建造,为西域所贡。高2.46米,八面十二层。</p> <p class="ql-block">鸠摩罗什舍利塔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国</span>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草堂寺寺名由来已久。草堂寺原为南北朝十六国后秦高祖皇帝姚兴的“逍遥园”故址、西域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之地,是中国首创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坊。曾名“大寺”,由于当时全国各地高僧云集于逍遥园,姚兴便在园内设寺,寺内临时构筑一堂,权以草苫覆顶,草堂寺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b>大智圆正圣僧禅师僧肇碑</b>》碑亭。碑立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高2.5米,宽0.7米,正文楷书,满行57字。1979年碑身裂为8截,修复后缺字甚多。碑文记述了雍正皇帝敕封僧肇为“大智圆正圣僧”、敕寺名为“圣恩寺”、敕寺院大殿为“大智宝殿”以及陕西督抚遵照圣旨在草堂寺致祭的情况。僧肇(384-414年),为鸠摩罗什之弟子,被誉为“中华解空第一人”。僧肇曾在姑臧和长安于鸠摩罗什译场译经,兼通三藏,精于谈论,并著有著述多种,尤以《肇论》闻名。</p> <p class="ql-block">《<b>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b>》碑亭。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所制,碑高2.1米,宽1.08米。碑文为宰相裴休撰文并书丹,碑首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篆额,系书法楷模之名碑,书法秀丽,语句流畅,世所罕见。定慧禅师即唐高僧宗密,华严宗祖师之一。他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并以习禅称世。碑文记述了宗密继承达摩至六祖慧能,祖祖相传的禅宗义理,又倡导禅佛、儒家一源的思想主张;以禅教渡生,助国家之兴旺为己任。</p> <p class="ql-block">《<b>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宗派图碑</b>》。刻于元代,已有600余年历史。古碑加装了玻璃保护罩,位于鸠摩罗什舍利塔亭西侧,记载了与罗什有传统关系的僧众434人,是研究草堂寺史的宝贵资料。宗派图碑立于塔院内西南角。碑的上方篆书《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宗派图》。碑高1.92米,宽0.65米。碑的正中僧人名字皆为楷书,以下共21排,以朝代顺序记载了众僧484人,第一排以鸠摩罗什为首及其八俊。第二排以宗密定慧禅师为首的唐代僧人及信徒共九人,其中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宰相郑庆余、裴休等人的名字。唐以后五代、宋、金、元五朝各排之间,明显地画出了师徒承传的关系,而且僧人众多,弘法衍道,代有高人,说明这几朝佛教并未衰落。这通石碑是研究佛教史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b>莲花井</b>(二柏一眼井)。在罗什法师舍利塔南5米处的通道中央,有一口小井,井上沿为一个五角形的花岗岩井圈,上凿有“二柏一眼井”五个大字,已有1600余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b>三圣殿</b>。建于1985年,五间硬山顶四架砖木结构。内供脱纱西方三圣立姿像,高1.3米,中间为阿弥陀佛像,左侧为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p> <p class="ql-block"><b>地藏殿</b>。建于1985年,五间硬山顶四架砖木结构。殿内供奉脱纱地藏菩萨坐像,像前有铁罄一口,铸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为地藏。</p> <p class="ql-block"><b>观音阁</b>。莲花池观音阁供奉的是“送子观音”,“送子观音”俗称“送子娘娘”。《法华经》中说:“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这是民间“送子观音”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佛走过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