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味·古典文学】 “落霞、孤鹜〞 情境析

弓之木

<p class="ql-block"><b>文 / 图: 弓之木</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15895450</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季之秋,是自然风光绽彩转换的重要时段,也是人类社会幸勤期待的收获季节。不可否认,某类自然景象常会给一些特殊之人,带来不同的启发与感受。特别是一些文学大家的骈文和诗作,在给人们展现精彩斑斓多维画卷的同时,也向世人表露出“人与自然、社会如何交融〞的不同心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人云“一叶知秋”,比如枫叶红,芦花白,秋风劲,雁南飞等等,这是深秋常态,人们往往在秋愁中为之伤感。而海边滩涂上大面积的盐蒿花果,则呈鲜艳的紫红色,被誉为神奇的自然红地毯,并成为支撑海涂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这片自然生境中顽强的生命力,则也会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盛宴和深层启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千多年前,初唐才子王勃,临水观天慕秋色,潇洒挥就绝世篇,留下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特别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之句,其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笔者将此经典之句再与下文联系推敲,觉得似乎有逻辑方面的瑕疵。首先,“鹜〞通常是指野鸭,也可泛指雁形目雁鸭类的水鸟,因为这类水鸟,外型和活动方式差别不大,远远望去并不容易区分。第二点更重要,“鹜”类之鸟有着群起而动的生态习性,包括在地面群栖休憩,在水中结伴而游,在空中列阵而飞,并且喜欢朝向一处竞争而去,这种习性派生出了一个著名的成语——趋之若鹜。所以,在滕王阁眺望偌大的水天湿地,仅仅只能看见一只“孤骛〞,基本与事实不符。还有一点,文中接下来的描述也须辨析:“渔舟唱晚”之句,虽可与之前描述的“落霞〞之景相呼应,但“雁阵惊寒”却与“孤鹜”明显有悖。既然是“孤骛”,又怎能形成颇为壮观的“雁阵”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何理解作者这不太符合常理的情愫?笔者认为,唯有从作者当时的心境去解读。请看王勃接下来又写道:“谁悲失路之人,尽是他乡之客…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这分明就是写他自己,以及因己之错而累及到的父亲。因为他来滕王阁赴宴,恰是在行程几千里,去赶往父亲任职的交趾(今越南)之路上。父子皆“失路之人”,步履艰辛,前途渺茫。于是他深感“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仰天哀叹:“物换星移几度秋…槛外长江空自流。” 可以想见,“落霞孤鹜” 正是他此刻的心境,“水天一色”则显露出思维已乱,视野模糊,难以寻求诗与远方。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来文人“秋愁”常有之,其心境描述各有不同。比如中唐张继于姑苏城外夜泊时的感受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宋才女李清照的“秋愁”是:“满地黄花堆积…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辛弃疾则“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所以,王勃的《滕王阁序》,虽然词藻华丽,语句洒脱,满目经典,但从文章的最后落脚点来看,实乃秋愁溢于言表,秋色难以尽述,思绪亦如长江之水 “空自流〞 矣!因此,王勃此时的心境秋愁,就是“落霞与孤鹜”。笔者这样的观点,您赞同吗?</span></p>